你认为职称晋升需要给评委送礼吗?

一个朋友今年晋升正高级,条件非常优秀,结果结果出来之后傻眼了。没有通过的原因很可笑。是大评委同意票数没有达到三分之二。没有给出具体原因是那一方面不合格。 开始申报的时候,朋友都劝说他花钱找找关系,他说应该相信组织。看到这样的结果后,傻眼了! 你

应该查一查评职称送礼收礼问题。十几年来,从打晋升职称开始,送礼收礼成风,无人过问。一至两万不等,不送礼不用想晋升高级,成为潜规则。资格再过硬完美,不送礼别想晋级。老师想晋级就得四处筹钱托人找关系送礼,这种恶习由来以久,没有人查,没有人过问,晋升职称的老师只待忍气吞声,打碎牙齿往肚里咽,因为它与工资挂勾,错一级就是五六百元,一年就是五六千元。建议取消职称,统统以教龄发工资,就是有差别也不银超过每月一百元。网友们,你赞成吗?

你认为职称晋升需要给评委送礼吗?

不是圈内人,想送礼都找不到门路。评职称,尤其是副高和正高级职称,里面的水太深了,一般人还真的摸不着庙门。首先,你得有基本的条件,各种证书,发表论文等级,历年优秀教师证书,里面很多都是造假的,但不是谁都能造得了这个假。其中奥妙几人能知。然后,你得通过学校校长拿到名额指标,当然有的人可以从上级教委直接拿到指标,那是高人。饿狼太多,你得过五关斩六将,但如果你是利益集团内的,那都不是事。真正能凭自己本事,不依附权贵而上高级职称的,少之又少。你不服吗?你又能咋的?

你认为职称晋升需要给评委送礼吗?

不送不行呀,一个81年中师毕业分配到农村中学任教的老教师,因工作过分认真一直担任初三毕业班班主任代数学,为了让学生中考取得好成绩夜以继日地工作着,结果因操劳过度不幸患重病倒在毕业班教学岗位上,由于疾病缠身失去最佳晋升中级的时机。虽然之后拖着病体上班,但一来是体弱多病不敢与人家竞争,二来职称指标少轮不上,因此直到将要退休还是初级,由于职称上不去工资低生活压力大几次肠癌手术折磨的不成人样,赶到快退休的15年才轮到一个晋升中级的指标,结果一周的填表就整得爬不起来,当时就要放弃,后来通过人向县局反映想让照顾一下不去市里讲课,却被市职称办拒绝只是答应照顾不讲不行,之后局长怂恿上参评,结果冒着生命危险去了却被评委无情地刷下,究其原因是没给人家送钱。最后气个半死,不到一年后又一次肠癌手术。多么残忍的职评啊!

你认为职称晋升需要给评委送礼吗?

评职称送礼,不是要不要送的问题,而是送不送得出去的问题,没关系别说送,你门路都找不到。按照规定,职称的评审人员在开评之前都是保密的,虽然大家都知道评委年年都从那些人里抽,但具体是谁,只有到开评的前一天晩上才出来名单,而且也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你想送礼,送给谁?总不能谁都送吧,再说也不见得都认识,有这样的关系就不用担心评不上了。

事业单位评职称,这些年来一直为人诟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透明度不够,公平性不足。初中级还好,达到条件基本上能过。高级职称因为有比率限制,水相对有点深。如果基本条件够高甚至比别人高上一大截还好,论文指标、荣誉证书、获奖证明摆在那里,谁都不敢龇牙,该是你的就是你的,根本不用打招呼送礼。如果条件刚刚好,与别人相当,给谁都可以,那么学问就大了,没门路的心惊胆颤,有门路的可能早就捷足先登了。没办法,高级职称就那么几个,评上了工资一个月可以多几百上千,而且还有其他待遇区别,谁不抢?

一句话,评高级职称,如果不是条件特别突出,如果想尽早得到,有办法的话,还是尽可能找人打个招呼吧!

你认为职称晋升需要给评委送礼吗?

职称晋升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我认为还是要送礼,这样机会要多一些。因为在职称评定时,实力相等的人送礼的机会要大些。

你认为职称晋升需要给评委送礼吗?

职称晋升送礼还是不送礼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用“礼”来换来个自己的心安,如果自己的各方面条件非常突出和优秀,按正常的评审渠道,应该是板上钉钉的,送了礼,就是万无一失了,否则,因小失大,如问题中所述,肠子都要悔青了。如果自己的各方面条件可上可下或者别人占上风的话,自己心没底,送了礼,走个后门,职称晋升的评审条件倾向于你,还是倾向于他,那么可能就在这个“礼”起到决定作用了。这个时候,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由一斑可窥全豹,现在众多教师对于职称晋升的问题,意见颇大,除了职称的名额限定外,其中的各种“不确定”、“不预料”的因素太多,其中的公平性、公正性让很多参评的教师不敢相信,所以,不得不“走后门”,不得不“送礼”。如果你不是靠“送礼”而评上职称的,那么,你评的光明磊落,实至名归。如果你是靠“送礼”而评上职称的,那么,你就要承受得起落败“对手”的冷嘲热讽,低调一些,不是你会手腕,而是职称上你虽然高了一截,但是做人势必就矮了一截。一句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已”!

我是月亮姐姐Nancy,码字很辛苦,感谢您的点赞,关注和评论(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