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和张飞,谁更厉害?为什么?

魏延是很强,但我选张飞,因为张飞比魏延更强。

张飞位列古代六十四名将之一,古代六十四名将三国入围武将仅关羽、张辽、周瑜、吕蒙、陆逊、邓艾、陆抗七人而已。所以张飞,魏延还真比不了。

论勇来说张飞是万人敌,这话程昱说过,郭嘉说过,傅干也说过;刘晔则说他勇冠三军;熊虎之将是周瑜对他的评价。对于魏延的武力评价陈寿也有说过是“勇猛过人”。

“万人敌”、“熊虎之将”这些名词应该要比“勇猛过人”要牛逼吧,三国这么多风云人物都承认了张飞之勇,他们的评价应该比我们这些后人的评价更有代表性,我想大家对于张飞比魏延勇猛应该也没有多大疑问。张飞是猛将,魏延是勇将,魏延武力差张飞一截。

大家唯一觉得有疑问的应该就是张飞与魏延的谋略到底谁强。

很多人认为魏延的谋略是碾压张飞的,我觉得不对。毕竟张飞远不是演义里的那般有勇无谋,入选古代六十四名将的哪个会是有勇无谋之辈呢?张飞能入选自然不会是靠武力,咱们来用战绩说话。

张飞与魏延一起出现是在攻取西川时,当时刘备入川带了魏延,魏延跟着老大刘备一起征战。之后庞统死了,刘备叫诸葛亮等人入川相助,诸葛亮、赵云、张飞各自带了一支精兵入川相助。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这时魏延还在跟随老大作战,张飞人家自己带兵了。

而且张飞入川战绩可观,义释严颜大家都知道,但由于演义对严颜的过度描写,导致张飞的有些战功还是被忽略了。演义里说道因为严颜的招降,才使得后来关隘都降的,其实不然,严颜并没有帮忙招降,土地都是老张一寸一寸打下来的,张飞一人平定了巴郡、巴西两大郡。

在汉中之战时,张郃进犯巴西,张飞前去抵抗,用计将张郃引诱到瓦口关,打的张郃大败,张郃为了逃跑抛弃战马爬山而逃,此战可能是张郃最狼狈的一次。

这样独挡一面,计败张郃的大将怎么说谋略也不在魏延之下吧。魏延应该是和张郃一档的层次,还没有达到张飞这个等级。

魏延唯一赢张飞的可能就是在入围镇守汉中大将之时了,但这里刘备选择用魏延,原因并不是张飞不如他。

不用张飞其实是为了给新兴大将一个成长机会,魏延跟着刘备入川,实力刘备是见着了,也是可以的,但总得给他独挡一面的机会继续成长,给魏延镇守汉中就是给他的成长机会。毕竟刘备总得锻炼出一些独挡一面的将领来吧,要不之后打起仗来关张等人都不在了,该咋打呢?张飞已经具备这种能力了,不需要再锻炼了。

其实当时在讨论镇守汉中大将时,大臣们心中首选就是张飞,毕竟张飞实力摆在那。《三国志》有记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当刘备选择了魏延时“一军尽惊”。

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大臣们心中重将除了远在荆州的关羽,就应该是张飞了。魏延赢得汉中大将之责,其实只是刘备更想锻炼一些新人罢了,刘备其实这样做挺冒险的,不过魏延还是不错的,没辜负刘备厚望。

魏延和张飞,谁更厉害?为什么?

魏延和张飞谁更历害?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刘备为什么把魏延放在战略重地,咽喉要道汉中交给魏延,而不交给关羽及张飞,更何况关羽,张飞与刘备情若兄弟,能放心一个外将,一守十多年,难道不怕曹操大兵压境时魏延投降,汉中的战略意义何等重要,明显的讲刘备眼光独到,别说张飞,即是关羽也不及魏延,关张二人就一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之人,匹夫之勇,张飞就更不用说酒后丢了徐州,后来关羽守荆州事实证明不行,不光丢了荆州,葬送了半个蜀国,而丢了自己的性命,连带刘备发动的夷陵之战,又损兵折将若干,张飞再勇难道强过吕布,有勇无谋在战争年代并不能说是好的将军,魏延文武全才一直受排挤,特别是刘备死后,诸葛亮更是排挤魏延,宁用马稷也不用魏延,街亭失守从此蜀国走向衰弱,魏延成了内斗的牺牲品,张飞死得无一点价值,被自己人割了脑袋,不关怎么说关羽还是死在战场上,在现代可说烈士,而张飞却无此荣誉。

要说综合实力,魏延远远大于张飞。

魏延和张飞,谁更厉害?为什么?

许多人都知道张飞厉害,但是张飞究竟厉害在哪里?许多人又都歧视魏延,认为魏延徒有虚名,只靠着口说无凭、没有实现的“子午谷奇谋”自吹自擂。那么两人究竟谁更厉害,需要对比才能知道,我认为是魏延!别急,听我慢慢分析!

张飞、关羽之勇在当时几乎是公认的,曹操的手下谋士程昱、荀攸就曾经说过:羽、飞,皆万人敌。那么张飞究竟厉害到什么程度呢?

张飞扬名于世是在刘备长坂坡溃败时,当时曹操南下征讨荆州,刘备南逃。曹操怕刘备赶到江陵(军事重镇)据守,于是亲率五千骑兵一日一夜不停的追赶,终于在长坂坡追上刘备大军。曹操率领骑兵冲散了刘备的队伍,差点活捉刘备。刘备派张飞领二十余名骑兵断后,张飞据桥自守,邀曹军将领单挑,而曹军没有一个人敢于迎战,刘备遂得安。

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这个故事有些离奇,但确实是正史记载,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曹操惧怕张飞之勇。虽然世人皆知,但有待推敲。例如,曹操这么多骑兵,一拥而上不就行了吗?所以,这个故事不能作为张飞厉害的铁证。那么张飞有什么值得推敲的勇武之举呢?还真有,时间就在刘备占领益州后。

刘备迫降成都,占领益州。此时孙权不乐意了,于是给刘备写信索要荆州。刘备敷衍道:等我夺了凉州再还荆州。孙权没有受骗,而是直接派吕蒙、鲁肃进军陆口,袭取荆州南部四郡。此时刘备麻烦了,为什么这样说呢?

此时曹操正在征讨汉中张鲁,而张鲁根本不是曹操的对手,而汉中一失,则益州难保。所以刘备急需进兵汉中,接应张鲁,据守曹操。但是孙权却偷袭荆州南部四郡,这让刘备头疼不已。没有办法,刘备亲率四万大军前去荆州,同时派张飞进军巴西郡,据守曹军。

这时的形势异常危机,张鲁虽然很弱,但是没有想到如此之弱。他败退速度之快让曹操和刘备都感到震惊。曹操与张鲁相持于阳平关,本打算撤退,谁知道曹军撤退时误入张鲁军之营寨,造成张鲁军中士兵还以为曹军偷袭营寨,于是大乱,随之被抓住机会的曹军所彻底击溃,张鲁于是逃亡到巴西郡深山中。随后曹操率军撤出汉中,留夏侯渊和张郃督领汉中,防备刘备来袭。

张飞北上时,张郃已经占领了巴东郡,正向巴西郡进军,企图将巴西郡百姓迁移到汉中。如果张飞败于张郃,那么巴西郡也将被张郃彻底占领。看下图,而汉中通往蜀地的天险剑门关(剑阁)就在巴西郡西部,所以张飞必须战胜张郃。那么张飞胜了吗?

张飞率军匆匆北上迎击曹军,在宕渠一带遇到张郃。双方相持五十余日,分不出胜负。为了击溃张郃,张飞将张郃军队吸引到儿濛一带,这里山路狭窄,不利于行军。然后张飞率兵突击张郃军前部,曹军首尾不能相顾,被张飞击败。张郃输的很惨,仅带数余名随从攀山越岭逃命而去。

飞率精卒万馀人,从他道邀郃军交战,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飞遂破郃。郃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馀人从问道退,引军还南郑,巴土获安。

张飞击溃张郃后,为了纪念这次难得的胜利,亲笔写下几个大字并立碑纪念: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于儿濛,立马勒名。这块碑现如今还保存完好,看下图。

既然张飞这么厉害,是不是说明张飞比魏延强呢?不是的,魏延也是个很厉害的将军,不比张飞差多少。

仔细研究你会发现,魏延领军打仗没有败过。魏延是刘备平定荆州南部四郡时投靠的刘备,后随刘备入蜀。在向成都进军的过程中屡立战功,曾经帮助刘备攻陷雒城(军师庞统死于雒城攻坚战),被刘备封为牙门将军。

后刘备击溃曹操,取得汉中之地,自封汉中王。随后还军成都,刘备开始考虑汉中太守的人选。当时众人都认为张飞最合适,因为无论从资历还是从军功上,张飞都是最适合的人选。但是最终刘备效仿当年刘邦提拔韩信的故事,封魏延为汉中太守,镇远将军,一时举座皆惊。

当时刘备试探魏延:我将汉中防守重任委任于你,你将怎么做呢?魏延自信的回答:如果曹操举天下之兵来犯,那么我为主上据守。如果曹操派一偏将来犯,即使有十万之众,我也会吞并了他。刘备哈哈大笑,盛赞魏延忠勇。那么魏延是说大话吗?不是的。

魏延在镇守汉中的十多年间,汉中之地安稳平静,没有受到丝毫的侵扰。这一切都与魏延有莫大的关系,那么魏延的实力究竟怎么样呢?

魏延的实力真正发挥在诸葛亮时期,诸葛亮主持北伐,任命魏延为凉州太守,前军师司马,假节,视魏延为军事上最重要的依靠。魏延也曾经向诸葛亮提出建议:率精兵五千出子午谷,奇袭长安。然后诸葛亮从它路进攻关中,双方汇合于潼关。可惜,诸葛亮没有采纳,这不得不让人遗憾。

魏延随诸葛亮打仗,逢战必胜。他曾经独自率军西入羌中,与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大战,将二人击溃,夺取城池,诸葛亮表其为南郑候。和后期的姜维相比,姜维也曾任凉州刺史,也曾独自率领偏师西入羌中,但是姜维总是被郭淮所击败,这就是差距。

魏延后期跟着诸葛亮与司马懿对战,司马懿好不容易平生进攻一次,还被魏延击溃。这一次蜀军收获颇丰,斩首三千余人,获取军资若干。

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

说了这么多,那么张飞和魏延到底谁更厉害些呢?其实不用我们猜,刘备已经给过我们答案。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刘备定汉中太守时的情形,为什么刘备弃张飞而用魏延呢?就是因为魏延比张飞强。为什么呢?

张飞勇武,这是他的长处,但是张飞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不体恤小人。用刘备的话说叫: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也就是说:你刑法过重,又经常鞭挞手下,打过他们之后你还留他们在你身边,这样会早晚惹祸。

张飞因为这个缺点惹过不少事,在守下邳时,张飞打骂曹豹,引来曹豹记恨,随后曹豹勾结吕布,致使刘备丢了徐州。后期张飞鞭笞张达、范强,被二人杀害。

由此可见,张飞是个优点和缺点都很大的人,那么魏延呢?魏延文武双全,既能守,也能攻。放在汉中,可保汉中十年无动乱。随诸葛亮北伐,几乎战无不胜。因此,也许魏延在勇武上差张飞那么一点点,但是魏延在用兵和带兵上比张飞要强很多。

魏延体恤士兵,善养士卒,手下皆愿意为其死战,这就是魏延最大的长处。因此,权衡张飞和魏延的优点和缺点,刘备认为魏延堪当大任,随之任命他为汉中太守。

而我和刘备的观点是一致的,在我看来,张飞攻击力90分,那么魏延就是89分,两人相差不大。但是如果张飞防守能力70分的话,那么魏延防守能力就有90分。所以综合考虑,我认为魏延比张飞厉害。你觉得呢?

本回答独发于悟空问答,觉得写得好请随手点赞,谢谢!

喜欢请随手关注我的头条号,谢谢!

魏延和张飞,谁更厉害?为什么?

应该是张飞。魏延少有智谋,但是比张飞强不了多少。有人说魏延有勇有谋,只是诸葛亮压着他。其实不然,在三国上魏延多是冲动弄险,是另一个极端。但是张飞比他有数,虽然性急,但也少有置自己于险地的情况。只是爱酒后误事。武力更别说了,张飞完胜魏延。

魏延和张飞,谁更厉害?为什么?

我总觉得魏延从各个方面都要比张飞厉害!刘备在世时,对魏延是很器重的,但诸葛亮一直对魏延有成见,所以造成了后来魏延被杀。倘若魏延不死,蜀国的败亡要推迟一段时间的!!!

魏延和张飞,谁更厉害?为什么?

张飞和魏延,都是三国时蜀汉重要将领。

两人同在一个阵营,没有正面直接PK过,所以要想知道谁厉害,就得用别的方法间接辨别。 我们先确定一个辨别的标准。

判定一个武将是不是很厉害,我感觉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他的武力值,也就是武艺的高低;二是作为一名将领,带兵的能力,战场应变能力,制定战术能力等综合能力。

张飞:

如果你只是逞匹夫之勇,只能算是一名猛将,不能算是名将。比如典韦这样的,我们承认他的单挑能力,但他远远不能算是名将。 从第一方面来比较,我认为张飞略胜一筹的。

作为刘备五虎上将中最生猛的一位,张飞的勇猛在整个三国中都是前五的存在。虎牢关就曾经单挑过吕布,后来在徐州几次要和吕布火拼,放眼整个三国,也就只有他不把吕布放在眼里了。

他战许褚,斗马超,败张郃,和三国时的很多名将过过招。特别是,张飞就是许褚的克星。三国演义里写道:许禇当先,横刀纵马,引军前进。二更以后,往褒州路上而来。

行过一半,忽山凹里鼓角震天,一枝军当住,为首大将乃燕人张益德也,挺矛骤马,直取许褚。褚舞刀来迎。只一合,一矛正中许褚眉心,翻身落马。要知道许褚是曹操手下第一猛将,和马超大战一天一夜也不分胜负,但遇到张飞这个苦主,每次都要吃亏。

关羽在曹操手下的那段时间里,和曹操说过:“吾三弟张翼德,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尔“,曹操听了勃然变色,吩咐众将:以后看到张飞一定要小心,不可轻敌。这也是后来张飞在当阳长板坡吓退曹兵的主要原因。

魏延一生没怎么和顶级大将单挑过。虽然在后刘备时代,他是蜀汉第一大将,但也许是他不喜欢,也许是没有机会,总之,我们只看到他曾经击败费瑶、郭淮这样的二流将领,他当时的老对手张郃,也没有多少下面交战的记录。

张郃:

魏延不是一个喜欢上阵单挑的人。当年在长沙,关羽来攻,上阵和关羽厮杀的是黄忠而不是他,可见在当时的长沙太守韩玄心中,他的武力值比不上比他年长很多的黄忠的。

第二个方面,两人各有特点。张飞虽然表面上粗鲁,其实也有他细致的地方。义释严颜就是很好的例子。但张飞性刚,好饮酒,又喜欢鞭打士兵,这是他的短处,他一生也在这上面栽过不少跟斗,最后死在这上面。

当年让他守徐州,就是酒醉,鞭打曹豹,才丢了刘备好不容易到手的根据地。 魏延被世人称道的,就是那个著名的“子午谷奇谋“,这反映出他是个爱思考的将领。甚至有人认为,如果诸葛亮采纳了他的建议,也许三国的历史会改写。

这一点我们现在是无法证实了。但这个从子午谷偷袭长安的计划,并不是没有实施的可能,主要是看统帅的决断了。诸葛亮平生谨慎,自然不会采纳这种冒险的奇招。

在蜀汉中后期,魏延是蜀国最重要也是最拿得出手的将军,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但他性情高傲,一直不讨诸葛亮的喜爱,诸葛亮甚至在刘备面前说他脑后有反骨,这并不是诸葛亮会看相,而是要杀杀他的傲气。

刘备称王后,魏延被任命为汉中太守,充分说明魏延不简单,他在刘备心里是有重要地位的。要知道,当时蜀汉最重要的两块战略要地是荆州和汉中,守荆州的是刘备的二弟关羽,按常理汉中就应该交给三弟吧。

对于张飞,刘备太了解了,也许是认为张飞不是最佳人选,魏延才是那个最佳,所以这个任命一出来,是“举座皆惊“,大家都没想到的。 诸葛亮几次出祁山,北伐中原,都是带着魏延的。

特别是建兴九年,魏延解南围之围,斩魏兵上万,使长安大震,充分体现了他的能力。 据裴注引《魏略》所记,诸葛亮死后,将兵权是托付给魏延的,而不是杨仪。

只是杨仪与魏延平日不和,造谣说魏延要投敌,这才让魏延坐实了“反叛”的名声。

如果我们以10分来分别给两人两人打分的话,武力方面张飞是10,魏延应该是8分;领兵作战方面,魏延是9的话,张飞应该是7,两人综合总分应该是不相上下的,毕竟张飞和魏延这种百年难遇的大将,不管哪个君主都会珍惜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