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基层没干出什么成绩的领导仅几个月就升职了?
这种情况不排除被提拔的干部有后台,到基层仅仅是为了攒履历和资历,满足提拔条件。但是,多数都属于正常的干部培养、选拔和任用程序。
首先,培养和选拔干部要考虑很多条件,也就是职位条件。比如年龄、性别、学历、党派、任职经历等等。你可能很优秀,但是你不符合这个职位条件,也不能提拔你。比如你已经超龄了,你不是女性,不是党外干部等。
其次,培养和提拔干部要综合考虑“德、能、勤、绩、廉”等很多因素。而且,要评价干部过往的任职经历和业绩。在基层仅仅几个月,没干出什么成绩,不等于在其它岗位没有业绩。更多的可能是:这个干部是组织培养了很多年的后备干部,安排到基层只是为了锻炼,丰富他的工作经历和履历。
再次,题主说的这种情况属于特例。在干部培养、选拔和任用上很少出现。应该是在今年地方换届过程中出现的多一些。这和换届时班子的结构要求有关。
为什么在基层没干出什么成绩的领导仅几个月就升职了?
- 干部的选拔任用是一件很严肃认真的事情,不仅仅是要求有突出的本领——“德、能、勤、绩、廉”都能服众,还要有过硬“关系、人脉资源”,以及一点点恰到好处的运气!
像题主所表述的:在基层干没什么成绩,却仅仅几个月就能升职。在体制内这种现象确实不多,理应受到质疑。但我们也没必要太过于执着和“眼红”,人家能够这么光明正大的操作,自然是“有恃无恐”的,是符合相关规定的。下面我来举两个亲身经历的例子,看看这些被突击提拔的领导“何德何能”,并捋一捋“存在即合理”性。
例一,某女局长下派担任乡长仅仅九个月,次年即被提拔为副县长人选。那是08年我在某县办工作时遇上的事情了。这个县有个少数民族自治乡镇,需要选拔一名少数民族干部担任乡镇长,组织部门筛选了很久,终于瞄上了县科技局的女局长,是位80后,虽然文化程度不算高,还是小学老师出身转岗的。
但县里符合这个少数民族乡民族类别要求的干部本身就不多,正科级的更是凤毛麟角,于是神使鬼差地,这位美女局长就被下派担任民族乡乡长了。可诡异的是,她担任乡长仅仅九个月,恰逢县里政府班子调整,既缺女性副县长又缺少少数民族副县长!于是这位女乡长顺理成章地,在大家惊愕的眼神中上任副县长了。T她一下子满足了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双重身份要求,帮助组织部门解决了大问题。
例二,某下放年轻干部和我搭档班子仅仅一年多,随即被市直某常委部门选拔担任副处级领导。这个是真真切切发生在我自己身边的例子了,这位下放年轻干部原来就是在市里某部门的,人家名牌大学毕业后在单位到点就晋升,正科级后申请到乡镇基层来担任领导职务。到乡镇后,估计刚刚适应乡镇的环境和工作节奏,一年零两个月不到就被刚刚成立的某委(与常委部门合署)选中,提拔去担任内设部门领导了,副处级。
试想,一个年轻干部到乡镇仅仅一年多时间,能干出什么成绩呢?你就算是三头六臂,也不会说能有什么出彩的政绩来吧。更何况这位年轻干部还需要熟悉农村情况,而本镇是个大镇,光村委会就有将近二十个呢。你要说大家对这种现象没有意见,那是假话,但人家符合提拔职务的条件要求啊。
分析以上两个“身边”事例,我认为其实这种现象“存在就是合理”,而且这其中也真是有“门道”的。
- 门道一:被提拔干部的条件,刚刚好符合组织选拔领导的条件要求。
一般来说,组织部门配置一个领导班子,都会按照相关条例要求配置各类干部。比如,一个县份的领导班子,必然要有一定比例的女领导,假如是少数民族地区,还要有少数民族领导。例一的那位女干部,就是满足了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两个要求,这样的干部是很受组织部门关注的。
- 门道二:新成立的机构,选拔人才时往往更多考虑“德和能”,较少会论资排辈的。
比如新成立的监察委,是个强势的权力部门,都是在全市范围内选拔精英干部的。想要获得这个部门的青睐,首先得是高学历、年纪轻,其次是工作能力曾经得到体现。比如和我搭档班子的那位年轻干部,尽管在乡镇时间短,还没做出什么成绩,但人家好歹原来是某市直单位的,有过公认的工作业绩,自然在新机构的筛选范围里面了。像我们这种土生土长的乡镇干部,只能是按“论资排辈”来等候组织的关心了,“眼红”人家也没有用!
- 门道三:最重要的还是,你要能进入组织选人用人的“法眼”。
换个说法就是,你要让组织“关注”到你。全市、全县干部那么多,市一级就不用说了,符合条件的有过千上万人,而县份也不少,算起来也有几十上百号人吧。为什么组织不关注别人,而仅仅关注到你?这就是“门道”了。你可以是成绩突出众望所归非你莫属,也可以是管组织的领导“钦点”关注。“组织用人”,说到底还是“领导用人”。
写在最后:在体制内的升职,就像是一场特殊的竞技体育比赛,比的不是论资排辈,更不是按部就班;很多人取得胜利,是弯道超车、是绝对实力使然。别人为什么到基层仅仅几个月就能提拔升职?那是因为具备了“能力+背景+运气”,三者叠加起来就能“弯道超车”!平凡如我们,不具备这样的“实力”的,那就安心工作,老实等候“论资排辈”吧,希望还是有的。
为什么在基层没干出什么成绩的领导仅几个月就升职了?
这种情况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咱们这个所在地就是一个亲大于法、任人唯亲的族群,每一地方都可以举出许多这样的实例。凡在职场上呆过的人,谁沒有耳闻目睹过?无德无才无能都不必担心,只要有背景、有靠山、有金钱,有好爹妈,别说一年连升数级,撑杆跳也有得是。这个族群的职场就是一个万花筒,奇奇怪怪的事情数不胜数。
为什么在基层没干出什么成绩的领导仅几个月就升职了?
一般情况下,上面有人。
现在体制内,能力与岗位不匹配情况突出,不合理决策部署多,内卷内耗资源浪费大。
为什么在基层没干出什么成绩的领导仅几个月就升职了?
考察干部有四个因素:德、勤、能、绩环环相扣。政治坚定,工作勤奋,综合能力,从政实绩缺一不可。严格按规矩办,要有一定程序。推荐人终生负责,假若一个班子总出问题,一把手要吃挂落。提拔时同级干部推荐票不过三分之一,考核自行中止。考核对象向组织隐瞒财产、婚姻、学历等情况,也是一票否决的问题。组织部门程序走完,纪委监委要有明确意见,假若三年内受过党纪政纪处分,或者群众实名举报,即将进入初查,当事人不得提拔。一般情况对一把手任职年限有要求,但是统一调整干部,或者工作需要,上级有临机调配的权力。普遍情况基本如此,特殊情况领导动议,原因也就复杂了,职场上人应该懂得。
为什么在基层没干出什么成绩的领导仅几个月就升职了?
最主要的原因是提拔跟成绩基本没关系,如果说有关系的话就是在破格提拔的时候可以利用。
提拔干部不会是因为你干的好就提拔你了,一般干部提拔有一定的节点,有工作需求岗位需求或者本地多久需要调整干部了才会变动,提拔的时候要你本人具备一定的素质,然后就有一系列的框框,年龄,学历,男女,是不是少数民族,是不是后备干部,这个圈从来不是以政绩作为主要依据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