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偏高怎么办?
尿酸是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在生活中,要注意控制饮食的总热量;限制饮酒和大量摄入嘌呤类食物;每天喝2000ml以上的水,增加尿酸排泄;慎用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如氢氯噻嗪类利尿剂;避免诱发因素,积极治疗相关疾病。通常,你可以使用一些含钾的食物,如香蕉和西兰花,以促进尿酸排泄。可以选择苯溴马隆、别嘌醇、小苏打等药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尿酸偏高怎么办?
感谢邀请。
高尿酸血症的患病人群逐年增加,并逐渐趋于年轻化,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正确认识和处理很重要,当我们发现尿酸高的时候不必过于紧张,首先要明确是否是真的高尿酸血症,其次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同时根据血尿酸水平、有无合并症等决定是否使用降尿酸药物。一、确定是否是高尿酸血症
许多人平常检查发现尿酸高就很紧张,门诊上也常常遇见体检发现尿酸高的人来咨询,我的建议是重新再检查一次,要排出饮食等因素的影响。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是正常饮食下(避免暴饮暴食和吃的过好等)空腹8小时以上非同日两次测得血尿酸水平超过420umol/L。所以,一次高不能代表什么,还要排出饮食等因素的影响。二、坚持改善生活方式
高尿酸血症一经诊断即需要积极改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①避免进食动物内脏、带壳海鲜、肉汤等;②少吃而不是动物性肉食和鱼类,吃之前可焯水一下再烹饪;③增加新鲜蔬菜和低果糖水果的摄入;④多饮水,以白水为宜,也可饮苏打水、淡茶和咖啡,但应避免饮用果汁、可乐等果糖丰富的饮料;⑤坚持适当的运动,生活中要注意保暖,要避免剧烈运动和突然受凉;⑥严格戒烟,限制饮酒,不饮酒最好,可适量饮红酒;⑦注意控制体重,肥胖者注意减肥。三、适时开始降尿酸药物治疗
大家需要知道的是高尿酸血症不一定需要降尿酸药物治疗,以下情况建议使用:①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当尿酸水平≥540umol/L开始使用,控制尿酸低于420umol/L;②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卒中等基础疾病时:当尿酸水平≥480umol/L开始使用,控制尿酸低于420umol/L;③合并有痛风及相关并发症(痛风性肾病、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等):当尿酸水平≥420umol/L开始使用,控制尿酸低于360umol/L或300umol/L(有痛风石或反复痛风急性发作)。需要注意的尿酸水平不宜低于180umol/L,以免增加老年痴呆和多发性硬化的发生。
感谢阅读,祝大家身体健康。本文由全科扫地僧原创写作于今日头条&悟空问答,转载请注明出处。
尿酸偏高怎么办?
如果没有痛风发作的话,大多数的朋友们发现自己尿酸偏高,往往都是通过体检。此时的尿酸往往并不是特别的准确,说实话,很多朋友们在体检之前并不会严格的控制自己的饮食,也没有限制体检之前的嘌呤食材摄入,所以这个值有可能不准。
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高尿酸以后我们的身体往往在发作为痛风之前并不会有特殊的症状,所以很多人体检发现自己尿酸高都不相信,认为是化验出错了。很多朋友认为自己平时的饮食结构是合理的,而且也有运动,所以不相信体检的尿酸会增高,那么这时候怎么办?
当然是复查!现在通常情况下,男性的尿酸值上限不应该超过420,而女性的尿酸的上限不应该超过360,然而不能因为某一位朋友的尿酸超过了上限,就被确诊为高尿酸血症。
确诊为高尿酸血症是有一个规矩的,那就是要在连续两次非同一天空腹检测血尿酸均高于正常。
所以如果哪一位朋友在体检的时候,并没有相对来讲控制自己的饮食,而是在体检之前一天到几天喝了一顿大酒,或者是吃了一些比较高嘌呤含量食材的食物,那么这个化验值确实有可能不准。
建议初次体检发现自己尿酸偏高的朋友们,先不要害怕自己是否会得痛风,而是要先回顾一下自己在体检之前的饮食以及回顾一下自己平时的饮食是否都是一种高嘌呤的状态。
●是否平时经常喝酒?
●是否平时经常喜欢吃一些肉类,尤其是像猪肉牛肉这样的红肉?
●是否平时喜欢喝一些碳酸饮料?能否达到每天都能喝1~2瓶的程度?
●平时是否喜欢吃海鲜,平时是否喜欢吃火锅或者是动物内脏?
●平时是否比较喜欢喝一些熬煮时间长的肉汤?
●另外一个比较关键的是,平时是否喜欢运动?是属于一点都不动的那一个类型?还是属于特别喜欢剧烈运动,大量出汗运动的那一个类型?因为如果经常大量出汗,也会诱发尿酸代谢的异常。
如果以上这些您占了1~2个或者甚至更多的因素,那么您的尿酸有可能是真高!尤其是在初次体检超过了500的那些朋友们,很可能平时的饮食和运动习惯是不良的。
即使是这样,我们也需要复查!建议发现高尿酸的朋友们如果回顾了自己的饮食习惯,确实发现自己有一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的话,应该严格的控制1~2个月左右的时间,而且要坚持进行慢跑、快走或者是游泳,这些相对来讲比较舒缓的运动,之后再复查血尿酸。复查一定要注意,要在非同一天连续两次化验空腹血尿酸如果均高,那么就是可以确诊为高尿酸血症了。
如果确诊为高尿酸血症应该怎么办?现在诊断为高尿酸血症,有一个标准的治疗流程介绍给大家,主要的依据还是患者的血尿酸值到底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如果经过饮食的控制非同一天连续两次化验血尿酸均超过540,那么这个尿酸值太高了,要进行药物控制。
●如果没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者是冠心病这些心血管疾病,那么血尿酸处于420~540(女性为360~540)之间,可以进行生活方式干预,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也就是控制饮食加康复锻炼加改变生活习惯。
●如果有心血管危险,比如高血压、冠心病或者是糖尿病,那么血尿酸只要超过正常值,也就是超过420就应该进行药物治疗(女性超过360),同时辅助生活方式干预。
那么很多朋友会疑惑,我并没有任何的症状,为什么还要吃药进行干预呢?因为高尿酸血症就有点像是一个隐形的杀手,他不会明目张胆的去伤害您,但是他会潜藏在阴影里,慢慢的伤害着您的身体。
大家看下图,如果尿酸一旦超标确诊为高尿酸血症,血管内多余的血尿酸就有可能沉积在关节内,慢慢的形成痛风性关节炎;而且沉积在肾内会造成肾结石,严重会导致肾功衰竭;而且多余的血尿酸对于血管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都会造成潜在的伤害。这也是为什么如果患者确诊为高尿酸血症,只要超过正常值420,女性超过360,如果有心血管系统的风险,就要药物控制的原因。
具体怎么生活干预?●控制饮食也就是高嘌呤含量的饮食,肯定是比较关键的因素。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比如猪肉、牛肉这些红肉,海鲜,动物的内脏,小鱼干等这些食材都是富含嘌呤的食材,是绝对不建议摄入的,下列是一些肉类和鱼类食材嘌呤含量的表格,红色的是绝对不建议摄入的,黑色的是可以适量摄入的,建议每次控制在二两左右,而绿色的是可以安全摄入的。
●一定要多喝水,我们体内的尿酸主要通过肾脏来代谢,多喝水就可以促进尿液的形成,这样就会将体内多余的血尿酸带走一部分,每天的量建议控制在2000~3000毫升左右,如果喝水的量比较大,出现头痛恶心等不适症状,说明可能是水量过多了,那么可以及时的停止喝水就可以了。
●科学合理的运动。很多高尿酸血症的人群体重都是超标的,那么科学合理的运动可以控制住体重,降低诱发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建议运动以慢跑、快走、游泳或者是骑自行车为主,比如打篮球、踢足球这些剧烈的竞技性运动是不建议的,因为大量的出汗有可能诱发血尿酸的异常波动,有可能诱发痛风发作。
●建议有高尿酸血症的朋友,如果没有糖尿病可以适当的增加富含维c蔬菜、水果的摄入,现在有很多研究证明,适当的摄入维c与高尿酸血症呈负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适当的摄入一些富含维c的水果、蔬菜会降低高尿酸血症的风险,但是请注意vc的量不要过大,如果严重的超标也会造成风险。
总结以上就是对于提出问题的解答,如果在体检的过程当中发现了高尿酸,先不要着急,一定要严格的控制自己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观察一段时间以后,非同一天连续两次采血化验自己的血尿酸,如果均高于正常值才能确诊为高尿酸血症。
发现高尿酸血症以后更是要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科学的运动,坚持多喝水,多吃一些富含维c的水果蔬菜,改变自己的饮食结构,慢慢的尿酸就会控制下来。如果连续两次化验的血尿酸值均超过540或者是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这样的风险,那么就要咨询专业的风湿免疫科医生或者是内分泌科医生进行用药治疗。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惑,可以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讨。
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谢新辉,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吧,如果您或者是您的家人、朋友也在体检当中发现了高尿酸,有这方面的困惑,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需要的朋友们吧,谢谢了!尿酸偏高怎么办?
尿酸高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异常导致,分为尿酸生成过多型,尿酸排泄不畅型以及混合型。高尿酸会导致各种其他疾病,比如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痛风。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形成的直接原因。
它是尿酸盐结晶在身体的关节或者其他结缔组织沉积,产生炎症,引起疼痛的一种疾病,我国的痛风发病率逐年上升,痛风在发生前可能会有一个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阶段,只有当长期的高尿酸血症不能得以控制,尿酸盐才会越积越多,导致痛风的发生。
当痛风发生的时候,可能也已经有了尿酸盐性肾病、尿酸盐性尿路结石,因为尿酸结晶不仅在关节沉积,还会在尿路、肾脏等部位沉积,严重的可导致关节致残,肾功能不全。
所以我们应该有一个认识即痛风发展是由无症状高尿酸到急性痛风再到慢性痛风这么一个发展过程。对于检查出高尿酸血症的时候就应该尽早干预,不要等到发生痛风了才想着控制尿酸水平,早期给予恰当的干预,去除诱因可以控制或者延缓痛风的发生。
对于控制尿酸首先是从饮食生活调理,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以低嘌呤食物为主,将尿酸维持在327umol/L,如果饮食难以使尿酸达到控制目标范围,就应该使用降尿酸药物,主要有抑制尿酸生成和促进尿酸排泄的。
抑制尿酸生成的代表药物为别嘌醇、非布司他,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有苯溴马隆。需要注意的是降尿酸药物的时机,痛风急性发作期,使用降尿酸药物,不仅无效,反而可能加重发作症状,但是已经服用降尿酸药物的话,急性发作期时不必停用降尿酸药物的,可联合非甾体类镇痛消炎药控制疼痛症状。
在痛风急性发作期主要是予以抗炎、止痛治疗,比如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以及糖皮质激素、秋水仙碱等,也可采用一些非药物辅助治疗,比如冰敷,充分休息,避免热敷。
欢迎关注无名药师,我会分享更多健康知识尿酸偏高怎么办?
尿酸偏高,首先不要慌张;遇事冷静,才能解决问题。毕竟尿酸偏高,还没有到痛风的地步,何况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尿酸水平。
我们每个人都有尿酸,即使幸运地没有痛风,也还是有尿酸,否则人类就和一般的哺乳动物没有什么区别。
开玩笑地说,尿酸是人和动物的“区别”。大多数哺乳动物不会有高尿酸和痛风,因为它们有一种名叫“尿酸氧化酶”的物质,这个物质将动物体内的尿酸转化为其他产物,不需要通过肾或肠道排泄出去。人没有尿酸氧化酶,所以尿酸这种人体代谢的“废物”,就只能被通过泌尿系统或肠道排泄出去。
尿酸真的是对人体没有什么好处的“废物”吗?当然不是,尿酸对人体的作用就是强有力的抗氧化作用,人类体内的尿酸浓度是其他哺乳动物的10倍之多,这其实也是人类要比其他多数哺乳动物要“长命百岁”的密码之一。
但是尿酸如果超出正常值,就不一定能保证长寿了。现今尿酸高出正常值的人越来越多,据统计我国有1.2亿高尿酸血症患者。
我们不能否认,尿酸偏高会给身体造成负担,影响肾及泌尿系统的同时,可能出现高尿酸血症、痛风和痛风石,那么应该怎么办呢?我是成都西部痛风风湿医院痛风科医生刘良运,这个问题我来给出答案。
尿酸是如何被清除出体外的?嘌呤生成尿酸,参与尿酸生成的嘌呤核苷酸里,有次黄嘌呤核苷酸、腺嘌呤核苷酸及鸟嘌呤核苷酸三种。嘌呤的合成代谢有两条途径:
- 主要途径是生物合成:从非嘌呤基的前体,经过一系列步骤合成次黄嘌呤核苷酸,然后转换为腺嘌呤核苷酸或鸟嘌呤核苷酸;
- 补救途径为直接合成:从肝脏中来的嘌呤碱基直接合成嘌呤核苷酸。
嘌呤核苷酸在一系列酶促反应下就产生了尿酸,内源性嘌呤大多数就如此被转化利用。那么外源性食物中的嘌呤则是通过肠道上皮中包括黄嘌呤氧化酶的分解酶,大多降解为尿酸,很少被机体利用。
大多数禽类和哺乳动物的体内,因为有尿酸氧化酶这种物质,可以将尿酸分解为尿囊素,进一步再分解为氨分子、氧分子和水分子。人体内缺乏尿酸氧化酶,所以人体内的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直接排出体外。人体尿酸的来源包括两种:
- 外源性来源为食物:从富含嘌呤或核蛋白的食物中来,大约占体内尿酸的20%;
- 内源性来源为代谢:从体内氨基酸、核苷酸及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合成和核酸分解代谢而来,约占体内尿酸的80%。
一般来说,正常人体内尿酸池的尿酸为1200mg,每天产生约750mg尿酸,排出500~1000mg,其中约1/3也就是大概150mg~200mg经过肠道排出或者在肠道内被细菌尿酸氧化酶分解;约2/3经过尿排泄;经过汗液排出的只占极少数。
经过消化道尿酸排泄率直接取决于血尿酸的浓度,并不是尿酸偏高的原因;经过泌尿系统排泄的尿酸,才可能成为尿酸偏高的原因。
另外还有小部分尿酸通过分解代谢而被破坏,分解破坏主要包括两种途径:
- 白细胞内的过氧化酶将尿酸降解为尿囊素和二氧化碳;
- 分泌入肠道的尿酸被肠道内的细菌分解。
通常而言,被细菌分解的尿酸多于被降解的尿酸,而尿酸高的患者在肠道分解排出的尿酸量会有所增加,这是因为经肾脏排泄的尿酸减小,尿酸需要另外找到途径分解排泄,尤其是肾功能不全者,这方面的表现更为明显。
尿酸是如何变高的?因为尿酸生成过多或者排泄减少,所以血尿酸才会增高。正常情况下,尿酸产生和清除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动态平衡,尿酸会在正常范围内。但是,如果嘌呤合成代谢增强和尿酸排泄故障,也就是说尿酸生成速度加快、生成过多或者排泄速度减慢、排泄过多,或者能排出正常的量,但是生成量超过排泄速度,尿酸才会增高。
尿酸高,一般的评判是成年男性和绝经后的女性血尿酸值>416μmol/L(7.0mg/dl),普通女性>357μmol/L(6.0mg/dl),就是血尿酸升高形成的高尿酸血症。
在人体生理条件下,37℃环境中,酸碱值(pH值)>7.4,血液中至少有98%的尿酸会以单钠尿酸盐的形式存在,其溶解度为6.4mg/dl,另外有5%左右的尿酸与血浆蛋白可逆性结合。因此,血液中单钠尿酸盐超过7.0mg/dl就有可能在关节、软骨、滑膜和肾脏等组织沉积,从而出现高尿酸血症、痛风、痛风石、痛风性肾病、泌尿系统结石等。
尿酸偏高,首先不要紧张,因为只有10%左右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出现痛风:这里的痛风不仅仅包括急性痛风关节炎发作,还包括尿酸盐结晶沉积、痛风结节出现、肾病或肾结石等。其次我们要分析好尿酸偏高的原因是什么。一般来说主要原因有两种:
- 尿酸生成增多:如果限制嘌呤饮食5天后,每日尿酸排出量还是超过3.57mmol/L(600mg/dl),就是生成过多,一般生成过多型只占高尿酸血症病因中的10%。尿酸生成过多主要包括饮食中摄入过多的含嘌呤食物,因为体外摄入的嘌呤碱基不能被组织利用,经过氧化代谢后生成大量尿酸,超出肾脏的排泄能力;嘌呤合成过程中酶的缺陷导致,如果遗传或环境因素导致酶的功能障碍,也影响尿酸的生成。
- 尿酸排泄减少:肾脏中尿酸排泄减少是引起高尿酸血症的重要因素,高尿酸人群中90%左右都有尿酸排泄障碍。尿酸排泄减少一般包括肾小球尿酸滤过减少、肾小管重吸收增多、肾小管尿酸分泌减少等,其中肾小管尿酸分泌减少占主要原因。影响尿酸排泄的因素主要包括脱水、缺钠、利尿剂等导致水钠平衡失调;有机酸排泄过多,阻碍尿酸盐的转运;一些影响尿酸排泄的食物、药物等,其中包括含果糖饮料和酒精。
也就是说,无论尿酸生成增多还是排泄减少,都可能让尿酸出现偏高,而解决办法也是从减少尿酸的生成、减少嘌呤物质摄入和增加尿酸的排泄着手。
如何保证尿酸检测准确?如果一次检查发现尿酸偏高,先不要急。因为年龄、性别、样本时间和实验室技术,都会对尿酸数值产生影响。包括你生活中的因素也在影响尿酸值,比如:
- 高嘌呤饮食后:在检测尿酸前摄入大量的高嘌呤饮食,会增加尿酸水平;
- 剧烈运动后:中轻度有氧运动会降低血尿酸水平,高强度无氧运动会增加血尿酸水平;
- 服用药物后:一些降压药、非甾体消炎药可能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
- 饮酒后:酒精的摄入,尤其是啤酒、白酒和黄酒的摄入可以提高血尿酸水平;
- 吸烟后:吸烟者的血尿酸数值较低,但吸烟本身有可能增高血尿酸水平;
- 饮水不足:饮水不足可能导致血液中尿酸浓度较高。
正因为日常因素可能影响尿酸值,所以我们推荐采集禁食后的晨血检测尿酸,避免因为生活因素影响采样检测,同时在询问病史和药物史时,也要注意药物对尿酸的影响。
尿酸偏高可能造成哪些伤害?尿酸偏高,出现在体检单上的只是一个简单的“↑”箭头,正常饮食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检测,高于正常值,就可以判定为高尿酸血症;但是发现尿酸高,是不是就要担心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软骨、滑膜、肾脏和血管壁造成一系列的问题呢?
对于普通人而言,因为人各有异,每个人体内的酶的活性不同,尿酸水平稍高或者稍低,不一定是不健康。所以如果体检时男性尿酸水平在400μmol/L左右、女性在360μmol/L左右,可以先适当控制饮食,3个月内再复查一次,如果尿酸水平没有上升趋势,就不必担心。
当然,尿酸高这个指标是在提醒我们每个人,要学会“回头看”,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是不是健康:有没有暴饮暴食?有没有过分依赖碳酸饮料?有没有体重超重?有没有经常熬夜?有没有饮食不规律?这些都是高尿酸继续发展下去,损害关节和肾脏的危险因素。
尿酸水平持续升高,就成为了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及其相关合并症发生、发生的原因。尿酸高的主要危害包括:
- 毁关节:尿酸盐结晶长期沉积在关节、关节腔、滑膜和软骨,会对关节部位造成侵蚀,从而损毁关节和造成关节畸形。
- 伤肾脏:尿酸盐结晶容易沉积在肾小管、肾间质、尿道等部位,造成尿路梗阻,出现慢性痛风性肾病和尿路结石。
- 乱代谢:当尿酸盐沉积在胰岛时,会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诱发和加重胰岛素抵抗,引起糖代谢紊乱,最终导致糖尿病的发生。而肥胖又是导致Ⅱ型糖尿病的重要因素,肥胖引起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容易产生胰岛素抵抗,所以对高尿酸血症和糖尿病来说,肥胖都是一个危险因素。
- 毁血管:无法排泄的尿酸在血液中的浓度不断升高,就会慢慢沉积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内皮损伤,诱发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 有痛风:身体内代谢不掉的尿酸会形成尿酸盐结晶体,一旦沉积在关节及其他组织内,就可能会在某种诱因下,造成软骨和滑膜组织发生急性炎症发生关节疼痛等症状。
尿酸偏高,出现在体检单上的只是一个简单的“↑”箭头,正常饮食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检测,高于正常值,就可以判定为高尿酸血症;但是发现尿酸高,是不是就要担心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软骨、滑膜、肾脏和血管壁造成一系列的问题呢?
对于普通人而言,因为人各有异,每个人体内的酶的活性不同,尿酸水平稍高或者稍低,不一定是不健康。所以如果体检时男性尿酸水平在400μmol/L左右、女性在360μmol/L左右,可以先适当控制饮食,3个月内再复查一次,如果尿酸水平没有上升趋势,就不必担心。
当然,尿酸高这个指标是在提醒我们每个人,要学会“回头看”,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是不是健康:有没有暴饮暴食?有没有过分依赖碳酸饮料?有没有体重超重?有没有经常熬夜?有没有饮食不规律?这些都是高尿酸继续发展下去,损害关节和肾脏的危险因素。
尿酸水平持续升高,就成为了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及其相关合并症发生、发生的原因。
所以,发现尿酸偏高后,促排泄、管住嘴尤为重要,让血尿酸达标,就可以明显减少痛风发作的几率、预防痛风石和尿酸盐沉积、防止骨破坏、降低肾损害的几率和改善生活质量。尿酸偏高后,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是健康的饮食方式和生活方式,主要包括:
- 低嘌呤饮食:每日食物嘌呤总量在200mg以内,一般每日牛肉、羊肉、猪肉等红肉的摄取量应当控制在50g以内,减少肝脏、肾脏等动物内脏和浓肉汤等摄入,减少贝类、龙虾、牡蛎等高嘌呤海鲜类食物的摄入。
- 低热量饮食:每日所需总热量等于标准体重(千克)乘以每日每千克标准体重所需的热量(大卡),将每日所需热量以早3:中4:晚3的比例分配摄入。不吃精白+油脂的主食组合,适度增加杂粮薯类比例,减轻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状态。鼓励摄入低 GI 的谷类食物。
- 低钠饮食:每日钠盐摄入量不要超过6g,食盐中的钠有促使尿酸沉淀的作用。每日钠盐不仅包括食盐的含量,还包括味精、酱油、酱、咸菜、腌菜、熟食中的钠盐,这些中的食盐被称为“隐形盐”,如果在菜中有这些“隐形盐”,就要相应减少食盐的摄入。
- 低脂肪饮食:脂肪本身会阻碍肾脏对尿酸的排泄,而且脂肪高的膳食还会导致肥胖和代谢紊乱。对体脂过高、腰腹肥胖的患者来说,减肥本身就有利于代谢紊乱状态的改善。脂肪摄入量应控制在总能量的20%~25%,每天摄入总量以50g左右为宜。
- 低果糖饮食:含果糖的碳酸饮料、奶茶等容易致胖,同时果糖能促进尿酸产生过多,果糖在果糖激酶的催化下形成1-磷酸果糖,反应过程是一个耗能过程,会将供能物质三磷酸腺苷(ATP)变为一磷酸腺苷(AMP),AMP就是腺嘌呤和磷酸的结合体,嘌呤就是尿酸的前身物质,所以控制果糖摄入对尤其包括尿酸高的年轻人尤为重要。
- 限制酒精摄入:酒精既会增加体内尿酸生成和分泌使血尿酸增加,又会减少肾脏尿酸清除,从而导致痛风发作风险增加。特别是啤酒经常配着油腻和高盐食品,其结果是尿酸增加,但通过尿液排泄的数量却减少,痛风就更易被诱发。建议不要饮用啤酒、白酒和黄酒。
- 增加水分摄入:多饮水,白开水或苏打水为宜。每日饮水量应保持2000~3000ml,增加尿量(最好每天保持1500~2000ml左右),以促进尿酸排泄及结石形成。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指出:“建议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出现下列情况时起始降尿酸药物治疗:血尿酸水平≥540μmol/L或血尿酸水平≥480μmol/L且有下列合并症之一: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糖尿病、肥胖、脑卒中、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尿酸性肾石病、肾功能损害(≥CKD2期)。无合并症者,建议血尿酸控制在<420μmol/L;伴合并症时,建议控制在<360 μmol/L。”
选择降尿酸药物时,首先要考虑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和高尿酸血症的分型,一般来说降尿酸的药物包括:
- 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别嘌醇和非布司他同属抑制尿酸生成的降尿酸药物,与别嘌醇相比,非布司他是新一代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非布司他主要经肝脏代谢,通过肝脏代谢为非活性物质,49%经肾脏排泄,45%经粪便排泄。非布司他和别嘌醇适用于慢性原发性或继发性痛风患者的治疗,也可用于反复发作性尿酸结石患者,以预防结石的形成。
- 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主要有丙磺舒、苯溴马隆、氯沙坦等,主要是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增加肾小管对尿酸的分泌,增加肾小球对尿酸的滤过率。在应用尿酸促排剂治疗初期,如果被排泄出来的尿酸陡然增加,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反而可能引起肾功能的损伤。因此,此类药物最好用于无严重肾功能损害、无肾结石者。
- 碱化尿液的药物:碱化尿液是预防和溶解尿酸性肾结石的主要方法。常用药物为碳酸氢钠和枸橼酸制剂。
人体中正常浓度的尿酸有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并非血尿酸越低越好。血尿酸过低可能增加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建议降尿酸治疗血尿酸不低于180μmol/L,否则会可能增加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同时我们不推荐高尿酸血症患者长期进行降尿酸的药物治疗,一旦达标可以逐步停药,或在风湿免疫科医师指导下调整降尿酸方案。
最后建议,无论尿酸是否偏高,高龄、男性、肥胖、一级亲属中有痛风史、饮食无度、爱喝酒、工作压力大、喜欢熬夜等相关的高危人群,定期检测血尿酸,及早发现是否尿酸偏高,及早进行相关非药物治疗和药物干预。
尿酸偏高怎么办?
高尿酸怎么办,怎么才能有效降尿酸?把高尿酸的前因后果了解清楚后就知道怎么做了。
随着人们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高尿酸的人越来越多,高尿酸甚至已经成为继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三高之后的第四高,说明了这种情况的普遍性跟严重性。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高尿酸血症就是由于人体内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
人体嘌呤有两种来源,一种为内源性生成,约占体内尿酸总量的80%,一种为外源性摄入,约占体内尿酸总量的20%。人体尿酸排泄有两个途径,大部分通过肾脏排泄,小部分通过肠道跟胆道排泄。人体每天产生的尿酸跟排泄的基本保持动态平衡,而当尿酸生成过多和/或排泄障碍时就可引起高尿酸血症。
说起高尿酸,普遍的认识是高尿酸代表痛风,其实最终发展成为痛风的大概只有5%-12%。需要注意的是,除了痛风,高尿酸还有其它很大的危害,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还是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还可以增加新发肾脏疾病的风险及肾功能损害,所以,高尿酸是一定要重视的。
高尿酸怎么降尿酸?有两个途径,一是改变生活方式,一是通过药物控制。改变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饮食、戒酒、适量增加饮水量、坚持适量运动和控制体重。饮食应以低嘌呤食物为主,如各类谷物、水果、蔬菜、牛奶、奶制品等。尽量不吃或少吃高嘌呤食物,比如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沙丁鱼、啤酒等。适量多喝水,使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减少尿酸盐的沉积,也有利于降低尿酸结石形成的几率。
通过药物控制。饮食调整可以减少嘌呤的摄入量,对部分尿酸仍然控制欠佳的还可以加入合理的药物治疗。比如服用碳酸氢钠适当碱化尿液,有利于尿酸盐结晶溶解和从尿液排出。肾功能正常患者可以口服丙磺舒、磺吡酮增加尿酸排泄,或是别嘌呤醇、非布司他等抑制尿酸合成,还有拉布立酶等促进尿酸分解。
高尿酸血症是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大概5%-12%会发展为痛风,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辅助药物治疗将尿酸控制在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总体预后也是良好的。
我是@影医C浩 ,欢迎关注了解更多相关医学知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