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招聘年龄一般最高到35岁,那35岁到60岁的人去哪工作了啊?
一般来说,35周岁是一个分水岭。企业招聘一般只招35周岁以下的人员,比如说公务员报考年龄一般都是35周岁以下。当然也不是说,用人单位里没有35岁以上人员的立足之地。35岁以上的人员也是从35岁以下过来的,他们通过在单位发展已经牢牢站住了脚跟,成了用人单位不可缺少的“支柱”。
任何企业招聘职工都希望找年轻的,因为年轻人更有发展前途,单位也有足够的时间对他进行考验,进行职业发展的安排。我们发现单位招聘职工要求35岁以下的岗位多是普通基层人员,这既是对基层岗位的一种要求,是选拔人员的一种措施。对于单位招纳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或者中高层专业技术人员,实际上年龄要求并没有那么严格。比如说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应聘事业单位可以延长到45岁。
其实,除了单位倾向于招聘年轻人以外,很多单位招聘职工也希望招聘男性,因为吃苦耐劳,可以委以“重任”。记得有一次街道办事处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经过考试后18个人进入面试,要录取6个。面试到一个男生的时候,就听办事处负责面试的领导交头接耳的讨论,“这次进入面试的就这一个男生?工作中还是男生好用呀。”什么意思?大家很明白。
单位招聘职工条件只能简单设置,不能深入考察职工的具体背景和能力。因此很多单位招聘只能看学历、看年龄等因素。并不是说你学历不够高就不够优秀,并不是说你年纪大就不够能干。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如果职工不适合岗位要求,需要经过培训或者二次调岗以后才能够解除,解除也要支付经济补偿。实际上,单位还往往担心职工会对企业造成影响,所以几乎没有单位会频繁解除职工。
年龄也是对个人职业发展的一个警报线。当你年龄大了,如果晋升不了管理层或者技术骨干,职业发展就非常危险了。说不定,哪天就会被解雇。如果再去求职,基础岗位你肯定是没有优势了,所以很多人只能退而求其次。将条件放低或者薪酬降低。
像一些没有专业技术的大龄失业人员,只能去从事一些保安、保洁、协管员之类的工作,亦或者跑跑网约车、当当外卖跑腿,如果再不愿意干,那么就干个个体工商户贩卖、零售点小商品,吃吃辛苦饭。国家对于4050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扶持政策最好的也仅仅是协管员岗位安置,没有太好的工资待遇。
不过,有时候跟命运抗争也是很难的。但是还是希望大家熟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知识,按照规定维护自己的权益。
确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应当是首先证明职工不胜任工作岗位,然后对职工经过培训或者调整过工作岗位,再次不胜任工作,用人单位才能够解除劳动合同。负责用人单位解除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就属于违法行为,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支付经济补偿两倍的赔偿金,也就是说在单位每工作满一年支付两个月工资的赔偿金待遇了。同时,工资不能拖欠,社保缴费至解除之月。
劳动者被解除以后,只要是非本人原因失业、失业保险缴费满一年以上、有求职意愿,就可以向当地的失业保险待遇部门申请失业金待遇。失业保险每缴费一年可以领取三个月失业金,5~10年不超过18个月,10年以上不超过24个月。领取失业金期间国家还给代缴基本医疗保险。
现在还有不少创业促进就业优惠政策。如果是自己创业,还可以申请就业创业补贴。如果招用其他职工也可以申请创业岗位开发补贴。另外还可以通过创业担保贷款申请小额贷款贴息政策。如果是就业困难人员参加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可以享受3~5年的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
企业招聘年龄一般最高到35岁,那35岁到60岁的人去哪工作了啊?
很多都在自己做点事咯,这个年龄段的人,自由职业居多吧。好一点的开个饭店、开个工作室、小公司当老板;要么就去开专车,也可以做到养家糊口。外卖和快递虽然比开专车赚钱,但是岁数摆在那里,体力跟不上了,所以做不了。
除了自己做生意、自由职业之外,还有一部分人待在公司、事业单位之中,但真正能做到高位的很少很少。我家里有不少亲戚都是类似的情况,一个嫂子在国企做后勤,等着熬到四十五岁内退回家做全职太太;还有一个事业单位的姐姐,她的工作是她老爸提前退休,让出位置给她的,清水部门,优点是比较闲,也没有压力。
这些人工资都不高,上万的几乎没有。
还有一个认识的前辈,做技术的,今年可能也有四十五岁上下了,他算是比较出色的,从技术转商务,在一家上千人规模的公司,做到商务总监的位置,但因为常年陪客户应酬,身体很不好,最近似乎也准备离职,自己做点事业了。
我认识的人中另外一个混得比较好的,是在央企里做到很高级别的经理,北上广买了两套房子,但是天天烦躁得要命,他烦恼的根源是,现在网上都在说这里不稳定,那里不稳定,自己要有一技之长才行。可是他觉得自己没有任何一技之长,他只会写报告,写材料,做汇报,没有什么可以挣钱的技能……
打眼一看,没有太轻松的。
就比如家里有一位开专车的大伯,收入大约在五千到一万,区别是你每天开6小时还是16小时;
开厂子、开饭店的,收入是会高一些,但生活状态也绝对说不上很轻松,也同样每天一脑门子官司,每天跑来跑去,不得自由。我同事的公公婆婆两口子六十多岁了,一直做生意,生意做得挺大的,但是前几年因为一些事情,把房子抵押了来救生意,至今还在租房。
三十五到六十岁的人,每个人状态都不同;但相同的是:大家都感觉钱不够花……
企业招聘年龄一般最高到35岁,那35岁到60岁的人去哪工作了啊?
你好,我本人就是做招聘工作的,我也有很多同行朋友在做招聘工作,从我自己的招聘工作经历以及周边的招聘现状来看,大多数企业对求职者的年龄限定一般都是45岁,所以我觉得你说的企业招聘年龄一般最高到35岁有些夸张和片面了。
诚然,的确有一些企业在员工年龄上限制很苛刻,比如求职者的年龄最高不得超过35,我估计你应该是看到过或者经历过这类企业的招聘,所以才有这样的结论,你也没有说错,毕竟事实摆在那。
但无论是企业在招聘中限定的最高年龄是35还是45岁,对于超过这个年龄限定的人员来说,境况基本都是一样的,虽然就业有难度,但他们都为着自己能够找到工作而不懈努力着。就拿35到60岁之间的大龄人员来说吧,他们照样有很多工作可以做。
对于那些处于35到60岁之间的白领人群,他(她)们大多都还是可以找到工作的,毕竟都有一定的学历和工作能力摆在那,即便找不到什么高端的岗位工作,但想要找一个普通的行政职员工作还是绰绰有余的。所以,这类35岁到60岁的白领人群大多还是在各类企业的办公室里面工作,因为不用出什么力气,靠的是脑力劳动,年龄越大,经验越丰富,所以还是很吃香的。
至于那些处于35到60岁之间的蓝领人群,他(她)们相对于白领人群来说确实不大好找工作,受到限制的条件更多,但因为社会上的企业数量足够的多,它们提供的岗位也足够的丰富,虽然有些企业招聘年龄限制较大,但还是有更多的企业在慢慢的放宽工作年龄限制,所以即便A企业招工年龄限定在35岁以内,但B、C、D等等企业不一定都把招聘的年龄限定在35岁的,有的限定在45岁,有的根本就没有限定。这样一来,大多数大龄人员还是可以通过市场流动的方式找到能够接纳自己年龄的企业,仍然可以在企业里面工作。
即便有一些人员实在找不到工作,但也有自己的出路。他们有的回老家自谋职业,有的转行自己做生意,反正大多都能想办法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当然也有一部分年龄比较大的人员确实没有任何工作。
在我看来,企业给招聘的岗位划定一个年龄限制,是短视的行为,这只会造成很多的问题,比如适龄劳动力资源浪费、招工难、工价上涨等等,其实都跟企业的年龄限定有关。如果企业不限定求职者的年龄,那么人力资源市场上将会有数倍于现在的劳动者,那样不仅可以极大的满足企业的人员需求,而且对于降低招工成本、解决就业压力等都会是极大的促进作用。就看企业愿不愿意这么做了。
我一直认为,即便企业招聘年龄限定的再严格,对于广大的求职者来说其实难不倒他们,因为大家总能够想办法找到事做的,也总能够生活下去。相反,企业越是限定招聘年龄就越是对自己发展不利,限定的越严格就问题越大。最终算下来,损失大的肯定是企业一方。因此,我觉得企业有必要改善招聘理念,放宽招聘年龄限制,这对企业和劳动者来说是双赢的局面。
企业招聘年龄一般最高到35岁,那35岁到60岁的人去哪工作了啊?
企业招聘中低层员工年龄一般最高到35岁,对于企业来说,中低层的员工只招35岁以内的是为了降低企业成本,中低层员工是普通员工,很好招,多的是,只招35岁以内的员工,不用给员工养老,35岁以内的都是年轻人,也不会生病,低收入他们也能接受,也好管理,不行就流水式的开除,这样只留下有能力对公司忠诚的员工。所以,对于普通员工来说,年龄越大越不好找工作。
35岁到60岁的人去哪工作了?50岁到60岁的大部分普通员工就直接退休了,有能力会被其他企业聘用。50岁以内的一部分还是找到了其他的工作岗位,少数有能力的可能就自主创业了,有的做个小生意,养家糊口,自己也有事情做。当然,也有少数自己有点爱好的,就去搞自己擅长的爱好了。
这个问题是一个现代的社会问题,现在的人活的年龄较长,一般都会活到超过80岁,还有几十年的时光干什么呢?
对于有本事,有事业的男人来说,可以说是五十岁才是人生的开始,古今中外,干大事的人都是从五十岁以后才开始的。刘备是如此的,刘邦也是如此的。所以,对有能力的人来说,人生从五十岁开始,五十岁之前是完成能力的积累,五十岁后开始厚积薄发。按照这种人生的设计,人在年轻时就应该多为五十岁后积累储备知识和能力,否则,可能等你到了四十岁可能就会被时代淘汰了。
当然了,对于大部分部通人来说,只要能平平淡淡安稳的过一生,也是幸福的。
您的企业遇到任何难题都可以加盟皓脉投融资联盟圈咨询。笔者在头条专栏《未来的暴利产业与模式》及《最赚钱的方法和行业》已推出。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如果您的企业遇到,资金,市场,品牌,利润低,投资,产业升级,资本运作等难题,欢迎从我的首页导航条中点击加入我的“圈子”提出咨询,谢谢您们的支持。
企业招聘年龄一般最高到35岁,那35岁到60岁的人去哪工作了啊?
35岁现在是一个“谈虎色变”的年纪了。过了30,在去35的路上,总觉得前路迷茫。
那35岁以上的人,都去哪了呢?实际上35岁以上的人,还在奋斗。只是不再求企业收留。他们更多的已经找到了自己最后的归处。
0135岁不再招聘,但大多数这个年纪的人,已经稳定下来了,不会再找工作看看你们公司,以及你们周围,你们会发现,企业35岁以上的,大有人在。
他们不是在35岁之后,被招进来的,而是在这之前已经进来的。有的甚至是从毕业进来这家公司,就没出去过。
这种现象不是不存在。我有个同事,大学毕业进了我们公司,十几年了,还在公司。
上回公司统一收集员工学历等相关证书复印件,他连毕业证放哪都不知道了。
他说:“我进来就没打算再重新出去找工作,要那个干什么?”多么“霸气”的回答啊。
像他这样一家公司呆到退休的情况是少数,大多数都是中途进来,不再出去的。
因为大家都知道35岁这个坎的存在。即便以前没35岁这个说法,但是年纪大了不由人,内心知道企业不会录用年纪较大的。
所以在还能拼搏的时候,多换几家公司,多多尝试,等差不多年纪了,找个看起来合适的公司,就一直稳定的待着了。
这是大多数35岁以上人的职业路径。他们或许不求升官发财,但会求一生安稳。
02整个社会,是处于一种向下游流动的状态,当流动到了一定层次,就会稳定当大家在寻求安稳时,就会发现两个问题。
第一,管理层毕竟是少数,没有位置,能力再强也上不去;
第二,就算一直在底层混迹,也保不齐哪天公司变故、倒闭或面临被辞退。
碰见这两种情况,那就不得不面对35岁的坎。这个时候又是怎么处理的呢?
实际上在整个职场内部的流动,就成为了向下流动的状态。那些在目前层次上无法实现稳定或更高要求的人,就开始退而求其次了。
举个例子,A是一家公司的技术员。他奋斗多年,差不多到了35岁这个坎。眼看着没希望了,他就会思考接下来怎么办。
依旧在职场混,那就会寻找目前企业产业链上的下游环节,看是否有合适的岗位。
他本身做技术,对技术有一定成绩,在目前层次不吃香,但不代表在下游不吃香。
凭借他的技术,和对这个行业的了解,他可以在下游谋得一个不错的职位。
这就是我们常见到的,很多小企业愿意请大企业出来的人,做一些技术顾问、技术管理、内勤管理之类的岗位。
这个选择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对A来说,却是在客观环境下最合适的。
这也就是另外一个意思,不是所有企业都不招35岁以上的人。依旧存在招聘。
凡事没那么绝对。毕竟不能保证人人都可以在一家公司待到退休。大批企业死掉,又有大批诞生。
当然,这里的大小公司,实际上是一个相对概念。并不绝对。
于是,整个行业的流动,就成了一种趋势。在无形中,慢慢的转换身份。
03如果退出职场圈,就会另谋出路,自己干相关或不相关的工作最后一条路,无非就是不再替别人打工,而是选择自己给自己打工。也就是创业。
创业就有两个方向:
第一,做与之前工作相关的。
凭借之前的技术经验、人脉和环境的熟悉,自己找准一个环节,自己接活自己干。创业公司,大多数就是这么来的。
第二,做与之前不相关的工作。
再不然,就是自己干点事情,不论是做小本生意、加盟,还是其他形式,只要能有较为稳定的收入来源,就行。
这两种情况,都会突破35岁的限制,成为一个人的第二次职业生涯发展。
自己当老板了,也就不存在所谓的35岁。如果自己要招人,才会又重视起这一现象。
总的来说,35岁是一道坎。但社会的整体流动情况,确保了这个问题不至于严重到影响所有职场人的后半生。
当一个人真的走到了那一步,为了继续活下去,就一定会想到很多办法度过这个坎。
人的强大,是无法想象的。
我是@次等大叔 ,管理咨询公司COO,头条等多平台签约作者,擅长职业规划与心理辅导,首本书《从零开始学招聘》已全网上架。欢迎关注!为您解惑!企业招聘年龄一般最高到35岁,那35岁到60岁的人去哪工作了啊?
坐标上海,今年35岁,说下我身边的35--60岁的人都在做什么吧。
先说我自己,32岁涉险考进事业编制,工作还算清闲,领导40几岁,自己升迁没什么太大希望,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前提下,四处寻觅有啥赚外快的方法
朋友,私企销售,工作比较忙,整天和我吐槽老板如何克扣,但还是赖着不走,小孩刚出生,最近聊天也少了
邻居大叔,40多岁,国企技术岗位,靠自己从农村在大城市贷款买了两套房子,他工作很忙,一周至少3、4天出差,认识他10年,头发已经快没了
单位里的老师傅,55岁,今年办了退休,返聘回来在原单位继续工作,拿两份工资,他笑称,生活比以前宽松多了
小区里的一个老板,50岁出头,前几年做装修生意,这两年开了个按摩店,以前的装修生意也不做了,说自己也该休息休息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