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武将职位最高的人到底是谁?真的不是五虎上将?

蜀汉武将职位最高的并不是五虎上将,那么到底是谁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为何是他们?

一、 蜀汉将军的官职是怎么排列的?

蜀汉没有像曹魏那样实行九品中正制,而是继承了东汉的官制,因此大体上没有什么变化。在武将的官制上也没有明显的变化,大体沿袭以前。

武将官制划分从上到下即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等。

另外还设有四征将军,即是征东、征南、征西、征北四位将军,但是注意一点就是曹魏的四征将军是重号将军,可是对于蜀汉和东吴而言,四征将军只是杂号将军而已,因此地位要比右将军还低。

除了四征将军将军外,还设有四镇将军,指镇东、镇南、镇西、镇北四将军,而四镇将军又比四征将军又要低。

以上大概就是蜀汉对于将军的设置,大体沿革于东汉,又略有不同。

二、 蜀汉五虎将担任过最高的官职是什么?

一虎,关羽。

在刘备还是白身的时候,关羽就追随左右,平时嘻嘻呵呵,可是一旦有宾客在的时候,就直挺挺地站在刘备身后,可谓毕恭毕敬。

关羽担任的第一个职位是别部司马,那个时候刘备还只是平原相,这个是官家身份,可不是私相授受的。

公元219年,关羽被杀的时候,担任前将军,假节钺,汉寿亭侯,死后被谥号为“壮缪侯”。

关羽最高的官职为前将军。

二虎,张飞。

张飞和刘备一样,在刘备还是白身的时候就追随左右,担任的第一个职位也是别部司马,统领部曲。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张飞被封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同年六月,张飞被范强张达所杀,死后被谥号为“桓侯”。

张飞最高的官职为车骑将军。

三虎,马超。

马超是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追随其父亲马腾南征北战,积累了赫赫战功。在父亲马腾被征召入朝之后,马超被任命为偏将军、都亭侯。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封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斄乡侯。然而于公元222年病逝,死后被追谥为“威侯”。

马超最高的官职为骠骑将军。

四虎,黄忠。

公元192年,荆州刺史刘表出任荆州牧,同年,黄忠被任命为中郎将。

公元209年,黄忠跟随韩玄向刘备投降。在刘备称汉中王的时候,黄忠被封为后将军,关内侯,去世后,追谥为“刚侯”。

黄忠最高的官职为后将军。

五虎,赵云。

公元200年,赵云跑去邺城投靠刘备,从此追随刘备,为其南征北战,为创立蜀汉立下汗马功劳。

公元223年,赵云被升任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爵为永昌亭侯,随后又升迁为镇东将军。

公元228年,马谡兵败街亭,赵云受到牵连,因此被贬为镇军将军,去世之后,追谥为“顺平侯”。

赵云去世的时候职位为镇军将军。

从以上五虎将的履历来看,最高职位是马超,其职位为骠骑将军,随后就是张飞的车骑将军,然后就是关羽的前将军,黄忠的后将军,以及最后的赵云的镇军将军。

他们的职位虽然不是特别高,但是含金量确实最高的。

三、 蜀汉武将担任最高职位的是谁?

按照武汉的武将官制来看,职位最高的是大将军,那么蜀汉有没有人担任过呢?确实有,他们就是蒋琬,费祎和姜维,其他人均没有担任过这个最高职位。

先说蒋琬。

蒋琬最初随刘备入蜀,为广都县长。

公元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任命蒋琬为尚书郎。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蒋琬被任命为尚书令,不久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后来升任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

公元246年,蒋琬病逝,获赐谥号为“恭”。

再说费祎。

公元221年,刘备立刘禅为太子,其时费祎和董允被任命为太子舍人,不久升为庶子。

公元230年,诸葛亮任命费祎为中护军,后来又为司马。

公元243年11月,费祎被任命为大将军,录尚书事。

到了公元252年,蜀汉皇帝刘禅命费祎开府,但是第二年被魏国人郭修刺死,死后追谥为“敬”。

最后说姜维。

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姜维归降,于是让其统领五六千虎步军,后来升任为中监军征西将军。

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后,姜维断后,在回到成都之后,右监军辅汉将军,封平襄侯。

公元256年春,姜维被迁升为大将军,可是随后发生的段谷之战惨败,于是自贬为后将军行大将军事。

公元258年,姜维出兵后又闻诸葛诞兵败身死后,就回到成都,蜀汉皇帝刘禅恢复姜维大将军的职位。

公元263年,蜀汉灭亡,而姜维因企图恢复蜀汉,却失败而死。

综合以上蒋琬,费祎和姜维而言,他们三人都担任过大将军,因此是蜀汉将军中担任最高职位的人。

四、总结

蜀汉建立初期,人才济济,对于职位的升迁和赏赐也比较谨慎,因此相对职位比较精贵,但是到了中后期,为了笼络人心,大量的人被提拔上来担任高职,即使没有显著的功勋也被升迁,其目的无非就是为了笼络人心而已。

可是随着官职滥封,从而导致后期高职位的将军比比皆是,比如左车骑将军张翼、右车骑将军廖化、辅国大将军董厥,卫将军诸葛瞻等等,可是这些人有如此高的能力来匹配如此高的职位吗?

其实不然,高配低能的出现标志着蜀汉的没落,走向灭亡也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蜀汉武将职位最高的人到底是谁?真的不是五虎上将?

确实不是五虎上将,而是蒋琬、费祎、姜维三人,官职:大将军。

这个问题就是涉及武将排名问题了。蜀汉以继承汉统自居,所以官职也是和汉朝保持一致。汉朝武将,最高为大将军,其次为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再下一等为四方将军:即前将军、右将军、左将军(有说法认为左将军在右将军之上)、后将军。与前后左右将军平级(但可能权力大小不同)的是镇守四方的四征将军: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四征将军可能会下辖四镇(有时四镇直接镇守四方,没有四征将军)、四平、四安将军。其余就都是杂号将军,不多赘述。

所以,就看蜀汉各武将的最高官职了。刘备在进位汉中王后,封关羽前将军、张飞右将军、马超左将军、黄忠后将军。因为那时刘备未称帝,不能封最高的四个武将官职。刘备登基时,关羽、黄忠已死,所以没有晋升。马超晋升骠骑将军、张飞晋升车骑将军。所以在刘备即位之初,马超官职最高。大将军空缺。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丞相统揽军政大权。一度以李严为骠骑将军、刘琰为车骑将军。这期间,最高武将大将军一直空缺。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死后,丞相之位废置,以蒋琬为尚书令执掌相权。不久,蒋琬晋升大将军,录尚书事,并兼荆州刺史,成为蜀汉总揽军政和地方事务的头号人物。这是蜀汉第一次设立大将军官职。延熙元年(238年),蒋琬又加大司马,开府治事。

蒋琬任大将军后,费祎接替其为尚书令。延熙六年,蒋琬因身体原因辞大将军官职,费祎任大将军,录尚书事。次年,蒋琬又让益州刺史于费祎。蒋琬基本不再主事,费祎掌军政大权,并于当年击退魏国曹爽进犯大军。延熙九年蒋琬去世,十五年,费祎开府,次年,遇刺身亡。

费祎掌权期间,姜维自延熙十年开始担任卫将军,录尚书事,但一直被费祎压制。费祎死后,姜维主持北伐,于延熙十九年晋升大将军,但当年就因为战败自贬为后将军,行大将军事。直到景耀元年(258年)恢复大将军官职,直至蜀汉灭亡。

值得一提的是,三国志中还提到过一个人,阎宇。阎宇虽然事迹不多,但是依附宦官黄皓,官位不低。他在景耀元年的官职是右大将军。一般认为这是右将军的误写,但还有另一种可能,三国中后期,各政权都喜欢将重要官职一分为二,分设左右。所以,可能是刘禅将大将军官职拆分,阎宇是右大将军,而姜维只是恢复为左大将军,也有这个可能性。由于蜀汉不设史官,史料匮乏,难以证明了。

蜀汉武将职位最高的人到底是谁?真的不是五虎上将?

  • 首先要知道各个职务的顺序。在汉朝时期武将的官职是这样的。 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四方将军——四征/四镇将军(如镇南将军)——四安/四平将军(如平北将军)——杂号将军——中郎将——校尉——司马

    在蜀汉的五虎上将里,马超曾经被封为骠骑将军,但是马超并无兵权,所以有名无实。张飞在刘备称帝时被封车骑将军,掌管军事,有实权。而魏延在一次阳溪战争里获胜,被封为征西大将军,征西加了“大”字,就不一样,当时,魏延在蜀汉集团,仅低于诸葛亮了!再后来,有夏侯霸投了蜀国,夏侯霸与刘禅有点亲戚,(张飞娶了夏侯渊的侄女,夏侯霸的堂妹)刘禅的皇后是张飞的女儿。夏侯霸是夏侯渊的儿子,投了蜀汉后,被封为车骑将军,级别够高了。 真正级别最高的是姜维,在蜀汉后期被封为大将军,可惜刘禅不大信他,只听黄皓的,大将军也没有阻挡的了蜀汉的灭亡!

蜀汉武将职位最高的人到底是谁?真的不是五虎上将?

姜维,蜀汉后期被封为大将军。

“五虎上将”中,马超,黄忠,关羽、张飞被任命为四方将军,赵云仅仅被任命为翊军将军。谢邀!

蜀汉武将职位最高的人到底是谁?真的不是五虎上将?

不同时期,最高武将职位是不一样的,而是随着刘备职位升迁而变动。

刘备刚开始混的时候,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这个“别部司马”差不多就是最高武将。

刘备称王称帝前,糜竺的安汉将军职位最高(地位高不代表权力大),诸葛亮的军师将军次之。关羽的督荆州,实权最重,是地方最高武将。

刘备称帝后,死之前,自然就是关羽、马超、张飞、黄忠的前后左右四大将军。赵云不在此列。

诸葛亮当权时期,大概就是四征四镇,魏延就是北伐期间的征西将军。

一般出现丞相就不会有大将军,大将军是为分丞相大权存在的。所以诸葛亮的丞相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武将最高职位,因为他既可管政,更可管军(这不是越权,丞相权力就这么大)。

诸葛亮死后,自然就是蒋琬、费祎等人的大将军。或许是为了表示对诸葛亮的尊敬,蒋、费等人都没有当丞相,而是兼文武二职。

文官的录尚书事和武将的大将军。录尚书事管政,大将军管军,比诸葛亮的丞相权力小多了。

还有一个蜀汉比曹魏强的地方——无论诸葛亮的丞相,还是费、蒋的大将军,这二者皆可开府。开府是什么?相当于立了一个小朝廷,这是权臣的标志。

无论曹操,刘裕,还是杨坚,篡位前必开府。蜀汉多权臣而无逆臣。仅凭这一点,比魏、吴强太多了。

蜀汉武将职位最高的人到底是谁?真的不是五虎上将?

五虎将是《三国演义》中的提法,按照罗贯中的排序,关羽为首。实际上关羽在被封为前将军之时,确实是军中最高武将官职,但是在后续的发展中,关羽转任荆州太守,武职上没有其他任命,其他将领才有机会逐渐超越了他。

并且在关羽有生之年,地位都未曾被超越,除张飞升任车骑将军外,其他武将都是从刘禅继位开始,才相继有了更高级别的任命。

彼时前、左、右、后将军滑落到第四序列,在之前还有三个档次。马超、张飞后来升至第二档,赵云升至第三档,关羽和黄忠则停留在第四档。

而所谓的武将最高官职,其实并非单纯的武职,而是总览军政大权的人物,是对诸葛亮丞相地位的延续,有三个人达到过这个位置,分别是蒋琬、费祎和姜维。

我们一一分解。

蜀汉为凸显正统地位,沿袭东汉官制

蜀汉作为三国中面积和国力最弱的国家,基本沿袭了东汉的官制,作为统治的基础。但是由于诸葛亮在蜀汉的特殊地位,导致具体官职与东汉存在细微的差距。

按照汉制,中央官制又有决策机构与执行机构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公九卿制。其中,三公为决策机构,地位尊崇,权势显赫,九卿则为执行机构,地位比三公低一级。

三公分别为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原则上太尉才是最高军事长官,但是由于诸葛亮总理军政两届,因此蜀汉并没有任命太尉一职。在诸葛亮死后,为了突出他的特殊性,蜀汉也不再任命丞相一职,其后任者蒋琬、费祎和姜维均以大司马、大将军的职务总领军政。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最高武将职位。

以大将军为首的各级武官

蜀汉武职从上到下十余个级别,而“五虎将”当时虽然地位显赫,但是与后来的封赏相比,却仅能屈居在第四档,前四档分别是:

  • 大将军:蒋琬、费祎、姜维

  • 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张飞、马超、李严、邓芝、廖化、张翼
  • 征西将军/征南将军/征北将军:魏延、宗预、赵云、陈到
  • 前、左、右、后将军:关羽、黄忠、刘琰、辅匡、吴壹

前面提到,大将军虽然是武将最高官职,但是实际上历代都是以大司马或者大将军官职总领朝政,有时权力甚至凌驾于丞相之上。比如东汉之窦宪、梁冀、何进等人,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期间,受迫于袁绍的压力,曾经请封袁绍为大将军,就是为了暂时讨好袁绍,从而缓和矛盾。

在蜀汉官制中,大将军更多的是管理责任,而很少会亲自挂帅,当然姜维除外,首先他是武将出身,其次他继承了北伐遗愿,当时又与内廷不合,所以必须领兵北伐。

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则更多的是一种荣誉称谓,一般都是授给德高望重、劳苦功高的老将,张飞、马超和李严基本都是这种情况。

真正意义上带兵打仗的最高将领应该是征西将军、征南将军和征北将军。

关羽在两代君主时期待遇明显不同

关羽在刘备时期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武将,当时正是南征北战的阶段,还没有到大肆分封之时,因此武职以比较实用的前、左、右、后将军为首。其实关羽在荆州时期总领军政,地位作用已经凌驾在征北将军之上,封个骠骑将军也不为过。奈何死的太突然,刘备还没来得及封赏,就天人永别了。

而刘禅一直将夷陵之战的失败记在关羽头上,所以即使死后也没有追封什么太好的荣誉。

官职只是一种象征,在后期已经没有太大含金量了,无论出于何种评价,关羽蜀汉第一武将的地位是不会改变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