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学习赵孟頫的楷书和行书,应该怎样入手,请高手指教一二?
很简单啊,把赵孟頫拿来,能找多全就找多全——先了解生平情况、其次其所有书法作品,再次别人的评价,最后找自己喜欢的先读分析再临。分析是学习的好方法。
很想学习赵孟頫的楷书和行书,应该怎样入手,请高手指教一二?
感谢邀请。首先,我不是高手,只是一个书法爱好者,我很想把自己学习赵孟頫书法的一些体会同网友分享。如有说的不到位或不正确之处,敬请各位同好批评指正。
一,赵孟頫的书法赵孟頫是元朝著名书法大家,书承“二王”,同唐朝的欧阳询、颜真卿和柳公权并称为“唐楷四大家”。其书风俊朗舒展,笔法讲究连贯运笔,单字笔画之间、上下字之间多有呼应和引带。好多书家称赵孟頫的楷书为行楷,我比较支持这种说法。由此,喜欢行楷书和行书的朋友选择赵孟頫的字帖入手是合理的。
二,初学可选的字帖赵孟頫的楷书和行书字帖,无论是碑拓帖还是墨迹帖都有很多流传于世。我在学习赵孟頫的字时,楷书主要选的是《胆巴碑》,行书主要是《千字文》和《秋声赋》,感觉不错。
三,结合练习魏碑赵孟頫的字多用方笔,我感觉很多地方取法于魏碑笔法。建议学习赵孟頫字的朋友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可以结合练习魏碑,借鉴其方笔和扁平字形的写法,对于学好赵体字有一定帮助。
很想学习赵孟頫的楷书和行书,应该怎样入手,请高手指教一二?
谢谢邀请答问。
"很想学习",即是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法无定法,谈论无实义,实践出真知。不论学哪家丶学何体,皆须从临摹入,从手熟出。此是学书的不二法门。
有师从师教,无师靠自学。依样画葫芦,眼熟手熟即是技法,功夫是练的。
先学楷,再学行,不宜泛学並进。"少则得"丶"慢则会",贪心误事,欲速不达。字无百日功,先得坐得住。选准一个帖,读帖丶临帖,重复操作,"重复是学习的母亲″,书法更是如此。耐得寂寞,肯作笨工。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行行皆是一个理,因人而异法不同。求师问教,最终还是个人修行而开悟。
很想学习赵孟頫的楷书和行书,应该怎样入手,请高手指教一二?
首先谢谢邀请!个观点!我没有教育水平,只是感悟!首先把任政老师的书法练好!就是教科书的书法练好!才能去练习别的书法!看别人的书写好看,起点把字练正了,
只是别人已经很熟练了,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书法多悟!多去观察笔画的走向!笔锋!笔势!自然流露!写字不是吹牛!很随意说说!要勤!把基本笔画练好!古人一握笔就是毛笔!随意书写!也是先学古法!后成一体,写字有自己的感情,和自己的面貌!为什么字如其人一说!就是看字如看人,如果你看一个人的书写能讲出性格!那么你就进步了!🙏😂
很想学习赵孟頫的楷书和行书,应该怎样入手,请高手指教一二?
学习赵孟頫的楷书,行书,如何入手?
赵孟頫,工书法,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笔画以二王为师。笔法源魏晋,晚年入李邕(北海)。
学习他的楷书,应该选择“帝师胆巴碑”。此贴是赵孟頫楷书代表作。
结体秀美 ,变化极具,法度精研,一书之间变化于起伏锋杪,一点之内衄挫于毫芒。
笔画瑧熟,秀中有刚劲,筋骨完备,乍一看温驯,细细推敲,见铁画银钩。
这个帖,没有大起大落,而笔画变化多端。
适合初学楷则,相比唐楷要上手,入帖快,有兴致因为其楷则笔画变化多,具有性情气质,只要用心,字无百日功,锐意进取,百日夺其楷则学来几分。形貌入境,形质需要久长光阴体验感悟。
另外他的“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作品帖,苍劲沉实,雄浑高雅。质朴自然。
此贴充分展示了清真,俊逸
远离世俗,淡远,神韵。
在此不具体展开如何书写笔法,应该说初习,少看教化之论笔法。多读帖感悟,自己的智慧才是真,自己的书写体验才是实。
是为抛砖引玉,快去找来两贴,把玩其味。
取其笔致,得其神貌。
很想学习赵孟頫的楷书和行书,应该怎样入手,请高手指教一二?
先说一个临摹所有帖的通法,也是书法的共性。
(一)用笔:——立锋
由于手中的毛笔出于倾斜状态,我们在转折时很容易笔锋卧倒,进而笔画突然变粗。为了不让笔锋卧倒,我们就要利用笔尖的弹性,使用立锋笔法。
转折产生——节。起笔侧锋铺毫然后立锋,笔就从侧锋转中锋。转折处也是需要提笔立锋,然后再拐弯,笔锋就不会倒下。收笔时也是转笔,也需要弹跳立锋最后出锋。
(二)用笔——铺毫
铺毫就是让笔锋打开,通常用的方法就是笔尖左下方↙快速斜切,由于笔锋是齐的,斜切时笔锋就会打开。铺毫用笔在转折时会用到翻笔,也就是铺毫状态下笔锋的换面。
(三)结构与章法
首先要说一个概念——势,什么是势呢?势就是趋向,是一种倾向。具体解释看图如下:
说到势,就要说节点和轮廓线,学会观察轮廓线才知道字的结构原理,才懂得章法!!
章法也需要轮廓线,轴线,当然这都是势了,要注意观察势,如何对齐的。
楷书的结构要注意零件组合时要互相生发,这样才是一体的结构,一体的章法。
当然要看欧阳询三十六法,黄自元九十二法,注意小的细节。
(四)赵孟頫如何学习
赵孟頫是楷法的大家,学习行书要有比较扎实的楷书基础。楷书是行书的基础!!!赵孟頫取法唐人欧阳询的方笔技巧,同时又以他的先祖赵构为面,融合钟繇二王楷法自成一格。
赵孟頫的用笔方圆结合,起笔多露锋,转折处多用圆转,再加上重复的非常多,所以显得比较圆熟。
学习赵孟頫只要用上面说的规律即可解决用笔的问题,除了这些特征并没有太多特别特殊的地方,与历史的大书法家大同小异。
(五)最后推荐赵孟頫的作品
小楷:《道德经》《高上大玉洞经》
大楷:《胆巴碑》
行书:《酒德颂》《秋声赋》《跋兰亭序》。
只要你熟练赵孟頫笔的运动方法,笔锋的提按动作,这样才可以写的灵活变化,因为不管赵孟頫怎么变,他的用笔运动是不变的,欢迎大家一起交流,感谢邀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