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卫战中,守军武器装备如何?

黄埔一期桂永清任总队长的“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在投入淞沪会战时,只是个下辖三个团的旅级编制。退到南京后奉军政部命令扩编为三旅九团的甲种师建制,不过南京保卫战打响时,教导总队每旅有一个团去江西和湖南接收新兵未归,所以实际参战的只有六个团不足20000人,而不是传说中的30000人。

(战死光华门的教总团长谢承瑞)

在南京保卫战的作战序列中 ,大体可以分为四类部队,第一类是教导总队、第36师、第87师和第88师,所谓的“德械部队”(叫德式部队更准确些),其中后面的三个师已经扩编为有名无实的军。第二类是嫡系但算不上“德械”的第74军、宪兵部队。第三类是临时调来的粤军第66军和第83军,第四类是最后加入城防部队的徐源泉第二军团。

徐源泉军团其实是军阀张宗昌的直鲁联军余部,属于杂牌中的杂牌军,装备肯定不咋的。粤军一般、第74军大部分是国械,而其实第36、第87、第88师也不是真正的“德械”,只能算是德械和国械的混合部队 ,所以在上述四类部队中,教导总队的装备无疑是第一流的,也最具代表性,不过,该部也不能算是纯粹的“德械”。

(ZB26轻机)

先说步兵轻武器,整个教导总队当时拥有德造“二四式”步枪8577支(1932年,国民政府向德国毛瑟军工厂订购了10000支1924年式步枪,也就是98K的前身,教导总队应该装备的就是这一批,而其他36、87、88师基本为仿制的中正式),捷克式轻机枪351挺,信号手枪134支,基层军官使用M1932型驳壳枪(确实是纯正进口货),不过属实查不到德造冲锋枪的记录,但是宪兵部队确实有装备MP18。

步兵的重武器有马克訫重机枪102挺(每个步兵营一个重机枪连8挺,应为民二四式),82毫米迫击炮28门(每个步兵营一个炮排2门);步兵伴随火力每个团在理论上编有一个步兵炮连(6门)、一个战防炮连(6门)。然而根据资料,整个教导总队当时只有37毫米战防炮18门、75毫米步兵炮18门,显然可以得出结论,除原有的三个团之外,后来临时扩建的三个团根本没有团级直属炮兵。

所以南京保卫战当中的教导总队,由于临战扩编将近两倍多(还得考虑淞沪会战的伤亡),其装备水平已被大大稀释和拉低,除了从上海撤下来的三个团以外,另外三个团基本只配备了库存轻武器,也肯定不全是德械。第36师、第87师、第88师、第51师、第58师的情况差不许多,虽然兵员得到了补充,但装备的普遍水平,肯定达不到投入淞沪会战之前的状态,战损太大。

比较吃亏的还是战场压制火炮,整个教导总队虽然编有一个炮兵团,拥有德制75毫米博福斯山炮12门,其实也就是个炮兵营的火炮配备(教总没有榴弹炮,第58师倒是装备了6门)。总队部和各团另外直属一个“小炮连”,共装备“索罗通”20毫米小炮22门,其实就是20毫米机关炮的意思,索罗通(Solothurn),是德国莱茵公司的瑞士子公司,勉强也算德造,然而从数量上看,机关炮也没有配齐(每连标配6门)。

所以说,号称精锐的教导总队也是德械、国械的大杂烩,根本不是很多人想像的那样一水德国造。而至于粤军和直鲁联军的部队,那肯定是“万国造”武器装备了,装备没有形成制式化,进而使战场补充混乱和困难,是困扰抗日军队整整八年的问题。而教导总队和三个德械师,按唐生智的说法,战力比照淞沪会战时期至少下降了一半。

南京卫戍总司令部还直辖有独立炮兵第8团、第10团的一个营,共计火炮20余门;战车防御炮一营有炮8门;独立战车部队,拥有坦克10辆以及防空司令部所属的高射炮部队,装备各型高射炮27门,这就是唐生智手下可以作战的全部家底,总体来看,大口径火炮严重不足,并且缺乏空中掩护,遂使炮兵阵地的生存率很低。

(这个好像是老黄牛重机)

而日军不仅各师团拥有编成内炮兵联队,还得到了大量临时加强的迫击炮大队或中队,独立的山炮大队、野炮大队,华中派遣军更直接配属了两个“野战重炮旅团”(第5和第6)。围城开始后,日军升起观测气球,引导轰炸机和榴炮、山炮率先攻击守军炮阵地,遂造成我方严重损失。

到12月10日前后,当城垣作战开始时,守军几乎没有了炮火掩护,完全依靠轻武器拒敌,这也是南京迅速城破的原因之一。

(战车防御炮)

南京保卫战中,守军武器装备如何?

1937年11月27日唐生智宣布与“南京共存亡”的时候,他的心估计也是虚的,作为他的军事生涯最后一次出场,他便是要面对杀来的20万日军。而作为南京卫戍司令,这次战斗,也是他企图重掌军权的一次对赌。

南京城的部队人数不多,满打满算四舍五入为十万人,其中,徐源泉部为半中央军部队,第41师、第48师为原北洋军直鲁联军部队,张宗昌余部,兵源多为东北、山东人。第66军、第83军,两广事变后粤军余汉谋军事集团部队,半中央军部队。第71军,第72军,第74军,第78军,教导总队,纯中央军部队。103师,原王家烈黔军改编而成半中央军部队。112师,东北军。另外还有宪兵3个团;江宁要塞部队;炮兵第8团一营、炮兵第10团一营;装甲部队;通讯营等。

以上部队,共计15个师级单位,10万人。

两军对垒,毕竟是重武器的天下,所以,在这里说说重武器吧,可以说,当时南京保卫战的重武器都是很精良的。

炮兵部队

要说部队武器装备如何,能够形成真正战斗力的,可能只有教导总队和装甲部队了。

南京保卫战有如下重武器部队:炮兵第8团一营(十五榴);炮兵第10团之一营(新十五榴)而战车防御炮只有8门、轻战车10辆、防空司令部所属各高射炮队(大小共27门)

其中,炮兵第8团一营和第10团一营都是在江阴要塞待命,配备的 火炮:第一营是日造“三八式”150mm重榴弹炮8门(所谓旧十五榴);而第十团一营的大炮为装备德国金属厂150mmL/32榴弹炮8门(所谓新十五榴)。

新十五榴,德国莱茵金属制造

日本十五榴

这两支部队总共加起来不到二十门炮,但是已经是南京保卫战中国军能够拿得出来的最好远程武器了,但是这两支部队被划入南京卫戍部队时间不久,就被撤退到武汉了。所以说,这两个团的炮兵是可以对日军进行杀伤的,只是,这些大炮太珍贵了,其中炮10团的新十五榴,转战全国各地战场,始终建制和装备留存。

而在富贵山,是当时教导总队的炮兵团(其实刚刚升级的炮兵营,装备不足),这个炮兵团是当时步兵火力中最大的一股势力了,其他部队的炮兵,不光拿不上台面,而且损失也很严重。

卜福斯山炮

这个势力有多大?新式山炮12门,分在三个连里,至于是什么炮,是德国卜福斯山炮,这个炮,怎么说呢,在中国有了一批订单之后,就再也没有找到过大客户了。而卜福斯山炮,对于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来说,这个炮有点万金油,也被当时的国军称为万能炮。因为射程,弹道和引信都很优秀,当时的中国就一眼相中了,所以,中国一头拜上了德国神教。但是毛病在于,当时的的中国陆军,除了能够给独立炮兵团提供牵引力量外,给步兵师的牵引力量还是小的可怜,中国当时连骡马化都没有实现,对于火炮牵引更是力不从心,机动性能太差了,作为师属山炮部队,卜福斯山炮太沉重,机动性能差,打什么仗呢?

而且,这些山炮与日军各师团配属的炮兵相比力量还是太少了,在1937年,日军常设师团的炮兵联队总共有野炮大队和榴弹炮大队各一个,共装备改造三八式75毫米野炮36门,九一105毫米榴弹炮12门,共48门,况且每个步兵联队有山炮4门,速射炮4门,九二步炮6门,这个火力,一个联队就能打一个师。

装甲兵部队

而被国军留下来的装甲部队,则是装甲团第三连,清一色的德国一号坦克,这种坦克机动能力以及机枪能力我相信我不用多说,大部分人应该有个初步的认识,德国一号坦克在1937年还是性能相当优良的的坦克。

(国军丢弃后日军拍摄)

12月8日,在南京麒麟门方向,我方为6辆一号坦克和第36师补充第一团,此时进攻南京的日军装甲部队为独立轻装甲车第八中队的5辆“九四”轻型战车,也就是大家调侃的“豆战车”,日军步兵为第9联队,战斗中,2辆一号坦克被日军击毁。

而在淳化镇方面的战斗,第三连一排的6辆坦克与日军第36联队以及独立轻装甲第七中队的豆坦克进行战斗,其中击毙了日本记者浜野嘉夫,他拍过的照片,是这一张,英国维克斯坦克在上海进攻日军海军陆战队的照片。

而在随后的撤退战斗中,战车一排的坦克被日军突袭,随后被日军缴获。

其中有一辆一号坦克发生的故事让杜聿明(时任装甲兵总指挥)是这么回忆的:一辆战车上的两个战士中的一个(记不起姓名)逃回后,很气愤地对我说:当他的战车被日寇打坏时,排长怕死不支援救护他的战车就往后跑。他俩看到日寇的轻快部队已跟踪追来,想到继续在坏车上打必被敌人活捉,下车逃命又感到耻辱,就“决心与战车共存亡,埋伏在战车内,相机打击敌人”。果然日寇第一线部队未清扫战场,搜查战车,贸然长驱直入,向南京前进。 这两个战士一直隐藏到下午四时前后,看见日寇又有一大队步兵来到, 两人计议这是狙击日寇的最好机会。“他妈的,老子~个换你几十个!” 他俩轻轻地将机关枪从战车转塔前后两端伸出,突然袭击,打得日寇落 花流水,滚滚倒地的有几十人。可是鬼子也非常顽强,立刻散开, 前仆后继地向战车攻击。但好几次皆未得逞,因这一大队日寇仅有步兵武器.没有平射炮和山野炮,无法击毁战车。就这样地战斗到黄昏以后,日寇仍无办法。这时两个战士商定,丢掉战车乘夜撤退。他俩离开战车不远,日寇突然以机枪迫击炮轰击,他的战友不幸牺牲了,他自己脱离敌人逃回。

起初杜聿明不信这件事,但是他的疑惑被日军所佐证:当这个战士历尽千辛万苦回到湘潭向我报告以上的情况时,我虽然口头上称赞他的英勇杀敌,可是心中怀着极大的狐疑,认为他说的好像是神话,甚至怀疑他撒谎。一直到1939年2月30日我军在昆仑关歼灭敌人中村正雄所部将近一个旅团之后,在虏获的文件 “皇风万里”这本小册子内,发现日寇叙述到南京战役的经验教训时,也谈到这一辆战车的埋伏狙击,给他们以沉重的打击。我再急忙再找这个战士时,才发现他已在昆仑关战役中为祖国人民英勇牺牲了。

在南京保卫战中,中国军队的一号坦克在性能上还是不输于日军小战车的,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战绩,只是,中国军队缺少多兵种的配合,损失较大,随后在南京撤离后,这些坦克纷纷被遗弃了,并且被日军缴获。

下关码头被丢弃的一号坦克

南京保卫战中,守军武器装备如何?

当时守备南京的主要是淞沪战场撤下来的德械部队,以及广东湖南的部队,重点说一下德械师36师 87师 88师 这三个师淞沪基本被打残,补充的兵源素质较低,武器自然是德国武器居多,建制完整的是教导总队,完全按照德国军事顾问参照德军建制模板训练出来的部队,只是经过淞沪一役,德械装备大都遗落战场,尤其重装备,得不到补充,战术陈旧落后,尽管官兵战意高昂,真正扛线的还是血肉之躯,轻武器方面,从中正式步枪,驳壳枪,花机光枪,捷克式轻机枪,马克沁重机枪,到60迫击炮 82迫击炮 苏制反坦克步枪以及20毫米激光炮都是有装备的。重武器方面,百禄式野战炮 克虏伯75mm野战炮,150mm重型榴弹炮,坦克方面还有德制1号坦克,英制威克斯轻型坦克,意制水陆两栖装甲车,各部队装备参差不齐,建制也不满员,临时拉的壮丁素质低下,战意不足,很难起到作战效果。36师是督战队,驻守邑江门,87师守卫栖霞山阵地,88师守卫光华门,教导总队守卫紫金山孝陵卫,拼到最后,因撤退混乱,损失殆尽,南京保卫战是德械师的最后荣光,38年以后,因为国际关系和法西斯联盟成立,德国断绝对中国武器供应,德械师从此退出历史舞台,民国政府转而接受苏联的武器支援,后面几年就是苏械师了,到后来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援助后,就是美械部队了。

南京保卫战中,守军武器装备如何?

茶馆回答,喜欢的点点关注。

1937年12月1日,日军大本营下达“大陆第8号令”,命令华中方面军与海军协同,兵分三路,攻占南京。蒋介石任命唐生智为首都卫戍部队司令长官,部署南京保卫战。因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南京各城门先后被日军攻陷,守军节节抵抗,牺牲无数。向保卫祖国的无名英雄们致敬!!!

参加南京保卫战的中国守军都有哪些部队呢?

而在南京保卫战中,中国军队参加南京保卫战的总兵力约15万人左右。但是这15万部队中有刚从上海前线撤退下来的第36师、第87师和第88师,加上从他处抽调来的10个师,总共13个师,再加上由军事学院学生组成的教导总队(共计1万2千余人)、宪兵部队、江宁要塞部队,满编将有18万人左右,然而除去第10军的第41师及第48师是汉口开来的增援部队,其余均是由上海战场撤出,受创整补中的残部。因此实际上没有满编,按唐生智统计约有8万人,其中新兵就占3万人。

我们对参加南京保卫战的中国守军部队逐一分析介绍。

第36师、第87师和第88师

第87、第88师原为国民政府的警卫部队,是德国顾问训练出的样板师,全制式德国武器装备,为国军精锐。

第88师,全师满编总兵力约1.4万人,也是国民党军装备最好的三大德械师之一,后扩编为军。师直属部队:1个山炮营(12门75毫米山炮),1个战防炮连(4门37毫米战防炮),1个高射炮连(4门20毫米高射炮),1个工兵营,1个通信营(2个有线通信连,1个无线通信排),1个辎重营,1个特务营,1个卫生队(平时为师医院)。步兵旅:旅辖2个步兵团。

团直属部队:1个迫击炮连(6门83毫米迫击炮),1个小炮连(6门20毫米机关炮),1个通信连,1个特务连。

团辖3个步兵营,步兵营直属部队:1个机炮连(6挺重机枪,2门82毫米迫击炮)。营辖3个步兵连,连辖3个步兵排,排辖3个班(每排3挺轻机枪,30支步枪)。

因为第88师参加完淞沪会战,所以第88师在参加南京保卫战战前约6000余人,武器装备也损失殆尽。而第88师在南京保卫战战后仅500人生还归队。(电影《八佰》的原型部队524团就是第88师下辖部队)

第87师,国民革命军主力之一,全师装备为德械师,编制、人数和第88师相同。和国民革命军第88师一样,也是从淞沪会战的前线撤退下来参加南京保卫战,60%的人员和武器装备损失殆尽。

第36师,国民革命军主力之一,全师装备为德械师。编制、人数和第88师相同。全师装备野(山)炮12门、小炮24门、82迫击炮24门、重机枪74挺、轻机枪336挺。也是从淞沪会战的前线撤退下来参加南京保卫战,60%的人员和武器装备损失殆尽。

10个师

第2军团军团长(第41、第48师):徐源泉,第66军军长(第159、第160师):叶肇,第74军军长(第51、第58师):俞济时,教导总队总队长(3个旅):桂永清,第103师师长:何知重,第112师师长:霍守义,宪兵部队宪兵司令(4个团):萧山令

第2军团第41、48师:该军前身是直鲁联军一部。按照第2军团长徐源泉向蒋介石发的密电记载,在南京死、伤5000人,战后经过收拢和补充其余部队走散的官兵人数达到11703人,也就是说第2军团的兵力应该有16000人左右。

第74军,于1937年9月1日在淞沪战场组建,由第51师和58师组成,全军共3.2万人。

58师下辖2个旅、4个团,并配属炮兵、工兵、辎重兵各1个营,全师总人数达10923人。在武器装备方面,58也配备得十分齐全。全师共有重机枪54挺,轻机枪274挺,掷弹筒243个,山炮、野炮、榴弹炮16门,迫击炮、平射炮30门。

51师成为2旅4团制师,下辖151旅(301、302团)和153旅(305、306团,其中305团即为原陕西保安团)。

但是王耀武的第74军在参加完淞沪会战后,伤亡过半。51师和58师在参加南京保卫战时的兵力约为15000人左右。

教导总队:教导总队奉军政部命令扩为三旅六团制甲种师。教导总队此时已有的三个团完全是德械装备与编装,步兵团有三个步兵营以及第十连(步榴炮连。编有IG18-75轻步兵炮,三排六门。射程5400m),第11连战防炮连(47奥造平射炮),第12连通信连,第13连输送连(次序或有误)。步兵营辖步兵三连、重机枪连、82炮排及通信排。总队原本即储藏大量装备,所以扩编的六个团有三个团以干部在后方整训,仅三团参战。其中第一、三、五团即为德械步兵团,第二、四、六团也赶在南京战役时参战,损失甚大。

何知重的103师:1937年12月1日,103师奉命向南京撤退时,全师9000人只剩4000人。在撤出江阴途径镇江时,103师又遭遇强敌围困,牺牲十分惨重,成功突围者约2000人。余部参加南京保卫战,装备极端落后。

霍守义的112师:参加了淞沪会战的江阴要塞阻击战,112师在江阴一战中打的极为艰苦,和日军激战中伤亡很大,连师长霍守义也中弹受伤。稍后,112师整理为2个团计4千人退往南京参加了最为残酷的南京保卫战。南京战役中112师等同于全军覆没!

宪兵部队:萧山令指挥驻守南京宪兵共约6400余人。

雨花台战斗,中国守军第88师以一个师的兵力抵抗日军第6师团,第114师团整整2个师团兵力。不仅如此,还导致日军损失一大批军官,仅第6师团就战死,战伤中队长数十名。

虽然说南京保卫战的中国部队总兵力有15万人,但是大多数的师都处于一个严重减员的状态,而且大多数是从淞沪会战结束后撤至南京防守的。因此整体意义上说南京保卫战的中国部队总兵力约在8万人左右。

致敬中国英雄

虽然南京保卫战的中国部队人数不足,装备缺乏,但是中国守军依旧顽强作战。

雨花台战斗,中国守军第88师以一个师的兵力抵抗日军第6师团,第114师团整整2个师团兵力。不仅如此,还导致日军损失一大批军官,仅第6师团就战死,战伤中队长数十名。

根据历史档案记载:南京保卫战之中,中国军队阵亡中校军衔以上的中高级军官47人,分别是:少将8人,上校17人、中校22人。按职务划分,南京保卫战中,团以上军官阵亡了少将副司令1名,少将副师长1名,少将师参谋长2名,少将旅长3名,少将副旅长1名,上校副旅长4名、上校团长9名、上校处长2名、上校参谋2名,共25人(即少将加上校的人数)。

南京保卫战中牺牲的国军高级将领:

萧山令:南京卫戍司令,1937年12月13日牺牲于南京下关。追赠陆军中将。

罗策群:国民革命军第66军第159师代师长,少将,1937年12月12日牺牲于南京保卫战。追授陆军中将。

高致嵩:第88师264旅旅长,1937年12月12日牺牲于南京中华门。追赠陆军中将。

朱赤:国民革命军第九集团军第88师262旅旅长,少将,1937年12月12日牺牲于南京中华门。

易安华:第87师259旅旅长,少将,1937年12月12日牺牲南京莫愁湖。

李兰池:国民革命军第57军112师副师长,少将,1937年12月12日牺牲于南京太平门。

司徒非:第66军160师参谋长,少将,1937年12月12日牺牲于南京保卫战。

姚中英:国民革命军第83军第156师参谋长,少将,1937年12月12日牺牲于南京保卫战。

刘国用,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58师147旅副旅长,少将,1937年12月12日牺牲于南京保卫战。

黄纪福,国民革命军第66军159师477旅副旅长,追赠陆军少将,1937年12月12日牺牲于南京保卫战。

李绍嘉,第156师468旅副旅长,少将,1937年12月12日牺牲于南京保卫战。

陈节,第66军159师参谋处长,追赠陆军少将,1937年12月12日牺牲于南京保卫战。(没有找到遗诏)

谢承瑞:教导总队第一旅二团上校团长12月13日凌晨始受命撤往下关,在挹江门因身体虚弱被拥挤失控的人群踩倒身亡。后追赠宪兵少将。

(以上将领尸骸无一从南京城中运出)

南京保卫战中,守军武器装备如何?

唐生智:你们慢慢打,我先溜了!老大都跑了,官兵还在死战!

首先要发表一点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南京保卫战,之所以会败,主要还是领导层的问题!主要原因是蒋介石的战略部署失败导致!试想当时国民党高层,包括白崇禧、李宗仁等都主张要放弃抵抗,弃城和谈!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怎么可能打赢呢?守城将领唐生智,他的逃跑导致南京保卫战失败的次要原因!唐智生自己请命守卫南京城,但是他自己却首先逃跑了!丢下13万守城将士和50万南京百姓自己逃命去了!致使南京保卫战惨败,被日军杀害的军民达30多万!蒋介石是历史的罪人,唐智生则是这场惨败的首要负责人!

唐生智

我们来看看当时的交战背景是什么?

淞沪会战失败后,三七年十二月初,日本下达“大陆第八号令”,命令华中侵略军、日本侵华海军协同作战,兵分三路,攻占南京!投入的总兵力是20万左右!

南京方面蒋介石任命唐智生为卫戍司令,投入的总兵力15万左右!按照攻守兵力通常的规则,应该是攻3:守1的比例才有胜算,这样看来唐智生部队还是有优势的!但是结果却不是这样!

我们再来对比下当时双方投入的兵力组成:

1、南京保卫战守卫部队组成

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

副司令:罗卓英、刘兴

第2军团军团长(第41、第48师):徐源泉

第66军军长(第159、第160师):叶肇

第71军军长(第87师):王敬久,徳械装备(淞沪会战撤下了,非满编

第72军军长(第88师):孙元良,德械装备(淞沪会战撤下了,非满编

第74军军长(第51、第58师):俞济时(淞沪会战撤下了,非满编

第78军军长(第36师):宋希濂,部分徳械装备(淞沪会战撤下了,非满编

教导总队总队长(3个旅):桂永清,德械装备

第103师师长:何知重

第112师师长:霍守义

宪兵部队宪兵司令(4个团):萧山令

此外,还有江宁要塞部队、炮兵部队、特务队等。满编在18万,实际参战15万(含后勤,预备部队)

2、日本投入兵团组成

12月1日,日本大本营下达新的战斗序列。

日本军队由华中方面军任主力,主要由上海派遣军和第十军构成。

此外,还有通信部队、铁道部队、航空部队、工兵部队、兵站部队等。

华中方面军司令官:陆军大将松井石根

上海派遣军司令官:陆军中将朝香宫鸠彦王(第3师团、第11师团、华北专派第9、13、101师团参与上海沪淞会战

第三师团先遣队联队长:陆军大佐鹰森孝

第九师团师团长:陆军中将吉住良辅

第十六师团师团长:陆军中将中岛今朝吾

山田支队(第十三师团一部)步兵第百三旅团长:陆军少将山田栴二

第十军司令官:陆军中将柳川平助(其下辖3-4个师团在杭州湾登陆,参与淞沪会战

第六师团师团长:陆军中将谷寿夫

第十八师团师团长:陆军中将牛岛贞雄

第一百一十四师团师团长:陆军中将末松茂治

国崎支队(第五师团步兵第九旅团)支队长:陆军少将国崎登

南京守城将士有几个师是从淞沪会战撤下了的,其装备人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补充,虽然说是德式装备,但是主要还是轻武器为主,而日本的部队则源源不断的补充!人员得到补充,物资武器也得到很好的补充!而且双方的士气高低落差很大!国民党在徐州、武汉、上海都遭到失败,士气低落!日本则一路打来士气高昂!

再来看看兵力部署的情况,但是南京守卫军的部署分为两道防线:

内环守卫部署-1

当时的第36师、宪兵部队、88师、教导总队为内圈守卫,也就是说精锐部队主要部署在内线,主要的徳械部队也是部署在内圈!

外线部署-2

外线是由83军、66军、74军、83军下辖的几个师团驻守,他们的装备都比较落后,基本都是国产设备,有部分配备有德式的装备,但是占比很小!

日本的部署是怎样的呢?

日本兵力进攻部署!

日方是从四个方向同时进攻,其中他的国崎支队,从部署空白方向进攻!同时日本启用了多个航空中队,对南京进行轰炸!

那么国民党德式装备到底是那些武器呢?

轻武器:

24式步枪:主要配备在教导总队,数量大概有1万支左右

中正步枪:这是主要的装备,基本是遍布全军

捷克轻机枪:大概350-450挺左右

MP18冲锋枪:数量不详,但是应该不多!

重武器:

马克沁重机枪(其实也不算重武器):大概有100-200挺

82毫米迫击炮:大概30-40门左右

37毫米战防炮:大概30-50门

75毫米步兵跑:大概30-50门

其它小口径如20毫米的小炮,具体数量不详!

坦克战车若干,数量也是极少数!(预计30辆以下)

德械师

那么按照正常的德械师配备是怎样的装备呢?一般情况德械师人数配备1.1万左右,野山炮12门、小炮24门、82迫击炮24门、重机枪74挺、轻机枪336挺、其它的都是24式步枪(已包含一个炮兵团),这个配置相当于日军师团兵力多少呢?大概是同级别师团的70%左右的兵力和火力!

也就是说即使按照徳械全装备满编制都还不是日本一个师团的战力,更何况是在淞沪会战打剩下来的残兵败将呢?

所以南京保卫战,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蒋介石的战略部署,在没有补充部队编制,没有改善武器装备,没有外援支持,没有空中火力支援的情况下,怎么打赢南京保卫战?与其说是日本兵力强,还不如说是国军不够团结,桂系、川粤等派系都不支持,怎么打?

勿忘国耻,团结一致!才是抵抗外来侵略的根本!

南京保卫战中,守军武器装备如何?

国军打完淞沪会战后,撤下来的部队都残破不堪,装备奇缺,而此时日军主力向南京进发,南京守不住已经是国军高级将领的普遍共识,而德国来华的军事顾问们也都持类似看法。

不过南京一枪不放就放弃也肯定是不行的,蒋介石当时的想法是南京是国民政府的首都,又是孙中山陵寝所在,国际观瞻所在,所以还是要打一下的。

但是此时可以动用的部队实在有限,当时留在南京的国军部队番号不少,有51师、57师、87师、88、36师等部,但是这些部队都是从淞沪战场上撤退下来的,这些部队伤亡惨重均残破不全,武器装备也是大量损耗非常紧缺。

以精锐的德械师例,孙元良的88师撤退到南京时,只剩3000人左右,宋希濂的36师也只有4000人左右。这里面唯一建制完整的,只有桂永清的教导总队。

整个南京保卫战除了上述部队外,后来粤军的66军和83军部分部队也赶来参加了战斗,从兵力来说,国军在南京投入的兵力若按满编算的话有18万人,但是根据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后来的回忆,实际上缺编严重超过三分之一为新兵,实际上兵力只有不到10万人。

可以看出,南京守军在火力对比上不仅远远低于日军,就连参战兵力都远低于日军,日军主力分三路杀向南京总兵力高达20万,其中直接进攻南京的部队超过10万,而南京的守军是没有援军可以期待的。

1937年12月1日,日军攻占江阴要塞,12月4日,日军开始攻击南京外围国防工事,8日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下令退入守军复廓阵地,坚持到11日的时候,战局急转直下,88师师长孙元良干脆断绝联系抛弃部下,这个时候唐生智长又突然下令各部队分头突围,从而让守军各部一片混乱,南京失守是时间问题,但是战役后期的操作失当造成了守军无畏的牺牲。

南京保卫战的守军在12日下午和夜间拥挤在下关,除了第74军组织较好,又掌握有一艘小火轮,约有5000人渡过江北,宋希濂部也撤走部分人,其他各部损失惨重,大多留在江南,后来遭日军杀害。

南京保卫战中,雨花台阵地陷落后,孙元良擅自带领师直属部队和262旅一部撤退,36师师长的宋希濂当时正在挹江门防守,大为震怒,他让督战队子弹上膛,孙元良又被迫带所部放弃逃跑,但是之后孙元良失去和部队的联系,之后离奇逃跑。

日军在南京被击毙三千余人,受伤九千余人,合计伤亡一万二千余人,可以看出国军的抵抗还是很激烈的,可惜后期的指挥失当造成了大量无谓的伤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