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蜀国名将魏延立功无数,勇敢善战,他斩了多少个猛将,怎么样?
答案:在三国演义当中,魏延打败的猛将差不多有十位,而且这十位都是当时响当当的名号,比如马岱,再比如邀请黄忠打一架,只不过这一次打架直接被刘备控制住了,告诉他不能打。简单来讲,魏延就相当于游戏里面的战士能抗能打能顶伤害,可惜的是这样的一个将领却没有得到信任。
事件回顾我们先挑几个大家熟悉的人物来看看魏延是怎样打败他们的。
魏延曾经击败杨柏之后,敌方又来了一个人,魏延大喜,以为这是马超直接跨马就打了过去。
只不过打完之后魏延才晓得上当了,这个人不是马超是马岱。
但根据当时的历史文献记载也不难发现,尽管他不是马超,但是他的武功值也非常的高,在三国当中也有很大的影响力。
而当时马岱觉得自己打不过魏延,于是便使诈假装逃跑,然后趁魏延不注意给他来了一下子。
这样的话尽管描写得很细枝末节,似乎不经意之间就过去了,但也能够看得出来,如果真刀真枪的打,马岱的可能不是魏延的对手。
第二次则是魏延和曹操的战斗。
按理来说魏延不会和曹操打仗的,因为曹操尽管是统帅型人物,但是他的武力值还并不是非常的高。
这件事情发生的一些巧妙,胃炎和庞德行军作战的时候,两个人打着打着就打散了,然后魏延一瞅别人没有注意自己,直接给曹操来了一下子,磕了他两颗大门牙。
没错,这就是事实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魏延是非常勇猛的将军,而且在三国当中他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非常的大,在蜀汉尤其是刘备去世之后,魏延几乎可以是排名第一的大将军。
但即便如此,诸葛亮依然不信任他,而且百般怀疑。
突然想起之前一位历史学家说过的那句话,诸葛亮从第一次看见魏延的时候就对他起了疑心。由此也不难发现,第一印象真的是非常重要。
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三国演义》蜀国名将魏延立功无数,勇敢善战,他斩了多少个猛将,怎么样?
在《三国演义》中,魏延是个非常特殊的人物。在蜀汉阵营中,魏延是壮年派的代表人物,起着承上启下,无缝衔接的重要作用。当蜀汉五虎老一辈逐渐凋零的时候,魏延扛起了蜀汉大军的旗帜,成为军中的顶梁柱。在三国前期,猛将叠出,魏延就显得比较普通;而到了后三国时代,能征善战的猛将越来越少,魏延就逐步展露头角,成为蜀汉军中唯一能与曹魏张郃抗衡的将领。
那么,魏延在战场上的表现如何呢?咱们就通过他的战斗履历来进行一些分析。
魏延起初也是个楞头青,浑身上下充满了不服气。第一次亮相就展示了他性格上的骄狂,那是在襄阳城下与文聘的那场对战。1.恶斗文聘
曹操略定北方,旌麾南指,军势浩大,刘备自知难以相抗,携新野百姓渡江投襄阳而来,但被荆州投降派蔡瑁拒之城外。魏延率手下兵卒杀死守门士兵,打开城门,欲迎刘备入城。文聘率兵阻止,魏延大怒,“挺枪跃马,直取文聘”。大家都知道魏延擅使的兵器是大刀,但这次他抓了长枪就上去干,说明他根本就没把文聘那两下子放在眼里。以少打多,“从已至未”,将近四个小时,手下兵卒折尽后,魏延杀出一条血路逃走了。
以单挑独斗的武艺来说,魏延根本没把文聘当回事。2.斗剑张任
刘备入川,魏延随军出征。在涪水关外,刘备与刘璋双龙会,筳席间魏延持剑入帐,表演剑舞,欲行刺刘璋,刘璋麾下猛将张任挺剑相迎,护住刘璋。魏延“目视刘封”,要他相助。以此看来,魏延的剑术当与张任相近,急切间也突破不了张任的防御。3.邀斗黄忠
为了与黄忠争夺攻打雒城的先锋之职,在刘备帐前,魏延话中带刺,故意激怒黄忠,黄忠要与他比武,魏延毫不畏惧,当场就要动手,被刘备阻止。
魏延和黄忠以前在长沙城是同僚,对黄忠的武艺知根知底。魏延不傻,敢于向黄忠挑衅,证明他还是有一定底气的,若相斗起来,他还是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的。刘备对魏延挺欣赏,让他另率一支人马,分路进攻。4. 激战泠苞
魏延贪功,本来他的任务是打邓贤,结果他去打泠苞了,一点功劳都不想留给黄忠。行进途中,魏延遇到了泠苞,双方打了场遭遇战,三十回合战成不分胜负,这时候邓贤率兵赶来了,前后夹击,魏延败走,马失前蹄被黄忠所救。黄忠射死邓贤,击败了泠苞。
以这场战斗来看,魏延的武艺与黄忠还是有差距的。而刘备对魏延这种违抗军令的行为给予了袒护,魏延未受任何惩罚。5. 生擒泠苞
泠苞这厮心计非常毒辣,他想趁着大雨掘开涪江水坝,给刘备来个“水淹七军”,魏延率兵而来,战不数合,生擒了泠苞。
估计泠苞当时还卷着裤腿,手拿铁锹,所以不是魏延的对手。
6. 速胜杨柏
魏延不但与黄忠争功,他还想和张飞争。但魏延很狡猾,他知道张飞的脾气和地位,这次他没有明争,也没有用言语刺激张飞,而是愿意做先锋。而这次他又提前出发了。
葭萌关前,魏延与马超部将杨柏相遇,“战不十合”,打败了杨柏 7. 对阵马岱
魏延击败杨柏之后,马岱到来,魏延以为是马超来了,非常兴奋地与马岱交锋,“不十合”,马岱诈败,魏延穷追不舍,被马岱一箭射中了左臂。
这是魏延第一次吃大亏,这次战斗给已魏延一个惨痛教训,魏延非常善于学习,他痛定思痛,从此以后,魏延的战斗风格突然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8. 对战庞德
刘备与曹操展开汉中争夺战,在阳平关,魏延率兵挑战曹军,庞德出阵迎战,双方恶斗间,曹操下令全体出击,魏延诈败而走。
魏延学会诈败了,不像以前那样硬扛死打了。
9. 箭伤曹操
趁着双方大军混战,场面混乱之机,魏延摆脱了庞德,悄悄迂回到曹操附近,突然发起袭击,一箭射中了曹操的上嘴唇,“折却门牙两个”,庞德奋勇来救,击退杀退魏延。
这是曹操一生中最接近死亡的一次,再往下三公分就到咽喉了。没有了门牙,曹操形象大损,说起话来也走风漏气,有医生建议可以镶上狗的尾骨,曹操大怒,那我说话岂不成放狗屁了?严辞以拒。
10. 诱擒鄂焕
诸葛亮南征孟获,魏军随军出征。叛将雍闿手下有猛将鄂焕,身长九尺,“有万夫不当之勇”。魏延出战鄂焕,“战不数合”,诈败而走,将鄂焕诱入伏击圈,并与王平、张翼三人合力围攻,生擒了鄂焕。
11. 生擒孟获
南征之战,魏延奉命在山道狭路埋伏,孟获兵败逃来,被魏延捉住。12. 诈败祝融
银坑之战,祝融夫人连擒张嶷、马忠两名蜀将。魏延出战与祝融夫人交锋,“战不十合”,诈败而走。
13.诈败姜维
诸葛亮一出祁山,天水关遇到“凉州上士”姜维,两次折兵。姜维去驻守冀城,魏延率兵来战,与姜维对战,“战不数合”,魏延诈败而走。14. 对战张郃
街亭之战,张郃兵围马谡,蜀军大乱,魏延率兵赶来支援遇到张郃,两将交锋,张郃诈败而走,魏延追赶陷入包围圈。
15. 刀劈曹遵
西平关之战,魏军主帅与羌人勾结进攻蜀汉。诸葛亮诈败,设下伏兵。曹真麾下先锋曹遵奉命追击,被魏延一刀斩于马下。16. 袭杀王双
陈仓之战,曹魏猛将王双连杀龚起、谢雄两员蜀将,流星锤打伤张嶷。魏延奉命在陈仓道口设伏,王双到来,被魏延突袭一刀斩杀。
17. 诱敌张郃
诸葛亮率兵回蜀,张郃奉命追击。魏延与张郃交锋,“战不十合”,诈败而走,将张郃诱入木门道伏击圈,乱箭射死。
18.诈败司马懿
诸葛亮以木牛流马运粮,司马懿率兵抢夺,魏延出战,“战不三合”,诈败而走,司马懿穷追不舍,被诱入了上方谷,陷入埋伏。
魏延居然能把司马懿这样的老狐狸都骗住,心安理得地追上来,可见魏延的演技非常高明,是百花奖的有力争夺者,实力派演艺明星。19.击退王平
诸葛亮死后,魏延作乱,率部烧毁栈道,追击蜀军,在阳平关与前来阻拦的王平对阵,“战不数合”,王平诈败而走。
这是魏延最后一场战斗,对战的是自己昔日的战友。后来,魏延在阵前被马岱从背后袭杀,结束了自己波澜起伏的战斗生涯。
检点一下魏延的战绩,他总共斩杀过两名敌将:曹遵(曹真的先锋将官)、王双(也是曹真的先锋将官),看来魏延很善长收拾曹真,专杀他的猛将。魏延的斩杀率虽然不多,但都是曹军的先锋大将,含金量很高。
容易被忽视的是,魏延的擒获率挺高,他生擒过的敌将有:泠苞(2次),鄂焕、孟获。总共四擒敌将,和赵云是一样的。魏延还有个特点,诈败次数特别多,总共有6次诈败,是三国诸将中最多的。同时,他还被敌人诈败过3次。他的战斗生涯总是在诈败和被诈败,偷袭和被偷袭之间度过,真是活得不容易。
判断一下魏延的武艺,他肯定进入不了超级猛将的行列,与蜀汉五虎有一定的差距,也不如五十合战平黄忠的李严。魏延的武力值稍逊于张郃、张辽,而与关平、乐进、凌统等相仿,略高于姜维、关兴、张苞等蜀汉年轻后辈。
《三国演义》蜀国名将魏延立功无数,勇敢善战,他斩了多少个猛将,怎么样?
在《三国演义》里魏延斩杀的敌将不多,算上长沙太守韩玄,一共不过三人而已。
魏延是蜀汉集团里仅次于五虎上将的一员猛将,自长沙之战归顺刘备以后,在益州之战、汉中之战、诸葛亮征南蛮、北伐等战斗中表现活跃,也是立下了不少战功。不过前期蜀汉集团五虎上将都还建在,大部分时间轮不到魏延上场。而到后期五虎上将先后去世以后,单挑的次数又比较少,所以魏延斩杀敌将的数量和五虎上将差距很大,仅有三人而已。
魏延斩杀的第一个敌将是长沙太守韩玄。韩玄因为黄忠马失前蹄关羽手下留情,而黄忠箭射关羽时也放水,认为黄忠是私自勾结关羽,因此要将他问斩。早就有意归降刘备的魏延趁机煽动百姓,救了黄忠以后冲上城头,一刀把韩玄砍为两段。
魏延第二个杀死的敌将是曹遵。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击败夏侯楙以后,曹叡命曹真、郭淮统兵二十万迎战蜀军。曹真以族弟曹遵为先锋,朱赞为副先锋,兵进祁山,又联络了西羌国为外援。结果却不敌诸葛亮,西羌军马被击败,曹遵遇到魏延,交手三合被杀,而朱赞也死在赵云枪下,曹真大败。
魏延第三个杀死的是王双。王双也是三国后期的一员猛将,先后杀死蜀将谢雄、龚起,又以暗器流星锤打伤张嶷,表现不俗。诸葛亮因为魏延是先锋大将,不愿意让他出战冒险。直到最后用计引诱王双来追时,才让魏延埋伏偷袭王双,将他一刀杀死。
此外魏延虽然曾经击败或者活捉泠苞、马岱、孟获等人,不过都没有斩将记录,所以他的斩杀敌将数只有三个。
《三国演义》蜀国名将魏延立功无数,勇敢善战,他斩了多少个猛将,怎么样?
魏延,人称蜀汉第六名将,尤其是在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等五虎上将相继去世后,他就是名副其实的蜀汉第一大将了。虽然诸葛亮认为魏延脑后长有反骨,可是蜀汉面临青黄不接,无人可用的局面,不得不重用魏延。那么,魏延作为蜀汉中后期第一武将,他到底斩杀了哪些武将呢?魏延在演义中属于哪个级别的武将呢?
魏延一共斩杀了曹遵、王双这两员魏将,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大将,详情如下。(本文纯属演义,与正史无关)
魏延斩杀曹遵
曹遵是曹魏大将军曹真的族弟,在诸葛亮第一次伐魏,占领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后,他作为曹真大都督的先锋,驰援前线。两军阵前,诸葛亮骂死王朗,又设下埋伏,大败曹真。曹真不得已,向西羌国求援。过了数旬,曹真见蜀军撤退,以为西羌国援兵大胜,诸葛亮首尾难顾,这才退兵,他于是派出两路先锋,追杀诸葛亮蜀军。
曹真没想到中了诸葛亮的计策,原来诸葛亮早已摆平西羌国,故意设下陷阱,等着曹真跳进去。只见先锋曹遵正兴致勃勃地追赶蜀军,想要一雪前耻,建功立业,忽然“鼓声大震,一彪军闪出”,大将魏延从天而降,杀了曹遵一个措手不及。
两人交战不到三合,魏延便将曹遵一刀砍于马下。另一个副先锋朱赞,同样遇到了埋伏,被赵云所杀。曹真和郭淮看到两路先锋都报销了,又被关兴、张苞两路伏兵围杀,只能舍弃营寨,大败而逃。
遂分两路追赶。前面蜀兵乱走,魏兵随后追袭。先锋曹遵正赶之间,忽然鼓声大震,一彪军闪出:为首大将乃魏延也,大叫:“反贼休走!”曹遵大惊,拍马交锋;不三合,被魏延一刀斩于马下。
魏延斩王双
王双是曹真为了一雪前耻,特意搜寻的猛将。他“身长九尺,面黑睛黄,熊腰虎背”,是陇西狄道人。王双的趁手兵器是重达六十斤的大刀,骑着千里大宛马,有万夫不当之勇,刀枪棍棒,样样精通。就连魏明帝曹叡见了,也夸赞不已,笑道:“朕得此大将,有何虑哉!”他当场封王双为虎威将军、前部大先锋,并赐给锦袍金甲。曹真于是谢恩出朝,带领十五万精兵,以王双为先锋,前来抵御蜀汉诸葛亮军队。
诸葛亮得到曹魏先锋王双驰援陈仓的报告后,询问谁敢出战,魏延是蜀汉先锋大将,于是请战。而诸葛亮觉得一个王双不值得派出魏延这样的大将,于是派出裨将谢雄和龚起两人。这两个都是酒囊饭袋,谢雄和王双“战不三合”,被王双一刀劈死。龚起在王双的手下,也只坚持了三合,同样被斩。诸葛亮得到报告后,大惊失色,急忙派廖化、王平、张嶷三人抵挡王双。王双和张嶷交战,未分胜负,于是诈败引诱张嶷,使出看家武器流星锤打中张嶷后背。
王双连杀蜀军谢雄和龚起两员裨将,打伤大将张嶷,春风得意,与郝昭一同镇守陈仓,扼守蜀军运粮的咽喉要道。诸葛亮在与魏军对峙月余,由于陈仓没有拿下,粮草用尽,不得不退兵。他在退兵前,秘授魏延妙计。魏延带领三十余骑,设下埋伏,引诱王双追赶,将其斩杀。
行到山坡左侧,忽一骑马从林中骤出,大喝曰:“魏延在此!”王双大惊,措手不及,被延一刀砍于马下。
结语:
在五虎上将相继去世后,诸葛亮得不得倚重大将魏延,即使魏延有什么缺点,也尽量忍耐。魏延也不负众望,作为蜀军先锋,多次打败魏军。如张郃就是被魏延和关兴两人引诱到木门道乱箭射死的。至于斩将记录,魏延一共斩杀了曹遵和王双两员魏将。
曹遵是靠着曹真的裙带关系才当上先锋的,不值一提,可是王双是真的有本事。他先后斩杀蜀军谢雄和龚起两员裨将,还打伤大将张嶷,是有两把刷子的。魏延能够将其斩杀,就是立了一大功劳。
魏延是三国中后期屈指可数的大将,蜀汉中后期第一大将,也只有张郃能够与之争锋。虽然魏延在三国24名将之中,仅仅排第19名,可是他前面的大将们大部分去世了,也就将魏延显得那么厉害了。因此,魏延和关羽、张飞等排在他前面的大将相比差远了,比姜维、王平等人强一些,是一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大将。
《三国演义》蜀国名将魏延立功无数,勇敢善战,他斩了多少个猛将,怎么样?
蜀国名将魏延英雄善战,立功无数,也斩许多二流敌将,但怎能与五虎上将之比,加上刘备孔明发觉他脑生反骨,故而不受喜爱,而且孔明逝世后安排了一场智斩魏延的大戏。是真是假,历史公论,世人评说。
《三国演义》蜀国名将魏延立功无数,勇敢善战,他斩了多少个猛将,怎么样?
魏延可以说是蜀汉后期最厉害的武将,在五虎大将相继殒没之后,蜀汉唯一一个挑大梁的武将就是魏延,诸葛亮虽然不听他的计谋,可是每次北伐却又都不能少了他。
可惜的是,在《三国演义》中魏延因为后脑勺骨头长得不好,从正史里的五虎大将的继承人,一下子降低为二流武将,智不比诸葛亮,武不比姜维,完全被这对师徒压得死死的。不但没斩杀过什么名将,还经常被人偷袭成功,中的暗算都快比得上“箭王”关羽了,简直是偏见啊!魏延第一次出场是在刘备败走长坂坡之时,当时诸葛亮建议刘备夺取襄阳作为立身之地,而襄阳城中也分为拥曹派(蔡瑁、文聘)和拥刘派(魏延),魏延和文聘因为这事还在襄阳城下打了一战,虽然结果是魏延胜了,可文聘在书中的设定却不过是个三流武将,就算胜了也没什么好说的。
接着,魏延投靠了长沙太守韩玄,在关羽和黄忠大战长沙之时,魏延一刀砍掉了韩玄的脑袋,率长沙军民投降了关羽,正式走进了刘备集团的怀抱。不过对于魏延斩杀武力值为三(游戏设定)的韩玄来说,这也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魏延甚至还因此背负上背主弃义的骂名,诸葛亮也是因为这样才断定他日后必反,为他之后被马岱斩杀埋下了伏笔,实在是得不偿失。刘备平定荆南之后率军入蜀,魏延和黄忠就作为入蜀军的先锋,之后刘备和刘禅翻脸,魏延和黄忠协力拿下了葭萌关杨怀、高沛的军队。不过魏延为了尽快建立功勋,不顾和黄忠约定(黄攻邓贤,魏攻冷苞),早黄忠一个时辰出发,率军先攻邓贤,再取冷苞,结果被两人埋伏,导致马匹受惊,魏延坠落马下,要不是黄忠、刘封、关平几时救援,魏延就被活捉或者斩首了。
虽然魏延以败兵埋伏活捉了冷苞,不过此事也看出了魏延此人:急功近利、轻视将令、御兵无术的缺点,这些都是他日后被杀的原因所在。魏延最后虽然活捉了冷苞,但此人和邓贤二位,只不过是背着所谓“西川四将”的名号,滥竽充数之辈而已,魏延一开始能被这两人逼得坠马,可见他的心理素质也不高,就算赢了冷苞也不值得说道。
倒是老将黄忠还复当年之勇,斩邓贤、救魏延、战冷苞、击退吴兰、雷铜二将,这才是老将出马,一个顶俩。之后在雒城下,魏延又被张任、吴兰、雷铜包围,又是得赖黄忠相救,杀退三人,魏延此战无尺寸之功,反倒折了许多兵马,军师庞统被杀,这可是在魏延眼皮底下发生的事,他难辞其咎。庞统死后,刘备急调张飞、赵云、诸葛亮入蜀,有张、赵二将,魏延自然也争不到什么功劳了。益州破城在际,汉中张鲁派遣马超来抄刘备后路,刘备率军回援,双方于葭萌关展开大战。此战魏延十回合打败了汉中将领杨柏,十回合再败马岱,立下了葭萌关首功,可这时的魏延又犯了急功近利的毛病,他一心只要追击马岱(以为他是马超),不顾有没有埋伏就追赶过去,结果被马岱一箭射中左臂,又是多亏了张飞及时赶来救援,魏延那颗头颅才多留了十几年。葭萌关大战是马超和张飞的主场,魏延的功劳也就止步于“击败马岱,却又中了他一箭”了。
曹刘汉中之战,主场是张飞对张郃、黄忠对夏侯渊、刘备对曹操,魏延作为张飞的副手出场,唯一的亮点就是一箭射中曹操人中,害他掉了两个门牙,说话偶尔会漏风。不过紧接着就败在了前来救驾的庞德手里,魏延这次依旧没吸取益州和葭萌关的教训,还想着在万军之中取曹操首级,要不是曹操自己退了,魏延输给了庞德,还能不能全身而退就难说了。刘备击退曹操自立汉中王后,魏延升任为汉中太守,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一笔带过。
数年后,蜀汉南中地区叛乱,诸葛亮率军平叛,由于五虎大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已先后去世,所以魏延和赵云正式成为蜀汉政权的两根顶梁柱,不过南中大战,显眼的是老将赵云和新晋将领马岱两人,魏延的作用除了第一次擒住孟获外,其余时间多是用在收割一下地盘和引诱敌军深入两方面。此战魏延没有斩杀过一员将领,连马岱都不如,马岱至少还斩杀过一个忙牙长。最后就是诸葛亮北伐了,此时蜀汉最后的五虎上将赵云已经七十岁,所以魏延总算是熬出头了,开始他演义生涯中最辉煌而又短暂的时光。第一次北伐拿下陇右三郡之一的安定和冀城,三回合不到斩杀了曹真军先锋曹遵,戏份多了不少。不过此后的街亭之战,被马谡无能拖累又被围困了一次,直到王平率军杀到,魏延才得以解脱,不得不说魏延的运气是真的好。
第二次北伐,诸葛亮攻打陈仓不下,曹真提拔王双为先锋救援陈仓,王双此人身长九尺,虎背熊腰,手持六十斤大刀,身上流星锤百发百中,一出场就斩杀蜀汉裨将谢雄、龚起,流星锤伤了大将张嶷,被其称为“英雄无敌”,算得上是曹魏后期名将,最后在追击蜀军时,被断后的魏延一刀斩杀,这是魏延一生最高光的时刻。
但是斩杀王双后,魏延基本就没什么战绩了,原因是诸葛亮越来越觉得他桀骜难驯,当年那“脑后有反骨,日后必反”的预言似乎即将成真。所以诸葛亮不再重用魏延,反倒是两位曹魏降将:姜维、王平开始冒出头了。
王双是魏延唯一一个斩杀的名将,但由于三国后期将领凋零,曹魏张郃这样败给张飞,被赵云吓得动都不敢动的人,也成为曹魏后期第一名将,王双更是不能和文丑、颜良、张郃等相比,魏延自然也不能和关羽、张飞等比肩了。尤其是最后魏延被马岱一刀斩杀,更是给他本来就不出彩的演义生涯蒙上了一层叛逆谋乱的污点,给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做了垫脚石。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