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为何三枪都没有刺死周仓?

【精选回答】来自优质账号→野史日记

据我所知,这周仓是一个《三国演义》中虚构的人物,这个人物正因为虚构的人物,所以他更能够符合作者的心境,在罗贯中笔下,周仓是一位讲义气重感情的好汉。既然是演义的故事,下面我就给大家说说这赵云和周仓三枪的故事吧。

赵云鸠占鹊巢

话说这赵云去找自己的大哥刘备,这天中午,来到了一条河边,正待饮马喝水,刚洗了一把脸,就听见一阵紧急的马蹄声,赵云望去,是几骑人马正在向他这边前来,赵云心生惊觉,翻身上马,手持钢枪等待那几骑的到来。

等到那几骑进了,原来是一伙带着家伙的山贼,赵云客气道:“有何贵干?”为首的一人大喝道:“我乃裴元绍,今天相中了你的马了,快给大爷交出来。”赵云一听,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他这辈子第一次有人说要抢他东西,赵云笑道:“好啊,你打赢我马就给你。”裴元绍一听,哎呀我去,你还挺狂,随即拍马向赵云攻去,赵云也挺枪迎上,之间二人越来越近,马蹄声疾,顷刻间二人便交错而过。

赵云回身看去,只见那裴元绍坐在马背不动,不一会儿,那马儿动了一下,裴元绍应声落马。这时候裴元绍的属下才反应过来,转身就要跑。赵云大喝一声,站住,我看谁敢跑?话音一路,这几个毛贼赶紧过来拜赵云为大哥。

赵云让他们埋了裴元绍,随后和这几个人去了山寨,战云就这样鸠占鹊巢,当上了“山大王”了。

裴元绍的兄弟

我再说这周仓,自从认识了关羽之后,紧紧抱着关二爷的大腿,对关羽忠心耿耿,正好时机成熟了,关羽也找到大哥了,于是周仓就想去找裴元绍,带着兄弟们和关羽一起打天下。

军队速度慢,周仓又急着去山寨看看他的好兄弟们,于是关羽就让周仓先行一步。周仓很开心,骑马单骑来到山寨跟前,和往常一样,就要进大门,却没想到被卫兵拦住。周仓一看看门的卫兵是一个熟人,小六子。周仓笑骂道:“小六子,你瞎了你的狗眼啦?你周大哥不认识啦?”小六子一看,哎呀,还真是周仓周大哥,两人叙旧聊了几句,但是不论聊什么,这周仓就不能进院子。

在周仓苦苦逼问之下,小六子和他说了实话了,周仓知道裴元绍被杀之后,有人占了山寨,他在门前破口大骂,具体骂什么这里就不做描述了,你们自己脑补,反正骂的很欢,骂到兴起的时候都跳了起来。

赵云骑马提枪出来,看见周仓正在撒泼。赵云自然不会骂人,就对周仓说:“既然你的兄弟死在我手里了,那就来和我单挑吧,大老爷们呈口舌之快?”

周仓一听,正合心意,于是拿起两把大锤子就上了马。二人乍一交锋,赵云一时间竟然被这周仓一顿大锤子给抡的有点猛,没想到周仓居然一时占了上风,周仓得势不饶人,锤子下落的越来越秘籍,一波快似一波。

赵云这个憋屈,但是赵云身经百战,自然不怕周仓,很快,赵云发现了周仓锤法的缺陷,抓住机会,一枪疾疾而去,噗!正中周仓小腿,周仓翻身落马,大叫一声趴在了地上,但是手里的锤子却没有撒手。赵云看见落地的周仓,缓了一口气,但是并没有追击斩杀了周仓。

第一、周仓是一个重义气的人,他明知道赵云厉害的情况下,还是为了好兄弟报仇,没有逃跑。

第二、赵云占山为王,鸠占鹊巢,在心里是有点不好意思的,占了人家的窝,自然不好再要了人家的命,裴元绍那是必须杀的,但是此刻已经占有了地盘,就不好再杀无辜之人了。

第三、我前文也说到了,这周仓是罗贯中虚构的人物,人设是忠义纯厚之人,赵云自然也是正义的化身,这里如果赵云杀了周仓,恐怕赵云的形象就要有了污点了。所以赵云不可能杀了周仓,罗贯中不可能这么干。

咱们说回赵云和周仓。周仓落马之后,居然抓一把土,拍到自己的伤口处,止血之后,周仓上马再战。赵云也没想到周仓凶猛至此,于是与周仓再战,结果还是一样,毕竟周仓的锤法已经被赵云看破,周仓不可能再有赢赵云的希望,周仓被刺第三枪的时候,周仓明白了这个道理,也知道赵云在手下留情,再打下去也没啥意思。

周仓想来想去,虽然窝囊至极,但是他还是决定去找关羽大哥,回来收拾这个小子,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周仓和赵云打斗的时候,山寨的人都出来观看,周仓走的时候,对这群人喊,你们这群没良心的,要是个爷们就跟我走。或许是周仓的人品过硬,还真有几个胆子大的和周仓走,赵云也没拦着,对他们说,你们谁想走自然可以去,我不难为你们。却再没人离开了。

周仓很憋屈

周仓见了关羽,快哭了。就带回来几个人,羞的他想找地缝钻,关羽一看周仓受伤,听罢缘由,很是生气,就要前去为周仓报仇,但是关羽和赵云那是啥关系啊,自然不可能因为周仓翻脸,所以周仓这个仇啊,也就没法再报了。

不过周仓的忠义被后世所尊重,在关羽像的旁边,很多时候都有周仓在,也算是人们对周仓的认可吧。

大家好,我是野史日记,谈历史说故事我是认真的,欢迎大家关注我,点赞就是对我的支持,谢谢大家!

赵云为何三枪都没有刺死周仓?

有资料说《三国志》等近二百多种魏晋时期的典籍,均没有周仓其人。

但通过相关史料的介绍,历史上周仓这人或许真实存在过,但赵云三枪没有刺死周仓这事恐怕不靠谱。

01

历史上周仓其人

据《鲁肃传》记载,鲁肃单刀赴会,前往讨要荆州,指责关羽不守信用,只借不还。关羽还没搭话,旁边一人就说:“土地这东西,只要是有德之人就可以占据,哪里永远是谁的说法。“

关羽操起刀来,斥责说:“这是国家之事,哪里是你这样的人可以谈论的。”然后,以目示意,让他离开。

后来,有人说,这个不知道姓名的人,就是周仓。

但据说在《三国志》、《后汉书》,以及裴松之《三国志》注解所引二百多种魏晋时期的典籍,以及后来的野史、杂录都没有周仓跟从关羽的记载。

元代至治年间(1321--1323年)刊刻的《全相平话三国志》一书,是现存最早的关于三国故事的平话,才出现周仓这个人物的名字。

到了元末明初,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周仓就成了关羽贴身随从。

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山西通志》就记载了周仓,称他为山西平陆人,先是黄巾军张宝的部将,在卧牛山遇见关羽,便跟从了他。樊城之战,是周仓活捉了庞德。关羽走麦城被杀,周仓自刎殉难。

这些都是后期演绎的故事,不能当作史料来看。但没有记载,也未必就没有此人。

在中国传统对关羽的民间宗教信仰里,周仓被称为“周大将军”,是关帝圣君的贴身侍卫,跟关平一起为关羽牵马扛大刀。

明神宗万历年间,周仓被封为“威灵惠勇公”。

02

赵云不杀周仓

既然周仓的故事来自于演义等小说、平话,那就说一下赵云不杀周仓的原因吧。

罗贯中安排赵云不杀周仓还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不仅仅是周仓没死的原因。

第一,周仓也是忠义的化身,不管他是否真实存在过,受演义、平话等的影响,在所有关公庙里都有周仓的塑像,周仓不能被赵云杀死,否则,这些故事就不完整,无法自圆其说。

第二,赵云是谦谦君子,落草卧牛山只是暂时栖身,不是他的最终目的。杀死裴元绍是出于无奈,被周仓说破,赵云就不能再杀周仓。否则就周仓那点本事是抵不住赵云三枪的。

故事很精彩,也很符合常理,等到周仓知道眼前的白袍将军是大名鼎鼎的赵子龙,也就皆大欢喜啦。

都是故事,就别计较赵子龙是否落草卧牛山,周仓是如何跟随的关羽,因为关羽千里走单骑也是江湖传说。

此时的赵子龙在江湖上还没有那么大的名气,即便真有周仓其人,恐怕他也不会听说过常山赵子龙。

赵云为何三枪都没有刺死周仓?

赵云之所以三枪都没有刺死周仓,其实并非不能,而是不敢!具体而言,这里面主要是有三大原因!

三国演义中,赵云战斗力颇为强悍,甚至被评为超一流猛将,在民间版的三国二十四名将中,赵云排名第二,足见大家对赵云武功的认同。演义中,赵云杀敌,常常是一击毙命,然而在卧牛山和周仓交手时,赵云却三枪都没有刺死周仓,这是为何呢?难不成周仓也是一名超级猛将?事实上,赵云之所以没能三枪刺死周仓,主要是有以下三个原因!

周仓战赵云

周仓原本是黄巾军张角的部将,因为黄巾军失败,周仓带人来到了卧牛山,占山为王。作为山贼,周仓能够安然存活于乱世,说明他自身还是有一点本事的。原文说周仓双臂有千斤之力,乃是一个大力士。而从后续的故事发展来看,周仓经常扛着关羽重达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还能跟上赤兔马的速度,这其实也足以说明周仓这个人,不仅力气大,而是耐力比较足。

周仓在黄巾军时,就曾见过关羽作战,对关羽非常佩服,想要投入关羽麾下。适逢关羽护送嫂夫人寻找刘备,周仓一见关羽,当即决定要跟随关羽,不能再让关羽跑了。而关羽这边呢,在放过廖化却选择留下周仓,这其实也足以看出,关羽对周仓这个人还是比较满意的。其实这里面很可能是周仓忠义的气质和憨厚的外表打动了关羽,让关羽觉得周仓这人没啥威胁,估计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后续周仓又一次打动了赵云。

周仓跟着关羽离去,将卧牛山的人马交给了裴元绍,而当关羽和张飞在古城相聚后,又从孙乾口中得知了刘备的去处,于是想要去迎接刘备。关羽此时身边缺少兵马,于是打起了卧牛山的主意,让周仓去把卧牛山的人马带过来,和关羽在大路上会合。周仓听从了关羽的命令,去拉人马,结果原来的那些部下根本就不敢听从周仓的招呼,因为此时的山寨换主人了,原主人裴元绍想抢赵云的战马,结果被赵云一回合刺死,之后赵云便成为了新寨主。慑于赵云的淫威,大多数人都不敢离开,只有几个人前来投靠周仓离。

这一下周仓就非常不爽了,他跟关羽保证的是山寨有四五百人马,结果现在只来了几个,回去没法跟关羽交差啊,于是他只能去到山寨,找赵云讨要个说法。周仓前来讨要说法,但很明显,赵云是不会放人的,于是两人爆发大战,而最终的战果也出人意料,虽然周仓战败,并被赵云刺中了三枪,但周仓并没有死去,这就让人感到非常奇怪了。

原文:正行间,忽见周仓引数十人带伤而来。关公引他见了玄德。问其何故受伤,仓曰:“某未至卧牛山之前,先有一将单骑而来,与裴元绍交锋,只一合,刺死裴元绍,尽数招降人伴,占住山寨。仓到彼招诱人伴时,止有这几个过来,余者俱惧怕,不敢擅离。仓不忿,与那将交战,被他连胜数次,身中三枪。因此来报主公。”

赵云的武功大家是知道的,那是和关羽张飞同一个档次的,非常高,那么为何他和周仓交战,却三枪都刺不死周仓呢?难不成周仓的武功也达到了这种档次?事实上,我们从原文的分析来看,周仓虽有千斤之力,但他的战斗力似乎并不是非常强,很明显他并不是赵云的对手,而他之所以被赵云刺三枪都不死,并不是因为赵云杀不了他,而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

一、赵云对周仓心中有愧,不愿意杀周仓

从前文来看,周仓这个人还是比较忠义的,关羽看中他,让他随身护卫,就是因为看中了周仓的人品。而赵云在三国演义中也是忠义之人,两个忠义之人相遇到了一起,没有什么深仇大恨,赵云自然是不愿意击杀周仓的。

也有人说了,赵云不是杀了裴元绍吗?多杀一个周仓似乎也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事实上赵云杀裴元绍这件事情是值得我们好好分析一下的。首先从原文来看,裴元绍有错在先,是他主动去抢夺赵云的马匹,才被赵云所杀的。其次,从赵云当时的状态来看,公孙瓒死了,他又不愿意投靠袁绍,本想投靠刘备,又发现刘备不在徐州,而在袁绍那里,也不想去,于是便四处漂流,居无定所。此时裴元绍这个山寨之主主动前来,岂不就是给赵云送上了一个栖居之地,赵云本无去处,此时正好可以杀了这个山寨,占据山寨,获得供给补养,以作长远打算。

原文:使君又在袁绍处。云几番欲来相投,只恐袁绍见怪。四海飘零,无容身之地。前偶过此处,适遇裴元绍下山来欲夺吾马,云因杀之,借此安身。

从赵云的原话来看,他杀裴元绍就是两个原因,一是他没有容身之地,二是裴元绍抢他的马匹。当赵云占据山寨后,周仓前来招揽老部下,赵云肯定是知道周仓是原山寨的主人。而在两人开战之前,周仓肯定也是对赵云有过一番指责的。赵云本是忠义之人,听了周仓的一番话,自然是对周仓心中有愧,自己占了周仓的山寨,杀了周仓的手下,确实不怎么地道,现在如果还把周仓也给杀了,那他赵云和这伙打家劫舍的山贼有何区别?所以说,当时的赵云,很有可能是对周仓心中有愧,不愿意下死手,逼退周仓就行了。

二、赵云猜测出了周仓的身份,不敢击杀周仓

赵云在击杀裴元绍,占领山寨后,肯定是对山寨做过一定的了解的。在这个了解的过程中,周仓这个原山寨寨主肯定是绕不过去的话题,所以说赵云对周仓应该是有过一番了解的,尤其是当赵云得知周仓和一个长胡子的男子走了以后,赵云很可能猜出这个人就是关羽,毕竟关羽的长胡子,那可是标志性的物品啊,美髯公嘛。而且当时山寨中亲眼目睹关羽之人并不在少数,他们很可能也是听过关羽自报名号的,就算他们记不住关羽的名字,就凭借关羽那一身经典的外貌,估计赵云也能够猜得个七七八八。

如果说赵云在得知关羽的外貌后,还不能确认周仓跟着的主人是关羽,毕竟很多消息都是关羽投降了曹操。那么后面的一则消息,估计就会让赵云更加确定,周仓一定和关羽有关系!

原文:近闻翼德在古城,欲往投之,未知真实。今幸得遇使君!

赵云在和刘备相遇后,先是交代了自己最近几年的动向,说清了和裴元绍、周仓之事,然后话锋一转,又说他最近得知张飞就在古城,准备去投靠张飞。从赵云的这一番话我们就可以知道,赵云是知道张飞就在附近的,既然张飞就在附近,那周仓跟着的那个长胡子男人,很可能就是关羽!虽然外界盛传关羽投靠了曹操,但从现实的发展来看,关羽很可能也是去赶往古城和张飞相会的。

当然了,这一切都是赵云的猜测,赵云也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所以对于周仓,赵云只能是刺伤逼退,不能击杀!如果周仓后面的主人真是关羽,杀了周仓跟关羽不好交代,就算关羽大度不计前嫌,但两人私下肯定会存在隔阂,要是关羽一定要为周仓报仇,那让赵云如何自处?公孙瓒败了,袁绍那边不想去,唯一一个想去的地方就是刘备那里了,结果又把刘备兄弟给得罪了,那以后可真就没有他容身之所了。所以说,综合下来,赵云的最佳处理方式,其实就是逼退周仓了事,这样可以让整件事情还要回旋余地!

三、罗贯中不敢让赵云刺死周仓

周仓这个人物,其实在《三国志》等正史中并不存在,所以说周仓大概率是一个虚构的人物。那为何又说罗贯中不敢让赵云刺死周仓呢?

据考证,周仓这个人名最早是出现在元朝的至治年间(公元1321—1323),当时刊刻的《全相平话三国志》一书,出现了周仓这个人物。而罗贯中大概是在公元1330年出生的,也就是说,早在罗贯中出生之前,周仓这个人物就被创造出来了。既然周仓已经是存在的人物了,而且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周仓还被加封为威宣忠勇公,那周仓自然是不能随便写死的。如果罗贯中在卧牛山把周仓写死了,那就与当时大众的认知不符了,而且后续的故事也没法开展了,需要重新创建一个角色来填补周仓的位置,得不偿失。

按照周仓被创造出来的结局,他应该是一直护卫在关羽身边,直到兵败麦城后,周仓才最终去世,所以说,周仓绝对不能死在赵云枪下。这其实就和张郃这种固定人物一样,要是张郃当年死于了赵云之手,那后续诸葛亮北伐时,又该安排谁来来街亭之战,谁来击败马谡呢?《三国演义》是虚构的小说,但大体的历史脉络和人物还是清晰的,不会出现大的变动,所以说罗贯中是不敢把周仓写死在赵云手下的。

结语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赵云之所以三枪刺不死周仓,并不是因为赵云没有这个能力,而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一是赵云忠义,对周仓心中有愧,不愿意杀周仓;二是赵云猜测到了周仓的身份,不敢杀周仓;三是周仓出现的时间早于三国演义,罗贯中不能将其写死。对此,你是否有不同的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全相平话三国志》)

赵云为何三枪都没有刺死周仓?

赵云的武功都这么厉害了,却连一个小小的人物都打不死,难道就是因为周仓的武功高强吗?或者说是周仓跟随着关羽太久了,替关羽拿上了青龙偃月刀,关羽给周仓传授了几个绝学,所以赵云就没有办法杀死他吗?

其实根本不是这样子的,周仓在三国演义里面就只是一个小人物而已,根本不会拥有什么绝世武功。他最大的名声就是服侍着关羽,替关羽拿上了青龙偃月刀,有人们对他的评价就是非常忠义。要是赵云真的想要杀死周仓的话,可能都不需要三枪,直接一枪就可以用到他的命。那为什么赵云不杀死周仓呢?

首先是周仓同伴抢走了赵云的马,而赵云却杀死了同伴的性命,赵云感觉理亏

当初周仓决定跟随在关羽手下,关羽现在要去寻找刘备了,但是手头上没有什么兵马,而周仓说自己的同伴裴元绍在卧牛山有一个山寨里面有几百人,于是关羽和周仓兵分两路,关羽先去找刘备,而周仓则是带人去找那些同伴。

可是周仓到了那边才发现,自己和同伴的山寨已经被人占领了,而自己的同伴却被一个人一枪给杀死了,这就是在几天前的事情。于是周仓想要带你所有的同伴走,但是只有几个人才肯过来,当时周仓就非常的生气了,自己的同伴裴元绍都被杀死了,而且手底下的人也不敢过来,这个让周仓非常难受。于是周仓就和那个人打了起来,周仓根本不顾自己的性命安危,就算拼了老命也要跟他打一架。可是这个人的武功非常的高强,周仓连中了数枪,周仓见到这个样子,知道这个人在放水。最后无奈了,然后就逃走了,想要找到关羽,让关羽替自己报仇。

而这个人就是浑身是胆的赵云。自从公孙瓒失败之后,赵云就离开了他的身边,想要去寻找刘备听说在袁绍那里,但是袁绍曾经拉拢过赵云,现在去找袁绍的话可能不利,但是又没有好的办法,于是就到处漂泊。没想到来到了这个卧牛山,而山上的人想要去抢自己的马,结果被赵云一气之下杀死了,然后这个周仓就来为同伴报仇。

虽然这个人是抢了自己的马,但是罪不至死,赵云在心里也非常的明白,所以就对于周仓的报仇,就没有一直下狠手,毕竟马的性命又没有人的性命金贵。赵云内心里是觉得自己是理亏的,所以对于周仓的出手,赵云尽量的是抵抗,然后给他一个教训就可以了,让他知道自己赵云的厉害,却不想要杀掉他。

赵云也是一个忠义之士,敬重周仓为同伴报仇。

其实赵云在内心里也是非常敬重周仓的,自己杀掉了他的同伴也纯属是意外而已。裴元绍又没有想杀掉自己,只是想马而已。而且自己杀掉那个人之后,还把他的山寨给占领了,就像是杀死了一个人的兄弟,还把他的家里占了,别人报仇也是应该的。

但是赵云又不想要和他继续纠缠下去,只好把他弄成重伤之后,让他知道自己的武功高强。周仓知道自己没有本事,自然也是逃走了,这样对于赵云来讲就是皆大欢喜了。

在赵云眼里,他也看到了现在的自己。他想要寻找刘备,就是为了能够跟随在刘备手里做事,刘备在他眼里是一个真正的好主公,所以他不想要投奔到其他人面前,只希望能够在就被身边为刘备效劳,一起闯天下。刘备赵云其实和兄弟是差不多,要是有人杀死了刘备,赵云也是想要为刘备报仇的。

可是事情已经发生了下去,不可能再重来了。要是自己再把周仓杀死了,就侮辱了自己的忠义名声,这个可是对于赵云来讲,是莫大的损失。

赵云也非常的善良,不喜欢无故的伤及人的性命

更何况赵云也非常的善良,如果不是有什么重要的原因的话,他从来不会随意的伤害别人,不可能像张飞一样喜欢屠杀。他本身就是像儒将一样的,文文雅雅,是在这个乱世之中,为了生存下来才变得如此勇猛。

最后赵云因为周仓也找到了刘备。当时招周仓逃了回来,而且深入了数枪,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关羽。关羽顿时生气了,然后关羽刘备周仓这些人就跑到了卧牛山寨前面,周仓就大骂赵云,然后赵云就出来了。

然后刘备见到了赵云,非常的开心,问他是不是常山赵子龙,然后赵云看到是刘备立刻从马上下来,然后这些人就具体在一起,最后周仓也没能够报到仇,大家都成为了兄弟,还怎么报仇呢!这个结局还是非常美好的。

你们认为周仓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是一个忠义之士吗?欢迎在下面评论。

赵云为何三枪都没有刺死周仓?

赵云和周仓交手的故事出自《三国演义》第28回:斩蔡阳兄弟释疑,会古城主臣聚义。

先是关羽带着刘备等人去往卧牛山,不料周仓带了几十人下山来投奔关羽,周仓还负了伤,关羽问起伤势,周仓说:

某未至卧牛山之前,先有一将单骑而来,与裴元绍交锋,只一合,刺死裴元绍,3尽数招降人伴,占住山寨。周仓到彼招诱人伴时,止有这几个过来,余者俱惧怕,不敢擅离。仓不忿,与那将交战,被他连胜数次,身中三枪,因此来报主公。

这里借周仓之口说是某人(其实就是赵云)杀了裴元绍,夺了山寨,周仓想要找赵云算账,无奈打不过,被赵云赢了好几次,身上挨了三枪。

【周仓的游戏形象】

然后周仓带着关羽、刘备去卧牛山,周仓在山下叫阵,赵云便下山来,结果被刘备一眼认出,于是,赵云“滚鞍下马,拜伏道傍”。

刘备和赵云谈及过往缘由,赵云才说自己“四海飘零,无容身之地。前偶过此处,适遇裴元绍下山来欲夺吾马。云因杀之,借此安身。近闻翼德在古城,欲往投之,未知真实。今幸得遇使君。”

到此,真相呼之欲出,赵云本不想占据卧牛山,而是裴元绍不知天高地厚,想抢赵云的坐骑,所以反被赵云杀了。赵云占据山寨,也只不过是想暂时安身,并以此打听到张飞的下落。

【赵云影视形象】

至于周仓找赵云挑战,赵云手下留情,也是罗贯中交待很清楚的,

第一,周仓只是想夺回山寨,赵云只是想安身,而周仓拿回山寨也是情理之中,赵云占人山寨,倒是有些理亏,所以赵云没有对他下死手。

第二,按照周仓自己说的,自己输给赵云多次,前后赵云只扎了他三枪。可见,赵云对周仓手下留情,只是想让周仓知难而退。

赵云可没有说过什么看周仓是个好人(对于赵云来说,裴元绍和周仓都是山贼),

周仓也没说什么见到赵云时还有礼有节去讨要(要抢回山寨需要哪门子礼节?),

综合上述:到底只是赵云占了人家山寨,自觉理亏,所以对周仓不肯下死手,只想让他知难而退罢了。

等到关羽、刘备在卧龙山下和赵云重逢,一番交谈下来,来龙去脉弄清楚了,周仓和赵云自然冰释前嫌。

到此为止,最倒霉的人也只有裴元绍了吧,当然,这又能怪谁呢?只能怪自己人品不好,死了活该。

周仓后来也不要在卧龙山当山贼了,放一把火烧了山寨,从此打定主意,一辈子跟随关羽了。

【关羽和周仓的影视形象】

当然,周仓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的虚构人物,他的忠勇形象随着关羽在民间地位的提升也得到拔高,所以在各地关帝庙中,关羽神像左右必然是周仓、关平二人侍奉。

【某处关帝庙,左边黑脸人物便是周仓。】

甚至在明清时期,山西人修地方志《山西通志》时,也拿演义故事充数,给周仓作传:

周将军仓,平陆人。身长八尺,长壮有姿貌。初为张宝将,后遇关羽于卧牛山,遂相从;于樊城之役,生擒庞德,后守麦城,死之。

笔者觉得,一个演义虚拟人物也能够得到后人如此重视对待,流芳百世,风光无限,周仓真得感谢罗贯中啊!

有一说一,不偏不倚,感谢关注!

赵云为何三枪都没有刺死周仓?

《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明写骁勇善战的赵云三枪都没有刺死周仓,作者绝非无意添笔,那么真实的原因到底是为什么呢?赵云是怎么想的呢?其实当时赵云的处境可谓是漂泊无依,用他的原话是“四海飘零,无容身之处”,身怀武功却无施展之地,愤懑之情可见一斑。

巧不巧的是,赵云途经卧牛山时,卧牛山的二当家裴元绍看中了赵云的马,有眼不识泰山地非要来抢。

赵云的武功自然远在裴元绍之上,“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赵云废话不多说,只一枪便取其性命。

武功高强,又杀了山贼头,自然而然得到了那些山贼喽喽的敬畏。由此赵云占据卧牛山,成功找到落脚之地。

其实赵云本意不是当山贼头头,武功加身怎能甘做一介莽夫。他只是暂时屈居卧牛山,寻找等待着心仪的主公(可以说就是刘备)。

因此在周仓愤怒地前来报仇时,赵云是自知理亏的。因为周仓并未事先对赵云做什么不敬之事。

反倒是赵云本来只是出于反击裴元绍,却没想到占领了周仓的卧牛山。此时,周仓实际上站在了道德的上风,赵云堂堂八尺(据说赵云身长八尺哈)男儿面子上是挂不住的,与周仓动武时也不好使尽全力。

但赵云礼让并不是唯一原因。周仓本身实力就不容小觑。《三国演义》中曾详细描写周仓样貌。形容他身材魁梧,力大无穷。

甚至有专门写周仓生擒庞德的的故事情节。虽然一部分原因是周仓水性非常好,水战对于他来说有很大优势,相反对于庞德却很吃亏。

但庞德好歹是曹魏名将,也曾立功封侯。周仓能够活捉他,那么和赵云对战也不至于三招之内轻易被杀。

书中还写到后来,周仓在关羽手下担当他的左膀右臂。所以说,周仓本身实力不弱。赵云固然武功高强,也不一定回回制胜。而周仓武功不弱,扛赵云三招是非常有可能的。况且周仓不仅武功过人,还有情有义,略知礼仪,和鲁莽粗俗的裴元绍不同。赵云在和他打斗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这一点,所以也手下留情,大有赞赏之意。

私以为,赵云在此后一直追随刘备。而刘备的人设就是一个忠厚的主公,俗话说气味相投,赵云本性里一定有一点优柔寡断,仁厚的成分。(或者说伪善?)

赵云刚把卧牛山的二当家裴元绍杀了,之后又占领了别人的山寨,谦谦美男子的名声可不能被他自己轻易坏了。

在周仓前来报仇的时候,赵云是没有要杀他的打算的。一来,性格使然;二来,赵云为了自己的名声,也不能随随便便杀人。

赵云甚至可以说是三国时期罕见的完美人物。首先,他身材颀长,英姿雄伟;同时,忠心耿耿,正义凛然。

再加上武功高强,军功卓著。自带光环的人物向来就惹人注目,所以今人仍对他的事迹津津乐道。赵云当初三枪没有刺死周仓,而周仓后来跟在关羽左右办事,也曾立下不少功劳,甚至成为他的左膀右臂,一起打江山。这可能也是冥冥中自有定数。

因此,罗贯中写赵云三枪都未杀死周仓,追根究底有以下几点:

第一,赵云杀周仓兄弟,占领他的山寨,自知理亏;

第二,周仓自身实力不弱;

第三,赵云对周仓有赏识之意;

第四,赵云有偶像包袱,断不会轻易杀人。

周仓也是幸运,与裴元绍不同,优秀的人自然会有好结果,赵云没有杀他,而他自己后来也遇到了伯乐,即关羽。

在他的手下,建功立业,名流至今。现在关羽祠庙里关羽的两侧也供奉着周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