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能吃桃子吗?

其实没有糖尿病朋友一定不能吃的食物,只有适不适合吃的食物,像一些升糖指数、糖负荷低的水果,桃其实属于中GI(升糖指数)水果,只要不过量,少吃一些,尽量在两餐之间吃,糖尿病朋友也是完全可以吃的。虽然在血糖较为稳定的时候糖尿病朋友也可以吃水果,不过一定要注意选择升糖指数和糖负荷低的食物来吃。所有食物有GI(升糖指数)和GL(糖负荷)的标准,GI就是单位时间内会让血糖上升速度的概念,糖负荷就指食物摄入后升高血糖的水平,这两个概念对糖尿病友来说都很重要。

说说糖尿病朋友总体吃水果的情况:吃水果的时间最好是选择血糖控制较为平稳的时间段。最好是空腹血糖能控制在7.8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5%以下,没有经常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并发症控制良好,如果满足了这些条件,可以适当吃水果;另外吃水果的时间最好选择两餐之间,作为间点加餐的食物,这样不容易太大程度上影响血糖波动,还可以预防低血糖的情况发生。

尽量选择低GI低GL的水果食用,比如,低GI的水果有:苹果、樱桃、西瓜、梨、橘子、猕猴桃、李子等,相反的,高GI的水果有:香蕉、红枣、荔枝、菠萝、葡萄等。一些水果GI比较高,但是GL很低,这些水果也可以适当食用,比如:西瓜、南瓜、香瓜……可以查阅一些特定的表格选择自己喜欢的,升糖指数、糖负荷都不高的水果来食用。

最后,糖友们最好一次不要吃过量水果,每次50~100g,每天不要超过200g为宜,而且不要吃得太快太急,可以混合蔬菜一起食用,但食用水果后一旦出现血糖飙升,无法被控制好的情况下,最好是不要再吃水果,等血糖情况稳定后,听从医嘱,再慎重选择水果。

糖尿病能吃桃子吗?

谢谢邀请。对于桃子而言,糖尿病患者完全可以吃,桃的血糖生成指数是28,而且其中含有较为丰富的矿物质钾元素,对于血糖有着相对积极的作用。

至于该吃多少,一般建议糖尿病患者每日的水果摄入量限定在200克左右;另外,不同人群需要不同对待,血糖控制较好的人群可以适当增加食用量,如果血糖本身较高则不建议食用过多,请根据自身状况减量食用。

对于桃子,亦是如此,少量吃,可以分次;另外要合理安排食用时间,吃水果要错开血糖升高的高峰期,建议在两餐之间食用水果,因为血糖在两餐之间时相对处于低谷值,建议饭后两小时食用水果,或者是在饥饿的情况下和体力活动之后食用,把水果当做是一种能量和营养的补充食物。

摄入水果的时间,一般建议在上午的10点左右或者是下午的3点左右,根据自身进餐时间适当调整。

但是不建议把水果放在饭前或者饭后食用,避免给血糖造成较大的影响。

糖尿病患者,吃水果请选择合适的品种:

从食物的含糖量可以将水果做一个简要的分度,一般可以分为低糖、中糖以及高糖水果,尽量糖尿病患者要多选择食用低糖水果,对于所谓的高糖水果要尽可能的少吃。

另外,还有一点是格外要和大家强调的,糖尿病患者吃水果,请不要用果汁来代替水果,液态食物的消化吸收速度较快,对于“升高血糖”的影响也较大,不建议这样作为。

哪些是低糖水果?

低糖水果,一般是含糖量小于10% 的水果,其中包括青瓜、柚子、橙子、桃子、杏、枇杷、草莓以及樱桃等水果。

中糖水果包括哪些?

中糖水果的含糖量一般在11% -20%,这其中包括香蕉、石榴、甜瓜苹果以及芒果等水果。

高糖水果则是含糖量大于20% 的水果,这其中像红枣、蜜枣、葡萄干等干果、果脯。

对于水果,一种非常不错的食物,富含水分、维生素和各种矿物质,建议常吃,无论是正常人还是糖尿病患者,但一定要注意合情合理,找对时间,找对水果;桃子可以吃,两餐中吃,另外注意适量。糖尿病人群需要关注,祝各位安康。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糖尿病能吃桃子吗?

时下可是吃桃子的季节,各种品类的桃子真是让人垂涎好几尺。

桃子本身多汁,味道好,营养也不含糊。可是很多糖友会问,那糖友们能不能吃桃子呢?

其实对于糖友而言血糖在控制的好的情况下,水果是可以合理的科学的吃的。血糖控制好,选择低GI的水果,吃的量控制在200g/d,吃的时间放在两餐之间,是完全可以的。

而桃子本身在水果种就属于低GI的水果,所以糖友们是可以选择吃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吃桃子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控制量,放在两餐加餐吃。桃子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一吃就容易吃多。一般的桃子个头都比较大,水分也多,一个大的桃子往往将近一斤,所以糖友们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控量,和家人分着吃。

总结一下就是,其实糖友们在选择食物方面,没有什么绝对不能吃的,在控制好血糖的前提下,少食多餐,会挑选食物,控制好进食量,遵医嘱用药,合理安排运动,一样能做一个长寿老人。

糖尿病能吃桃子吗?

感谢邀答,我是营养师小糖。桃子属于每100克水果中含糖量少于10克的水果,在临床上是推荐糖尿病人适量食用的。诸如此类的水果还有橙子、柚子、柠檬、李子、杏、枇杷、菠萝、草莓、樱桃等。但是糖尿病患者吃水果时要遵守以下原则:

1、在血糖控制不稳定时,据对不可以吃水果,血糖控制在理想状态时可以适量是水果。

2、吃水果的时间应选择在两餐之间。

3、应选择含糖指数小的水果,如西红柿、黄瓜、草莓、火龙等,都可以适量的食用,但还是不宜过多。石榴、香蕉、大枣等,糖尿病患者都不应食用。

糖尿病患者一经确诊,就要听从医生的建议接受正规治疗。稳定的控制血糖,因为血糖的波动会对机体器官造成损害,并加速并发症的发生。治疗糖尿病,要根据糖尿病患者的个体情况来制定治疗方案,这就要先了解患者的血糖,胰岛功能,有无并发症等情况。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目前都没有办法彻底治愈糖尿病,这可能与II型糖尿病是一种由多个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且共同参与发病的多因子疾病有关。

糖尿病的治疗是综合性治疗,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和药物治疗缺一不可。只有以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为前提,药物治疗才能发挥更好的效果。糖尿病患者应避免进食糖及含糖类食物,减少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适量进食高纤维及淀粉质食物,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应尽可能的做全身运动,比如:散步、慢跑等。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的使用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或是其他降糖药,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的。

糖人健康网,一个有温度的控糖平台,欢迎关注,有问必答!

糖尿病能吃桃子吗?

感谢邀请。

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吃桃子,不仅仅是桃子,包括其他很多水果糖友都是可以适量食用的。水果中的确富含糖分,不过水果中的糖分是天然糖分,属于优质碳水化合物,比起精致糖来升糖速度没有那么迅速,而且水果普遍多汁水,这可以降低水果的升糖负荷(食物的摄入量和升高血糖之间的关系)较低,也就是说只要我们不要过量吃水果,对血糖的影响会相应较低。另外,水果也是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膳食纤维能够拖延食物的消化吸收速度,有助于平稳餐后血糖,所以总体来看,只要糖友适量吃水果,其实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当然,有很多水果总含糖量较高,升糖指数(食物单位时间内升高血糖速度的指标)较高,可能吃一些对血糖的影响会更大,糖友最好少吃或尽量避免食用,例如榴莲、芒果、荔枝、桂圆、鲜枣、杨梅、山楂等,可以多选择一些升糖指数较低或者升糖负荷较低的水果适量食用,例如柚子、苹果、梨、橙、樱桃,在它们之中桃子也是其中一员,不过它的味道吃起来明明就很甜,特别是水蜜桃,夏季不可少的美味水果,它的甜度很高,难道也属于低升糖指数的水果吗?

其实水蜜桃是以“果糖”为主的水果,水果普遍含三种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部分水果以蔗糖、葡萄糖为主,也有果糖占据较多比例的水果,而果糖和葡萄糖的代谢路径不同,它对血糖的影响并不大,但是甜度确实葡萄糖的50倍左右,所以,桃子吃起来的确很甜,不过并不代表它升高血糖的速度就很快,类似的还有香蕉、葡萄、橙子。不过果糖也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好,虽然它不怎么升高血糖,甜度还高,但它的代谢会生成较多甘油三酯,最终会堆积在肝脏,对脂肪代谢会增加负担,吃多了也同样容易肥胖。

糖友吃水果建议一次性摄入不超过200g,含糖量高,升糖指数高的水果建议一次性100g左右为宜。一天内水果摄入不超过半斤。吃水果的话尽量直接食用,避免榨汁饮用,榨汁会破坏水果中的膳食纤维,损失膳食纤维会增加糖分吸收速度,而且榨汁需要的水果一般是好几个,还会增加糖分总量,糖友喝了果汁血糖很容易飙升。

糖尿病能吃桃子吗?

糖尿病人是可以吃桃子的,关于在于怎么吃,吃多少。

在食物分类中,桃子属于核果类水果。桃子的种类很多,有白粉桃、高山白桃、黄桃、蜜桃等。我们以蜜桃为例来了解一下桃子的营养成分。每100克蜜桃中含有88.7克水分,0.9克蛋白质,0.2克脂肪,9.8克碳水化合物,0.8克膳食纤维,4毫克维生素C,169毫克钾,能量为41千卡。由此可知,蜜桃中大部分是水,其次是碳水化合物。

糖尿病人能不能吃桃子,除了看桃子的含糖量之外,还要了解桃子的血糖生成指数和血糖负荷。鲜桃的血糖生成指数为28.0,属于低生糖指数食物。每100克桃子的血糖负荷为3.4,属于低血糖负荷食物;200克桃子的血糖负荷为6.8,也属于低血糖负荷食物,因此,糖尿病人吃200克桃子是可以的。在食物交换份法中,糖尿病人可以吃200克桃子来代替250克鸭梨或者100克鲜枣,除此之外,其他水果就不要再吃了。

桃子中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外,还有维生素C,膳食纤维以及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等。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属于抗氧化的维生素,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增高的血浆脂质过氧化物,降低血总胆固醇,缓解早期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每天可补充100~500毫克维生素C。桃子中的有机酸等能刺激人体消化腺分泌,增进食欲,同时对维生素C的稳定性有保护作用。此外,桃子中的膳食纤维主要是果胶,这种可溶性膳食纤维有增加胃肠道蠕动的作用。桃子中还含有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保护心血管等作用。

马博士健康团张建芬博士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