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天国军队的数量大概是湘军的几倍?为什么太平天国最终失败了?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太平天国的军队是黄巢、李自成之流一样,大部分是虚的。太平军在金田村起义时,有2万人,但能够作战的青壮年只有3000人。其余基本都是跟随太平军一起行军的老弱妇孺。从广西到南京这一路,太平军因缺乏根据地,都是带着随军家属一通走的。所以表面上太平军规模庞大,其实能够
-
张无忌能不能打过乔峰?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我们可以类比一下。金庸的小说中,有一个始终存在的参照物,就是少林寺方丈。历年来,少林寺方丈的武功大体是一致的,不会有太大差距。那么,对比和少林寺方式的武功差距,就可以知道高手的武功究竟如何。我们首先看看张无忌。张无忌曾经攻打金刚伏魔圈,面对渡厄、渡劫、渡难。第
-
歼20为何还没有开始大规模量产?
2017年歼20没有大规模生产?美国当年也是如此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萨沙讲史堂第七百零八期】(军事系列第316讲)外媒认为,歼20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生产的迹象。对比F22,这也不难理解。听萨沙说一说。北美媒体根据卫星图分析,目前只发现2个解放军基地部署了歼
-
二战时期谁是美苏之下的第三强国?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对不起,苏联可不是第二强国。首先,排行第一的当然是美国。二战前,美国工业产量占世界总份额的38.7%,接近40%。这是其他国家不能企及的。这还是战前,1941年以后美国开始全面战争化,工业生产力猛增,一度超过了50%。而排行第二的则是德国。二战前,德国的工业产
-
你知道日本的哪些冷知识?
日本女性结婚时要把脸抹的越白越好,却要把牙齿涂的越黑越好,出嫁前还要和父亲一起泡澡,纳尼?(日语里表示惊讶的语气)定居在日本的表弟找了个日本老婆,前年表弟结婚我们前往日本观礼,在日本待了一个星期,了解了不少日本的冷知识,其实冷知识在日语里叫做豆知识。日式婚礼的冷知识我们中国人的
-
军统的势力到底有多庞大?
军统的势力到底有多庞大?还是用数据来说话。根据美国战略情报局在二战末期的调查认定,戴笠掌握着18万名便衣特工、7万名武装游击队、2万名“军事委员会别动军”、15000人的“忠义救国军”,还有沿海地区4万名受其控制有组织的海盗(游击武装),以及军统局本部和分支机构工作人员,总共有大
-
俄罗斯敢于开战的最大底气是什么?
这次在网上为大帝加油打气、助威呐喊的人很多。不过我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俄罗斯敢于开战有啥底气呢?说句实话在,俄罗斯那底气是严重不足的,漏气的地方却是比比皆是。唉!俄罗斯只不过是在做困兽之斗罢了!不过这次俄罗斯真的拿起武器战斗之后,大家也可以看出一个现象,那就是:真正敢赤膊上阵与俄
-
男子在车内实施强奸,车辆系作案工具要没收吗?
车车嚎啕大哭,直喊冤枉、冤枉。车辆算作案场所,而不是作案工具。如果深入思考的话,有的人吃在车上,睡在车上,那么此时这辆车就相当于这个人的房子,属于私密空间,再未经允许的情况下闯入车内可以类比推理为私闯民宅。那么,车辆既然不是作案工具,就不能没收。但是车辆算作案场所的话,那就可以查
-
你还记得刚离开父母,出来闯荡的你过得怎么样吗?
想想坐牢般的日子,突然酸到眼睛了。那年离开家,十五个月没有回家,甚至十五个月没有和外界联系的痛苦滋味,感叹自己当年怎么会有那么强的忍耐力,这经历可能只有我这个职业的人才会有。那年22岁,大学毕业后,找了一家船公司,蒙头蒙脑的就上船实习了。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父母,踏上跑
-
人到中年,骨质疏松,用什么方法补钙效果最好?
有的人每天牛奶、钙片、骨头汤到医院一查还是骨质疏松的很多,骨质疏松该怎么预防?已经有骨质疏松的人还能有改善吗?今天就来跟您聊一聊关于骨质疏松的问题吧!中年人的骨质疏松的小心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的微细结构破坏,导致股骨的强度降低和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代谢疾
-
在今日头条上发图文,怎么把图片穿插在文字中间?
文章写完后,右下有设置标识,点击,会出现排板模式,点击变绿色,在点击完成。后将分段线点在想加合适图片的一段,在点击图库或视频,精选后点击,在完成即可。为了说明提问,示范图片,与主题无关,望谅!
-
2019年粮补通知河南省禹州市小吕乡补多少一亩地?人多地少怎么办?
这个还真不清楚,你可以咨询一下你们组长。
-
让你最念念不忘的味道是什么?
家的味道
-
父亲走了,母亲该谁养?
一个正常人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提出这样问题的人,心理已经扭曲了,变形了。说实话,这样的人真不如乌鸦。
-
能上985的学生,在小学和初中时都会超前学习吗?
您想知道那些学霸高考状元们,他们是不是在学习进度和方法上不同于其他的普通学生。想总结一下,是不是那些优秀的孩子都有一些共同之处,把好的方式分享出来。想法很好,不过实施起来却不容易。以前就有过不少天才孩子的父母,把自己孩子的成功教育写成了书供大家参考。但是这种成功基本上可以说是无法
-
养猪的利和弊?大家都来讨论一下?
我记得小时候,在70年代,农村每家每户除了种田种地以外,每年家家户户都喜欢养几头猪,既可以赚点零花钱,还可以将猪粪做肥料。 78年中国改革开放,一家一户的散养,由于农民养的数量少,生长速度慢,经济效益差,逐渐被大型养猪场所替代,现在科学养猪,一个人一次可以养几百头,三个多月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