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为何会吞并锡金?

锡金本来是中国15个陆上邻国之一,也是中国的藩属国,后来被印度强行占领,沦为印度的一个邦,存在333年的锡金王国走进历史。关于锡金为何会被印度吞并,既有锡金自身太弱的缘故,也有锡金所处的战略位置引起的大国博弈。

大英帝国剥夺中国清朝对锡金的宗主地位

在古代,锡金被称呼为哲孟雄,位于中国西藏边上喜马拉雅山的南面山坡上,典型的山地国家。自从1642年菩提亚族的贵族纳穆加尔建立纳穆加尔王朝后,锡金就成为世袭的君主国。

起初,锡金王国和清朝并不是从属关系,直到1788年,锡金王国的邻居尼泊尔廓尔喀军队入侵锡金,锡金寡不敌众,国王被廓尔喀军队赶至西藏,乾隆帝果断出手,一直打到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才罢休,从此锡金成为中国的藩属国。

然而没过几年安稳日子,大英帝国的魔爪开始伸向锡金,1814年,正值大英帝国处于“日不落”辉煌时期,积极开拓殖民地,在取得印度半岛的控制权后,以东印度公司作为英国在南亚地区的代言人,陆续把殖民地扩张至锡金、西藏等地。

此后的半个世纪里,英国先是迫使锡金签订条约把锡金纳入自己管辖,再到强占锡金本土并派驻专门官员管理,最后到1890年3月17日,清朝驻藏大臣升泰与英国驻印度总督兰斯顿在印度加尔各答签订《中英藏印条约》,清政府迫于英国压力,被迫承认锡金王国归英国保护,至此锡金王国实际归属已经彻底与中国脱钩。

印度继承英国在锡金的权利

在大英帝国对锡金实行一个世纪的殖民统治之后,到了20世纪50年代左右,世界各地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不料印度却在1947年独立的同时继承了英国在锡金的统治殖民特权,并重新与锡金签订《维持现状协定》,从法律上确定了印度作为锡金宗主国的地位。

然而印度的霸道行为引起锡金人民的不满,时而爆发对印度的抗议活动,印度为了更好的控制锡金,强行委任印度人作为锡金王国的政府首相,直接从行政大权入手,企图从高层掌控统治权。

做到这一步后,印度并不满意现状,开始着手吞并锡金的行为,为了避免外界说三道四,唯一的办法就是把锡金问题从属印度合法化,1950年12月5日,印度再一次做出锡金不满的事,便是签订《印度锡金和平条约》。

这项条约规定:锡金为印度的“保护国”,只享有治理内政的权力,像外交、军事、经济等大权统统归印度所有。条约的签订实际上印度已经把锡金当做自己的一个邦在行使主权,但印度并没有公开对锡金撕破脸。

可惜好景不长,23年后的1973年,印度的野心彻底暴露,公开派军队占领锡金王国,施行军事管制。随之就开始从法律程序上,着实锡金并入印度事宜。先是在锡金施行印度制定的锡金宪法,而后命印度政府驻锡金的代表担任锡金政府一把手,紧接着印度军队解散锡金国王卫队并软禁锡金国王,然后由亲印度势力控制的议会废黜锡金的君主制,再后由印度主导的锡金全民公投,“民意”显示并入印度,最后印度国会批准正式接纳锡金为印度的一个邦。

印度吞并锡金的过程,几乎是在一步步掏空锡金,到最后锡金没有王牌之后,只剩下一个空壳,直接出手拿下。

锡金没有得到世界各国广泛承认

而锡金之所以这么轻易被印度拿下,一方面是锡金自从摆脱强大的英国之后,就被印度控制,锡金面积太小,根本无法与印度相抗衡。

再者,锡金自从被印度控制后,锡金就没有机会加入联合国,无法成为正式成员国,国际社会几乎不知喜马拉雅山麓下还存在这么一个锡金王国。除了中国之外,锡金几乎没有得到任何一个国家承认,这让印度吞并锡金几乎不存在阻力。

印度为守住通往东北各邦的唯一通道

此外,印度吞并锡金有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作用就是扼守印度本土与东北部各邦的狭窄交通要道西里古里走廊,这个走廊是锡金与孟加拉国仅隔20公里的一个狭长通道。

可以说西里古里走廊就是印度的七寸,只要牢牢掐住西里古里走廊,就能使印度本土与印度东北部斩断,一分为二。届时,印度东部地区将成为一块飞地,这是印度极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只有把锡金牢牢的控制在手里,才会保住西里古里走廊的畅通。

印度为何会吞并锡金?

印度能够吞并锡金,主要原因在于,锡金从来不曾是一个独立国家。

锡金,目前面积7096平方公里,人口 607688人,曾经是南亚最小的国家,现在是印度的一个邦。

锡金的位置十分重要,北有中国西藏,东有不丹,西有尼泊尔,难免则是印度连接东北部的狭窄通道西里古里走廊。西里古里走廊只有20公里宽,锡金加入印度,对加强东北部的管理意义十分重大。

锡金,原来叫哲孟雄。在清朝,哲孟雄是西藏的藩属国,而西藏是中国固有领土的一部分,所以,锡金实际上也是清朝的藩属国。尤其是乾隆朝的廓尔喀之战后,廓尔喀尼泊尔作为喜马拉雅最强国向清朝称臣,锡金毫无疑问也是清朝的势力范围之一。这一切,要感谢廓尔喀之战的清军主将福康安和1万入藏作战的清军。

廓尔喀之战发生在1788年,在这之前的1757年,英国早已开始了对印度的征服。康熙皇帝在尼布楚之战中见识到了俄军火器的犀利,而乾隆也在廓尔喀之战和缅甸之战中见识到了更犀利的火器,但自诩千古一帝的这两位皇帝,一起选择了闭关锁国和掩耳盗铃。这就注定了清军在喜马拉雅山的军威国威,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

1849年,英国终于完成了对印度的征服,同时以印度为跳板,开始了对喜马拉雅三国、中国西藏、缅甸等地的征服。1861年锡金成为英国保护国,1890年中英条约规定锡金脱离中国。当时清朝是个四面漏风的大筛子,唯一的鹰派左宗棠已经在中法媾和时被气死。慈禧和李鸿章奉行虽远必陪的外交政策,锡金这样的小地方,自然拱手送上,免费!

锡金虽小,可是独立却比印度早。1918年,英国殖民者把政权交还给塔希·纳姆伽尔国王。从此锡金就成了相对独立的小王国。就在几乎同时,英国殖民者主持的西拉姆会议,在藏南地区划出了麦克马洪线,北洋政府除了口头上反对法律上不承认,毫无办法。这一点北洋政府和印度国大党是一样的,国大党正在印度搞“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英国人表示很无语。

1947年,印度终于独立,独立之后的印度,继承了英属印度大部分的遗产,除了东西两个巴基斯坦,连历史上从来没有统治过的陌生的东北部也划入印度。这让印度野心爆棚,1949年6月初,印度以派兵进驻锡金,并委任印度人拉尔为锡金首相。1950年12月签订“《印度和锡金和平条约》”,从此锡金成为印度的保护国。

锡金的主体民族是尼泊尔族和锡金族,主要信仰是佛教。这一点和印度绝大多数地区是格格不入的。但是,锡金政教分离,喇嘛和国王被印度的国大党各个击破,以至于锡金人几乎没有抵抗就接受了印度的统治。

随着时间的推移,锡金越来越倾向独立出去建立新国家,实现完全自治,这一点引起了印度的注意。1968年8月,甘托克发生反印示威,要求废除印锡条约,锡金随后大乱。1973年4月,早已准备好的印军开进锡金,这个弹丸之地很快被全面控制。印度人制定了宪法,让锡金议会表决,全票通过;印度人派驻首席行政官为政府首脑和议会议长,全票通过。毕竟,对于锡金的上层阶级来说,保命要紧。

印度吞并锡金后,锡金的国王被废黜,被软禁。多年后,锡金国王帕尔登·顿杜普·纳姆加尔流亡美国。1982年锡金国王去世,继承王位的是旺楚克·滕辛·纳姆加尔,这是第十三代锡金国王,他仍然坚持印度吞并锡金是非法的。

2003年,我国承认锡金为印度的一个邦,2005年,我们通行的中国地图路上邻国改为了14个,去掉了锡金这个邻国。交换条件是什么你知道吗?

印度为何会吞并锡金?

锡金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与中国西藏、不丹和尼泊尔接壤,面积约7096平方公里,北部为山区,南部为肥沃的谷地。

锡金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乃堆拉山口是进入藏最便捷通道,可以说是中国和印度的交通要道。清朝时,乃堆拉山口是印度和西藏之间最大的贸易通商口岸,80%的货物交易都是在这里完成。今天,这个通道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里是唯一适合使用坦克集群大规模突击的通道,印度只要攻克乃堆拉山口,立刻就可以进入亚东。从亚东至日喀则和拉萨,基本上可以说无险可守。

锡金的历史

根据中国的古籍中记载,古代锡金名为哲孟雄。公元7世纪除,在青藏高原这片土地上崛起了一个强大的国家-吐蕃。吐蕃兴起后,四面用兵,很快就将锡金入了自己的领土范围,锡金成了吐蕃的藩属国。到了九世纪中,吐蕃逐渐衰落,对藩国的控制越来越弱,锡金趁机脱离了吐蕃的统治。

此后,关于锡金的史料就很少了。直到1642,一个西藏贵族后裔蓬楚格·纳姆伽尔登上了锡金王位,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的纳姆伽尔王朝,首都在甘托克。1700年,尼泊尔的廓尔喀派军攻打锡金,锡金向清朝求援,乾隆派福康安和海兰察两次进藏,打退了廓尔喀的军队。从此,廓尔喀和锡金都成为清朝的藩国。

随着大英帝国的崛起,印度成了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势力也不可避免的进入到了锡金。而这个时候的清朝逐渐走下坡路了,在内忧外患中,自顾不暇,更顾不上像锡金这样的外藩国了。之后,英国开始逐步殖民锡金。

1835年英国人占据大吉岭和兰吉德河以南的地区,

1861年迫使锡金签订条约,将锡金置于英国的控制之下。

1887年,英军强占锡金。

1890年,锡金正式沦为英国的“保护国”。从此,锡金和印度都成了日不落帝国中的成员了。

二印度对锡金的吞并活动

二战后,铁幕落下,大英帝国的势力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收缩,包括南亚地区。但是,英国势力退出后,锡金并没有获得独立,而是又被印度盯上了,真是刚出狼穴,又入虎口。

1947年,印度与锡金签订《维持现状协定》,派大量专员进入锡金,同时动员了很多印度人移民锡金,这些移民为日后印度对锡金的吞并活动起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印度在锡金内部扶植了一个国大党,发起不合作运动,要求国王进行改革。

1950年12月,印度强迫锡金签订了《印度锡金和平条约》,通过这个条约,锡金又沦落成了印度的“保护国”,印度控制了锡金的国防、经济、政治。

1968年8月,锡金首都甘托克爆发大规模反印游行,要求废除1950年同印度签订的《印度锡金和平条约》,恢复锡金主权。这一运动遭到印度的残酷镇压,上万锡金人在街头被军警打死,数千人遭到逮捕。

1973年,印度强行宣布对锡金实行军事接管,并操控印度在锡金的傀儡党派国大党修改宪法,使锡金成为印度的“联系邦”,随后,印度军队又镇压了锡金的反抗势力民族党及其支持者。

1975年,印度军队进入锡金皇宫,解除了国王顿珠南嘉卫队的武装,利用国大党操控锡金议会,罢黜了国王,随后,在锡金举行“公投”,“公投”结果毫无悬念,锡金同意并入印度,5月16日,印度议会宣布锡金正式成为印度的一个邦。

以上基本上就是印度吞并锡金的全过程,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有预谋的行动。其实,大英帝国退出后,印度认为拿回锡金只是继承大英帝国的遗产而已,印度也不愧是得到了大英帝国的真传,连侵略步骤都和英国如出一辙。

从1947年到1975年,印度谋划了28年,最后吃掉了这块肥肉。然后,印度还是不安心,因为中国还没有表态。直到2005年,中国承认印度吞并锡金的事实,不再承认锡金是一个主权国家,印度才算彻底的吞并锡金了!

印度为何会吞并锡金?

锡金,是一个南亚内陆小国,1947年被印度吞并,2003年中国才予以承认。

其实,从7世纪开始的1000多年,锡金都属于我国西藏的领地。公元1700年,尼泊尔入侵锡金,国王逃亡西藏,向乾隆皇帝求援,乾隆先后两次用兵,协助锡金赶走了侵略者。

181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侵入锡金;1887年,英国强占锡金,并在第二年,英国出兵西藏,清廷妥协议和,于1890年2月27日,签定《中英会议藏印条约》,承认锡金归英国“保护”。

1947年,英国人走后印度独立,把吞并锡金作为目标,并与锡金签订《维持现状协定》,印度人继承了英国人当年的地位。1950年12月,协迫锡金签订《印度锡金和平条约》,将锡金变为保护国。1968年8月,锡金爆发反印示威,要求废除《印度锡金和平条约》,争取独立,被印度军警镇压。1973年4月,印度强行对锡金实行军事接管。1975年4月9日,印度军队解除锡金武装,软禁并废黜国王。随后操纵锡金议会进行所谓“公投”,5月16日,印度议会宣布锡金正式成为印度第22个邦。

而国际社会当时在干什么呢?当时,印度吞并锡金没有招致国际社会谴责,也没有受到任何制裁。因为当时世界处在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都想借助印度在南亚的影响,不想得罪印度,从而让印度钻了空子,印度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左右逢源,其它许多国家也不愿意为一个弹丸小国而得罪印度,结果,印度轻而易举吞并锡金,纳入印度版图。

印度为何会吞并锡金?

处于南亚的小国锡金被中国,印度,尼泊尔和不丹包围着。作为一个内陆国家,自然资源也不丰富,但是却受到印度的不断欺压。曾经与中国关系很近,但由于中国当时并没有像如今一般经济发展迅速,也没有办法有效的保护。印度自从独立之后,一直谋求在南亚的绝对领导地位,对于锡金,尼泊尔,不丹等国家,也采取了十分强硬的手段。

当时的印度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确实比周边的小国以及中国都要高。因为它承接着,英国在印度几百年的殖民成就。在印巴分治时,曾经约定其他土邦可以自由决定归属。尼泊尔,锡金作为当时的土邦决定独立。这三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当然重要。由于青藏高原阻隔,使得印度和中国边境地区拥有很多的山口,每一个山口都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印度害怕这些山口被大国利用,进而成为战略威胁。

于是对尼泊尔,锡金和不丹这三个国家动了歪心思。1949年直接派兵接管锡金的国防,并与其签订和平条约。锡金的国防,外交,经济的大权都被印度所控制。在第三次印巴战争胜利之后,锡金被印度所吞。当时的中国正经历文革动乱,没有精力关注印度的军事动作,而当时正值美苏冷战的关键期。

美苏两国上纲上线儿,都希望可以拉拢印度,因此对印度的军事行动绝口不提,联合国也没有通过任何议案。如此,一个主权国家,便被印度轻易吞并。当时中苏已经交恶,苏联希望以此讨好印度作为限制中国的助手。而美国也在下一盘大棋,虽然与中国交好。但也不忘为未来的霸权铺路,因此对印度也采取拉拢态度。

除了锡金之外,印度在经济,国防,军事等领域都与当时的美苏两强有着一些合作。作为世界为数不多的大国当中,唯一一个能与冷战两极的国家同时谈生意的印度,由此变得不可控制。一直进行着自己南亚霸主的美梦。

印度为何会吞并锡金?

印度吞并锡金准备时间相当长久:先是在外交、经济与军事上控制了锡金,禁止锡金与外界发生任何的直接关系,派出将近10万印度军警常驻锡金,完全掌握了这个国家的军事力量。

当印度正式决定吞并锡金时,已经完全掌握军事权的印军向王宫迅速开进,而锡金王室唯一的独立军事力量-王宫卫队也就进行了象征性的抵抗,然后整个王宫就被彻底占领,卫队被缴去了所有的武器。整个行动过程几乎没有遇到多大的麻烦。

不过,锡金社会精英阶层迅速向国际社会求助,包括向邻居大国。不过,由于东西方冷战已经开始,印度是东西方争相拉拔的对象,所以印度的侵吞行径居然神奇般地没有受到任何的指责,更别提制裁了。只有锡金的大邻国一直在言语上支持锡金王室,并且直到本世纪才承认印度对锡金的控制。

锡金王室随后整体流亡到美国,直到今年,锡金王室仍在美国有流亡政府,并且国王仍然存在,只不过整个国际社会早已经把锡金被吞并的历史忘记掉了,王室也基本上淹没以在历史的长河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