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并王伦这件事情,为什么一定要着落在林冲身上?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就是吴用的狡诈之处。

可以说,吴用是整个梁山的大脑,比晁盖聪明十倍,比宋江也要聪明三四倍。

当时晁盖他们7个人上了梁山,王伦一看他们太厉害,不敢收留。

其实王伦所作所为不能说错,因为稍后晁盖他们确实将王伦杀了,鸠占鹊巢。

王伦不收留他们,也只是自保而已。

晁盖没有看出王伦的意图,但吴用看出来了。

吴用不但看出王伦不愿意收留,还看出2个重要情况。

第一,林冲明显对王伦不满意,似乎想要造反。

第二,王伦的手下宋千、杜万等都是粗人,没什么能耐,容易对付。

此时晁盖他们被朝廷通缉,得罪的又是最有权势的蔡太师。天下之大,无处可逃。即便能够逃到二龙山这种小地方,一旦遭遇官兵围剿也是要完了。

况且晁盖他们并不是自己上梁山,还有很多家眷,几乎没有逃走。

所以,吴用下决定火并掉王伦几乎是必然的。

不过,此时吴用也有顾虑。

这倒不是说对付不了王伦,关键在于江湖名声不好听。

当时江湖人很重名誉,鸠占鹊巢,杀死山寨原主人是江湖大忌,没人敢做的。晁盖如果这么做了,以后谁还敢来投奔他。

吴用就巧妙地利用林冲去做,这样就变成山寨内部窝里反,和晁盖他们无关。

关键在于,林冲为什么要做这种事?

主要是林冲在梁山被王伦挤兑的够呛,永远没有出头之日,受了很多气。

而且王伦嫉贤妒能,导致梁山实力弱小,只有几百个喽啰。

一旦官兵大举进攻,梁山朝夕不保,林冲也不能幸免。

所以,林冲自然希望干掉王伦的,同晁盖的想法是一致的。

另外,晁盖他们毕竟是猛龙过江,如果没有一个王伦手下支持,即便杀了王伦也难以在梁山站住脚。林冲的名气很大,比宋千、杜万强太多,也可以带着王伦的手下归顺。

所以说来说去,林冲和晁盖是各取所需。林冲为了自保和发展,明知道是被晁盖当枪使用,也只能去充当这个角色。

此举对林冲也是有极大负面影响的。

随后梁山上,几乎没有人和林冲真心交往,毕竟他是一个连自己老大都杀的人。

火并王伦这件事情,为什么一定要着落在林冲身上?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我再补充一句,火并王伦这个任务必须落到林冲身上,其他任何人都不行。接下来我们就一一细说。当王伦下了逐客令之后。晁盖7人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杀了王伦自立梁山之主。因为他们劫了生辰纲,犯下的是弥天大罪,下了山就等于送死。可是这种事强来不得。王伦几个人还好说。人家林冲可是80万禁军教头,把他们7个人捆在一块儿,恐怕也打不过林冲一个人。他们彼此都还不是太熟悉,连吴用也拿不准,如果真打起来林冲会站在哪一边,这个时候吴用这个狗头军师的能力完全展现了出来。36计轮番上阵来激怒林冲。王伦先前对林冲的刁难伤了他的自尊心,这也为后来他的灭亡埋下了伏笔。林冲火并王伦虽然是受了吴用的利用,但也是为自己出了一口气,所以这个任务非他莫属。

火并王伦这件事情,为什么一定要着落在林冲身上?

我是文开石,我有靠谱的答案。

就算有别的人选,真正动手的也肯定是林冲,这是他性格导致的必然性。

我们可以先做一个假设,如果当时还有和林冲一样身份,既不是随晁盖上山的人,也不是王伦的老人,比如杨志也上山了,也和林冲一个待遇被逼着交投名状彻底断绝在官府东山再起的可能性。如果吴用同时对两个人都用计,最后冲出来的百分百还是林冲。

不是因为他的勇敢、义气,而是因为他的懦弱和低情商。

林冲本性是个极其懦弱的人。

高衙内调戏自己媳妇,白虎堂被冤枉,发配期间低声下气,包括在王伦逼迫立投名状的时候。

林冲所表现出来的甚至不是委曲求全,就是一味的懦弱忍耐。

蔫人出豹子

林冲外号豹子头,煞是威风。

可是他表现出来的只是“蔫人出豹子”。

不管风雪山神庙还是火并王伦,都是一种忍耐到了极限的物极必反的表现,可以说林冲的情商是极低的,完全不懂自我控制,忍耐过头就是毫无理智的冲动。

相比李逵、武松那些“杀人如麻”的悍匪,起码还能说他们缺乏善恶观念。但是冲动状态的林冲,完全就是没有任何判断能力的莽夫野兽。

如果不是同病相怜,那就只能是同类相残。

林冲和王伦,从性格上有极大的相同点。那就是不思进取小富即安。

说白了都是没什么野心,如果可能,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过自己小日子的人。

王伦没提什么替天行道,没做什么扩大势力的举动。他就是想占着这么个易守难攻的水泊梁山,踏踏实实过自己的日子。

他不愿意别人来瓜分自己的权力,他也不需要别人的合作。

为此,他对于所有来人都是笑脸相迎,酒肉相请,金银相送,就算不愿意接受林冲,他也依然给了林冲小头目的身份,只是让有过官方身份背景林冲纳个投名状,以安人心。

对于上山而来的晁盖一伙,也是笑脸相陪,所坚持的唯一底线也仅仅是“我不想与诸位英雄玩那么大,我就是自己过自己日子的人”。

如此以来,性格相同的林冲,其实是最能理解,也是最了解王伦底线的人,他清楚王伦的底线和坚持究竟是什么,这种坚持是多么的强烈。

可是因为之前的恩怨没能同病相怜,被吴用别有用心的一挑唆,那就只剩同类相残了。

火并王伦这件事情,为什么一定要着落在林冲身上?

谢邀。王伦被火并, 非林冲不可。林冲受压抑已久,心中早有火并之念,只是找个机会而已。

话得两说,自林冲手刃陆虞候和富安,报了仇。当时走投无路,也无去处,醉卧雪地,被柴进救起。指了条路,让林冲投奔梁山。

柴进有恩于王伦,当年王伦落魄,被柴进仗义接济,所以交情深厚。今作书一封让林冲去梁山,原本有个指靠。话说不看僧面看佛面,王伦见到如此好汉,又是柴进推荐,本该热情款待,留下林冲安排议位,情理当中之事。

可王伦见到林冲,却是冷淡之极。谈话间,心中还动了心思。他想到自己只是个不第秀才,手无缚鸡之力。杜迁和宋万武功也稀疏平常。一员猛将来袭,以他们的才能,只怕号令不得。哪天林冲突然叛乱,众人难以抵挡,把他寨主位置夺了去,也是正常不过。不如给点银两,打发下山,柴进这边,再另行交代。

王伦百般推诿,让林冲留有心结。又因杨志途经梁山泊,王伦笑脸相迎,款待热情。与见林冲的态度截然不同。杨志留歇几日,王伦又极力挽留杨志入伙,杨志不肯,方才让林冲留下。林冲看在眼里,心中不快,可想而知。

晁盖领众人投托入伙梁山,王伦妒贤嫉能,推脱婉拒,不愿众好汉留寨。林冲英雄相惜,在山寨已久,众人武艺平疏,无人与之舞拳弄棒,竞技切磋,甚为郁闷。恰逢今日众好汉上山,志趣相投,共襄义举。却被王伦言语为难,赶众好汉下山。顿时怒火中烧,与王伦争辩起来。吴用借机言语撩拨,晁盖刘唐做戏,假劝虚拦。林冲更是愤然不平,提刀杀了王伦。

王伦死在林冲手中,大势所趋。一个落弟穷儒,身无所长,又无志向。靠着几个同伙,一群喽啰,闹不出啥花样。就算林冲不杀他,此山寨也会被晁盖或其他绿林好汉攻打,如此地利势优的地方,且能不让诸多好汉垂涎?王伦若有量才,义气为重,善用贤能,可能还有几天太平日子。可他心胸狭隘,见识不足,命运如此,只是迟早的事。

其实,晁盖吴用也是假借林冲之手除了王伦。知道他心有不甘,在山寨备受排挤,心中怨气郁结。趁此时机,唆摆林冲,智夺山寨。一是扶正林冲位置,大快人心。二是有此据地,共聚大义。可谓两全其美,天下太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