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培养储备干部,可一些平时表现优秀的90后员工,都表示不想升职,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真想让人家升职,就直接把通知发出来,把工资涨上去,直接让人家升职。一方面说想让人家升职,一方面又搞个老掉牙的“培养储备干部”,工资不变,想忽悠人家累死累活卖力表现,等人家卖力之后,再随便找个理由,还是不让人家升职。
如果在这种老掉牙的手法下,还有90后看不懂,闹着想升职,连我这个中年大叔都忍不住要翻开他的履历看看,看他是不是真正的90后。90后更关注“直接利益”和“获得感”,不喜欢老板的“大饼”和“远景”。这几年手底下90后越来越多了,据我的观察,90后还真不太一样,突出表现就是人家不喜欢“大饼”和“远景”,人家在乎“直接利益”和“获得感”。
比如升职吧!90后喜欢的是“给我明确的升职标准”,“给我明确的考核期限”,我把结果给你,你给我升职。
90后最讨厌老板叽叽歪歪半天一会儿说“观察”,一会儿说“培养”,一会儿说“储备”,一会儿说“我看好你哦”!半天过去了,还搞不明白让不让我升职,达到什么具体的标准就给我升职。
除此之外,90后还很喜欢“获得感”!什么叫“获得感”,就是在工作的过程中,以及工作成果所带来的那种“爽”。工作一点都不爽,他就不太喜欢做了。90后非常勤奋主动,但必须是在做他有“获得感”的工作。
90后的职业思维更加开放,对个人生活的追求很高。90后的职业思维还是很开放的,突出体现在他们从来没想过要在某家企业一直做下去,也从来没想过“不升职怎么办”。他们认为不就一份工作嘛,不就一个破领导岗位吗,他们几乎是不放在眼里的。
90后整体上对个人生活的追求远远高于60后/70后/80后,他们对自己“好一点”。看好什么就买什么,没什么心理负担,就是为了要一个舒心,这也是为什么“消费理念”可以在90后中盛行!对个人生活如此高追求的90后,如果做了领导,工作量增加、收入不增加、或者领导岗位要占用大量的个人娱乐休闲时间的时候,90后对领导岗位是不太喜欢的。
90后要么家境不错,要么斜杠青年,不稀罕什么破领导岗位作为60末和70后的孩子,90后家境普遍不错。当然可能有些90后会反对,可你只要对比一下70后80后就知道了,很多70后80后那是真正的白手起家,别说家里给一分钱了,都是家里一群人在找70后/80后要钱。
现在90后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很多人都是斜杠青年了,有一部分副业收入,也不太稀罕什么领导岗位。总结:
90后担心升职这个事,就是领导画的大饼;而且即使升职了,工资没有增加多少,加班却可能增加很多,严重影响90后的个人生活和斜杠收入。再说90后大部分工作思维开放,对升职的兴趣真的不大,除非是“获得感”非常强烈的工作。
-END-
点击上方关注【职场再出发】:世界500强资深经理人,2家管理咨询公司的创始合伙人,为你深度剖析职场问题,全部原创,助你职场再出发!公司培养储备干部,可一些平时表现优秀的90后员工,都表示不想升职,这是为什么呢?
作为一个深有体会的过来人简单说一下吧。
我用2年时间从一个刚入公司的一个生产部计划员做到了手下有100多人的生产经理,有人会说不可能,是的,是有运气成分在,也有自己的努力,运气是在两年内上级接二连三的离职,无人可用,我就顺理成章不断上位,期间的压力可想而知,2年内不断面临各种压力,技术方面的,人员管理方面的,没人教我,只能下班后义务加班死磕。
就这样工资从刚进公司的8000提升到了9800,是的,到掌管一百多人的经理,工资只有9800,美其名曰,公司有涨薪制度,不能打破,我两年涨2千已经算高的了,好吧……既然领导们这么信任我,我就拼命干呗。
一周7天24小时手机不离手,生怕现场出啥问题来找我决策。
一旦出工伤事故,就得赶紧开车去工厂把人送到医院,自己掏钱垫付。
现场招不到人,每天面试10人,留住2人是万幸,无法满足产能的压力,无法满足品质的压力,统统都要我去抗。
节假日是不休息的,但高层领导们肯定要休息,所以这2年只能你去值班,谁叫我是生产经理。
就这样2年多胃出问题了,吃啥都不消化,到最后只能吃三勺左右的米饭和少量菜,然后又偶然看到我生产现场员工的工资(你没看错,我们的工资制度是保密的),感觉很伤心,一些干着最底层最简单工作的职工(就因为他进来时谈的工资高,但实际能力根本没有)每个月加班后工资比我都高,而且不用承担任何责任,(管理职是不给加班费的)这些事情领导们是知道的,但他们已经把你摸透了,就要用你这种便宜又好用的上进者。
现在我已离职,直接放弃原来的行业去风口行业从零开始,手机不再响了,周末能安心双休了,胃好了很多,工资也就少了一千多,感觉活得像个人了,如果以后领导让我再升管理者,我可能会拒绝,我会跟他讲明白,如果让我升管理,我可能只能再坚持两年。
公司培养储备干部,可一些平时表现优秀的90后员工,都表示不想升职,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肯定是有的。公司的激励机制如何?薪酬待遇怎么样?都需要考虑的。如果没有好的激励机制,更高的职位意味更高的风险,更大的责任。估计不会想升职了。
公司培养储备干部,可一些平时表现优秀的90后员工,都表示不想升职,这是为什么呢?
90后是现在比较特殊的一代,他们也是现在职场中最正的一代,不会去讨好老板也不会去管太多的职场潜规则,所以说这是一个好现象。
第一,90后不喜欢升职,也不想讨好领导,这已经是一个普遍的职场现象了就比如说去年国庆节的时候,有个老板对我说,他们单位有两个90后员工,平时工作态度都很好,业绩很突出,但是有一次公司有一个经济会议,老板都很着急,给公司的很多人打电话,要求在凌晨一点开一个视频会议,如果表现好的话,有好的提议的话,这次可以提拔一些人升职加薪。
很多70后和80后的员工都按时参加了,但是这两位90后的员工却不以为然,其中有一个还在群里发了,我不喜欢升职加薪,我要睡觉,发了这两个字,然后就没有音讯了,而另一个在老板打电话的时候就直接拒绝接听,直接就关机了。
第二天这两90后同事还正常的上班,见到老板还正常,打招呼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老板当然是火冒三丈,志文他们为什么不参加会议,而且这次还是关升职加薪,他们都不理不问,其中一个90后就说老板凌晨打电话是要求我们开会,难道就是正确的吗?一时间老板也哑口无言。
听完这个例子,虽然我们都觉得各自的公司有一些90后员工的做法不合理,但原来这已经成了一个普遍的职场现象了,现在90后真是天不怕地不怕,不喜欢讨好领导,也不喜欢升职,而且很多的95后还敢直接和老板互怼,还有他甚至直接改管理老板一个不开心就直接把老板给加黑了。
第二,为什么现在的很多90后,都普遍不喜欢升职加薪?其实现在的很多90后,他们不喜欢,甚至夹心是因为他们已经看透了很多的职场问题,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很多公司的领导,只谈梦想,不谈钱。
很多老板们喜欢谈梦想,谈情怀,经验成长,唯独就是不谈钱,何待遇福利,他们为了给员工少发点钱,可谓是用心良苦,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面试或者是公司会议当中,老板会对90后的员工不停画大饼,比如说小李啊,你好好干这个项目,干成了就把你升职到公司副总或者让你当一个代言人,而且你的工资也会翻倍。
小李一听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连续几个月加班什么都抢着做,累成狗也再说不惜,但项目完成了,老板,那一边就没有动静了,小李,鼓勇气去问老板,老板就会一脸无辜的说什么奖金啊,小李,年轻人不要动不动就说钱不要动不动就就想着要升职,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学到东西,积累经验,等你技能学到手,这边公司也会做一个人员调整,然后绝对让你去负责当管理层。
这样这样的套路是不是很熟悉呢?其实每个老板都会有差不多的一个忽悠体系,努力工作,想升职加薪的人却无法升职加薪,但一些拍马屁的人却能达到目的,这就是一种病得治。
所以说现在很多90后,他们本来是希望能够追逐梦想,得到更多希望能够升职,却被老板不停的忽悠和画大饼所埋没自己的梦想,变得越来越麻木,所以说他们对升职这件事也看淡了。
第三,很多90后员工都明白,升不升职不重要,现在实际上和老板更多的是合作关系很多老板都觉得自己很牛逼了,他就是主人员工都是仆人,时间久了,很多性格软的员工也默认了这一点,但是很多90后的员工已经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老板和员工在决策上有上下级关系,在人格上绝对没有上下级关系,而现代企业不停的再改制,不停的在做改革,老板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其实已经变得比较模糊了,不应该是雇佣关系,也不是上下关系,而是合作关系,互取所需,追求共赢。所以他们认为升职加薪不重要!
公司培养储备干部,可一些平时表现优秀的90后员工,都表示不想升职,这是为什么呢?
最近看到一些文章也提到了题主所述的这个问题,越来越多的员工对于职场上成为为管理者失去了兴趣,这种新的职场趋势和现象被称为“反升迁”。
“反升迁”现象的出现,可不是中国的专利,其实国内和国外都是一样的,在欧美国家,还有专门的机构对“反升迁”进行了调查研究:
2019年9月,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了一份调研报告,其中的数据也体现了当今职场“反升迁”现象的日趋凸显。在这份报告中,调查机构分别采访了5000名来自法国、英国、德国、中国、美国的在职职员,其中只有9%的受访者表示希望在未来5-10年内晋升为管理层。换句话说,91%的在职人员,即大多数的在职人员,对升迁毫无兴趣。
关于反升迁这个现象,其实,早在几年前,欧美国家的招聘机构就注意到了这种趋势。2015年,美国凯必达招聘网对数千美国员工进行了调查,结果只有34%的人表示对领导职位感兴趣。从数据来看,经过4年的时间,这种“反升迁”的趋势更为明显。
那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反升迁”这种职场现象越来越突出呢?
原因一:管理人员的工作“不轻松”。尽管大家都知道,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要比普通职员要高,但是,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却是越来越大。特别是在企业之中,中层管理人员的职务看似光鲜亮丽,但由于其承上启下的位置,注定其工作的繁杂琐碎、工作时间较多。
上面提到的BCG的调查报告中显示,81%的现任管理者认为,自己的工作比前几年更困难,工作压力更大、工作任务更重,而得到的支持和理解却不如从前。
有的普通在职人员在受访时表示,身边的主管和上司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看起来并不开心,更不幸福,自己决计不会希望进入同样的状态。
由此看来,正是因为身边管理人员的繁重工作,才会让年轻职场人面对升职和加薪,望而却步。
原因二:年轻职员瞧不上“管理者”的角色。年轻职员反升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瞧不上“管理者”的职位,因为,他们觉得这个职位有点过时了,根本不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确实,在很多公司内部,中层管理者,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写报告或者进行跨部门协调,有各种琐碎的杂事会非常干扰自己的精力。
对于年轻职员来说,年轻更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上,而不是停留在写不完的PPT、开不完的扯皮会、吵不完的关系协调上。
因此,年轻职员根本瞧不上“管理者”的角色,不愿意让自己深陷其中,自然也就对升迁毫无兴趣了。
原因三:年轻职员的价值观突破了传统思维束缚。在传统的价值观中,职场成功者的定义,就是在现单位中的职位越高、薪酬越高,就越能体现你的能力、地位和价值。
但是,当今社会的年轻人,由于自身价值观的转变,已经摈弃了这种传统的价值评断。在他们的思想中,一个人能不能全身心享受自己的工作,才是他成不成功的定义。如果一个人不能从工作中得到快乐,而是被工作所绑架、被工作所裹挟,那这样的职位,哪怕有管理者的职衔,也绝对不是年轻职场人所喜欢的工作。
现在很多“00后”就的理想职业是直播网红、电竞选手、自由职业者等等,在他们的内心,并不是因为这些职业很轻松,而是这些职业符合他们的价值观,符合他们的喜好。
由此可见,年轻职员的价值观的转变,也是“反升迁”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上是“反升迁”现象的成因分析,仅供参考。
那面对这种新的职场现象,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又该如何改变呢?在主流的意见中,主要有两个策略和方法:
一是拆分。将管理者的职责进行拆分,提升管理者岗位的吸引力。例如,将原来一个主管岗位的职责进行拆分,将管理者的负担减轻,这样员工对于晋升就更有积极性了。
二是替代。用其他的晋升路径来替代从员工到管理者的路径,例如,很多企业的专家岗,就是走技术晋升的路径。
总而言之,职场“反升迁”现象代表了职场发展的一种新趋势,也体现了新时代与老时代的价值观的转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职场新情况、新趋势会逐步走向我们的视线。职场“反升迁”,你遇到过吗?欢迎评论区留言吐槽。
我是优质职场领域创作者、问答达人、问答青云计划获奖者【雪天惊雷】。如果我的观点对您有启发、有帮助,劳烦您点赞并关注我,雷哥将把职场干货与您分享到底,谢谢!
公司培养储备干部,可一些平时表现优秀的90后员工,都表示不想升职,这是为什么呢?
和老板表示不想升职就对了,要是我的话,我也不想升职。
一、老板在变相地画大饼职场上,很多老板都喜欢给员工画大饼。好好干,年底给你涨工资;以后公司发展好了,有你的好处......包括和员工说培养储备干部,其实这也是在变相地画大饼。
事实上,培养储备干部是假,让你多干活是真,而且理由很充分:储备干部就要多付出。
活是干了,但薪资却一点都不会涨,而且说不定等你干完活了,公司又会通知你:储备干部没戏了。
既然如此,自然没必要答应公司的要求。
二、与员工性格或意愿有关不管大领导还是小领导,都要不可避免地和员工打交道,要维护好上上下下、各方面的关系,要游刃有余,至少在性格这方面,是要开朗健谈的。
因此,性格内向或者是不喜欢和人接触的员工就不适合干部这个岗位了。
而他们也清楚自己的问题,所以会拒绝。
其次,有部分员工对当干部这件事没啥兴趣,只想当个普通员工,每天到点来,到点走,安稳度日。
三、当干部是一件麻烦的事儿成了干部以后,虽然在工资上会有一定的提高,但与此同时,压力也很大。
比如不仅自身能力要有所提高,不断进步,而且还要带领团队一起提高,费时费力。
要承担责任,工作上出了差错,第一责任人就是自己,或者平时赶上工作忙的时候,自己要留下来加班,甚至要牺牲周六周日的时间。
再比如,还要面对下属的不配合或不理解,以及上司施加的压力等等。
以上建议希望对题主有所帮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