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死后,衣服都是怎么处理的?
这里有个风俗习惯问题。在我们这里,逝者的衣服,是需要分门别类去处理的:第一类是陪葬的衣服。除了专门从寿衣店买来的寿衣外,去世者生前所有的衣服都要拿到棺木前,进行挑选。首先是剔除带毛、带皮的衣服,如毛衣、毛裤、皮袄等物件——这些东西是不能塞进棺材里的。老辈人有讲究,用带毛的东西陪葬
-
秦可卿为什么要带贾宝玉去自己房中午睡?
《红楼梦》第五回中说道:因宁国府花园内梅花盛开,因此邀请老祖宗贾母并邢、王二夫人等人来此赏花。因为贾宝玉是贾母的心肝宝贝,当然要一同前往了。赏花游玩之余,茶、酒之后。宝玉困倦了要找个地方休息一下。于是贾蓉的老婆秦可卿,就接受了这个任务,领着叔叔辈的贾宝玉,到了一个处所。安顿他睡个
-
《红楼梦》描写宝玉与袭人夜里换腰巾的情节,透露了什么信息?
这是对俩人关系很好的一种侧面描写。读《红楼梦》,不能只看书面上的字表述的意思。而要动脑筋去联想,才能知道背后隐藏的意思。否则为什么叫“贾雨村”、“甄士隐”呢?在“假语存、真事隐”这种写作手法下,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和准姨娘花袭人,晚上在睡榻上互相换系了“汗巾子”的事儿,就没有那么简
-
如果家里的老人不明事理,我们要怎么尽孝?
我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奉劝各位:千万不要愚孝!否则害人害己,后患无穷。那些“孝顺孝顺,孝不如顺”的歪理邪说,害人不浅!我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兄妹三人中排行最末。小时候受尽了没饭吃、没钱花的苦,也目睹了父母因为一些不值当的小事,和邻居们、奶奶、二叔、本家的四爷、六爷等人的吵闹
-
刘邦的《大风歌》有水平么?
凡是能打动人心,使人产生共鸣的作品,都是有水平的。要想读懂刘邦的《大风歌》,必须要分析和了解产生这首作品的时代背景。才能对它看似平淡浅显的文字中,读出英雄迟暮、老骥伏枥、心忧天下、创业不易守业更难等多重内容。这首《大风歌》,作于刘邦晚年。这是他打败项羽之后,为了平定天下各处的叛乱
-
读哪些书可以提高自己的涵养和文采呢?
读书,贵在明白道理,而不是看热闹。说到涵养,不是光靠读书就能解决的。需要多经事,长见识。从自己的经验和旁观别人的教训中悟出来的东西,再加以实践,方能有了涵养的体认。知道了有涵养的好处,才能懂得涵养的内容;晓得了没涵养的坏处,才能修炼和提升涵养。总之,涵养是理论加实践的多次反复,不
-
中国四大名著中哪一部的文学水平最低?
要说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四大名著,那一部的文学水平最低?我认为综合来看,是《西遊记》。在四大名著中,以《红楼梦》的文学水平最高。达到了中国古代文学最高水平:放眼天下,能够与《红楼梦》比肩者,根本就没有。与之相近者,《金瓶梅》还差强人意。其他的,都达不到这样的水平。《红楼梦》的水平之高
-
你见过哪些大隐于市的得道高人或者在某个领域深藏不露的绝世高手?他们给过你何种启示?
看了有关网友的文章,我觉得我的六爷有点儿高手的意思。我是从心里不信他的。不过有些东西,好像也不是蒙对的。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也说不清楚。写出来让大家分析分析。六爷今年九十九岁了。本家爷爷辈里是硕果仅存的一个了。据说他预测的本事,是问我三爷学的。三爷曾经在阎锡山的部队里当过个官职,大
-
在中国,厕所有多少种叫法?
这个多了去了。在我们这里的农村,厕所的叫法随着其大小的不同,名称也有区别:只能一个人使用的,叫“茅则”。而能供多个人使用的,则是“懒茅”——比如学校里面的那种一长溜蹲坑的大厕所,就叫懒茅。为啥这样叫呢?因为农民们对人粪尿是很珍惜的,虽然臭不可闻,但是腐熟后的人粪尿,是各种庄稼的好
-
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为何成为了唐诗中最美的单相思?该如何赏析?
崔护的题都城南庄,的确为情真意切之作。正因为如此,才能打动历代文人墨客以及心地善良的人心。原文如下: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单从字面来看,作者在去年的这一天,在这里邂逅了一个漂亮的姑娘。她艳若桃花,与盛开的桃花交相辉映。崔护见过之后,念念不
-
没文化到底有多可怕?
2000年秋天,第五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刚刚结束不久。一个山区小村的村民委员会主任,因为非常意外地落选后,心情郁闷。天天借酒浇愁。喝醉之后,他就步履蹒跚,外出转悠:一会儿是在学校的围墙外,绕墙转圈儿;一会儿是在村委会院门口,凝神注视。大概是心里想不通:为啥我给大家办了这么多的
-
有人说《平凡的世界》描写一百多号人,没一个是坏人,你怎么看?
谁说的这话?《平凡的世界》里描写的一百多号人,没一个是坏人?提出这样的问题的人,完整地读过《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吗?首先,金家的那个金富,是好人吗?他自己在外面干的是啥生意?读过《平凡的世界》这本小说的人,不会不知道吧?一个三只手的小偷,能算是好人吗?还有那个装神弄鬼、骗人钱物的神
-
父母的寿衣什么时候准备好?
这个问题是因人、因地区的风俗习惯而异的。并没有一定之规。我小时候住的窑洞外间里,就存放着邻居家的一具棺材。在我们这里叫“寿木”。有一次有几个非常玩皮的半大小子们在玩捉迷藏的时候,揭开了寿木的盖子。发现里面衣服上的图案,和课本上地主老材穿的衣服很像。都是一个个圆形的“寿”字。于是就
-
让你最印象深刻的一句情诗是什么?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首情诗,是唐代诗人崔怀宝写给宫廷弹筝高手薛琼琼的一首《望江南》:平生愿,愿作乐中筝。得近玉人纤手子,砑罗裙上放娇声。便死亦为荣。据说是当年崔怀宝在路上遇到了皇家仪仗队,赶紧躲到路边的大树后面。偷窥到了国色天香的宫廷弹筝高手薛琼琼。立即被她的美貌所折服。回到寓所,
-
贾母明显喜欢活泼可爱的孩子,为什么大家又一致认为贾母最喜欢黛玉?
这个一点儿也不矛盾啊!首先是血缘关系在那儿摆着呢:林黛玉是贾母的亲外孙。是贾母唯一的女儿、贾敏的唯一的后代。贾敏先于贾母去世了。贾母见了外孙女,就如同见了自己的女儿一般亲。这事儿可以从林黛玉进贾府的那一回的描写中,看得岀来:黛玉方进房,只见两个人扶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
-
上山前武松喝了18碗酒、两斤熟牛肉,古人体质与现在不一样吗?
我不同意你的这种说法。主要的原因,就是拿武松一个人的饭量和酒量,来代表所有的古人。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武松一个人打死了一只吊晴白额大虫。那么过去所有的古人,都有这样的功夫和实力吗?果真如此的话,金兵是怎么打进开封,把徽宗、钦宗还有几万皇亲国戚、各个大臣、能工巧匠们,都一股脑儿地俘
-
蜀国五虎上将你认为谁死的最英勇,谁死的最窝囊?
蜀国的五虎上将排序为为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我认为在这五个人中,死的最英勇的是老将黄忠。从时间顺序上来看,五虎上将中,最早和刘备结义的是关羽和张飞。然后是赵云。赤壁之战后,关羽攻取长沙时,与年逾六旬的老将黄忠惺惺相惜,互相留下了对方的一条命(老黄忠马失前蹄,关羽刀下留人;
-
你读过什么好书?
我从小到大,都非常喜欢读书。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凭借着家里的一本《新华字典》,我读完了一本头尾不全的《苦菜花》。那时候认识的字不多,对其中一个潜伏的特务王柬之的柬字,一直以为是繁体的東字。后来上了地理课,才知道那个字是柬埔寨的柬字。那时候,能够找到的书不多。我就逮着了什么读什么
-
苏东坡的“一树梨花压海棠”是什么意思?如何赏析?
这句活,出自苏东坡在友人张先纳妾的酒宴上,唱和之作《戏赠张先》。据说是张先时年已经八十岁了。而所娶的新娘子才十八岁。有人认为张先此举,已经有些出格了——俩人年龄相差太多了。新娘子做他的重孙也差不多。太有些老牛啃嫩草的意味了。作为张先,却对自己的行为,颇为自得。不仅不接受人们的指责
-
小说《平凡的世界》为什么勤劳的孙玉厚这么穷,不干活的田福堂却很富裕?
这个问题,是不懂农村人如何生活,不知道农村集体时侯记工分的办法。而提出的疑问。《平凡的世界》原著中,孙玉厚一家最初有四个孩子:兰花,少安,少平,兰香。还有一个不能下田劳动的老娘。在上有老娘、下有四个孩子的情况下,仅凭孙玉厚夫妻俩人在队里挣工分,养活全家的七口人。就算是天天下地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