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控制在什么范围属于正常?

血糖控制,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说血糖控制要注重两点,除了我们所说的血糖控制范围,还要结合血糖监测频率。只有当血糖的监测频率足够达到了血糖控制的正常范围,我们才能说血糖真的控制住了,血糖是正常的。

首先,血糖的监测频率跟我们糖尿病患者降血糖的方式有关。

  1. 对于一些口服降糖药物就可以降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来说,你并不用每天监测血糖,因为这类糖尿病患者通常血糖波动比较小,只需要每三个月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就可以了,也不需要监测空腹以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就可以准确评估这段时间你的血糖浓度波动情况,是一个综合评估糖尿病患者较长时间血糖控制水平的指标,正常参考值为5%-8%,高于这个参考值2倍以上时候,说明血糖控制不好。

  2. 而对于大部分需要打胰岛素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来说,你血糖肯定是波动比较大的那种,可能今天你多吃了一两口就血糖升的很厉害,这种就需要你一天频繁进行血糖监测,但这也跟你注射胰岛素的次数有关,通常一天监测两三次,注射次数多一点,监测次数也要相应的增多一些!
其次,对于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要求血糖控制范围也会有所不同。
  1. 对于单纯空腹血糖高,餐后血糖不高的患者,我们要求其只要控制空腹血糖在3.9-6.1mmol/L,

  2. 对于空腹血糖不高,餐后血糖高的患者,我们应该重点监测餐后血糖,而且要求餐后不超过11.1mmol/L,并且餐后两小时血糖低于7.8mmol/L。
  3. 而对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高的患者,那么血糖控制范围两者都必须兼顾!
最后,前面所叙述的都是正常糖尿病患者,而对一些妊娠糖尿病患者,其正常的空腹血糖值应该<5.0mmol/L,而且餐后1-2h≤7.8mmol/L,这点要注意区分!

血糖控制在什么范围属于正常?

感谢邀请。

人体的血糖必须维持在耐受的范围内,人体才会觉得舒适有力,否则不仅会造成身体疲惫无力,喘息粗,头晕不适,恶心呕吐等等不利状况,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长期维持不正常的血糖还会容易诱发多种慢性疾病,例如高血糖、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粥样硬化等等。

一般来说,空腹血糖正常人血糖浓度为3.61~6.11mmol/L。空腹血糖浓度超过7.0mmol/L称为高血糖。血糖浓度低于3.61mmol/L称为低血糖。如果空腹血糖≥6.7mmol/L、血浆血糖≥7.8mmol/L,2次重复测定可诊断为糖尿病。空腹血糖超过11.1mmol/L时,表示胰岛素分泌极少或缺乏。因此,空腹血糖显著增高时,不必进行其它检查,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人们在进餐后往往血糖会有上升,血糖的波动也可以看出每个人内分泌的健康状况。餐后1小时血糖应该保持在6.7~9.4mmol/L,最多也不超过11.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一般餐后三小时血糖会恢复正常。

孕妇有妊娠情况可能血糖会有益于平常,孕妇空腹不超过5.1mmol/L,孕妇餐后1小时血糖值一般用于检测孕妇糖尿病检测中,权威数据表明孕妇餐后1小时不得超10.0mmol/L。孕妇餐后2小时正常血糖值一般规定不得超过11.1mmol/L,而孕妇餐后2小时正常血糖值规定不得超过8.5mmol/L。

血糖控制在什么范围属于正常?

段医生答疑在线🔑血糖控制的目标🔑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达标是第一目标。持续血糖达标,能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即使不达标也不能认为治疗失败,只要血糖有所控制,对患者都将有益。血糖控制的目标,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要求。

注: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能帮助了解平均3个月的血糖水平,是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它与平均血糖水平的关系如下图:

哪些人需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为<7%,空腹血糖4.4~7.0,餐后两小时<10,平均血糖<8.6:

这个指标适用于绝大多数的糖尿病患者。

哪些人需将HbA1c控制为<6.5%,相当于空腹血糖3.9~6.1,平均血糖<8?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中,①糖尿病的病程比较短、②年轻患者预期寿命比较长、③没有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心脑肾视网膜等)、④没有同时有心血管疾病、⑤没有低血糖不良反应,这类患者尽可能的严格控制血糖。

哪些人只需将HbA1c控制为<8.0%,相当于空腹血糖<8,平均血糖<10.2?

对于有严重低血糖病史、预期寿命较短、有显著的糖尿病微血管或大血管并发症、或有严重心脑合并症、糖尿病病程很长等,将血糖控制的过于严格,反而会增加严重情况的发生。

段医生特别提醒:

(1)要想控制好血糖,需要多种手段联合:控制饮食、适当运动、药物降糖。

(2)不仅要血糖达标,还要控制①血压<130/80mmHg;②低密度脂蛋白<2.6 mmol/L(未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1.8mmol/L(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③体重指数<24.0(kg/m²);④甘油三酯<1.7mmol/L;⑤高密度脂蛋白,女性>1.3mmol/L,男性>1.0mmol/L;⑥总胆固醇<4.5mmol/L。

(3)定期监测血糖,看血糖控制情况。血糖控制平稳后,至少每周监测一次空腹血糖,每6个月查糖化血红蛋白,还要定期监测血脂、血压、体重。

☞关注段医生,健康又养生!

血糖控制在什么范围属于正常?

血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葡萄糖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正常人的血糖水平常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不同时间段,人体的血糖正常值标准不同,其中主要包括:

1、空腹血糖:空腹全血血糖为3.9~6.1毫摩尔/升,血浆血糖为3.9~6.9毫摩尔/升时表示血糖正常。空腹血糖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的血,所检定的血糖值,为糖尿病最常用的检测指标,反应胰岛β细胞功能,一般代表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

当空腹血浆血糖值达到7.0 毫摩尔/升及以上,有糖尿病典型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等),即可认为是患有糖尿病;若无典型症状,两次空腹血浆血糖值达到7.0 毫摩尔/升及以上即可认为是患有糖尿病。

当空腹血浆血糖处于6.1毫摩尔/升~7.0毫摩尔/升时,称之为空腹血糖受损。此时,应引起人们对血糖的关注,因为医学上空腹血糖受损被视为糖尿病前期。

当空腹血浆血糖值低于2.8毫摩尔/升,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浆血糖值低于3.9毫摩尔/升,即可认定成为低血糖,此时应及时补充食物以保证身体正常需要。

2、餐后2小时血糖:餐后2小时血浆血糖小于7.8毫摩尔/升表示血糖正常。两小时血糖是指从第一口饭吃下去开始,过两小时测得的血糖值。餐后两小时血糖对监测血糖控制情况是非常有用的一个指标。

当餐后2小时血浆血糖大于11.1毫摩尔/升时,若有糖尿病典型症状,即可认为是患有糖尿病,若无典型症状,两次餐后血浆血糖值大于11.1毫摩尔/升时,即可认为是患有糖尿病。

由此可见,血糖水平和人们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大家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自己的血糖水平,预防血糖异常。

马博士健康团郭晓晖博士

血糖控制在什么范围属于正常?

您好,很高兴为您回答这个问题,我是赛普健身导师解鹏。

血糖控制在3.9-6.1比较正常,但是在空腹的情况下。

对于运动人群来说,训练前尽量让血糖控制的平稳一些,练前补碳水化合物可以选择低GI的食物,就是消化吸收慢的食物。例如,全麦面包,玉米,苏打饼干,苹果,梨,橘子等食物。在练习后需要让血糖快速升高,就要吃高GI的食物了,就是吸收消化快的食物,例如,葡萄糖,淀粉类米饭馒头等食物,因为练后让血糖升高,胰岛素水平会提高,这样有利于糖原和肌肉的合成。另外,如果在练后补充混合糖类,也是很好的。

糖尿病人的血糖是比较高,在空腹的情况下。一般会在7.0以上。建议糖尿病人要控制饮食,控制总热量及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碳水化合物的总量是每天4克左右,尽量吃吸收慢的食物,多吃粗纤维。每天建议吃4-6餐。

最后,任何人群都应该有一个正常的平稳的血糖。

如果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关注我们,然后后台私信哦~

耗时三年干货累计,25.6G健身干货资料包免费送~关注并私信回复“资料包”,免费领取25.6G健身资料包!

如果你足够努力,这个资料包绝对能让你从小白变身“大牛”!快来领取资料包吧!

血糖控制在什么范围属于正常?

血糖并不难控制,可以控制血糖的药物很多,专家医院成熟的方案一大堆,但可惜的是糖尿病患者最终却输给了并发症。所以要从根本上找原因,最重要的是要同时解决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问题,这样糖的问题也顺便就解决了。要了解更多更新的康复方案,可百度关注曾庆桂博士糖尿病最新研究成果,也可私信索取。

糖尿病新发现:别再这样用二甲双胍了,适得其反

二甲双胍众所周知,被誉为“降糖神药”!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不仅仅只是血糖高,随着病程的加长,还会伴有一些并发症,糖毒堆积所引发的眼底病变、手脚麻木、心脑血管疾病、功能器官的衰竭!

经常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对二甲双胍的降糖机制是否了解呢?二甲双胍主要是通过抑制肝糖元的合成、抑制肠对糖的吸收、提高外源对胰岛细胞的刺激等方面来降糖的。

从二甲的降糖机制不难看到,二甲主要只是控糖,跟糖尿病的发病机理是完全不同的,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抵抗以及胰岛素分泌缺陷所引发的病症。所以治疗糖尿病主要从这两方面入手。

而且降糖药都是需要长期服用的,是药三分毒, 长期服用会给身体带来额外的负担,尤其是肾功能、大家可以看一下二甲的说明书,服用二甲期间的不良反应已经写得很详细了。

治胰、调胰、养胰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是摆脱西药的主要方法

高血糖只是症状,不是发病原因!胰岛素抵抗以及胰岛素分泌缺陷才是糖尿病发病原因!但传统的降糖药则侧重的却是降糖,所以是治标不治本!

长期糖尿病必然会面临降糖药越用越多、血糖却越来越高!可怕的并发症也如期而至!所以,如何消除胰岛素抵抗,疏通胰脏内的微循环,修复受损的胰岛素细胞、提高胰岛细胞的敏感性,使胰岛细胞能正常分泌胰岛素,恢复自身正常的糖代谢能力才是根本的康复方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