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原因阻碍长株潭合并发展?
如果说真话,就是各自为政,一体化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不过最近有了一点动作,一些断头路开始拉通。还有就是三市的交界处设为禁止开发的绿心地区,这也是阻碍三市一体化的障碍!
是什么原因阻碍长株潭合并发展?
超大型城市己是过时的观念,造成巨大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浪费。
株洲这个所谓的老工业城市,早己名存实亡,只剩下火车站经济,南车被北车吞并,中车集团重北轻南,高铁本身作的就是公益性质的赔钱买卖,两车自合并以来,效益持续下滑,光凭高铁机车,算不上什么工业城市,其主要是商业,与长沙没有互补,反而存在竞争,长沙会与株洲抢夺外来商业投资,事实上它己经抢了。从卫星图上看,十年间长沙与株洲城区的距离几乎没有变化。
湘潭虽然工业有所下降,昔日八大厂矿,有两家己不存在,但仍然是一座工业城市,湘钢是长江以南规模较大的钢铁企业,有人胡说钢铁是夕阳产业,但没有钢铁可以吗?!它是基础产业;江南、江麓机械厂,江滨都是老牌军工企业,军工生产没受过大影响,电机厂是中国机电企业前四的企业,同样也从事军工生产,电缆厂为湘钢兼并,现属华菱集团,生产继续;吉利汽车也在湘潭扎根,正不断扩大规模。长沙与湘潭存在一定互补的可能,没有什么竞争,从卫星图上看,十年间长沙河西城区与湘潭河西城区,通过双方对九华和坪塘的开发,距离越缩越短,己快连接到一起,从湘潭三桥右拐下桥,一条直路,九华大道连着坪塘大道,再连着金洲大道,可直达长沙西站,再一路直行,过三叉戟大桥、捞刀河大桥,又可连接万家丽路,再从芙蓉大道回来湘潭河东城区,走河东大道,转双拥路,又回到湘潭三桥,正好是长潭城区的一个内环线。长沙地铁三号线也计划连通至湘潭城区,将长沙西站与湘潭高铁北站也顺带连上了,而株洲被暂时放了下来。
长沙正大力发展大河西,企图与宁乡市城区连接,新的通用机场也规划到了更接近湘潭、娄底的宁乡大屯营,长株潭中间的地区己经被改为城市绿心,将来不会大规模开发。搞不好,可能还会将娄底地区纳入城市群中来,甚至可能以娄底取代株洲,相比之下,这个位置更偏向湖南省的中心,离相对落后的湘西北更近,对全省的辐射作用更大。
长沙与湘潭可能还达成了一定的房地产开发默契,工作在长沙,生活在湘潭,完全有实现的可能,也许将来唯一的障碍就是湘钢的环境问题,如果把湘钢迁往娄底与涟钢合二为一,企业规模更大,也不会丢掉这个产业,对核心区域的环境也没有了影响,湘潭就真正变成了宜居城市,重点发展地产、旅游和城市居民所需的商业,分担长沙的居住压力,为吸引周边人口,成为名符其实的海棉。
过去认为,长沙存在私心,不愿意向株洲、湘潭靠拢,先是发展长沙县,又调头向宁乡发展。不可否认,地方保护主义的私心一定是有的,但却更像是先在外面划线圈地,再向内充实,湘潭更小、更近,更容易先“吃”下来。湘潭倒是一直积极向长沙靠拢,河西连接长沙的沿江风光带,己基本建好,只等长沙接过来,成为比长潭西高速,更快捷的连接核心城区的通道,而河东连接长沙和株洲,河西连接株洲的通道,都相对滞后,尤其连接株洲的部分,多年来,只有一条天易大道和株易路口往株洲方向的旧路改造,两地连接部分的发展也显得没有什么吸引力,城市绿心区,将长潭与株洲割开了。
是什么原因阻碍长株潭合并发展?
不是湖南人,没有在那里亲身生活的体会。只能从一般规律上做一个分析。现在也不光是长株潭一体化遇到问题,国内其他的城市同城一体化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四川的成德绵一体化,陕西的西咸一体化,大到长三角的宁沪杭城市群,问题的原因基本都差不多,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原因,行政区划的体制原因。中国的现实是,行政力量主导一个地区的发展格局,而财政,规划,土地,资源分配等方面,都是以行政区划为界,分社吃饭的。所以,在行政区划不被打破的情况下,区域的分工合作设想很好,说起来头头是道,有时候很难开展。比如长株潭三个城市,株洲有比较强大的工业基础,是共和国建国初期钦定的工业城市。但如果让长沙的工厂迁往株洲,肯定会影响税收。你让长沙分工发展教育、旅游和文化产业,这可以,但问题是这些产业产生不了多少税收。行政区划的分割,是同城化的根本障碍,不对区划进行调整是很难克服的。
第二个原因,是发展阶段的原因。长株潭地区的老大是长沙,然而长沙的实力在全国排不上前列,GDP总量刚过万亿,全国15名左右。以这个实力,还远远没有达到经济要素外溢的程度,很难给株洲和湘潭多少转移。金融服务业牛逼到那个程度的上海,仍然不忘跟江苏浙江抢工厂,从商飞到特斯拉哪个都不放过,何况长沙这种体量的城市呢?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体化对于株洲和湘潭的好处有限,也不会有太大积极性😊
第三个原因,产业结构的原因。长株潭一体化之所以提出,首要的原因是他们三个离得近,而不是产业高度互补。长沙作为湖南首位城市,在二三产业方面都有优势,这些年在全国叫的比较响的是文化产业。株州是一个工业城市,冶金和机械比较突出,以前号称铁路枢纽,但高铁枢纽被长沙抢跑走了。湘潭还没看出有什么特别的优势,工业门类跟株洲差不多,搞一搞红色旅游?政治影响大但挣不了多少钱。三座城市都提出搞先进制造业,该如何互补,确实是值得研究的。
第四个原因,是省级层面的原因。强市模式有他的好处,也存在隐患。如果将长株潭进行合并,升格为一个中南地区的副省级国家中心城市,一城独大的做大以后,势必会拥有更多的社会经济管理权限,类似于以前的计划单列,这意味着对省级权限的消弱。再想一步,万一直辖了怎么办?好可怕。所以省级层面虽然积极推进区域一体化,但更倾向于以省为主体,用省的权利进行协调和撮合,而不是把省的权利放下去,尤其不能把省的权利转移给某一个市。
第五个原因,人口面积的原因。长株潭三个城市,加在一起,面积28000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300万,加上流动人口撑死不超过1500万。就算合并成一个城市,在中西部也不占优势。重庆都市圈(原四川省重庆市的范围,不包括涪万黔三个地区),面积2.3万平方公里,人口1600万左右。成都市1.4万平方公里,人口1600万。武汉市和郑州市,面积都只有七八千平方公里,人口都突破了1000万。从这些对比就可以看出,长株潭地区的人口密度远远低于其它中西部大城市。长株潭的面积偏大,人口偏少,城区短期内连不起来,起码最近一个历史时期,长株潭应该定义于一个城市群,而不是一体化的大城市。
是什么原因阻碍长株潭合并发展?
长株潭真正的完全行政上的合并我个人认为至少最快都要再等十年,乐观二十年。现在才只是区号统一,其它的小打小闹。
三个地方的一把手各自有各自的想法,长沙的老板想做大河西高新区,马上有高铁站,北边还有开福区大片土地没开发。长沙县还没改区,改了后还有人民路远大路开元路沿线大片地方要开发。湘潭的老板一心想向靠拢长沙,向北发展,九华是未来的湘潭,地铁三号线都延长过来了。株洲的高铁西站那边还没大力开发。
想要真正的融城,首先城铁要改成地铁模式,而且除了地铁三号线延长到湘潭,长沙的地铁1.7.5都要想办法延长到株洲,或者湘潭。长沙的绕城高速要免费,长潭西高速要免费,京港澳长沙株洲段要东移,现有的路段变成快速路。株洲湘潭这段沪昆线也要南移,现有路段免费模式。这是最基本的,不然谁吃饱了去外地啊!等长沙黄花机场饱和了,长沙第二机场选址宁乡湘潭结合部,湘潭融城就快了。那至少是十年后的事情。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行政合并,不能有三个地方一把手,只能有一个老大,而且铁定是省委常委。现在三分天下的局面,都有各自的小九九,怎么融城。这个问题不解决不要谈融城或者合并。
还有就是三个地方找准各自特色。不然现在这种模式基本是湘潭株洲的人民来长沙消费。有些人就会认为长沙是吸血鬼。长沙可以多搞些生物,计算机高新,汽车,传媒等产业,株洲重点铁路,航空等大工业产业,湘潭承接重工业产业,同时做大旅游文旅项目。总之,三个地方要互相分红各有特色,不然只能长沙一大两穷,还不如不合并。
长沙只有合并了才能有机会干过武汉,才能向北上广深看齐,现在的长沙单打独斗就只能以武汉为标杆!
总体来说,我个人支持融城,合并!
是什么原因阻碍长株潭合并发展?
长株潭合并是一个伪命题,为什么这么说,长株潭面积有多大,长沙1.18万平方公里,湘潭5千平方公里,株洲1.1万多平方公里,一共有2.8万平方公里,这在省会里面面积要排到前三了吧,明显不现实而且株洲的辖区太长,长株潭合并后,辖区肯定要调整,那就相当于是调整长株潭,衡阳,娄底几个地级市的辖区,从管理的角度出发不实际,实际点,合并湘潭,新长潭市书记市长都是省常委高配,合并是效仿济南合并莱芜,这样新长潭市面积是1.7万平方公里,和杭州一样大,GDP长沙+湘潭共1.3万亿,省会首位度继续提升,同样接近杭州,这样国家重视度立马能提升,同样湘潭成为省会辖区,辖区不用调整,湖南省会接近湖南的中心位置了,然后我们再来谈新长潭市和株洲市的容城和合并就会简单很多,毕竟长沙河西和湘潭九华马上容城和通地铁了。所以湖南一直提长株潭合并实际不现实,难度太大,不如换个难度小一点的,合并湘潭,成立新长潭市,立马做大了大长潭市的做法,GDP排名第11名,前进三名。
是什么原因阻碍长株潭合并发展?
长株潭早就合并了,名叫长株潭城市群,不叫是长株潭市,是经济合作,规划合作,发展合作,而不是行政合并。五十年代,有人提出把长株潭合并为毛泽东城,毛泽东不同意。现在又有人提出把长株潭合并成一个市,虽然没有人反对,但是国家发展城市群的宗旨不允许,生态环境建设不允许,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不允许。
长株潭合并很容易,开一次会,作一个决定,下一个文件就行了。如果长株潭(1+3)城市群可以合并,那么湖南(3+5)长株潭、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城市群是否也可以合并呢?肯定不行。如果城市群可以并为市,那就不叫城市群,叫做城市“摊大饼”。
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最高空间组织形式,以一个大城市为依托,三个以上城市为单元,是用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形成空间组织紧奏、经济联系紧密的大都市联合体。
目前,全球范围内普遍认可的世界级城市群有:美国东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夲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英伦城市群、欧洲西部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至2018年底,经过国务院批准的城市群有: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中游、中原、关中平原等城市群。长株潭是我建设和发展最早的城市群,2007年,国家批准长株潭为全国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试验区。
长株潭早就实现通讯同网,三市统一使用0731电信区号。金融同城,三市银行可相互统一结算。交道同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市轨道铁路、长株潭公交让三市实现了半小时生活圈。目前,连接三市的磁悬浮快线即将开工,北起长沙河西地铁三号线山塘站,经湘潭高铁站、株洲高铁站、长沙高铁站,直达黄花机场。长株潭磁悬浮快线开通后,会使长株潭城市群的居民交通更加便捷,跟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一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