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能喝粥吗?为什么?饮食上还应该注意什么?
感谢邀请。
糖友还是能喝粥的,只是不推荐多喝粥,多吃干饭更有利于糖友控制餐后血糖。
为什么不推荐喝粥?其实粥就是米饭经过长时间熬煮得到的食物,米饭如果长时间熬煮,其中的淀粉成分的糊化程度会增高,糊化程度越高的话,淀粉越容易被分解为葡萄糖吸收,所以越对餐后血糖不利。我们看见那些软绵,米饭颗粒已经煮到不成形,粥十分粘稠的,糊化程度越高。
当然,糖友也并不是不能喝粥,喝粥注意以下几点:
1.配合粗粮杂豆一同煮:
我们经常听见说粗粮饭,杂粮饭,粥也可以有啊,粗粮粥杂粮粥,我们煮粥的时候放入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这些食物一同煮,一同食用,提高膳食纤维摄入量,膳食纤维能够减缓食物消化速度,减缓糖分吸收速度,从而能够对餐后血糖有一定平稳效果,如此一来,粥就没有那么容易升血糖。
2.不要煮过长时间的粥:
煮粥的时候不要过久熬煮,熬煮越久,淀粉糊化程度越高,这样越容易被吸收葡萄糖,所以,看起来能成粥了就差不多了。那些清汤寡水的粥好过粘稠的粥。多配上肉菜一同食用,让淀粉没有有机可乘的消化机会。
3.不要囫囵吞枣,狼吞虎咽:
“喝粥”,的确粥里水多,喝都行,不过不推荐这么吃,吃粥的时候也最好细嚼慢咽,不要一咕噜就喝完了,这样肚子都没感觉饱没饱又喝去一碗,到头来可能吃了很多粥,摄入淀粉过多,血糖也更危险。吃粥的时候慢慢来,多配上其他食物一同食用,和淀粉混合,这样更有饱腹感,也更不容易让淀粉接触到消化液。
糖尿病能喝粥吗?为什么?饮食上还应该注意什么?
我是三甲医院注册营养师于仁文,糖尿病人喝粥容易升高血糖,但是总不能顿顿用白开水当稀的吧?糖尿病人是可以喝汤的,但是喝什么汤?汤怎么做都是有要求的,做不好喝不对还真会影响糖尿病人健康!
1️⃣尽量不要勾芡
血糖对快消化的糖类比较敏感,有的汤会使用淀粉勾芡,勾芡用的生粉中支链淀粉生糖较快,所以需要尽量避免。这类的汤比如酸辣汤、乌鱼蛋汤等等。
2️⃣尽量做到低盐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的概率较高,所以需要格外关注心血管健康,避免高盐饮食对血管的损伤。像咸菜、腐乳、咸肉、腊肉、咸鱼都尽量不吃,饮食清淡。
3️⃣尽量不喝骨汤
猪骨汤、羊骨汤、鸭架汤等骨汤中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较高,对于已经出现代谢障碍的人来说应该注意控制,否则对糖尿病人预防合并高血脂、高血压不利。
4️⃣合并高尿酸或痛风时不宜喝肉汤
糖尿病容易合并高尿酸血症或痛风,对于尿酸偏高的糖尿病人而言需要尽量控制鱼汤、羊杂汤、海鲜汤,可以选择鸡蛋汤、蔬菜汤、海参汤(鸡蛋、海参嘌呤特别低,适合痛风人群)。
糖尿病人吃饭的时候先喝汤,有助于控制食欲和减少进食量,对降低餐后血糖有帮助。
欢迎大家点击【关注】我的悟空问答,您有营养或饮食的问题可以随时提问!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在此向图片作者表示感谢!
本文作者:
于仁文 三甲医院营养师
中国营养学会全国首批注册营养师
“9.3”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老兵方队专职营养师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营养食品分会常务理事
糖尿病能喝粥吗?为什么?饮食上还应该注意什么?
专科医生为大家解答,关注了解更多!
粥,也称糜,由稻谷、小米、玉米豆类等熬制成的稠糊的食物。
从字面意思可以看出,粥是一种稀糊样食物,加入的谷物等被煮烂,结构被破坏,含水分较多,非常容易被吸收,因此升糖指数也比较高,升高血糖就比较快。所以对于消化道功能比较好的糖尿病人,我们是不建议喝粥的。平常常喝的大米粥、小米粥、面汤等等我们都不太建议喝。
我们提倡吃杂粮,那么杂粮粥是不是可以喝呢?其实我认为,熬成了稀饭,就无所谓杂粮不杂粮了,膳食纤维游离,就起不到延缓吸收的作用。但如果不煮成糊状,保持杂粮的形状,那么升糖就会慢一些,但是那种粥,我想很多人也不会愿意喝。
但对于老人、恶病质、胃肠功能极差的,需要通过胃管进餐的,也是可以喝白粥的,这样就需要调整用药方式,例如应用速效胰岛素,改变用药时间,或者静脉持续应用等。
其实我倒更提倡患者喝汤。汤是食物加水后煮熟的汁液,开水也称为汤。南方人煲的汤其实非常适合糖尿病食用,他用多种含蛋白质丰富的食材,加入菌、菇长时间熬制,最后加入青菜,营养非常全面,即可作汤,又是道菜。加少量食盐和调料,非常美味。
这种做法在北方人中慢慢也开始了,不过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加油加盐又多了一些。相信随着健康观念的改变,饮食习惯也会逐渐改善。
你今晚喝的什么粥(汤)?欢迎互动交流!
l
糖尿病能喝粥吗?为什么?饮食上还应该注意什么?
谢邀,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明白一个概念——生糖指数
生糖指数(GI)全称是“血糖生成指数”,它是指某种食物在标准定量下(一般为50克),其中的碳水化合物引起血糖上升所产生的血糖时间曲线下面积和标准物质(一般为葡萄糖)所产生的血糖时间下面积之比值再乘以100。
换言之:它反映了某种食物与葡萄糖相比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
我们知道:
GI高的食物由于进入肠道后消化快、吸收好,导致餐后血糖迅速升高,对胰岛B细胞(即分泌胰岛素的内分泌细胞)形成较大的压力,长期以往容易导致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病症。
而GI低的食物进入肠道后停留的时间长,释放缓慢,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峰值较低,引起餐后血糖反应较小,避免了血糖的剧烈波动,对于胰岛B细胞的分泌压力也较小,可以使血糖平稳,避免高血糖和低血糖的发生。
此外,GI低的食物非常容易产生饱腹感,减少了总热量的摄入,对于改善营养过剩时的能量代谢也是有利的。
好了,回到我们的问题:
糖尿病病人能不能喝粥?这个问题,应该辨证来看。
我们来看看常见的食物中哪些属于高GI食物,哪些是低GI食物,哪些介于二者之间。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同样是粥,选择不同的食材制作的粥对于血糖的营养是不同的,
高生糖食物制成的粥,如白粥,水果粥,肉粥等毫无疑问对糖尿病患者不利
而低生糖食物制作的粥,如五谷粥,南瓜粥,杂粮粥等,则适宜糖尿病患者食用。
糖尿病能喝粥吗?为什么?饮食上还应该注意什么?
糖尿病患者当然是可以喝粥的,但是糖尿病患者喝粥有一个缺点就是:喝粥比吃米饭时的血糖升高得快。所以很多糖尿病患者会被规劝说:不要喝粥。其实,不要喝粥也是不行的,患者在喝粥的时候也要注意怎样喝?如此一来,糖尿病患者喝粥也就没问题了。
那么,什么状态下的糖尿病患者不能喝粥呢?
第一,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血糖数值不稳定,变动大,这个时候最好不要喝粥;
第二,糖尿病患者一般不要选择喝白粥。糖尿病患者喝完白粥以后血糖值上升的会非常快速,这个时候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水平会加速升高,白粥很容易被人体消化掉,患者就会迅速饥饿,这种情况下极其不利于患者控制自己的血糖值。所以可以在白粥里面加入一些肉片、鱼片、皮蛋等等的食物。
那么是不是说没有以上情况的糖尿病患者就可以毫无节制的喝粥呢?当然不是。允许喝粥的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这些问题:
第一,不能喝太多粥,并且这些粥在煲的时候不能煲得太透、太烂。
第二,喝粥也不要单独就是喝粥,可以在喝粥的同时搭配一些牛奶、青菜等,这些食物对于患者控制血糖值是有一定作用的。
第三,喝粥最好就是选择喝杂粮粥,杂粮粥可以是谷类的,也可以是杂豆类的。
指导专家:张英泽,副主任医师,保定市第一中医院内分泌科。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代谢疾病,中医杂病。
觉得本文有用,欢迎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糖尿病能喝粥吗?为什么?饮食上还应该注意什么?
当然可以喝,但和普通人相比,糖尿病人选择喝什么样的粥其中有很大的学问。
多喝杂粮粥,少喝大米粥。杂粮粥如玉米面粥、玉米碴粥、小米粥、黑米粥的GI并不高,分别为50.9、51.8、61.5和42.3,都比大米饭或馒头低(米饭为83.2,馒头为88.1),糖尿病人完全可以选用。但单一大米粥的GI的确比较高,升血糖作用比较强。有研究表明,同样多的大米煮成粥和米饭后,大米粥的餐后血糖水平要高于大米饭。而且相对于杂粮中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单一大米粥的营养价值远低于杂粮粥,因此,糖尿病人要多喝杂粮粥,少吃或不吃大米粥。
混搭蔬菜粥,有效降GI。北方的朋友往往不习惯米粥与肉、蛋或蔬菜搭配,而南方则非常流行喝菜粥,如皮蛋瘦肉粥、鸡肉青菜粥等,这种混搭其实是非常科学的营养搭配。这主要是因为鱼虾肉类的脂肪和蛋白质会使食物在胃内停留的时间延长,胃排空变慢,有效地延缓大米中糖类的消化吸收速度,可以降低粥的升糖速度。而蔬菜往往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它在小肠中无法消化吸收不会升高血糖,膳食纤维还会干扰米粥中糖类的消化吸收,减缓餐后血糖升高的速度,使菜粥的GI降低。相对于单纯的米粥,这样混搭的菜粥对糖尿病人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粘稠米粥升糖快,水米分离更适合。各种粥的GI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某种粥GI的高低与煮粥时间长短、水分的多少有很大关系。煮粥时间越长,淀粉糊化越彻底,进食后能广泛地与肠道消化液接触,越容易被快速消化吸收,那种动辄煮1-2小时,粘糊糊的大米粥升血糖很快,GI较高,而煮熟即止、水多米少并不是很粘稠的大米粥(北方人称为“稀饭”)GI就比较低。所以,即使是选择杂粮粥、蔬菜粥也不要过分加热到完全粘稠的状态,记住,水米分离的粥更适合糖尿病人。
花匠:迟萍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王兴国营养特训班学员 科普营养原创作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