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朝李靖为什么驳斥陈寿对诸葛亮军事能力的评价?
李靖并没有驳斥陈寿对诸葛亮军事能力的评价。李靖“驳斥”陈寿说法的来源这种说法来源于《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其中,有几处,李靖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高度肯定。李靖认为管仲、乐毅、诸葛亮战必胜,守必固。李靖还对诸葛亮的八阵法、治军思想、王佐之才大加赞许。最后,李靖还表示自己曾讲述黄帝、太公
-
《三国志》作者陈寿的恩师,为何被人骂做是卖国贼?
陈寿的老师谯周,乃蜀汉政权的光禄大夫。邓艾兵围成都之时,蜀汉政权一片大乱。有人主张投靠东吴,有人主张南逃。谯周力排众议,主张向曹魏投降,并最终获得了刘禅的认同。就这样蜀汉政权灭亡了,所以后人说,蜀汉是被谯周“说”亡的,他就是个“卖国贼”!谯周是个“卖国贼”以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夫
-
陈寿的《三国志》为什么对诸葛亮评价不高?
《三国志》是正史,比较公正的《三国演义》是小说,通过民间演义,诸葛亮被神话了很多的
-
蜀臣陈寿《三国志》记载关羽偷袭孙权湘关盗取粮草是否注定蜀汉先亡?
导语:关羽夺取湘关的粮草,这件事发生的时间点非常重要。我们在关羽传里看不到这件事,在吴主传中也看不到这件事,只有吕蒙传里面有相关的记载。如果这件事非常重要而且促成了孙权集团偷袭荆州,那么我觉得至少应该要在两大主人公的传里提及这件事。很可惜的是并没有,这就足以说明,这件事或许发生过
-
淮南三叛明明是勤王义举,为何被陈寿称为“叛”,陈寿是何居心?
陈寿笔下的淮南三叛,到底是不是正义的呢?我们必须要先了解这三叛的主人公是谁。第一叛是公元251年,镇守寿春的曹魏太尉王凌和他的外甥兖州刺史令狐愚,发动的叛乱,目的直指刚刚发动高平陵之变的司马懿。第二叛是公元255年,驻守在寿春的镇东将军毌丘俭和扬州刺史文钦,发动的叛乱,目的是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