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曲一直在改革,你认为新戏曲唱腔好听还是老戏曲唱腔好听?你最喜欢的戏曲演员是谁?
老戏曲唱腔身段可以原滋原味加以保留,白先勇策划的昆曲《牡丹亭》就不错只删不增,少部分封建糟粕的东西可以删掉、大部分精华内容加以保留。配乐乐器可以调整使之更加优美、更加为现代观众所接受。舞美服装可以在保留戏曲演员表演特色的基础上有一些调整变化,使之更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趣味。新的戏曲
-
京剧会灭绝吗?
世界上有那个国家想要灭绝自己的传统文化?国家不但要扶持培养传承传统文化的学校和艺术团体,更要培训能够欣赏传统文化广大观众。传统戏剧观众的培训从基础教育抓起,中小学语文课已经增加了古诗词文言文比例,中小学音乐欣赏课增加昆曲京剧等传统剧目经典唱段内容,问题迎刃而解。
-
哪些戏曲有“中国戏曲之母之称”呢?
当然是昆曲呀!《红楼梦》中的贾府上下宴会听戏欣赏昆曲的时候,京剧还尚未诞生呢!把黛玉听痴了的“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是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宝玉去梨香院要龄官唱的“袅晴丝……”,是昆曲《牡丹亭》中闺门旦杜丽娘。宝钗生日宴会上点的热闹戏“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是昆曲《醉打山门
-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向林黛玉推荐了一部著名的戏曲作品,这部戏剧的作者和书名是什么?
《红楼梦》小说中宝黛共读的是唐代元镇的《会真记》,但宝黛共读之后中对白内容中涉及的是元杂剧《王实蒲西厢记》(由《会真记》改编)“我是个多愁多病生,……”、“……银样蜡枪头”。宝黛共读西厢后,黛玉独自路过梨香院听到小戏子唱的是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则为你
-
为什么越剧电影红楼梦中的宝黛形象至今仍然是许多观众心目中最经典的?
60年前1958年越剧红楼梦首演,1962年越剧红楼梦拍摄了电影版上映后全国轰动,从此徐玉兰王文娟的宝黛形象深入人心。七十年代末期62越剧电影红楼梦重映,再一次轰动全国徐玉兰王文娟大师精湛的演技又一次征服了全国观众的心,自此成为了宝黛形象的模版,徐王两位大师的表演一直在被模仿从未
-
为什么现在人们很少听戏了?
感谢邀请!时代变迁、生活方式改变,听戏的人少了这是必然的。听戏的人少、看戏的人更少,但真正全面体现戏剧魅力的是看现场戏曲表演。喜欢戏曲,昆曲《牡丹亭》是必看的戏。昆曲六百年百戏之母,《牡丹亭》四百年至今是京剧中被直接保留的曲目。昆曲之美,词美、唱美、舞蹈美,过去有人说:没有到过北
-
《红楼梦》书里为何频现《西厢记》里的台词?
这个问题不全面,在红楼梦书中与《西厢记》台词同时出现的还有《牡丹亭》台词。《西厢记》的故事诞生于唐代的《会真记》后来又有“莺莺传”,又有改编成为戏曲是元杂剧《西厢记》。昆曲在元末明初才形成,在明代和清代初期中期盛行。红楼梦小说中宝黛看的是《会真记》,在回目中写的是《西厢记》,宝黛
-
明清时极盛一时的京剧,如今看的人怎么越来越少了呢?
题主:首先,京剧诞生于两百年前的清中晚期,明朝时期根本还没有京剧这码事儿。其次,元末明初昆曲诞生于江苏昆山,在明和清初中时期盛行。昆曲至今已经六百年,是中国百戏之母。京剧来源于徽班进京,是在承接昆曲整个表演体系基础上由唱腔本地化、唱词通俗化、舞蹈简单化而形成。其它地方戏剧种也基本
-
为什么《红楼梦》里宝玉与黛玉看《西厢记》得躲起来看,而却可以正大光明的跟贾母一起看《牡丹亭》这出戏呢?
简单的说就是看舞台表演的效果,和阅读剧本的效果存在很大的差距。昆曲是一种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而在老老小小的家庭聚会中点戏一般都是东点一出、西点一出就如一台晚会节目一样是各种剧目的大杂烩,很少在家庭聚会这种欢宴场合会演出整本连续而完整的故事,《牡丹亭》这种爱情戏同样看起来情绪和故事
-
为什么现在没人看样板戏了?
想一想,年龄最小的经历“现代京剧”和“现代芭蕾舞剧”独占舞台的人,也已经五十出头了。年龄再小一些的人,对那个年代是文艺舞台是根本没有记忆的。那个年代“传统京剧”被禁演了,只有“现代京剧”可看,后来重演“传统京剧”年轻的观众们根本就兴趣不大,现在连当年最小的“现代京剧”观众都已经老
-
87电视剧和62越剧电影中,宝黛爱情故事情节的本质差别是什么?
87电视剧和62越剧电影宝黛爱情故事情节的本质差别:在62中贾母由疼爱黛玉,在宝玉挨打之后转为欣赏宝钗,在“紫鹃试玉”后进一步转变为支持“金玉良缘”。“紫鹃试玉”宝玉发了痴病,为了给宝玉“冲喜”,贾母最终主持了宝玉与宝钗的婚姻,从而造成了“黛死钗嫁”的结局。62宝黛爱情故事情节完
-
样板戏对京剧做出的贡献有多大?
所谓“样板戏”,是在“十年”中由旗手从新中国十七年(1949年~1966年即“十年”之前)所创作的已有的“现代京剧”中精挑细选的八部作品起源。在八部作品之后,新加入“样版戏”的真正在“十年”创作的“现代京剧”作品应该仅有一部《杜鹃山》。在“十年”后期,拍摄于1975年的湖南花鼓戏
-
黛玉静心听戏《西厢记》,她主要听到了什么词?这是少女的春心萌动吗?
首先,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黛玉与宝玉在大观园桃花树下共读的是《西厢记》,之后黛玉独自走过梨香院墙角听到的却是昆曲《牡丹亭》。黛玉所听到的是昆曲《牡丹亭》中的“惊梦”一折,“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等句是官宦小姐杜丽娘在与丫头春香一起游后花园后春困,午
-
河南豫剧与京剧哪个更为全国观众所接受?
五大剧种京剧为首,激情高亢振奋精神。人物成次分明角色全面,唱腔几大名派可称国翠。
-
哪里有戏曲春晚?
中央电台11戏曲频道除夕夜戏曲晚会,还有歌舞晚会十五频道。中央一套与地方省市县统一春节联欢晚会。
-
上联:红楼梦读西厢记,如何对下联?
英烈传论水浒传。
-
黄梅戏几位主要艺术家为什么各奔东西?
可惜阎凤英这代艺人,不图个人利益只为艺术,没赶上好时代早早离开了舞台被上帝召回到天庭去了,走时才三十八岁正是风华正貌时侯。王少舫领着剧团苦撑了几年,文革结束后又涌现出一批新秀,随着开革开放都各奔前程。现在的人为钱到处找出路,传统艺术文化面临失传了。
-
你是如何理解中国戏曲里的“旦”角?
旦角分行当,花旦,老旦,小旦,刀马旦,青衣,闺门旦,各行当有各行当的特色与功用,
-
在农村发展,经常有大爷大娘来让我下载戏曲,耽误好长时间,又不好意思拒绝,怎么办?
自己美化自己,自己给自己戴高帽子,自己在费劲的表杨自己。这样的人生在尘世间也不枉然了!你完全可以去收取所谓这些人的费用,来弥补自己的损失。
-
豫剧是不是影响力和辐射力最大的剧种?
豫剧在中国是最大的一个剧种,西到新疆,东北到黑龙江的鹤岗,深圳,香港,台湾很多地方都有豫剧团。著名豫剧大师常香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自己的演出经费,购买了一架战斗机献给了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常香玉开创了艺人捐献飞机的先河,也是唯一捐献飞机的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