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致癌」的说法是真的吗?

春夏将至,餐桌上怎么能少了鱼腥草。近两年,关于药食两用的鱼腥草是否含有马兜铃酸,是否有肾毒性并致癌的争论此起彼伏,一直未有定论。那么,鱼腥草到底是安全的还是有致癌风险?

感谢邀请。

简略的回答,鱼腥草致癌的说法近两年来屡遭辟谣,专家认为“鱼腥草致癌”的说法不严谨,虽然不能确认鱼腥草是否能致癌,还在研究当中,但直截了当地说鱼腥草致癌是绝对不能认同的。过往说明鱼腥草致癌的文案中提到了“马兜铃酸”这个词眼,文中普遍认为,鱼腥草中含有马兜铃酸,而马兜铃酸被国家认定为2A类致癌物质;不过很可惜的是,鱼腥草中并不含有马兜铃酸,因为鱼腥草根本不是马兜铃科植物,不会代谢出马兜铃酸,自然不含马兜铃酸,不过它含有一种名字类似的物质,叫做“马兜铃内酰胺”,这两者是不等同的。

经过检验发现,马兜铃内酰胺 -1对肾脏上皮细胞具有一定损伤和抑制作用,可能对肾脏细胞造成损害,但是在鱼腥草的提取物中,已发现含有马兜铃内酰胺-B2、A2和F2类,是否含有1类,还未明确。其马兜铃内酰胺含量也极少,所以也并不能认定鱼腥草是否对我们的身体会带来危害。晒干的鱼腥草中,提取马兜铃内酰胺含量为0.016g/kg。平时我们食用的新鲜鱼腥草水分较多,其马兜铃内酰胺含量更低,摄入的含量基本可以忽略。鱼腥草究竟是否能致癌还要等一个说法,而更值得注意的是,蔬菜需要在无污染的环境中生长,如果土壤中污染严重,重金属超标,不论是不是鱼腥草,都有可能给人体带来危害。

「鱼腥草致癌」的说法是真的吗?

鱼腥草,很多人应该都听过,是营养价值比较高的一种蔬菜,不少南方人会购买鱼腥草泡水或凉拌着吃,但是,近来网上却有消息说“鱼腥草因含有马兜铃内酰胺而可能诱导肾病并致癌”,听到这样的消息,这可把经常吃鱼腥草的人吓坏了,那么,事实是怎么样的呢?

想知道鱼腥草会不会致癌,我们得先来了解一下,可以损伤肾脏并致癌的物质是什么,从细胞毒性来看,会损伤肾脏上皮细胞的是一种叫马兜铃内酰胺-I的物质,而鱼腥草当中,暂时还没有发现这种物质,只发现了马兜铃内酰胺-BII、AII和FII类等物质。

此外,还有研究数据表示:鱼腥草晒干了之后,去提取马兜铃内酰胺,1kg鱼腥草当中仅仅只含有0.016g,而我们平时食用的鱼腥草多是比较新鲜的,水分也比较多,这样,1kg新鲜鱼腥草所含的马兜铃内酰胺就更少了。所以,鱼腥草只要不吃多,然后注意一些鱼腥草基本的食用注意事项,基本上是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

鱼腥草食用建议:像鱼腥草不能长时间或者大量的吃,因为鱼腥草性寒,吃多了,对身体不好,会损伤阳气;还有就是体寒,脾胃功能不好的人,也不建议食用鱼腥草,因为吃了鱼腥草,会加重手脚冰凉、气色虚弱等症状。

关注头条号【肿瘤的真相与误区】,看最新最全的肿瘤知识~

「鱼腥草致癌」的说法是真的吗?

鱼腥草致癌?说法有失慎重

药食同源的鱼腥草因为功效显著而备受大家的关注,近年来关于“鱼腥草中的马兜铃内酰胺可致癌”的争论也此起彼伏,平民草药鱼腥草真的会致癌吗?

针对这个情况我国农业部农产品质量与标准研究中心的李耘副主任就认为鱼腥草致癌这个说法不太准确。

首先马兜铃酸的确已经被列为一类的致癌物,而马兜铃内酰胺-I属于马兜铃酸其中一种代谢产物,目前也证实了马兜铃内酰胺-I有可能损伤肾小管的上皮细胞。

其次鱼腥草内也含有的是马兜铃内酰胺,但是在鱼腥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并没有分离出马兜铃内酰胺-I,实际上鱼腥草富含的马兜铃内酰胺-FII等有效成分还具有显著的药性,特别是对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事实上很多人认为鱼腥草会致癌全因鱼腥草含有马兜铃内酰胺,而李耘副主任认为这个逻辑其实不够严谨,因为鱼腥草并没有马兜铃酸,我们不可以把马兜铃酸和马兜铃内酰胺完全划上等号,因此鱼腥草会致癌的说法有失偏颇

目前鱼腥草也被纳入到无公害农产品的目录,并且也列入了药食两用的名单内。

鱼腥草虽好但也要注意食用禁忌

首先,中医《别录》中曾记载到“多食鱼腥草令人气喘”,主要是因为吃多了鱼腥草会损伤人体阳气或加剧体虚症状。

其次,鱼腥草属于寒性的草药,因此脾胃虚寒或体质虚寒的人过量食用鱼腥草有可能加重寒症的症状,另外小孩老人和孕妇也不宜多吃鱼腥草。

再者,对鱼腥草过敏的人不适宜进食鱼腥草,避免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等过敏症状。

最后,鱼腥草虽然药食同源当仍有小毒,少数人食用后会出现疼痛症状,另外鱼腥草会刺激女性阴道粘膜并诱发妇科病。

鱼腥草的独特味道有人很喜欢,但也有人嗤之以鼻,不管如何鱼腥草在治疗疾病上的确发挥出独特的作用。

「鱼腥草致癌」的说法是真的吗?

春夏将至,餐桌上怎么能少了鱼腥草。近两年,关于药食两用的鱼腥草是否含有马兜铃酸,是否有肾毒性并致癌的争论此起彼伏,一直未有定论。那么,鱼腥草到底是安全的还是有致癌风险?

鱼腥草是什么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蕺菜的新鲜全草,是临床应用多年的传统中药,它最早记载于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的《名医别录》,因为有一股鱼腥味所以叫鱼腥草,在有些地方也被叫作折耳根、岑草或蕺菜等。鱼腥草微寒,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功效,主要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等。

鱼腥草中的化学成分种类较多,主要含有挥发油、黄酮、生物碱等,此外,还含有部分有机酸、脂肪酸、甾醇以及氯化钾等无机盐成分,这之中并没有马兜铃酸。

鱼腥草不致癌

针对网络上关于鱼腥草因含有马兜铃内酰胺而可能诱导肾病并致癌的传闻,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风险监测与评估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李耘在2016中国食品辟谣论坛上表示:马兜铃酸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1类致癌物,而马兜铃酸在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是马兜铃内酰胺-I,同时也在某些植物中存在,这两者并不可等同。尽管马兜铃内酰胺-I能够造成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与马兜铃酸相似,但从鱼腥草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马兜铃内酰胺AII、马兜铃内酰胺-BII和马兜铃内酰胺-FII三种酰胺类成分(总含量0.016g/kg),与马兜铃内酰胺-I可不是一回事儿,它们还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对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可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因此,李耘认为,质疑“鱼腥草具有肾毒性”有一定数据支持,但是直接认定“鱼腥草致癌”的逻辑推论不够严谨,结论有失慎重。

此外,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教授、药用植物学专家何先元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最有力的证据就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吃鱼腥草导致肾脏损伤的案例。云南中医学院校长熊磊也表示,目前,无论是临床上还是实际生活中,都没有听说过有关吃鱼腥草(折耳根)导致肾病的情况,学界也没有研究能够证实二者有直接关系。可见,从致癌物成分分析来看,鱼腥草不含有肾毒性并致癌的马兜铃酸和马兜铃内酰胺-I。从鱼腥草食用药用的悠久历史来看,鱼腥草也和肾病没有直接关系,更不必说致癌了。

哪些人不能吃

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把鱼腥草作为野菜佐食。相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时,曾带领众人食用鱼腥草充饥。而在现代,鱼腥草被纳入《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和《中国药典》第一部(2015年版)也都将鱼腥草归入药食两用的名单。凉拌鱼腥草是最常见的食用方法。叶片茂盛、颜色翠绿、鱼腥气浓的新鲜鱼腥草,还可以用来煲汤、清炒。药店购买的干燥鱼腥草,可以用来泡水当茶喝。

因鱼腥草药性偏寒,所以虚寒性体质及疔疮肿疡属阴寒,无红肿热痛者不宜食用;对鱼腥草过敏的人也不宜食用。如果是新鲜鱼腥草,用量为100克;如果是干燥鱼腥草,尽量控制在30克内;不要连续多次食用,一周吃2次~3次即可。

还有人担心鱼腥草滴鼻液的安全性。鱼腥草滴鼻液由鱼腥草的蒸馏液制备而成,所含成分为以甲基正壬酮为代表的挥发油类化合物,与马兜铃内酰胺成分毫无关系,更不必说与马兜铃酸及其肾损害有什么关系了。无论从所含化学成分还是临床实践应用方面来看,鱼腥草滴鼻液都是安全的。

(浙江美福宝妇儿—妇产科医生张国新)

「鱼腥草致癌」的说法是真的吗?

鱼醒草,是天然的莲梅素,不易吃多,消炎好药,吃多了影响听力,

「鱼腥草致癌」的说法是真的吗?

砖家叫畜为配合洋鬼子打垮中医,制造这很多谣言!中华几千年的中医是明显效果很好的,但医生技术相差很大,药剂配伍,诊断疾病的方式还落后。并且显效慢。对身体的综合治疗比西医要强多少倍!对疑难杂症比西医强百倍以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