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脂蛋白降到多少最佳?

在医学心血管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就像是一条恶狗,人人喊打,因为它的升高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而降低它的水平,可显著减少我们发生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

那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到底“恶”在哪里?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我们常规血脂检查的项目之一,除了它,大家在血脂的检查报告中还会看到有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

正常情况下,我们人体胆固醇无法直接溶解在我们血浆当中,这时候就需要有一个专门的载体蛋白来结合,以帮助溶解,因此就出现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结合,那么就形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结合,就形成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而这两种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完全是相反的!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负责把胆固醇从肝脏运送到我们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中,然后被利用;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是负责把身体各个器官组织中的胆固醇运回我们的肝脏来进行代谢!

这也就决定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什么被称之为“坏胆固醇”,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叫做“好胆固醇”的原因。因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多少会增加血管外周的血脂水平,而高密增加度脂蛋白增加,可以增加胆固醇在肝脏代谢,防止胆固醇堆积!

这时候大家明白以后,就会出现如题主一样的疑惑:那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既然那么不好,会堵塞我们的血管,甚至会引起猝死,那是不是越低越好?

事实上,关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不是越低越好,是目前还存在学术上争议的,低没错,但是是不是越低越好,这个目前是缺乏足够的临床研究证据去支持的!

有的学者认为相比低密度脂蛋白过就像是一个富人一样,再怎么富有都不为过,LDL-C再怎么低也不为过。

而有的学者则认为强力降低LDL-C只是“看上去很美”,过低反而会进一步增加了糖尿病的患病率、认知功能障碍风险等!

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是肯定要的,尤其是对于未来有较大概率出现心血管风险的中高危人群或者是已经出现过心血管事件的人,降低LDL-C在100mg/dl(2.6mmol/L)以下,是最基本的要求!

但对于到了100mg/dl(2.6mmol/L)以下,是不是继续降到更低,甚至达到10mg/dl—30mg/dl获益有多大,就不得而知了!

当然,通常我们医生会让发生过心血管疾病急性事件的人,降到70mg/dl以下最好!

但对于健康人,低密度脂蛋白我们目前还是不建议降越低越好的,因为这有可能会导致我们出现痴呆或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年龄提前,当然,还是缺乏足够证据!

低密度脂蛋白降到多少最佳?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义,值得我们好好的探讨和分享。

常规进行血脂检查时,一般会有四个值——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这四个值中,低密度脂蛋白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血脂指标,相比其他血脂指标,我们更应该关注这个值。

多年来的临床研究和临床数据表明,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与血管动脉硬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高低,是导致和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首要风险因素,控制好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对于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稳定甚至缩小动脉硬化斑块,减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再说低密度脂蛋白应该控制到多少之前,先来大家简单认识一下什么叫低密度脂蛋白。我们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是无法独立存在的,它需要与特殊的脂蛋白结合,才能够溶于血液中,起到为身体的肝脏外细胞提供脂质营养的作用,而低密度脂蛋白就是人体血液中主要结合胆固醇的脂蛋白,人体内所有胆固醇的60%~70%都是与低密度脂蛋白结合,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形式经血液循环运输到身体的各个组织细胞中提供脂质营养的。

而当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偏高时,过高的血脂水平会对血管壁形成炎性反应,同时沉积在受损血管内壁下方的脂质得不到及时的转运,就会逐渐在血管壁下方形成含有脂质核心的动脉硬化斑块,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逐渐形成,而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脂质成分,其主要来源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因此,低密度脂蛋白是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关系最密切的血脂指标,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一般血脂检查报告单上,低密度脂蛋白的上限是3.4mmol/L,如果超过这个值,则属于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情况,但对于控制低密度脂蛋白来说,是不是降到3.4以下就万事大吉了呢?这还要分具体情况——

1. 对于单纯轻度血脂升高的情况,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心血管慢病,身体的心血管健康状况也比较好,其他血脂指标也正常,这种情况下,如果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轻度超标,把这些值控制下来,达到3.4以下的水平,就是可以的。

2. 如果是没有心血管疾病,但低密度脂蛋白超过4.9mmol/L或总胆固醇超过7.2mmol/L的情况,不需要结合其他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就属于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风险了,这种情况下,把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到3.4还是不够的,最好能够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控制到2.6以下,这样能够更好的控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减少心脑血管风险。

3. 没有心血管疾病,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超标但未达到4.9的情况,但如果结合其他心血管风险因素评估,比如年龄、心血管疾病早发家族史、吸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情况来综合评估,属于心血管疾病高危风险的,同样要求把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到2.6以下。

4. 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极高危),不管低密度脂蛋白原来的水平如何,都需要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将的更低,才能够更好的做好心血管疾病二次发作的预防,这种情况下,建议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降低到1.8mmol/L以下,才能够更好的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再次发作风险。

对于低密度脂蛋白是否降得越低越好的问题,目前还有一定的争议,2019年ESC的最新指南中,激进的把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调节目标降到了1.4mmol/L以下这样的水平,虽然有一定的临床数据支持,但个人对这种过分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做法持保留态度,胆固醇毕竟不是一无是处的垃圾,在正常范围时,胆固醇是为身体细胞提供营养的重要物质,在我国进行的最新临床研究显示,胆固醇降的过低,有增加脑卒中发生的风险。因此,一般说来,如果能够把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到1.8以下,就能够大大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而如果为了追求把低密度脂蛋白降的过低,一味的增加用药量,可能会加大用药带来的不良反应风险,反而得不偿失。

低密度脂蛋白降到多少最佳?

低密度脂蛋白降到多少主要取决于自身所处的心血管危险分层级别,不能只简单的看血脂报告的结果是否正常。

根据2012年的调查结果,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0%。血脂升高后对人体最大的危害是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冠心病、脑卒中等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研究预计,人群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将导致2010年-2030年期间我国心血管病事件增加约920万。

血脂异常的患者必须控制血脂,在血脂异常中,又尤其以低密度脂蛋白最具代表性且对血管的危害最大,血脂是否达标也主要是看低密度脂蛋白是否达标,那么低密度脂蛋白应该降到多少才算合适呢?不同人群有不同的目标值,具体应该多少要看自身是属于哪一个心血管的危险分层。对于极高危的危险分层,需要把低密度脂蛋白降到1.8mmol/L以下,如果是冠心病冠脉病情较差的,还可在此基础上再降低50%;如果是高危危险分层的,需将低密度脂蛋白降低到2.6mmol/L以下;如果是中低危危险分层的,低密度脂蛋白只需降到正常值即可。

(图片来源: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血脂的不同心血管危险分层比较复杂,简单讲,对于一些已经确诊为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的心脑血管病患者,属于极高危分层,低密度脂蛋白至少控制在1.8mmol/L以下,甚至再降30%;对于多数高血压患者、糖尿病等一些高危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均需降至2.6mmol/L;对于中低危的患者,仅需降至正常范围以内即可。

研究发现,对于在心血管危险分层不同的人群中,他汀治疗后LDL-C每降低1 mmol/L,主要心血管事件相对危险减少20%,全因死亡率降低10%。血脂异常之所以要控制血脂达标,最终目的就是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而不同人群设定不同目标值的目的,是为了个性化血脂治疗达到最佳的效果。

低密度脂蛋白降到多少最佳?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我们的血脂检查报告单上的参考范围是0~3.1mmol/L(不同医院略有不同)。很多人都认为只要在这个参考范围内就算是正常了,但事实并非如此。报告单上的参考范围仅是一般健康人的正常参考值,但因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而不同的人群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也不同,所以有着不同的控制目标。

那么不同人群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到多少最佳?

根据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危险程度的不同,我们将人群分为四大类,即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低危人群10年ASCVD的发生风险<5%,中危人群为5~9%,高危人群≥10%,极高危人群≥20%。所以危险程度越高,LDL-C应控制得越低:

  • 低危、中危人群的LDL-C应控制在3.4mmol/L以下;

  • 高危人群应控制在2.6mmol/L以下;
  • 极高危人群应控制在1.8mmol/L以下。
那具体是怎么划分ASCVD的危险程度呢?根据以下标准,大家可以看看自己是属于哪类人群。

1.有冠心病、脑梗死等ASCVD的患者属于极高危人群

2.糖尿病患者LDL-C≥4.9mmol/L或总胆固醇(TC)≥7.2mmol/L属于高危人群。但40岁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只要LDL-C≥1.8mmol/L或TC≥3.1mmol/L也是属于高危人群

3.高血压患者是根据合并危险因素(吸烟、低高密度胆固醇及男性≥45岁或女性≥55岁)的个数进行评估的:

  • LDL-C在1.8~2.6mmol/L之间如果同时合并2个危险因素属于中危人群;合并3个危险因素,则属于高危人群
  • LDL-C在2.6~4.9mmol/L之间只要合并1个危险因素属于中危人群;合并2个危险因素就属于高危人群
  • 其他高血压属于低危人群

4.如果没有高血压,也没有糖尿病和ASVCD,但LDL-C在2.6~3.4mmol/L之间且合并3个危险或LDL-C在3.4~4.9mmol/L之间且合并2个危险因素则属于中危人群;其他人属于低危人群。

5.通过以上评估为中危的人群,如果年龄在55岁以下,但合并有以下至少2个危险因素,也属于高危人群:

  • 血压≥160/100mmHg

  •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2mmol/L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mmol/L
  • BMI(体重/身高²)≥28kg/m²
  • 吸烟

(注:慢性肾脏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未包含在内)

低危和中危患者可先进行清淡饮食、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改善生活方式的措施进行控制血脂。但高危和极高危人群除了要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还需立即开始服用他汀类药物等调脂药使血脂达标。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我是医师杨浩,专注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慢性病管理,健康科普

篇幅有限未能面面俱到,如需了解更多医学知识,欢迎关注“医师杨浩”

低密度脂蛋白降到多少最佳?

低密度脂蛋白是血脂检查需重点监测的指标。低密度脂蛋白长期升高,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病变,因此,成人应将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合理范围,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那么,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多少合适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低密度脂蛋白主要与胆固醇结合,其胆固醇含量高达50%,是胆固醇含量最高的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结合以后,胆固醇被转运至动脉内膜下,会直接损害动脉内膜,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动脉斑块,斑块破裂以后,动脉内膜完整性被破坏,诱发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从而堵塞动脉,发生缺血缺氧,甚至梗死,是心梗、脑梗等心血管事件的直接病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越高,心血管所处环境就越危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可减轻或逆转动脉损害,是预防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事件的主要措施。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正常范围为不超过3.4mmol/L,多数患者将其控制在3.4mmol/L以下即可。但如果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或存在危险因素(吸烟、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男性≥45岁、女性≥55岁)时,这些危险因素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会协同损害心血管,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此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应控制在更低水平。

  • 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若存在至少两个危险因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到2.6mmol/L,或至少三个危险因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到1.8mmol/L时,未来10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10%,应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2.6mmol/L以下;

  • 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位于1.8-4.9mmol/L,或总胆固醇位于3.1-7.2mmol/L时,未来10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就已高达10%,也应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2.6mmol/L以下。
  • 无高血压,也无糖尿病,但如果总胆固醇达到7.2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到4.9mmol/L,未来10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也高达10%,需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2.6mmol/L,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 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目的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若已经发生了急性冠脉综合征、缺血性卒中、短暂脑缺血发作等心脑血管疾病,为了进一步减轻心脑血管损害,应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更低水平,通常为1.8mmol/L以下。
综上,普通患者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3.4mmol/L以下即可;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时,或已经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应根病情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更低水平。

感谢大家的阅读!

医学莘期待大家的关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识!

注:本文图片来源网络,若侵及版权,请联系删除。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低密度脂蛋白降到多少最佳?

我们平时在化验血脂时会发现,化验单上除了我们了解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游离脂肪酸等,还有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中间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等等。

  • 低密度脂蛋白是什么呢?有什么作用呢?

低密度脂蛋白是一定成分和比例的血脂与蛋白质结合而成的一种脂蛋白。它的主要功能是运送内源性胆固醇,我们有又常把它称之为“坏的胆固醇”,其浓度的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增加有关。

  • 我国正常成年人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分层标准是什么呢?

我们把低密度脂蛋白<3.37mmol/L称之为合适范围;当低密度脂蛋白在3.37-4.12mmol/L时,我们称之为边缘升高;当低密度脂蛋白≥4.14mmol/L时称之为升高。

  • 低密度脂蛋白的治疗目标值是多少呢?这还需要根据个人情况来决定
  1. 对于没有高血压,年龄女性<55岁,男性<45岁,也不吸烟,也没有肥胖或者要发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3.37mmol/L就可以。
  2. 对于有冠心病或者冠心病等危症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需降至<2.59mmol/L。
  3. 对于患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或者缺血性心脏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需要<2.07mmol/L。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