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向美国宣战了。为什么德国没有空袭或者进攻美国本土?
纳粹德国对美国的宣战,其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毕竟两个国家隔着浩瀚的大西洋,德国陆军彼时横扫欧陆,海军却一直是薄弱环节,近在咫尺的英吉利海峡德军都没有能渡过去,何谈登陆美国本土?希特勒这个宣战是值得商榷的。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仅仅六天后,希特勒即
-
二战中最残暴的伪军是哪一支?
本来想推荐苏军叛徒弗拉索夫中将的所谓“俄罗斯解放军”,回过头想想,他们还真没什么特别残暴行为或战果可以着墨,还是首选伪满洲国的伪军“铁石部队”吧。1944年,日军华北方面军拟扫荡越来越活跃的冀东抗日武装,对,八路军著名的战将包森和曾克林都是冀东部队的。可是日军发现如果集中部队作为
-
苏军投降人数为什么比德军多那么多?
这个问题的必要条件,应该加注是苏德战争初期,在纳粹德国的闪电战进攻下,苏军投降人数较多。而到了战争末期,德军成建制投降也是常态了,反而是苏军投降者少了,这跟战争形势直接关联。 一,纳粹德国进攻苏联采用的是突然袭击的闪电战,经过波兰战役和法国战役战火锤炼的德军,运用的是高速突破、大
-
我国抗日战争时间是多少年?
整整五十年,半个世纪的时光。电影《一九四二》中有一节,蒋介石回顾五年来的艰辛,一旁的国民党元老、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愤言到:“整整五十年,1895年台湾抗战,同盟会员林森即已对日作战”。到2017,我们认可的只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没错,没有人规定只有九一八和芦沟桥的时候才算抗日战
-
抛开纳粹意识,对于二战德国的M35钢盔、军旗和军服,大家怎么看?
纳粹德国的M35钢盔源于一战时的德军钢盔形状,这个跟第三帝国关系不大,大约是德国人喜欢这个口径和造型吧,不过戴在国军士兵脑袋上总是感觉不协调,应该是我们的士兵不够壮不够高的原因?纳粹的万字旗是希特勒亲自设计的纳粹党徽标,之后套色出来的军旗,并为此在1935年颁布了《帝国军旗法》,
-
国民党将领黄维军事水平到底怎么样?
淮海战役,如果国军第十二兵团司令官不是黄维中将,交于用兵狡诈的胡琏中将,恐怕战场形势对解放军会困难许多 ,这是蒋的劫。以十八军、十四军、八十五军等土木系骨干部队组成的第十二兵团附辖快速纵队,共装备精良的12万大军 ,是陈诚的老本,淮海战役打响后由华中来援。在国共双方战场兵力比较接
-
为什么抗日战争时期福建作为沿海省份没有被日本攻下呢?
台湾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即已割让日本,到抗日战争爆发时,日本人已经在台湾经营了四十多年,台湾海峡及福建的出海口完全被日军遏制。日寇进犯华南,为的是切断国民政府的国际货运通道,切断抗战输血命脉。自1939年《日苏互不侵犯条约》签署后,苏联不再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物资,渤海,黄海尽在
-
国民党将领刘峙为什么能成为淮海战役的总司令?
本来蒋介石是准备用白崇禧统一指挥华东和华中部队与解放军战略决战的,可是这样整个战区国军嫡系或精锐部队高达100万,老蒋不免疑心病犯了。以桂系跟蒋介石多年的恩怨矛盾,老蒋对白崇禧一直是既用且防的,把淮海及武汉地区所有部队交给白指挥,蒋介石不放心开始反悔了,将其一分为二,分别成立了徐
-
隆美尔和蒙哥马利究竟谁的军事才能好?
如果率领对等兵力作战,隆美尔可以把蒙哥马利碾压成渣渣,这就是结论。隆美尔这只沙漠之狐就不重复介绍了,答友们都很了解,我也曾经专门回答过隆美尔的军事生涯。只说蒙蒂,这厮出道是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中,指挥英军第三步兵师表现出色,渐入高层眼底,也倒不是蒙哥马利少将当时怎么厉害,实在是德军闪
-
二战期间美国给日本带来的伤害是最大,为什么现在日本还跟美国的关系这么好?
首先日本民族的特性有些欺软怕硬,对强者有本能的尊重,越打服他越服气你,而所谓的以德报怨是无用的,这一点我非常反感我们之前的做法,你从日本对俄罗斯的态度就能看得出来,前苏联消灭了丫七十多万关东军,拉去西伯利亚做苦力的也没回来多少,占着北方四岛就不给你。可是安倍朝见普京,一路小跑,贱
-
国民党高级军官中,谁的军事才能最高?
从战场表现和战绩上看,首推胡琏。评价军事才能,是比较笼统的一件事情,军事理论和实战结果都算军事才能的范畴,那就很难去区分和比较了。最好的方式还是考察一个将军长时间作战的综合战绩,胡琏得分很高。从接任“土木系”看家部队第11师算起,到十八军、整编11师、第十二兵团副司令、新十二兵团
-
为什么《亮剑》中,孔捷可以笑到最后?
自古以来,中国军人的传统操守被做如下标签:第一,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套用一句当年的流行语就是,理解得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第二,忠诚为要务,不忠诚的军人再能打也不成。第三,军人以带兵为纯粹,尽量少参与政治。记得,这里不包括胜败,因为没有常胜将军。李云龙,第一条做的太不好,经常抗命,
-
如果二战德国出装备,其他国家出人力当盟友,二战结局会改变吗?
没有可能,二战的欧洲战场比拼的是钢铁、资源和科技,德国严重所缺乏的并非是人口,是资源,所谓的装备,也是资源的一部分延伸。到纳粹德国投降时,由于已经进行了总动员,其兵力已经超过1000万人,陆军实力并非不堪再战,但是满天都是盟军的飞机,德国本土的一切军事工业、铁路公路、重要城市全部
-
苏联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有功劳吗,如何评价苏联在二战中的表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轴心国”一方,分别是德意日三个国家,而其中科技最发达、工业能力最强、军事综合战力最强的就是纳粹德国,同盟国方面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罗斯福总统在美国参战后也明确指出,希特勒德国是最凶恶的敌人,美国必须执行先欧后亚的战略。但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美英存有故意消耗
-
抗日战争时期湖南为什么成为日军最难攻克的地方?
“若叫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这两句话道出了为什么湖南抗战成为日本人的梦魇,抗战八年,中日大规模22次会战有6次爆发于湖南,日军在湖南损失近21万人,湖南3000万人口有210万参军,中流砥柱一省。一,湖南战场集中了国军最精锐的一批部队。武汉会战失败后,湖南成为战略相持阶段
-
二战军事实力强大的日本为何会败给英美?
所谓的军事实力强大,那是相对的。日本的军事实力对当时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来说,貌似是强大的。因为旧中国是农业国,缺乏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仅能够制造部分轻武器,而现代战争需要的飞机、军舰、坦克和大炮等重装武器,几乎完全依赖进口,保有量也很小,中国军人完全是以血肉之躯在与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
-
《亮剑》中李云龙为什么要建骑兵连?
在二战的中国战场上,尤其是华北敌后抗日战场上,骑兵这一兵种还没有过时,相反,还具备一定的速度与突击优势,每支八路军队伍都以拥有骑兵为荣。骑兵作为冷兵器时代的主力兵种,在热兵器尤其是自动火器出现后逐渐走向衰落。我们知道,骑兵最可怕的战场对手是密集的机枪火力和装甲战车,陈赓将军在长征
-
国民党将领杜聿明带领的第五军为何能成为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
其实第五军的创始人应该是国军装甲兵司令徐庭瑶,此人保定军校三期毕业,跟白崇禧和张治中是同学。杜聿明黄埔毕业任中级军官时,是跟着这位仁兄混的,才有机会执掌第五军。徐庭瑶在1933年的长城古北口抗战中已任第17军军长,杜聿明时任该军第25师旅长。长城抗战后不久,徐庭瑶受命带团去德国法
-
诺门坎战役中日本惨败于苏联之手,为何关东军始终不服?
因为关东军来不及使上全部力气。1939年的诺门坎战役是两个小弟先干起来的,一边是蒙古国边防军,一边是伪满兴安军。小弟分别向大哥求援,于是演变成苏联军队和日本关东军的战争,但是在战役之初,双方高层就没想打成全面战争,各怀鬼胎。当时关内战场中日正值武汉会战期间,双方都提调了最大规模的
-
龙文章和他的袍泽们的南天门一战算是胜利了吗?
嗯,熬到了虞洽倾师主力的总攻,算胜利了。可实际上这次战斗的背景的中国远征军反攻滇缅的“松山战役”,远比龙文章这茬惨烈的多。中国远征军1942年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兵败如山倒,日军一直追到怒江的惠通桥,紧急时刻国军工兵炸毁桥梁,同时军委会急调之宋希濂36师业已赶到怒江东岸布防,击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