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是不是靠卫子夫才得以成为一代名将,平阳公主为什么愿意嫁给自己从前的奴仆?
卫青虽说是卫子夫的弟弟,可是他们的父亲并不相同。他们的母亲卫媪跟她丈夫一共生了一个儿子三个女儿,儿子是卫长君,三个女儿分别是卫君孺、卫少儿以及卫子夫。
有人就不解了,那卫青跑哪儿去了?不要着急,卫青其实是卫媪和郑季的私生子。当年县吏郑季到平阳侯家里做事,估计是长得太帅了,所以就把卫媪给勾搭上了,结果就有了卫青。也就是说,卫青是卫子夫同母异父的弟弟。
本来卫青是在亲生父亲那边过日子的,可是郑季一大家子对他都不好,把他当奴隶一样使唤,最终他还是回到了平阳侯府,成为了平阳公主的马奴。可以说没有姐姐卫子夫,就没有卫青的未来。
一、卫子夫入宫,才让卫青有了接触汉武帝的机会。汉武帝去扫墓的时候,路过自己姐姐平阳公主府上,这才见到了貌美如花的卫子夫。汉武帝非常高兴,在平阳公主的帮助下,汉武帝成功将卫子夫带入了后宫。
当时的后宫也是斗争不断,馆陶公主是汉景帝时期的长公主,她把女儿陈阿娇扶植为了皇后,从而权倾朝野。而平阳公主是汉武帝时期的长公主,她也想扶植一个皇后出来,以此取代馆陶公主在朝中的影响力。
其友骑郎公孙敖与壮士往篡取之,以故得不死。上闻,乃召青为建章监,侍中,及同母昆弟贵,赏赐数日间累千金。孺为太仆公孙贺妻。少兒故与陈掌通,上召贵掌。公孙敖由此益贵。子夫为夫人。青为大中大夫。---《史记》
为此卫子夫成功入宫,并且得到了汉武帝的宠幸,怀上了龙种。当时陈阿娇的肚子可是一点反应都没有,所以她和老妈馆陶公主当然是差点没被气死。
- 卫青此时也已经跟着姐姐水涨船高,在建章宫做事了。所以馆陶公主便派人去追杀卫青,索性是被公孙敖给救了。
- 此后汉武帝终于正式与卫青见面,并且给了卫青一系列的封赏,而且也将卫子夫封为夫人,将他们的大哥卫长君封为侍中。老卫家满门都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这些都要归功于卫子夫俘获了汉武帝的心。
- 当然了,也有史料证明,卫青本人也是美姿颜,那是一个大帅哥。汉武帝男女通吃的毛病是改不掉的,这位大将军,昔日也极有可能是汉武帝的男宠之一。
他可以挺起胸膛告诉世人,自己能够上位,完全依靠的是自己的美色,而不是姐姐的美色。慢着!这好像一点也不值得骄傲,还是算了吧。
二、卫青做了大将军,平阳公主才会嫁给她昔日的奴隶。平阳公主的感情经历那是相当丰富的,她是汉景帝刘启的女儿,本来被封为阳信公主。可是她嫁给了开国功臣曹参的曾孙平阳侯曹寿以后,就被称为平阳公主了,还是这个好听点。
平阳公主和曹寿生了一个儿子曹襄,随后曹寿就挂了。后来曹襄娶了汉武帝跟卫子夫的女儿卫长公主。
这段感情经历结束以后,公主是耐不住寂寞的,随后又嫁给了开国功臣夏侯婴的曾孙汝阴侯夏侯颇。结果夏侯颇这家伙不给力,因为跟父亲的姬妾私通被发现了,索性就自杀了,平阳公主这婚后生活还没开始享受,就无疾而终了。
初,青既尊贵,而平阳侯曹寿有恶疾就国,长公主问:“列侯谁贤者?”左右皆言大将军。主笑曰:“此出吾家,常骑从我,奈何?”左右曰:“于今尊贵无比。”于是长公主风白皇后,皇后言之,上乃诏青尚平阳主。---《汉书》
我们看看平阳公主的前两任丈夫,都是开国功臣的后代,也都获封了爵位。在汉朝他们可都是响当当的贵族人物,所以她怎么可能选一个奴隶卫青做第三任丈夫呢?
其实平阳公主二次守寡的时候,卫青家族已经崛起了。当时卫青和霍去病在打击匈奴的战场上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此一家五口都被封为了侯爵,成为了当时最炙手可热的家族。
守寡的平阳公主,第一次正眼看了看卫青,发现他的确还是一位精神小伙。于是就嫁给了卫青,卫青自然也是无法拒绝的,毕竟人家是长公主。
汉武帝就比较欢乐了,他表示自己娶了卫青的姐姐,可卫青反过来又娶了自己的姐姐,这是双喜临门的大好事。
其实这就是说,卫青娶平阳公主的时候,已经是名声显赫、拜将封侯了。否则平阳公主是不可能看得上卫青的。以她长公主的身份,随便找几个小鲜肉难道不香吗?
三、卫青自身也很努力,打仗几乎没有败绩。卫青是个善于把握机会的人,汉武帝既然赏识他,刻意栽培他,那卫青当然不能辜负了汉武帝的期望。
卫青被汉武帝一路提拔到了车骑将军的高位,这个时候汉武帝终于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了,那就是主动找匈奴作战。
- 他将大军分为四路,分别由卫青、公孙敖、公孙贺以及李广带领。其他三路一无所获,唯独卫青在龙城之战中取得大胜,俘虏匈奴700人之多。卫青的龙城飞将因此得名。
- 这是汉匈之战中的首次胜利,意义极为重大,也为后来汉武帝打击匈奴,奠定了信心。卫青功不可没,因此被汉武帝封为关内侯。李广表示:娘希匹,又认错路了。
- 公元前128年,卫青被任命为车骑将军,从雁门出关,带领3万大军远征匈奴,斩首匈奴大军几千人之多。
- 公元前127年,匈奴南下,卫青带领大军采取迂回侧击的战术。卫青带人绕到了匈奴的后方,切断了南下的匈奴与蒙古河南地区匈奴的联系,此后南下猛攻被保卫的匈奴军。这一战卫青活捉了数千名匈奴人,夺取了几百万头牲畜。卫青因功被封为长平侯。
此后卫青又组织了好几次对匈奴战争,逐渐成为了大汉朝的中流砥柱,被汉武帝封为大司马大将军,成为大汉朝军队统帅中的一把手。
总结:自己不努力,含着金钥匙也没用。卫青的确是靠着姐姐卫子夫,才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可以说这只是一块敲门砖,进了门以后,该怎么发挥,就完全依靠卫青自己了。
他靠着自己的努力,一点点积攒军功,逐渐成为了汉武帝最器重的大将,这可不是偶然,没有百分之百的努力,做不到这么有出息。
后来同样被汉武帝扶植起来的小舅子李广利,那就是个一塌糊涂的将军,跟卫青完全没法比,最后居然投降了匈奴,可见人比人气死人。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
卫青是不是靠卫子夫才得以成为一代名将,平阳公主为什么愿意嫁给自己从前的奴仆?
卫青本姓郑,随母姓卫,本是他母亲与一郑姓小吏所生私生子,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汉朝著名的将领、军事家,伟大的民族英雄。
元封五年(前106年),病故,谥称为烈侯,葬于茂陵。
卫青的发迹离不开姐姐卫子夫,由于卫子夫被汉武帝宠幸怀孕以后,卫青由于裙带关系被提拔为一个低级小军官!
从此卫青有了施展拳脚的地方,请注意,卫子夫只是为卫青提供了一块跳板!很多人都会觉得卫青能成为大将军也是靠卫子夫,但是那可错了!他靠的是汉武帝的慧眼识珠和有意栽培,打击其他外戚势力!
早年的汉武帝为了集中权力,摆脱他皇祖母窦太后的势力影响,急于培养自己的势力,本家的诸侯王不敢用,削藩还差不多!只有启用根基不深的外戚了,要想稳固江山,军权必须掌握在可靠的人手中。
首战告捷,卫青不负众望。经过七战七捷,功勋卓著!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兴兵南下,兵峰直逼上谷,卫青被封车骑将军。率军迎战!年轻气盛的汉武帝非常看中这次用兵,分派四路大军出击。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其中一路由车骑将军卫青率军直出上谷。卫青首次出征,就直捣龙城(匈奴祭扫天地祖先的地方),斩首七百多人,取得胜利。另外三路,两路失败,一路无功而还。面对卫青一战成名,受封关内侯!自此卫青在军旅生涯开始中崭露头角!
元朔元年(前128年)卫子夫生下刘据,被立为皇后!公元前128年秋,匈奴骑兵大举南下,大肆劫掠百姓。汉武帝派卫青出征,卫青率三万骑兵,长驱而进,赶往前线。卫青本人身先士卒,兵士们更是奋勇争先,斩杀、俘获敌人数千名,匈奴大败而逃。
公元前127年,匈奴集结大量兵力进攻上谷、渔阳。武帝决定避实击虚,派卫青率大军进攻,汉军活捉敌兵数千人,夺取牲畜一百多万头,完全控制了河套地区。卫青立下大功,被封为长平侯,食邑三千八百户。卫青的势力稳固,一时间权倾朝野!
卫青在军事上取得成功,使得卫子夫也深得皇帝青睐,卫家成为汉朝的新外戚。卫青能够成为一代名将最重要的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军事才能,但是卫子夫和汉武帝提供的只是一个平台,加上汉武帝制衡其他窦氏家族势力和皇后陈阿娇和刘嫖势力,还有汉武帝舅舅田蚡等人,卫青的横空出世是注定的。
随着卫青成为大将军,卫子夫成为皇后,再加上太子刘据,卫青外甥霍去病的崛起,卫氏成为汉朝最强外戚,炙手可热的人物。
卫青的老婆去世后,续弦成为头等大事。汉武帝抓住这个亲上加亲的好时机,卫青是汉武帝的姐夫,汉武帝也是卫青的姐夫。有政治心机的平阳公主,自然对卫青非常满意,再加上汉武帝的撮合!平阳公主嫁给卫青,那是一拍即合,两情相悦的事!汉武帝和卫青成了利益捆绑关系,鱼水关系,军事上有卫青坐镇,卫青的利益由汉武帝保重!
所以卫青不是靠卫子夫成为一代名将,他是靠汉武帝的栽培和自己强大的军事素养,平阳公主不会嫌弃卫青以前是他家奴仆,反而随着卫青身份提高,觉得他俩是最般配的。试问,放眼大汉朝,能配得上平阳公主的只有卫青了。平阳公主和卫青结合是求之不得的事!
卫青是不是靠卫子夫才得以成为一代名将,平阳公主为什么愿意嫁给自己从前的奴仆?
卫青是我国西汉王朝的著名战将,我国伟大的民族英雄。
但卫青本姓郑,他跟母姓。是他母亲跟一个姓郑的小吏的私生子。开始,居然是奴隶的身份。
但是,卫青的姐姐卫子夫,才貌双全,居然得到了汉武帝刘彻的宠爱。才将卫青提拔到军队中做个小官。
但是,皇上削藩,是不会重用外戚的!以防外戚专权!但卫青不但作战勇猛,而且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他七战七捷,他与霍去病及其他汉将一道,彻底踏平匈奴!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卫青成为一代名将,他姐姐仅仅为他提供一个低级军官的位子,路是卫青自己走出来的,战功是他自己建立的!皇上刘彻也没对他另眼相看。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汉高祖刘邦原来还是个无赖哩!平阳公主嫁给卫青不是很好吗?!
回答供参考。
卫青是不是靠卫子夫才得以成为一代名将,平阳公主为什么愿意嫁给自己从前的奴仆?
平阳县府的小吏和平阳公主府的奴婢,就是一堆剪不断、理还乱的桃花债。
平阳公主的食邑在阳信,所以初称阳信公主,后嫁给平阳侯曹寿(曹参曾孙)而称平阳公主。但曹寿早夭。于是,平阳公主再嫁汝阴侯夏侯颇(夏侯婴曾孙)。但夏侯颇私通父妾,畏罪自杀。于是,平阳公主就只能等着三嫁了。
这是平阳府的主母,情路坎坷。但比主母更厉害的,还是下面这些小厮奴婢们。
卫子夫的母亲卫媪,媪是老年妇女的代称,故具体名字也已难考。本是平阳侯府的女仆,据说嫁给了一个卫姓男子,生了一儿三女:长子卫长君、长女卫君儒、次女卫少儿、三女卫子夫。
有卫子夫了,但卫青呢?别着急,要是卫青这么容易就出来,也愧对风流奔放的大汉王朝了。
平阳县府的小吏郑季到侯府帮忙、料理琐事。然后,卫子夫的母亲卫媪就一支红杏墙内逞妖娆了,跟郑季私通,并生下了私生子卫青。
生了也就生了,当时也不算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但卫青得跟着父亲郑季走,怎么也没法跟着老卫家吧。于是,卫青生下来就被送到了郑家。但,卫媪是红杏出墙,郑季也是婚内出轨,于是卫青在郑家的地位就是要多低有多低。后来,实在混不下去了。
少时归其父,其父使牧羊。先母之子皆奴畜之,不以为兄弟数。
牧羊的私生子,郑家兄弟奴隶以待之。于是,卫青就跑到平阳侯府或平阳公主府,因着母亲这层关系,成了府上的一个骑奴。这算是解决了就业问题,而且侯府在当地绝对是抢手的好地方。
古代,主家与部曲、主人与奴仆,并非奴隶主与奴隶的压迫关系,而是比照宗族制。主家是大宗族,一众奴仆就算一众小宗,这倒是差不多。关键是,主家有难,这伙人立即就能成为主家的私人部队。所以,部曲也有军队的意思。而原因则是夏商周三代,特别是周代的的社会基础就是族群形态,一个大宗带着一众小宗四处搞殖民。至于奴隶,多是战俘转化而来。而给主家当奴仆,则算是解决了就业问题,要不就得给你编户齐民或去桃花源了。
卫青算是又投靠了主家,主家也就只能收留了,做个骑奴总比在郑家受罪强。而母亲卫媪的其他女儿,也没地方去,直接在平阳府当了歌女、女仆。只要主家不倒台,一众奴仆不仅自己不失业,而且子嗣工作也不愁。
但是,卫媪风流还没结束,后来又跟人私通,“后子夫男弟步、广皆冒卫氏”。这些个私生子也是流落到了民间,但等卫家风光了,就都跑了回来。
接下来的事情,也就简单了。汉武帝到平阳公主府临幸了卫子夫,卫家就有了皇帝的加持。而卫青则成了武帝的近侍。平阳公主府的家奴成了皇帝的“家奴”,以后就平步青云成了大汉的大将军。
大汉初期的权力模式,就是皇家、外戚以及几大功臣家族搞政治分肥。你家出个两千石、他家出个两千石。皇家靠什么争权夺利?男丁成了诸侯王、女子成了食邑公主,但总要染指朝堂吧,不能全是丞相说了算。所以,外戚和近侍就成了皇帝与丞相争权的最强力量。
在这种权力运作下,卫青因着皇家奴仆和外戚身份,也就一路坦途了。建功立业,前提不是你有本事,而是你有机会。卫青的机会也就真心不用愁了,首先在忠诚度上就比朝中士大夫强太多。所以,没有卫子夫的关系、没有平阳公主的身份,卫青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成不了大将军。因为他解决不了机会这个问题。
卫青功成名就了,不仅自己封侯做了大将军,而且三个子嗣也被封侯。此等风光,简直无人能敌。
但是,平阳公主还单着啊,总得找个夫婿吧。
长公主问:“列侯谁贤者?”左右皆言大将军。主笑曰:“此出吾家,常骑从我,奈何?”左右曰:“于今尊贵无比。”于是长公主风白皇后,皇后言之,上乃诏青尚平阳主。
“左右皆言大将军”,公主的私人幕僚赶紧推荐卫青。长公主也不再在意什么身份贵贱了,赶紧通过皇后卫子夫知会汉武帝。汉武帝倒也霸气:我娶他姐,他尚我姐,还能有啥问题。
其实,身份的问题,在汉初真得不重要。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是平阳府歌女,后来的李夫人则世代为歌舞倡女。同时,汉武帝的母亲王娡原是槐里农户金王孙之妻。
所以,英雄也无需再问出身,卫青与平阳公主也就顺理成章了。皇后卫子夫、得嫁汉武帝;卫青大将军,得尚长公主。卫家风光无限,但风流未止。
卫子夫和卫青的二姐卫少儿,与开国功勋陈平的曾孙陈掌私通,这事被汉武帝知道了。于是,武帝也是大度:你很有眼光,卫少儿便嫁给了陈掌。但是,在平阳侯府期间,卫少儿还与平阳县吏霍仲孺私通,生了一个儿子叫霍去病。而这个人,就是后来的大汉骠骑将军你。大汉两个大将军,从出身上说,都是卫家的私生子。
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这就是大汉武帝朝的风流与奔放。皇后不问出身、英雄不问出处。
卫青是不是靠卫子夫才得以成为一代名将,平阳公主为什么愿意嫁给自己从前的奴仆?
卫青还真不是靠着姐姐卫子夫,才成为一代名将的,而是,人家本身就是难得一见的帅才:
第一,卫子夫是靠着平阳公主的举荐,才最终成为汉武帝的皇后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卫子夫比较贤慧,有皇后的风格和气质,而且,卫子夫的孩子、太子刘据也是有大才之人,可惜被奸臣离间,让汉武帝晚年错杀了太子,这让大汉帝国,损失巨大。
如果说,卫子夫对卫青有帮助作用,恐怕就是她的身份,让卫青有机会被汉武帝注意到。
第二,汉武帝不仅雄才大略,而且有识人之能。跟卫青聊过几次后,汉武帝就明白了,卫青是难得的将才。于是,将汉武帝积数代之功,准备彻底打败匈奴的任务,交给了卫青,卫青,果然不负他希望,几次大兵团作战,生生把匈奴给逼死了,只好往欧洲方向迁移了。
这期间,卫青的外甥霍去病也成长起来,给匈奴造成了不少的困扰,打了几个漂亮的遭遇战。
第三,卫青处事圆滑,面对汉武帝的忌讳,以及贰师将军李广利的为难,能自如应对。这一点儿,他的外甥霍去病,就不如他,太冲动了,导致了两败俱伤。所以,卫青活着的时候,汉武帝并没有动卫家,但卫青一死,汉武帝就灭了人家满门。
这种情况,太正常不过了,兔死狗烹罢了。
结论:以卫青的优秀,平阳公主嫁给他,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不能算是下嫁。
卫青是不是靠卫子夫才得以成为一代名将,平阳公主为什么愿意嫁给自己从前的奴仆?
卫青的成功属于多因一果。
首先离不开姐姐卫子夫的发达。
卫青是爹爹郑季和一个姓卫女人的私生子,他本应姓郑,在亲爹家不受待见,长大后在平阳公主家做骑奴,同母异父的姐姐卫子夫在平阳公主家做歌姬,二人姐弟关系密切。
卫子夫被汉武帝看上进入后宫,特别是生下第一个孩子之后地位大增,卫青的命运也跟着来了大转折。
其次,卫青有个好哥们公孙敖。中国有句古话: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朋友的重要性。
姐姐卫子夫发达后,皇后陈阿娇吃醋,汉武帝丈母娘见不得女儿受气,派人将卫青抓起来准备处死,危急时刻,是公孙敖独闯龙潭虎穴,将卫青救出保住小命,这才有了日后发达的卫青。日后漠北之战时,李广将军本来是前将军,因为汉武帝的干预以及卫青的私心(此时公孙敖失侯,为报答公孙敖的救命之恩,使其有机会再次封侯),结果李广的前将军之位被公孙敖替代,这间接导致了李广难封军前自杀的千古悲剧!
第三当然离不开汉武帝刘彻的提携。“英雄不问出处”是汉武帝用人的最大特点,也是我们最为称道的地方。卫青之前是骑奴,身份低下,但没关系,只要你有能力,我就大胆用,不拘一格越级提拔都不是事!
第四就是卫青自己有能力。“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当机会来临时,卫青紧紧扼住了命运的喉咙。第一次带队出征匈奴,卫青便取得了龙城之战的胜利,以后基本上每次都是大捷,依靠军功一步步走上了大将军的高位!
至于平阳主为什么会下嫁给自己以前的奴隶(卫青),这个道理很简单。中国有句古话,此一时,彼一时也。彼时卫青是你的奴隶,身份地位不匹配;而此时卫青已是帝国大司马大将军,封万户侯,这样的身份配平阳主绰绰有余,郎情妾意,当然就ok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