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凯迪拉克晋升不了一线豪华品牌,它与BBA究竟差在哪里?

为什么凯迪拉克晋升不了一线豪华品牌,它与BBA究竟差在哪里?

凯迪拉克晋升不了一线豪华品牌的说法本身就有错误;鄙人确实不清楚一线、二线豪华具体是谁制定出来的,以什么为制定标准、依据又是什么?豪牌分一二线貌似只在咱们国内的汽车市场有这种说法、独一份的存在;而实际上汽车领域只分豪、普牌两类,而不存在什么一二线的说法;豪牌依靠的是厂家定位、以及品牌认知度,如BBA这类品牌认知度高的可以定位成主流豪牌,而像凯迪拉克、沃尔沃、雷克萨斯这类的只能说是非主流、边缘化的豪华品牌,但它们于BBA的豪华程度是一致的,也就都为一线,事实上所有的豪牌本来也没有一二线之分!凯迪拉克不输豪华、不输品牌底蕴、也不输品牌文化,输就输在凯迪拉克不是德国造的!不知从何时开始,工业制品只要是德国造的,那么在消费者心中那就是最好的存在(实际上是很好,但德国造追求尽善尽美,出现问题不容易排除,换个角度说就是德国造在一些特定的角度上看不实用),所以只有德国造的BBA才叫BBA、才叫主流的豪牌,BBA自身过硬的素质是一方面,消费者心中对德国造的崇拜才是问题的重点;BBA如今代表了最主流、正统的豪华品牌,如果(仅是如果)BBA是英国或者是法国造的产品,那么BBA的下场没准就和路虎、捷豹、DS一样,彻底的边缘化、变成某些朋友口中的二线豪牌了!所以BBA之所以强势,不仅得到国内消费者及全世界消费者的认可,主要就是因为全球消费者对于老牌工业强国德国制造的工业制品是信服的、喜爱的,所以豪牌只有德国造才能称之为主流(一线),而其他国家的车企造的豪牌由于没有德国光环,自然而然的就很难以和德系竞争;所以卡迪拉克与BBA到底差哪?为什么晋升不了主流豪牌?其实凯迪拉克及其它一众的非主流豪牌都不比BBA差、它们的定位也不比BBA低,但没办法,谁让这些牌子不是德国造的呢?凯迪拉克如果是德国品牌,它早就是主流豪牌了,丝毫不会比BBA更差,因为豪牌也是需要讲出身的!实际上除了BBA之外的所有豪牌,都处于非主流状态,这与自身的造车实力、理念无关,就是一个很单纯的血统问题,而德国造的血统好(好不好不一定)已经深深植入到消费者心中了!鄙人记得几年前有人说觉得大众高级?其实这并不是一句玩笑,而是德国造更高端的旧思维确确实实的植入了大多数消费者的心中,在这些朋友眼里德国造就是最好的,同样是买豪牌汽车,价钱差也差不了太多,那么为什么不去买德系豪牌呢?所以这些非德国造的豪牌在咱们消费者主观意识框架约束下,真心很难有出头的机会;在消费者惯性思维下德国造的车子就是好的,同为惯性思维下的美系车却难以摘掉粗糙、高油耗、小毛病多的帽子,其实今日的凯迪拉克已经很不错了,但依然是没有什么用;消费者对德系车的容忍度是超高的,可以容忍烧机油、双离合等一系列问题,但对其它车企的容忍度远远不够,很可能一个很小的问题就能让某品牌颜面扫地;总而言之凯迪拉克与BBA最大的差距就是出身,因为凯迪拉克不是德国造!

为什么凯迪拉克晋升不了一线豪华品牌,它与BBA究竟差在哪里?

目前市面上的车型分为普通品牌、豪华品牌和超豪华品牌。豪华品牌里面又分一线豪华品牌和二线豪华品牌。

一二线豪华品牌没有统一标准

首先这个一线二线基本都是网友们约定俗成的划分,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人说一线二线的区别是销量,BBA销量最高;有的人说是因为影响力,BBA的影响力更强。但是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假设我们以销量来作为标准,那么凯迪拉克未必没有跻身一线豪华品牌的标准,只要折扣给的好,没有墙角挖不倒。但是如果真的有一天凯迪拉克的销量超过BBA了,我们会将它归为一线豪华品牌吗?事实上,这么多年来,不管是凯迪拉克、沃尔沃、雷克萨斯捷豹、路虎、英菲尼迪......一个都没有挤进一线豪华品牌,BBA的地位始终不可撼动,这是有原因的。

为什么BBA是一线豪华品牌?

现在一线豪华品牌BBA的销量领先,背后其实是BBA不可撼动的优势积累。

1、品牌历史较长。首先BBA这三个品牌都较早地进入了中国市场。1986年3月,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有限公司成立,奔驰开始进入中国,成为豪华舒适的代名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宝马被国人叫做巴依尔,随后改名宝马。1993年的第二代宝马7系(E32)一炮而红,在2000年的时候开始家喻户晓,“开宝马,坐奔驰”成为了民间的;而奥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就已经成为了政府用车,当时奥迪100作为“官车”的形象深入人心,建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2、产品标签鲜明。其次这三个品牌已经建立了非常鲜明的产品标签,奔驰的高档舒适、宝马的操控驾驶、奥迪的科技感和官车形象,都已经根深蒂固;

3、产品力均衡。最后就是BBA的产品力,不论是产品的布局完整程度,还是产品力的均衡程度,对于其他二线豪华品牌的对手还是有一些优势,这也是BBA能够作为一线豪华品牌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

凯迪拉克的自身问题

除了对手太强之外,凯迪拉克也有其自身的问题。

1、产品记忆点不足。如果要用三个词语来形容凯迪拉克,你会首先想到什么?运动?美式大沙发?动力强?可变缸发动机?10AT?骨折促销?降维打击?超长轴距?你会发现凯迪拉克根本没有一个鲜明的产品标签。而反观对手,雷克萨斯主打舒适省心,沃尔沃主打安全环保,可是凯迪拉克呢?

2、大幅降价严重影响品牌形象。凯迪拉克的销量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降价换来的,虽然打骨折的策略可以换来短时间的销量增长,但对凯迪拉克的品牌却是永久性的伤害,就像凯迪拉克的新车,如果不骨折就买,会被认为是脑子进水。

3、产品体系不完整。目前凯迪拉克国产在销的车型仅仅有六款,轿车三款,SUV三款,其中旗舰是XT6,起售价40万元。这说明了两个问题,凯迪拉克的品牌还很难支撑起其国产车型超过40万的售价,凯迪拉克的产品布局不够完整。

说到底凯迪拉克距离一线豪华品牌仍有差距,好在凯迪拉克也意识到了问题,将推出CT4CT5等车型,并宣称将不再采用“以价格换市场”的策略,让我们期待凯迪拉克的两款新车吧。

为什么凯迪拉克晋升不了一线豪华品牌,它与BBA究竟差在哪里?

不知道有多少真正懂品牌的人,品牌营销品牌管理最大的价值其实是信任。大家买大牌的动机来自于习惯性的信任,这点奢侈品和腕表甚至包含电子产品都是如此。

比如有些人喜欢lv,他就是喜欢lv材质的耐用和质感,同时喜欢lv的设计,所以他以后再选择买包或者皮具就买lv。有的人喜欢苹果,所以就总是买苹果的手机,电脑,平板电脑,是对苹果生态的依赖和对苹果品牌品质和体验的信任。

但唯独汽车品牌,在我国是扯淡的,很多人买车,自己也没体验过,也没驾驶过就认准奔驰宝马奥迪了。关键对于品牌而言,你除了车标什么也不知道就买?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品牌不是像苹果一样依靠产品的体验堆砌起来的,也不是像奢侈品依靠设计和材质堆砌起来的。只是依靠听别人说的话堆砌起来的,很多人说我有个宝马梦,有个奔驰梦,请问开过吗就有梦?车最终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看标的。

我国所谓的一二三线其实是依靠销量决定的,因为BBA的销量处于绝对领先,所以他们是一线,凯迪拉克近两年销量才崛起,是二线的领跑者。但是这些在国外,尤其是像类似于美国这样成熟的汽车消费市场是没有的,至于定位,美国别克君悦和奥迪A4几乎一个价格,凯迪拉克CT6和七系一个价格,你说算几线?

另外很多人说CT6油耗伤不起的,CT6 2.0T车型276P马力,比奔驰E上面3.0T车型的马力都大,市区百公里油耗不到11升算费油吗?是亲眼看到还是亲自驾驶过就说油耗高?反正造谣也没成本?

最后,客观的说,以国内汽车市场购车习惯,短时间内没有任何除BBA以外的豪华品牌能够进入一线。希望未来市场成熟起来以后,大家能更理性吧。

为什么凯迪拉克晋升不了一线豪华品牌,它与BBA究竟差在哪里?

一线二线豪华品牌我就不比了,毕竟没长期开过。但我还是想说说我的经历。

2014年我上路25.5万买了辆帕萨特御尊版,我朋友比我晚两个月买了辆蒙迪欧。今年四月,我被迫把帕萨特卖了。为什么叫被迫,小毛病我就不提了。机油,3000公里可以烧到油标尺以下。修理厂师傅说一万二千元左右可以修好,但只能保五万公里。五万公里后还是有回到这种状态的可能。我选择了放弃。8.5万卖给了二手车商。办过户手续时我跟二手车商闲聊,他问我打算买什么车,我说考虑BBA。二手车商劝我谨慎点,说BBA品控虽然强于大众,但小毛病,烧机油的问题还是不少。最后,我换了日系奇骏。现在开了快半年,除了动力觉得有点肉,那个费用真是低到无压力。

再看我朋友的蒙迪欧,虽然过程中也有点小修,但总的说来开的还是顺风顺水。他表示他过两年会换凯迪拉克。

我不跟哪个抬杠。我也不是日吹。我的经历也不能代表所有人。但,也能代表一斑吧!

为什么凯迪拉克晋升不了一线豪华品牌,它与BBA究竟差在哪里?

卡迪拉克,在国内只能算是二线豪华品牌,与雷克萨斯、沃尔沃等为一阵营。而一线品牌,唯有BBA(奔驰、宝马、奥迪),为什么卡迪拉克晋升不了一线品牌,她与BBA究竟差在哪里?

1.知名度不足。

凯迪拉克进入国内市场只有十多年,与BBA相比算是年幼,其品牌知名度远不如BBA。而国人购车还是比较看重品牌知名度的,因此很多的消费者宁愿选择性价比更低的BBA,也不会选择性价比更好的凯迪拉克。这个放在沃尔沃,雷克萨斯上同样成立。

2.价格不够高。

作为豪华品牌,高昂的价格也是一部分。BBA入门车型可以忽略了,只是占了品牌的光。如果屌丝都能买得起车,怎么可能算是豪华品牌呢?宝马七系、奥迪A8、以及奔驰的S系列可以称得上是高端豪华品牌了,价格不菲让人高攀不起,相比之下凯迪拉克的价格还是比较亲民的。

3.销量不足。BBA国内有着庞大的销量,年销售均超过50万台,而卡迪拉克的销量则是不尽如人意。而在国内,销量好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车子好,BBA无论是保有量以及销量都是可以碾压凯迪拉克的。凯迪拉克销量低,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车型比较的少,可选择范围不足。而BBA无论轿车还是SUV各个价格区间均有车型可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凯迪拉克与BBA相比,无论是品牌在知名度、销量、认可度、价格高度、豪华氛围营造等方面不占有优势,不能达到BBA的高度,成不了一线豪华品牌,也是可以理解的。凯迪拉克要想跻身一线豪华品牌,还是有比较长远的路要走。国内一线豪华品牌,BBA三足鼎立,二线品牌还是很难突破的。

为什么凯迪拉克晋升不了一线豪华品牌,它与BBA究竟差在哪里?

所谓的一线、二线豪华品牌,只有国内才有这个称呼,我们只能说凯迪拉克嗅觉不够敏锐,但不能说凯迪拉克比bba差了。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先到先得”,之于汽车市场也是一个道理。

奥迪,1995年开始引入中国市场;

宝马,1994年设立北京代表处;

奔驰,1986年进入中国市场;

而凯迪拉克呢?2004年才正式进入中国。

领先数年的纵深布局,BBA已然占领了绝对的先机,因此,凯迪拉克在国内一直都属于“追赶者”的状态。

产品线单一

一步慢,步步慢,说的就是凯迪拉克了。

就算是在今天,凯迪拉克有多少系列?

轿车只有CT系列(ATSL);SUV只有XT系列。

我们反观BBA,不管是轿车系列还是SUV系列都是涵盖了各个层级,宝马的(X)1、3、5、6、7系;奥迪的A(Q)1、3、5、7等等等等。

在BBA吃的流油的时候,凯迪拉克在看着,在BBA细分市场的时候,凯迪卡克还在想着怎么站稳脚跟--------XTS投放之前,大家听过凯迪拉克吗?没有吧?

价格战导致国内凯迪拉克的影响力降低

产品来不及布局,怎么才能在群狼环伺的中国市场打开局面?只有价格。

ATSL的换代,CT系列的更迭,在丰富产品线的同时,厂家给的让利让人惊掉了下巴。疯狂放量,疯狂放价。

动辄十个点的优惠起步,在换取了一定销量的同时,自然不免让大家产生疑虑“这玩意真的跟BBA一个档次”?至此,产品定位下滑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

凯迪拉克正在崛起

2018年,十月,凯迪拉克单月销量23009;增幅23.3%,截至到18年底,凯迪拉克累计销量22.8万台---------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除了BBA,凯迪拉克是第一个年销量突破20W的品牌,意味着BBA不得不重视这个晚来一步的对手。

到这里,你还觉得凯迪拉克弱宝马一头?不存在的,BBA在中国大陆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这个影响力是时间堆积出来的。

BBA有足够的时间布局生产线,有足够的时间去研究大众的购车趋向,有足够的时间树立品牌的影响力,而其余来的晚的豪华品牌只能琢磨着在BBA的压力下活下去。

你以为是产品的差距么?并不是,在这个价位上,在这个档次上,您觉得还有什么差距?如果非要说起来,凯迪拉克才更符合豪华车的定义好么?人家背靠着泛亚噪声实验室,拥有世界上最好的NVH性好么?

综上,凯迪拉克的产品并不比BBA差多少,差的只是先机而已。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