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每年会进口大量的大豆?
国人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肉乳需求急速上升,自家产的大豆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大豆的国家,在古代的中国,大豆被称作“菽”,是五谷之一,从上古三朝开始,很长时间内都是国人的主粮之一。
不过,大豆虽然营养丰富,但直接食用的话有个非常大的缺陷,那就是其中的蛋白质很不容易被人体直接吸收,吃过了的话就会胀气,然后就会不停出虚恭,所以,当粟米、稻谷与小麦等全面兴盛起来之后,大豆作为口粮的出现频率,就越来越低了。
直到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在炼丹的过程中,无意间发明出了豆腐,赐予了大豆全新的生命,中国人找到了进食大豆这一优质植物蛋白的完美方式。
如果仅仅是用于制作豆制品等,国内的大豆产量其实还是非常充足的,我国长久以来都是全球主要的大豆生产国,直到1995年,中国的大豆产量仍旧占据全球九成市场份额,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不仅能够满足自身需要,而且还可以大规模向日韩等出口。
然而从1996年开始,中国从大豆出口国,成为了纯进口国,并且在短时间内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目前,中国是全球仅次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的第四大大豆生产国,但大豆的进口量几乎占了全球一半的市场份额,大豆也是中国主要进口农作物之一。
而中国从大豆出口国变成大豆进口国,既有内因也有外因。
西方觊觎国内大豆市场,暗中出手中国人口众多,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所以各种物资的需求也迅猛提升。在2000年的时候,中国大豆进口量就从前一年的432万吨暴增到1045万吨,之后连年递增,而西方各国纷纷眼馋国内的巨大市场。
2004年,我国进口大豆超过2500万吨,而国内产量仅1000万吨,因为国内榨油企业需求旺盛根本无法自产自足,由于缺口太大,购买国外大豆势在必行。
而事实上,西方以美国孟山都为首的企业,早在我国加入世贸当年就开始进行布局,先是推高大豆价格,引导我国农民扩大种植,榨油企业也纷纷增产,在2004年又放出美国大豆大规模减产的消息,导致当年的大豆价格骤增。
可没想到的是,之后没多久美国又宣布大豆没有减产,反而大幅增产,使得全球大豆价格断崖式下跌,国内大豆价格也是一泻千里,大量豆农血本无归,而榨油企业宁愿违约罚款也不愿交钱收货,引起了著名的“洗船事件”。
因亏损太大,国内榨油企业普遍陷入绝境,而西方企业熟练登场,趁机以超低价格收购参股国内榨油企业,实际控制了我国最终85%以上大豆加工能力。
由于我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逐渐对外开放了粮食市场,所以西方企业的做法尽管很让人不齿,却是“名正言顺”符合规则的,我国无可奈何。
也因此,国内大豆的市场份额不断降低,取而代之的就是惊人数量的进口大豆。
进口大豆,其实也是硬需求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耕地最多的国家之一,然而与此同时中国也有全球最多的人口数量,所以人均耕地规模就非常稀少,加上多年来城镇化不断加速推进,大量耕地被占用或者被抛荒弃耕,使得实际耕地数量也越来越吃紧。
粮食安全非常重要,而口粮尤甚,我国守着耕地的底线,也保持着口粮自给自足,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事实。
虽然有人认为中国每年进口大量的粮食来说事,甚至拿印度能出口粮食来相提并论,其实这是非常无稽的说辞,中国每年进口的巨额粮食之中,绝大多数都是大豆和玉米,而这些压根儿就不是当做口粮的,而是用于畜牧业还有工业发展的。
正如前文所说,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但并非理想的口粮。
大豆在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用来榨油和加工各种豆制品,其实大豆还有个很重要的用途,那就是用于饲料方面,与玉米其实也是一样的,不过进口的大量玉米,还被用作生产加工乙醇等化工产品。
我国每年的确进口大量粮食,但可不是因为粮食不够吃,而是因为肉不够吃。
中国14亿人口,即便只是达到欧美平均水平的肉类食用量,最终产生的总量其实也是非常惊人的,现代发展的大规模集约化、机械化的畜牧业,需要大量的饲料,而加工饲料的主要原材料其实也是粮食。
世界上44.7%的粮食其实并不是直接给人吃的,而是作为饲料原料,进了动物们的口,包括66%的玉米与近80%的大豆,其实都被做成了饲料。
中国人口太多,仅仅是牛羊猪之类的大牲畜就有八亿头以上,此外还有数量极其惊人的鸡鸭鹅等家禽,而如此巨大规模的畜牧业养殖,所需要的饲料用粮食也就可想而知了。
中国以有限的耕地,实现口粮自给自足还有多余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但想要靠自身的产出完全满足国内养殖业的需求,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国产的实在不够用,那么其实也只能依靠进口。
我国人口众多,对于任何资源的消耗一旦形成习惯,最终的总量都是非常惊人的,尤其是对于粮食的消耗,事实上,平均3千克的粮食制成的饲料,在猪身上才能长一斤肉,而平均7千克的粮食制成的饲料,在牛的身上才能长一斤肉,国人对于肉食的需求每多一点,对粮食的实际消耗就会上升数倍。
按照实际来说,我国耕地的规模本身就非常有限,而且我国的地方虽然大,但真正适合大规模种植大豆的地方其实也没多少,尤其是相对于眼下如此巨大的实际需求,国内自产的水平,远远不能够满足。
换言之,即便是没有当年的西方企业干预,我国也是需要大规模进口大豆的,若想要自产大豆满足需求,除非降低国人本来就不高的吃肉量,或者减少口粮种植来腾挪出大豆种植区,但这都不现实,而且对自身有害无益。
夸张的是,现在中国的人均食肉水平还不如韩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国人对于肉食、乳制品的需求不断上升,最终只会让我国的大豆等粮食进口不断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我国大量进口大豆,其实也是市场需求所决定的。
中国为什么每年会进口大量的大豆?
有多种原因:1国内市场需求量大,我们中国人有吃豆制品的习惯,比如,豆制品加工,豆腐,豆皮,豆干,臭豆腐,豆腐乳等等都需要大豆作为原料。再加之人们生活所需豆油及各种油炸食品,都离不开豆制品。还有多种饲料也离不开大豆,所以大豆的用途太广泛了,是人们生活的必须品,它的消耗是多大可想而知。
2,国内有限的耕地首先要保证主粮生产,小麦,大米是我们生活必需,首先要保证主粮耕种面积,十四亿人口才能保证不饿肚子,如果粮仓保证不了收成,就会出现饥荒挨饿。所以,首先要保证主粮生产。
3,跟美国达成平衡贸易逆差协议进口美国大豆。为了保证国民生活质量,为了国内市场价格稳定,我们必须进口大量的大豆。通过进口大豆,弥补国内生产缺口,让我们的国民衣食无忧,享受太平盛世。感谢党,感谢祖国创造的国太民安的幸福生活。
中国为什么每年会进口大量的大豆?
大豆主要用途:豆油,豆粕。
豆油,就是我们的食用油。
豆粕,主要的禽畜饲料。
国外大豆基本都是转基因,抗病虫强,种植简单,国内多为非转,相对比转基因,抗病虫差,种植成本高,蛋白多营养高,但含油少。
所以从价格,从含油上讲进口大豆更有竞争力,然后豆粕是主要需求,因为国内养殖市场很大。
现在转基因大豆专利都在孟山都这类机构控制下,我们研发成本高。而且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小,粮食需求却很大,大豆种植需要土地和技术,所以造成只能靠进口得尴尬局面。
如果要摆脱现在尴尬局面,我们首先保住耕地面积,并加快沙漠改造进度。其次在生物农业技术上再超一次车。最后除了美加这些渠道想办法培养和创造多个供应国来遏制被过度盘剥。当然我并非豆类市场专家,要想了解详细一点,可以在看相关专业资料。
PS:玉米更尴尬,自己得卖不动还被外人挤压市场,这都是成本问题,所以国内为什么很多专家挺国内种植转基因水稻,怕的就是基础作物全如大豆般失去主动权,被孟山都这样的公司由外而内侵蚀市场,那时我们就变成了砧板上的肉。但是转基因水稻分两派,民间反对派和学者支持派,如果全国老百姓坚决不吃转基因水稻,企业不卖转基因水稻,也就没市场,但这个太难了,毕竟转基因作物好种,产能高,便宜,目前看也无害。
中国为什么每年会进口大量的大豆?
因为我国大豆产量不能满足国计民生所需,缺口较大,所以要进口补充,世界各国互通有无,互相调剂,这是很自然的事,故而世贸组织才有存在必要和价值。不过由此我又想到另一个问题一一现在江南农村很多田地抛荒,无人耕种,都跑去打工赚现钱,导致我国每年都进口大量大米,因为外国大米便宜,性价比划得来。我想如果把农民种的稻谷收购价提高(现在一元左右)至三元一斤,农田就不会抛荒了。肥水不流外人田,让农民获益总比拿出钱去外国买粮要好得多,即使减少现在的种粮补贴农民还是获益良多。这或许是避免抛荒 帮助农民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至于造成的粮价上涨,国家可以给居民补贴,补了多少也是给自己的国民,总比给外国人买粮要好。总之,一可省外汇,二可免抛荒,三可富三农,四可补居民,一句话肉烂烂在锅里。这个十足的乡土经济学可行么?
中国为什么每年会进口大量的大豆?
首先来说大豆有三种最主要的功能:
一、人类直接做成豆腐或豆浆等豆制品食用。
二、榨成豆油。
三、豆粕作为最主要的动物饲料。
当然大豆的功能很多,除了这三种最主要的以外还有许多其他功能。就因为具有这些功能,所以中国每年需要使用大量的大豆。中国之所以每年进口大量的大豆有以下原因。
1、大豆的亩产量很低,在中国相对于其他农作物种植大豆经济效益很低。
2、中国禁止转基因农作物。而美国等其他国家允许转基因大豆的种植。转基因大豆比我国种植的传统大豆有产量优势。
3、近些年来随着中国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类的需求大量增加。而豆粕作为最主要的动物饲料,所以对大豆的需求连年增加。
4、中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很小。而大豆不是主粮。首先我们得保证主粮的供应。所以留给大豆的种植面积不会太大。
5、美国等很多国家耕地面积很大,大豆平均生产成本很低。相比于我国的大豆有非常大的价格优势。
综上所述,这就是中国需要每年进口大量大豆的原因。
中国为什么每年会进口大量的大豆?
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国产大豆在众多粮食作物中恐怕找不到第二个作物让国人这么犯愁了,作为四大粮食作物之一的大豆来说,年进口量居然高达近亿吨,而且对于一贯将“我国人民饭碗装自己粮”挂在嘴边的我国来说显然是说不过去的,不过显然也是没有办法。自从我国1995年开始进口大豆以来,我国的大豆进口量从那年的30万吨,直线飙升至如今的9553万吨,翻了300倍,多么惊人的数字。
对于我国来说进口大豆的目的也很单一,自然是要满足国内人民的需求,这一点直白的说就是国内人民对于肉制品需求太过旺盛。对于进口大豆大家或许也都比较清楚:转基因大豆!这里抛开转基因话题,咱们来说说这个转基因大豆的用途,农业农村部的规定写的非常清楚就是榨油和豆粕,其中榨油自然是作为食用油市场出售了,而豆粕部分也就是作为饲料养殖用途。
也不要说别的,单单是从大豆进口增长速度也能够看出来,我国对于肉制品的需求旺盛到何种程度。看看国家统计局在2010到2015年的肉制品消耗量吧,2010年才7278万吨,然而到了2015年就高达8625万吨,五年时间增加了1400万吨,如果折合饲料打斗的话,至少增加大豆两千万吨。
其实说白了也并非说我国离开了大豆就不能活,即便如今食用肉量再少也比建国时候我国的肉制品丰富吧。但是更好的物质生活水平,就需要相应的物质储备,肉制品作为我们日常饮食的消费物质之一,甚至已经成为了不少人饮食的必需品。
在我们既想要完美的物质生活又想要不进口一点大豆,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上述并非唯一理由,因为我国人民还要消费大量的食用油,对于我国来说食用油也显得相当不足,抛开大豆油来说还有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玉米油、水稻油、葵花籽油、橄榄油等,其中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也是几种油脂当中相对来说比较便宜比较容易购买的食用油,然而一大问题则是以上几种食用油原料我国储备都显得比较紧俏,如今我国菜籽也是依赖于进口。比如2017年全年我国累计进口油菜籽474.71万吨,比2016年增加了33%。
而对于我国来说当前可耕地如果用于种植大豆的话,那么我国的可耕地面积需要占到至少10亿亩,如果这样的话,我国的玉米机水稻耕地就需要拿出来为大豆腾地方,那么如果真的如此的话,我国人民的粮食安全恐怕将成为一大难题,难道我们要为了大豆为忍受肚子挨饿?显然这是不现实的。
综上来说,我国当前进口大豆是必须的,而不进口大豆则有些不现实,为了我国人民生活质量更加稳定,今年会进口大豆,而明年依旧会,在可以预见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依旧还是会进口国际大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