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煮不好等于吃砒霜?

大多数人煮米饭的方法都是,先把大米用清水进行清洗,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水后进行蒸煮,这样的方法是现在最常用也是我们认为相对安全的一种方式。不过近日有英媒报道称,人们日常的煮米饭的方法是不正确的,常规的方法令砷(俗称砒霜)这种对人体有害物质残留在米饭里。这是真的吗?那应该怎么煮米呢?

确实BBC之前有这个节目,但BBC的这个新闻已经被辟谣了,外国人根本不用电饭锅煮饭,他们有资格说中国人的煮饭方式吗?

这个BBC的节目里,着重提到了米饭中砷的含量,专家比较了三种不一样的煮饭方法,比较不同煮饭方法的砷残留比例,第一种方式是用两杯水煮一杯米,并且水与米留在同一锅里,直到所有水分干透,大概是平时用电饭煲煮饭的方法。第二种方式是五杯水煮一杯米,米饭煮得之后,再把多余的水倒掉,第三种方法是把一杯米泡过夜,然后将水倒掉,按方法二煮熟。随后专家针对不同的煮饭方式,对米饭中砷的比例进行比对:

图片来源:新浪

所以,砷的残留率真的很高?稻米普遍在水田中种植,砷更容易渗入大米,在大米上富集。因此大米的砷含量,往往要比其他谷物作物要高得多。砷(三氧化二砷)砷的合成物几乎都有毒,砷本身还分有有机砷与无机砷。而如果人体过量摄入无机砷,会增加患皮肤癌、膀胱癌、肺癌及心脏疾病的风险。这就是BBC节目的依据,但是,自然界中的水和食物,其实都会有砷的富集,砷元素确实对人体有害,但是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制定了人体摄入无机砷的“安全阀值”:每人每天,每千克体重的摄入量不超过2mg(一个60公斤的人,每天摄入量不应超过0.12mg),也就是说一个人一天要吃上800g大米,差不多2斤大米,砷元素的摄入才有可能超标。一个人一天也就吃上个三四小碗米饭,大概也就400~500g,其实不怎么会引起砷过量的危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