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装部队是什么部队?
“重装部队”其实是个泛指,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军事装备条件下有不同的诠释,基本含义只是“重装备部队”而已,有较强的相对性,因此不能做准确定义。比如淮海战役期间国共双方仍以轻步兵为主,那携带几十辆坦克、几百辆汽车的黄维兵团就是“重装部队”,其实第12兵团的机械化程度并不高,仅是以第1
-
10万中国军队死守河南洛阳6年,为何必须堵死日本军队?
这个提问表明对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形势缺乏必要的了解,位于黄河南岸的洛阳得以苟安数年,完全是由于日寇华北方面军始终兵力不足的缘故,而并非什么国军“死守”之功。没有真正的进攻,当然是“六年不破”,到1944年日军发动“一号作战”时,洛阳三天就丢了。(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武汉会战以
-
广西属于哪个战区?
在抗日战争中,广西隶属于第四战区,司令长官最初由军事委员会军政部长何应钦兼任,后由北伐名将张发奎统领。第四战区的作战范围开始划定在广东、广西两省,广州沦陷以后,第四战区长官部移驻广西柳州。(何应钦)但是在广西境内还有另外一个军事指挥机构,即由白崇禧为主任、林蔚为参谋长的“军事委员
-
湖南属于哪个战区?
1938年武汉沦陷后,“武汉卫戍总司令部”改组为第九战区,长官部置于长沙,湖南省全境均隶属于第九战区,以陈诚为司令长官。长沙大火后不久,陈诚常驻重庆兼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长,保举第一兵团总司令薛岳代理战区司令长官。(第九战区首任司令官陈诚)出身粤军的薛岳虽然不是“土木系”将领,但3
-
解放军里的纵队相当于军还是师?
纵队到底有多少兵力,是个什么规模的建制?这个问题其实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情报部门也多次提问和侦察过,因为如果不能确定“纵队”的真实编制,就无从计算双方战场兵力对比,以及据此制定作战计划,也说明“纵队”这个建制不仅迷惑了答友,也彻底搞晕了敌人。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共双方根
-
战区司令员和军种司令员谁职务高?
恕不方便讨论现在的情况,不妨可以从民国时期的战区司令长官和军种总司令来参考分析一下,理论上讲两者级别基本相同,但具体到岗位重要性上,军种总司令地位略高,道理很简单,民国时期国民党军队只有陆海空三个军种,而划分的战区最后时达到十四个。(海军总司令桂永清)国军首次建立陆军总司令部是在
-
“司令”这个称呼在军队中是何时开始盛行的?
“司令”的字面解释是“司职军令”的意思,用军事术语可诠释为“部队长”的别称,中国古代的司马、大司马即可理解为“司令或总司令”的军职。但不要想当然地把司令认为是特别高级的军队职务,因为“司令”这个词有两种可能的用途。(集中营司令剧照)第一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军队高级首长,当军队的规模
-
打仗的时候是不是真的有督战部队?
第三次长沙保卫战期间,方先觉还是第十军预备第10师少将师长,奉命死守长沙城东南防线,战斗打响前,方先觉就命令师政治部组织督战队,军官由政治部派出,士兵从师部抽调,这种做法是国民党军队的惯例。方先觉给督战队下达的命令是:“有擅自撤退者,就地枪决”。从部队番号可以知道,预备第10师原
-
战争史上,有哪些运气逆天的存在?
“孟良崮战役”张灵甫全师覆灭的一个主因,是崮上没有水源,不仅官兵渴得不行,重机枪也因此打不响了,直到整编74师灰飞烟灭才大雨倾盆,这就是命。而“南麻战役”整编第11师的最后关头,一场大雨挽救了胡琏的危局,跟同期同学张灵甫相比,胡琏的运气可谓逆天。(范汉杰)胡琏的运气一向不错,抗战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军事天才?
什么是天才?就是在某一领域没有进行过任何专业教育或专业训练,却能大放异彩的人物,就这一层面说,林彪和粟裕都不能上榜,因为就读过黄埔军校,主席当过半年的湘军,彭总也是湘军行武出身,“平江起义”时已经是团长。在大兵团作战领域,个人心目中的天才是韩先楚,开国上将,四野翻身仗的功臣。朱老
-
武汉会战后国民政府在部队编制上有何改变?
淞沪会战期间,中国军队作战失利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指挥层级过于复杂,战役打响时淞沪战场被划为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最初只有张治中的第9集团军(第36、第87、第88三个德械师为主力)投入战斗,不过是军事委员会、战区、集团军、师这四级指挥序列。(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日本陆军到
-
为什么日军初期用竖式肩章,后期用领章呢?
古贺传太郎,骑兵中佐(追晋大佐),关东军混成第38旅团骑兵联队长,1932年元旦随旅团主力击败黄显声的辽宁警察第三总队后,侵占锦州。此时该地区已无东北军正规部队,古贺率步骑兵不足百人舞舞扎扎四处扫荡,在锦西县(今葫芦岛市)城西龙王庙地区,被炮楼上的民团枪手发现,一枪落马,二枪毙命
-
希特勒曾下令毁灭巴黎,却为何没有得逞?
美丽的古城巴黎能在战火中最终得以保全,战后出现了德国国防军两名将领“争功”的戏剧性现象,一个是陆军元帅隆美尔的参谋长斯派达尔将军,一个是具体负责巴黎警备的冯*肖尔蒂茨将军,关于拒不执行希特勒摧毁巴黎的命令的行为,在战争结束前那自然是“抗命”行为,而在战后则是减轻战争罪行的“光荣”
-
什么是运动战?有哪些关于运动战的详细论述?
胡宗南1947年进攻延安的时候,算上马家军的部队、榆林邓宝珊的部队总计有25万人马,其中胡宗南的嫡系中央军就有15个整编旅(师)14万余人,而为了应对敌人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延安成立的西北野战军有多少人呢?六个旅26000人,约为敌之十分之一。就凭这么点部队,彭总率领野
-
电视剧《亮剑》李云龙的部队为何一挺马克沁重机枪都没有?
八路军胶东军区西海独立二团,直到1945年才拥有了第一挺重机枪,还是1939年在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老宅里挖出来的,由于水冷套是用黄铜制作的,被干部战士爱称为“老黄牛”,这已经是山东八路军宝贝一般的重武器了,战功赫赫。到日本投降后,该团才又分配到一挺九二重机枪,算是有条件成立了“重机
-
军事上的“一线、二线、三线”以及防御纵深等是什么意思?
科普,以60年代我国国防纵深划分的标准,首先弄清楚你的家乡处在几线?为了应对两个超级大国的威胁,当时的口号是“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一线地区指陆地边境及沿海地区,大致可以界定为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吉林、辽宁、內蒙古、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新疆和西藏各省和
-
《亮剑》中同样是日军,为何李云龙看见穿皮鞋的日军,立马下令撤退?
《亮剑》里满满的都是军事知识,老兵能在战场上生存得更久,靠的就是作战经验丰富。李云龙从山下鬼子行军的鞋底上看出异常,情知绝不是虎亭据点驻防的日军,事出蹊跷必有妖,出于战场直觉立即命令打埋伏的一营撤退,这叫敏锐,但是已经撤不下来了。这里没有关东军什么事,华北日军为了给“战地观摩团”
-
清末民国的云南讲武堂为什么能成为全国最好的军校之一?
蒋介石就任黄埔军校校长期间,曾有一个非常倚重的亲信王柏龄,是早年一起从保定陆军速成学堂保送日本东京振武学校的同学。历任黄埔军校教授部首任少将主任、代理教育长、黄埔教导第二团团长、黄埔教导师师长,为什么如此受到重用?因为王柏龄担任云南讲武堂教育长职务长达七年时间。(王柏龄)王柏龄后
-
二战时期双方步兵交战的距离有多远?抗日剧中用手枪射杀冲锋中的日军真的能做到吗?
《长沙保卫战》有个片段反应了这个问题,当日军步兵在火力掩护下强渡新墙河时,杨汉域第20军的川军兄弟们隐蔽在南岸阵地里射击,步枪却打不到敌人,无奈之下,营长命令战士们跳出战壕前移100米,冒着敌人的炮火伏在河岸上射击。鬼子是打着了,我军伤亡一定增加。抗日战争早期,中国军队装备的步枪
-
中国近代历史上技术含量最高的军与军之间的对决是谁与谁率领的,为什么?
韩先楚辽东扬威,“千里驹”全师覆灭。这就是解放战争初期两个“军”级单位对决的新开岭战役,一方是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军区的第4纵队(即后来的四野第41军),一方是国民党中央军嫡系第52军。这一仗彻底打疼了“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更导致该军军长易将。(开国中将胡奇才)战后杜聿明曾经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