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刘备真的是正义吗?

刘备,凭着汉皇后裔,是当今天子的皇叔,一直在不断营销自己!

至于到底是不是真的汉皇后裔,无从考证!老刘把自己营销的好,最后成就了霸业!

《三国演义》里刘备真的是正义吗?

自封皇叔救皇姪于水火,自称复兴汉室为天命……拉山头抢地盘偏安一偶,怎奈势力衰弱无能为力……望洋兴叹也称帝……初心不忘,壮志末酬……如果不称帝是正义,称帝之后非正义……正义之人做了非正义之事……如果刘备放弃荣华富贵与曹操合作而兴汉室就是真正义之士……

《三国演义》里刘备真的是正义吗?

首先刘备是一个很聪明的人物。

刘备的聪明就在于其能够准确把握大多数人的心思,知人善任,让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正义的,无可挑剔的。

不管真心还是作秀,为人处世能够做到这样已经非常难得。

当400年的汉朝江山大厦将倾,奸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没有天子可以辅佐,只能另立门户,笼络人心。

在《三国演义》里面,刘备是皇族后裔,打着匡复汉室的大旗,招揽人才,独树一帜,与孙曹三分天下。和孙权与曹丕相比,刘皇叔得国最正,又辅以仁爱和宽容的形象,所以深受后世百姓喜爱。

《三国演义》里刘备真的是正义吗?

谈谈自己对于“正义”的看法:

一,何为正义?谁能定义?

二,正义一直都是有立场的。

三,“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认为他就是正义的化身,刘备孙权都是犯上作乱;其他诸侯看曹操就是奸臣贼子。孰对孰错?

四,刘备的正义,那时罗贯中定义的,小说小说,小心作者瞎说。一切只是罗贯中自己的认为,混口饭吃的说辞,切莫当真。

五,假如说自己不正义,那就好比承认自己的不正经,谁还会愿意跟随?这就是一面召唤神龙的旗帜!

五,那个时代,哪会有正义?只有胜负和生死。

《三国演义》里刘备真的是正义吗?

答:这是毋庸置疑的。

姑且不说他是不是“正义”,至少他是“仁”的代表!《三国演义》是以人物为载体形象地衍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仁、义、礼、智、信、勇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

刘备是《三国演义》里的中心人物,也是中国文化精神中“仁”的体现者。在介绍刘备的形象时说:此人“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朱”。后来又“跨下黄鬃马,手掣双股剑”,从而构成《三国演义》刘备的整体形象。

在《三国演义》里不仅通过大量的具体故事和人物评价刻画了刘备抱负远大、恭己待人和城府很深的性格特点,最主要的还是渲染了刘备宽厚仁义的特点:罗贯中是把刘备这一人物形象作为一个“仁”的典型来塑造的,“仁”是刘备性格的基凋,而刘备这一人物形象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的化身,是“仁”的人格化。

《三国演义》一直把蜀汉作为中心来描写,尤其是通过刘备这位仁君的形象和诸葛亮这位贤相的形象,突出了作品“拥刘反曹”的主题,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愿望。

作为蜀汉对立面的一个典型形象,就是曹操!《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既是奸雄的典型,也是暴君的象征,作品正是通过对这一人物的针砭,体现了人民群众憎恶暴君的愿望。然而,对于罗贯中来说,又是矛盾的,作品中曹操是一位“奸雄”!他虽然时常被对手称为“汉贼”,却仍然是文有谋臣,武有勇将,仍然有不少人死心塌地地捍卫他。与吴、蜀相比,曹魏反而有着不可思议的优势。

正因为如此,最后,被人们拥护的明君刘备却命丧白帝城,而被人们视为“汉贼”的曹操却差一点统一了全国。这虽然是三国的悲剧,也是历史的必然。

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核心人物!并能够为广大读者所接受!你说他是不是代表着正义呢?

《三国演义》里刘备真的是正义吗?

借皇叔之名,成就自己的事业。算是正义,至少明里是刘汉的延续。如果曹丕不逼献帝禅让,刘备才有些难受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