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城市的人一个月34千,都开开心心的,而在大城市的我们工资12万但每天愁眉苦脸?

我前不久,从北京回老家看看。我十年前跳槽前曾经工作过的小县城。第一个感觉是,这十年来,这座小城被时代抛弃了。除了那条最中心的大街搞得像长安街一样,其他的区域基本维持十年前的模样,没有一点朝气,反而处处透着衰败气息。第二个感觉是,年轻人已经大量净流出了,每年大学毕业生几乎很少再回来的,这座小城市必将率先进入老龄化轨道。第三个感觉,这座小城终将慢慢没落,所有人都有这个预感,就连企业原来兴旺发达的职工医院门口都长荒草了,稍微有点本事的医生都跑的差不多了。

大家也可能开心,也可能不开心,大家都习惯说一句话: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开心过一天呢?

回想当年的工作和生活场景,那真的叫一个舒服。上班就几步远的距离,溜达着去上班,中午吃完食堂回家午休,夏天按照潜规则,大家都睡到2点半,晃晃悠悠就到了5点半,然后溜达着回家。周末,三五好友,开车郊游,小树林、炖笨鸡、熬大鹅、鲜鱼汤。小长假,就自驾远游。经常应酬,很多干部都活在应酬氛围里,已经有了酒精依赖,每天不喝酒睡不着。

为什么小城市的人开心呢?根本原因是:内在的方面,他们认命,知足常乐,外在的方面,攀比的程度比较低,社会差距小。换一个场景:北京。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同事与同事之间差距也是巨大的,有房的和没房的差距是巨大的。不快乐的根源,实际上来源了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自己的欲望得不到满足,一个方面是你不得不去攀比,你逃脱不了那种互相对比互相伤害的磁场。

但是,是不是小城市里的所有人都开开心心的呢?错了。比如我就不开心。我的工作就是按部就班,想创新也没有条件。所谓的创新,就是善于写总结、写材料、写典型,其实,谁都知道换汤不换药,日子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地光阴似箭。就算人们不工作,整个矿区的机器照样运转。一晃就几年了,我的工资从1000元涨到了3500元。那些一眼看到头的生活,让我不得不跳槽离去。

小城市里的人,也有欲望高的,也有情怀大的,也有心思野的。他们是不开心的,就好比他们自认为自己是一条龙,你却把他养在鱼缸里一样。他们想去大城市闯荡,比如我到了北京,完全过的是另外一种生活,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哪怕失败了,我也认命,我就喜欢这种生活状态。

我相信闯荡大城市的人,每个人都怀揣着这个梦想来的,绝对不是为了捡破烂来的。就是想通过自己努力一把,也许搭上自己这一辈子,也要跳出龙门。只是现实很残酷,很多人都无法实现这个梦想,三四十岁了,还在挤地铁,但梦想还在。再说,他们还能回去吗?

那么,大城市里的人,月薪一两万怎么不如小城市的三四千月薪开心呢?你问问月薪一二十万的人呢?当他们有房有车,月薪一二十万的时候,你说他们开心不开心?生活在一线大城市,他们是最快乐的群体。马老师自己就说:我觉得我挣一两百万的时候最开心。

性价比啊,性价比!

大城市月薪一两万,你开心不起来。因为一套100平米的刚需房子,需要1000万元。首付600万,贷款400万。你月薪一两万,攒首付就需要30年,然后还贷款30年,你60年都在为房子打工,背上沉重的包袱,他们怎么能开心?

但是,“牛”转乾坤。如果他们在北京有一两套100平米的住房呢?摇号买车了。孩子顺利上了知名的学校。如果他们再有一两万的月薪,他们就是比较快乐的群体。实事求是地讲,如果你不讲究,北京的生活成本比小县城都低。但是,这个群体,又面临孩子的教育投资和攀比问题,孩子的教育投资太大了,月薪一两万,即使有房有车,也快乐不起来。

我在北京生活了十年,北京除了房价高之外,生活成本并不高。另外一项就是孩子的教育投资,那也是花钱的无底洞,你在小县城都花不出去钱,在北京,别人孩子学马术,你学不学?如果学习这些高档的玩意,花钱简直如流水。问题是你一旦陷入这种氛围,就难以自拔。

所以,北京最快乐的那个群体是:两口子,一个是央企中层,年薪60万,一个是部委中层,年薪30万,但社会办事能力很强大。孩子上名校。分过福利房,自己又买两套房子。有两部车子。两口子年入百万,投资理财是高手,让财富滚雪球奔跑起来。工作没有压力,休假时间充足,不需要承担责任,也没有失业风险。这个群体,说实话,比年薪一两百甚至几百万的北漂,都开心得多。

为什么小城市的人一个月34千,都开开心心的,而在大城市的我们工资12万但每天愁眉苦脸?

定位是小城巿的人,在家乡工作的优势:1、根基在本地,有亲人、亲情,同学、好友。生活愉快、轻松、习惯而自然。2、小城市物价水平低,最大消费的买房、房租可省,3千到4千的月薪,月月有余。

在大城市:1、远离家乡,人生地不熟。工作节奏快,同事关系难处,领导要求高。2、一天累完,回家自己一人,如果今后成家,负担更重。2、一万的月薪是家乡的2倍多。但高昂的房租,起码吃去工薪的一半,买房基本不可能,首付都得近50万,4年的工资。3、高得多的物价,出门就得化费的車钱,同事间的应酬⋯

稍一算账,一目了然!情感,物质,人生所需的基本条件,家乡和大城市有异。

但大多数人,尤其年轻人还是喜欢大城市,因为痛并快乐着!

为什么小城市的人一个月34千,都开开心心的,而在大城市的我们工资12万但每天愁眉苦脸?

你好,在大城市工作一万多的工资自然你的工作压力更大,而且你每年只能回家一两次,再加上你在大城市里面需要租房租房,吃饭都是开支。而且长期与家人分隔两地这样,幸福指数就很低,在县城只挣三4000的工资单平时的开销很少住在家里吃,在家里和家人在一起,工作压力也相对小。自然幸福指数就很高。

为什么小城市的人一个月34千,都开开心心的,而在大城市的我们工资12万但每天愁眉苦脸?

正常情况下,可能有三个不一样吧?这三个不一样就是:一是消费水平不一样。小城市的人挣的少,抑制了消费欲望的扩张,又由于基本上是守家在地,没有高额的房租、学费的压力;而在大城市工作的人,由于挣的多,也刺激了物欲的膨胀,导致消费档次的提高。同时又都是外地人,不得不租房住;孩子上学也是多付出一大笔钱:

二是企业文化氛围不一样。大小城市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定位丶企业文化丶对接市场等方面大不一样。大城市企业自觉与国内外大型现代化企业的标准接轨。对员工各个方面要求高,包括服饰搭配丶外在形象的包装的品牌等都向高标准看齐。这些都需要经济的支持;

三是参照系不一样。小城市上班的人,都以当地的风俗文化要求作为参照系;而大城市是以大型企业的目标一一国内外的大都市的标准作为参照系。两个参照系分属于高低两个层面。这除了精神状态需要较高的文化食粮的滋养,更少不了经济资源的支撑。这两方面都要耗费大量的资金等。

这几个不一样决定了费用总额的不一样。其外在表现自然也是不一样。可能挣的钱少的更开心一些,而挣的多的倒是愁眉苦脸的。就像下面两幅泛舟图一样。

为什么小城市的人一个月34千,都开开心心的,而在大城市的我们工资12万但每天愁眉苦脸?

不能说大城市12万就愁眉哭脸,应该过得也不错,因为大城市工资收入达到这个水平的也不多。小城市三四千开心。一是因为小城市物价水平低,二是因为小城市与农村接壤,城里人多有乡下亲朋,蔬菜水果粮油都方便,也节约了不少开支,所以消费水平低

为什么小城市的人一个月34千,都开开心心的,而在大城市的我们工资12万但每天愁眉苦脸?

非要幸福把开心快乐用金钱来换算衡量才是痛苦的根源。

幸福的人总是相似,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在小城市上班感觉开心的原因大都一样,虽然没有大都市的灯红酒绿车水马龙,但有童年记忆和乡土故人。

成长是父母子女间一场渐行渐远的游戏,有了站台便有了背影,也就会有离别。小城市幸福的人们可以每天依偎在父母身旁,没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寂寞,这是一种亲情的幸福。

方寸之间,短了距离,长了友谊。城市虽小,五脏俱全,在满足基本物质生活的同时,隔三差五和高中同学约个垂涎已久已久的小火锅、打一场好久没碰的养生篮球、逛一逛小学那块每天迟到被罚跑的操场……,这一切回不去的从前,都有朋友?同学在身边用躯体用话语来勾勒学生时代的画面。

青梅竹马、媒妁之言、情投意合?小城市的人因为观念等因素结婚会更早。所以他们更容易尝到新婚的喜悦和爱情的甜蜜。下雨有人撑伞,晚归有人等你,这或许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幸福。

所以,你在大城市的愁眉苦脸可能并不是因为物质满足不了你的生活,而是情感得不到寄托。

如果是想念父母,那就常回家看看,多打打电话唠家常报平安;思念同学朋友就勤联系老朋友多认识新朋友;没有爱情就去找个合适女朋女共写一段佳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