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有些老北京家里男人都叫爷?
熟悉老北京人的朋友,会发现,这些人最喜欢称爷,开口闭口,见面打招呼,爷字不离口,爷长爷短的。为什么北京人这么喜欢称“爷”呢?在我们的认知中,爷这个字通常是指一个父亲的父亲,就是祖父,这才叫爷。同时,对比自己大很多的老人有时也叫爷爷。而北京人相互之间,不分大小都这喜欢互相叫“爷”。
-
朱棣为什么要迁都北京?
朱棣为什么要迁都北京?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时至今日,北京已经成为我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这要感谢几百年前的一个帝王,正是他做的一个正确决定,才使得北京有现在的地位,他就是我们熟知的明成祖朱棣。而众所周知,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是在南京开国,而为什么他的儿子要把都城迁往北京呢?我分析有以下
-
明朝救国功臣于谦,如何力挽狂澜让明朝续命200年,在危难时刻成功保卫北京?
明宣宗元年,宣宗的叔叔朱高熙造反,被宣宗御驾亲征镇压,在押解朱高熙来到宣宗面前时,一个御史将朱高熙骂的瑟瑟发抖,深得宣宗朱瞻基的之心,此人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于谦。一、惊天之变明正统十四年,在大太监王振怂恿下,热血青年明宣宗朱祁镇置兵部诸位大臣苦苦相劝于不顾,一意孤行,御驾亲征,亲
-
明朝有十六个皇帝,为什么北京只有十三陵,其他几位葬在哪?
自明太祖朱元璋开国以来,至崇祯帝朱由检亡国,明朝先后有十六位皇帝。在北京的明朝皇陵,却安葬了十三位皇帝,又称“明十三陵”,那么问题来了,剩下的三位皇帝埋葬在哪里?这三位又是谁呢?这背后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没有埋葬在十三陵中呢?且听史晓生细细道来:一、明朝皇帝纵览表要说这大明朝,那可
-
北京的十三陵,都是哪位皇帝的陵寝?
北京十三陵,又称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昌平县天寿山下,是中国封建历史中,最后一个汉人政权-明朝皇帝的陵墓,共埋葬了明朝一十三位皇帝!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疑问,大明两百余年,共经历一十六帝,为何这里仅仅埋葬了十三位皇帝呢?没有葬在这里的三位皇帝是谁?他们又是为何没有被葬入皇陵呢?自明
-
中国古代北京、南京、东京、西京都是现代的哪个城市?
中国古代王朝在都城设置上除了正式的首都外,往往还另设“陪都”。陪都制度由来已久,西周时就已经出现了陪都雒邑。其后两汉、唐宋等历届王朝基本上沿袭了陪都的旧制,到明朝甚至出现了“两京三都制”。而在京城的区分上,古代帝王往往以地理方位加以区分,于是就陆续出现了北京、南京、东京、西京,甚
-
北京故宫里的冰窖是怎么回事?
故宫里的冰窖,存在的目的自然是为皇宫中的达官贵人们服务。——毕竟在古代,压根就没有冰箱、冰柜这样的现代化家电,当时的达官贵人为了能在夏天这样炎热的季节也同样能够用上清热解暑的冰,建立大大小小、规格不同的冰窖就成为必需。而作为整个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拥有属于自己的冰窖应该并不让人感到
-
80年代,北京一套四合院才一万块钱,为什么没人愿意买?
80年代的时候,在北京买一套四合院才1万块钱。而现在北京三环以内的一套四合院,已经好几千万了。如果当时买一套四合院,现在怎么说也算得上是千万富翁。但是为什么就是没有人愿意买呢?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时空错觉,对于现在的人来说1万块钱恐怕也就是那么回事,大多数家庭都能承担。但是在上个世
-
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南方督抚施行东南互保,战争结束后,慈禧怎么对待这些督抚的?
1900年,慈禧对11国宣战,并谕令各省督抚招集义和团等类义民,以御外侮。可是,以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袁世凯为代表的地方督抚,却搞起“东南互保”,不但与洋人保持和平,还镇压原本要招集参战义民。抗旨不尊!那么,事后,慈禧是如何“收拾”这些人的呢?感谢各位督抚战后,慈禧曾说:“上
-
李自成进攻北京时,难道没想过关外满人大兵压境吗?
攻入北京前,李自成就和满清的统治者打过一些交道,有过一些交集,对于满清的野心和威胁,李自成当然是清楚的。不过,李自成还是低估了形势的复杂性和对手的手段,以至于应对清军时准备不足,一败涂地。李自成与清(后金)的“交集”如果没有后金(清),可能李自成都不会造反。正是因为大明与后金连年
-
北京有哪些地方在历史上是属于河北省的?
1949后,为满足北京作为首都的发展需要,逐步将河北的一些地区划入北京市管理。1952年7月将河北省宛平县全部及房山、良乡2县部分地区划归北京市。1956年3月9日,撤销昌平县,将昌平县所属行政区域(高丽营镇除外)划归北京市,并命名为昌平区。将河北省通县所属的金盏、长店、北皋、孙
-
大家都知道东京、南京和北京,中国历史上有“西京”吗?
西安有一所西京学院。说到这,大家可能就明白了。中国历史上有西京,而且还不是一个。原来,在宋辽金时期,大部分国家流行五京制度,也就是国家同时设东西南北中五座都城。因此在北宋时期,西京在洛阳,而辽金时期,西京均在大同。实际上,五京制在唐五代时期就已露头,唐中后期即设西京在凤翔,而唐东
-
几千年来,中国的都城是长安和洛阳,为什么最后的首是北京呢?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这首歌我们从小就会唱。北京是首都这个概念早在我们的心中根深蒂固。然而,在祖国的大地上,还有两个有名的古都西安和洛阳。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史上,都城历来作为中国各朝各代的政治、文化、军事中心,其制度的传承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该王朝文明的沿袭,因此中国
-
北京是什么时候被定为首都的?
北京是一座享誉世界的名城,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最早将北京定为都城的是那个朝代呢?据史料记载,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将北京及附近地区作为诸侯国分封给召公奭,当时称燕国(亦称北燕),都城就在现北京房山区的琉璃河镇。后来,周武王又封黄帝的后人于蓟,在今北京西南。后燕国灭蓟国,迁都于蓟,统称为
-
八国联军打到北京时,慈禧和光绪西逃,光绪为何不趁乱杀了慈禧?
八国联军打到北京时,慈禧和光绪西逃,光绪为何不趁乱杀了慈禧?众所周知,晚清权力最大者便是慈禧,其余的大臣、亲王,包括皇帝,都得臣服于她,不敢对她说半个不字!而整个清朝廷,也在她的带领下走向了更加黑暗时刻,先是挪用北洋水师的军费修颐和园,间接导致甲午海战的失败。后来又为了自己所谓的
-
八国联军打北京时,慈禧西逃时,为何没有哪个地方官“挟天子以令诸侯”?
慈禧太后和光绪帝西逃,就犹如东汉末年逃亡的汉献帝一样,总共没多少人,且异常狼狈。曾经一顿饭吃二百多道菜的慈禧太后,逃亡路上,三个鸡蛋都能打发,遇到个怀来知县,都激动地痛哭流涕。那么,为什么各地大员没有人向曹操学习,直接控制住慈禧太后,以便实现“挟天子以令诸侯”呢?实际上,慈禧太后
-
在北京月薪两万算高吗?
首先恭喜你的月薪已经鹤立鸡群,其次给你泼一盆冷水,再次奉劝你早一点树立综合收入的概念。第一:月薪2万元在北京足以鹤立鸡群。刚刚公布的全国社平工资(见图),北京排第一,平均月薪9240元。从月薪分布(见图)来看,2万元月薪超过了90%的人群。你可以先自豪一把了。那么,拿着月薪2万多
-
男子冒充清华高材生7万月薪任高管,被查出只有小学学历后开除,你怎么看?
职场火锅刚写了一篇面试干货文,面试官如何培养“反应试能力”。好意疑问,这个小学毕业的骗子,实际就是一个“面霸”,面试官和猎头被他蒙骗了。只能说明这个骗子面试水平很高,但面试官和猎头“反应试能力”差劲。正如高明的罪犯具有反侦察能力一样,高明的面试官和猎头应该具有反面霸能力。第一:先
-
普通人去北京打工都做什么工作?
职场火锅作为在北京工作的“普通人”,作为十年资深HR,用自己经历和职场经验,来谈一谈这个问题。首先上一组数据,这是2017年的数据,不一定准确了。据说北京常住人口为1536万人,外来人口总数为386.6万人,其中务工经商人员为296.5万人,占全部外来人口总数的76.7%。那么,
-
应届毕业生在北京5500左右工资值得去吗?
职场火锅作为资深HR,首先声明,不管是北京还是其他城市,都需要考虑工资水平的,否则你怎么养活自己,难道一毕业就开始啃老?但考虑工资水平只是一方面,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证:第一,你所处在行业领域。二本毕业生,北京,起薪税前5700,要看在什么行业?这家公司处于什么地位?起薪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