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比亚、伊拉克的政权被美国推翻了,但古巴和委内瑞拉却完好,为什么?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古巴和委内瑞拉是不同的。古巴自卡斯特罗和切格瓦纳革命以来,除了转瞬即逝的猪湾事件,国内一直是和平状态。更重要的是,卡斯特罗虽然言谈举止夸张,但政策上很温和。虽然反美,但古巴并没有和美国闹僵,连古巴境内的美国关塔那摩基地也没有占领。就执政上,卡斯特罗在力所能及的
-
《红与黑》为何会被许多国家列为禁书?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主要是道德问题。作者司汤达将于连勾引贵族妇女和少女的行为,过于洗白,这不符合当时的社会道德。于连第一次是勾引市长夫人。客观来说,市长对于连还是可以的,大家是雇佣关系,市长没有拖欠过于连的工资,也让于连进入上流社会得以认识了一群人。但于连却勾引了心地单纯的市长夫
-
为什么霍去病初次带兵打仗就这么厉害?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萨沙第8571条回答。其实霍去病第一次打仗只是练手而已。公元前122年,霍去病18岁第一次打仗,封为骠姚校尉,率领800骑兵。可见,霍去病第一次打仗兵力并不多,只有800人。也就是说,这支部队只是执行小任务的偏军而已,对战局不会有决定性影响。这说明汉军总指挥很
-
清朝人口为何从7千万迅速增到4亿?这种爆炸式增长是什么原因?
人口问题一直是我们这里的一个热门话题。一开始的观点是:人多好办事;后来又说:人多了影响发展;往后又出现了人口红利的概念,反正现在是鼓励大家多生娃了。清朝初年的人口,其实并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统计,大概估计在7000万——1亿之间。可是到了1840年鸦片战争的时候,清朝人口直接突飞猛
-
智能手表到底值不值得买?
如果评选10大鸡肋电子产品,我想智能手表应该会榜上有名。为什么这样说呢?你听我一一分析。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智能手表完美地符合了这个定义。1,为什么说智能手表弃之可惜呢?智能手表值不值得购买呢?我想它是有值得购买的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智能手表体积小,携带方
-
与其靠养儿女防老,不如靠养身体缓老,靠养老伴同老,您怎么看?
我很赞同这个观点。当今社会,靠养儿女防老,会被越养越“老”,还不如攒点钱和老伴同老。时代在变,人的思想也一直在变,儿女也有自己的家庭,他们需要给自己的家不停的输入血液,养活这个家,在忙碌中停下脚步好好对待老人家那已经是很孝心了,多少父母年老时,儿女不在,与老伴孤独终老,有多少时间
-
世界上最可怕的植物是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我看了很多条友的回答,大部分人回答的内容都是讲这些植物如何毒,不管是花、是草或者是树,它们都有极强的毒素,人或者是动物一旦碰到它们,轻则受到严重伤害,重则有可能丢掉性命。这些植物虽然可怕,但是通常情况下它们都是呆在原地一动不动,伸展出自己的绿色枝叶,尽情地吸收阳光,
-
吃六味地黄丸注意什么?
吃六味地黄丸注意什么 吃六味地黄丸注意的事项比较多,如遵医嘱、调整饮食、注意用药时间等。 六味地黄丸用于治疗肾阴亏损引起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腰部和膝部酸软无力的感觉),骨蒸潮热(发热像潮讯一样有固定时间,感觉热自骨内向外透发而来),盗汗(入睡后汗出异常,醒来后汗出停止)遗精。
-
公务员考试报考不限专业的岗位,上岸的难度是不是很大?
难度大,而且真的很大,虽然考公路上荆棘遍地,但办法总比困难多,还是要在夹缝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上岸办法。为什么三不限上岸难度很大?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呢?继续看下文。一、”岗位不限+公考热“必然导致三不限岗位招考难度直线上升。比如:2022国考报名中,据官方数据显示,共有逾200万人
-
藕有哪些新吃法?分享一下吧?
告诉你一个人简单的新吃法吧!生姜藕片:一,成品特色,北方风味,清香可口。二,配料比例,原料10公斤,盐2公斤,生姜汁200克,八角50克,凉开水适量。三,加工过程,将原料去皮,切成三角形片状,入缸腌4-5天,每天翻缸一次,然后将水倒掉控干,在藕片中拌入各种调料,加少许酱油,让其自
-
给爷爷买套养老房,房产证写的是我,然后从来不关心老人的小姨突然掏钱要给那套房子装修,这是因为什么?
你小姨和你爷爷根本不搭界,你小姨只和你姥爷有关系。所以你这个小姨为什么要掏钱来装修房子,还真是个迷。你不妨去问你妈,看是不是你妈给你小姨(她妹妹)有什么承诺。再没有弄清楚问题之前,千万别让你小姨对房子进行装修。如果不阻止她对房子进行装修,到时候她让你姥爷住进去就麻烦了。
-
无性婚姻能维持多久呢?
很多年前我打工的那个工厂,有个门卫叫老韩,其实那个时候他才35岁左右吧。老韩是外地人到那去打工的,已经在那好多年了,一直单身挺穷的,就是住在工厂的宿舍里,人很老实。有一次在我们工厂外面,有个残疾女孩儿,拿着一些比较重的东西,在工厂门口那等人,结果老韩就非常热心的把那女孩儿送回了家
-
在帐篷过夜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除非没有地方休息了,才会选择在帐篷里过夜。那种滋味儿,和在家里休息,根本就没法儿比。我第一次在帐篷里过夜,是1996年七月下旬的汾河河堤上。由于连降大雨,汾河二库放水泄洪。汹涌的汾河水看似平静,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泥浆似的河水,就像一把无声的锯子。悄悄地从水下掏削着河堤。等到掏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