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筝》里的国民党特务为什么没有逃到台湾?
实际上蒋介石利用撤退台湾的过程,也完成了一次国民党和国军的内部清洗,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撤往台湾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台湾的人口承受能力,《风筝》里保密局的大小特务也是一样。在统治大陆的22年里,蒋介石就从来没有真正完成军政统一,各地方实力派、各地方武装都成为掣肘的力量,也是蒋政权兵
-
《亮剑》李云龙为何把自己的老婆丢了?
八路军三八六旅旅长陈赓的夫人王根英同志,是他在上海特科工作期间结识的爱人,辗转来到陕北与陈赓将军重逢,1939年3月冀南军区供给部驻地遭日寇突袭,王根英突围时壮烈牺牲,年仅32岁。陈赓接报后悲痛欲绝,对战友说一定为妻子“守节三年”。《亮剑》李云龙新婚妻子牺牲的这个桥段,确实有反映
-
为什么电视剧里打仗时是团长带兵打仗?
这个当然是有讲究的,正常情况下,部队的作战编制中“团长”是个节点,团以上为“战役级”作战单位,团及以下为“战术级”作战单位,作为战术级指挥员冲锋陷阵也好、深入敌后也好,都是份内之事,或者说可以理解;而如果是战役级指挥员,他的岗位是指挥部,职责是运筹帷幄,再轮起大刀白刃战就有点不像
-
《亮剑》里,如果李云龙和楚云飞在大孤镇开战,楚云飞一定会输吗?
楚云飞的358团不一定就输的,因为大孤镇只是一个点,如果是拔点和反拔点的争夺战,李云龙的鬼点子和野路子基本没什么用场,完全就是火力对拼。而在火力这个单一层面,抗战末期的358团还是明显高于八路军一个档次的。楚云飞就快换上小翻领的美式军装了,想必美式武器也没少获得,这与东野早期在山
-
《亮剑》里面李、楚县城大闹日本军官生日宴会里楚和警卫孙铭的防守有什么讲究?
李云龙与楚云飞双剑合壁大闹聚仙楼,毙宪兵队长平田一郎中佐以下所有赴宴的日伪军官,是 《亮剑》中的高潮部分,既表现了李云龙这个传奇人物的个人英雄主义,又反映了在抗战期间国民党军官也不全是菜鸟。这个战例历史上是不存在的,但是八路军总部特务团暗杀队,1942年12月确实利用宴会时机,在
-
《潜伏》为什么马奎的后台毛人凤暗示让马奎死?
深邃的历史时期,特殊的政治局势,让马奎不得不死。分析这一问题,要推断马奎事件发生的准确时间段,因为左蓝一身戎装在天津的存在,证明是在1946年国共两党和美国人三方的“军事调处”期间,由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将军、中共代表周恩来和国民党代表张治中组成最高“三人委员会”,委员会下面成立了
-
《战将》里的韩先楚和《亮剑》里的李云龙谁打仗厉害?
1955年授衔的时候,主要考虑革命资历和战功两大层面,韩先楚将军是湖北黄安(今红安县)人,出身于红25军徐海东部,其实也是鄂豫皖苏区(四方面军)的一部分, 跟《亮剑》李云龙的人设是同乡、同志、同资历,韩先楚幼时打过短工、李云龙干的是篾匠,也都是贫苦出身。可韩先楚是上将!上将!上将
-
在《亮剑》中,歼灭日本观摩团后,李云龙回答了楚云飞一个问题,李云龙的答案有什么深意?
《亮剑》全歼日军战地观摩团的战史原型“韩略村战斗”,着实打疼了日本人,冈村气得命令将韩略村据点的鬼子小队长砍了头,高叫“再牺牲两个联队也要打掉这股八路”,后面大扫荡里“专打386旅”、“专打陈赓”的标语也是真实的。李云龙阴差阳错干掉这180多名日寇,内附一群军官,战术上还是有可取
-
《亮剑》里丁伟当上团长之后,为何新一团的战斗力下降的如此之快?
所谓新一团战斗力下降一说,无非是指在李云龙发起“平安格勒战役” 时,丁伟的部队没有能够硬抗住鬼子的联队级援兵,对比“苍云岭突围战”时李云龙可以率新一团打垮坂田联队,所以给出这样的结论。这个命题只对了一半,新一团的战斗力一定有所下降是事实,但并非什么如此之快。《亮剑》中有一个明显的
-
《亮剑》中的将军岭之战,如果楚云飞救了秀芹,李云龙还会打平安吗?
如果把独立团长李云龙发起“平安格勒战役” 的战术目标完全归为救婆娘,那未免太狭隘了,赵家峪战斗的结果不仅是秀芹被掳,还有赵刚重伤、独立团战友重大牺牲、村庄里死难的乡亲,更为重要的是,山本这支特工队的存在,始终是八路军和抗日根据地的巨大威胁。所以,除非楚云飞能够完全彻底消灭“大和魂
-
《亮剑》邢志国当上副军长,作为李云龙的副手,授少将合适吗?
邢副军长已经永远不可能赶上授衔了,在《亮剑》电视剧中他最后的露面是淮海战役期间,身为华野二师的副师长与参谋长张大彪一起劝谏李云龙不要孤身犯险,之后便没有交代下落;而在都梁的小说原著里,邢志国参加了1949年10月的“金门战役”,壮烈牺牲在大金门岛上。祭奠烈士的不是军衔,是永远的丰
-
《亮剑》中李云龙为什么要给楚云飞地图呢?有什么用意吗?
那是一份标有敌我态势、华野二师赵庄阻击阵地坐标明细的军用地图,李云龙命令一定要在天亮才可以释放国军参谋送图,是因为华野的四个炮兵团要在那个时刻炮火覆盖赵庄阵地,而楚云飞的89师攻击部队将来不及做出反应。李云龙的二师原属中原野战军,是在“中原突围”后转隶到华东野战军的,情况比较特殊
-
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中楚材为何自杀?
楚家少爷身上,揉进了好几个蒋介石身边的人物,比如在黄埔军校时期担任校长机要秘书、又受命组建首个特务组织“中统”的陈立夫,国民党右派骨干、盟兄戴季陶,又如后来身边的智囊和“文胆”陈布雷等。陈布雷原名训恩,“布雷”是笔名,浙江慈溪人,一直担任“委员长侍从室”第二处主任,嫡系亲信,蒋介
-
《亮剑》中最感人的一幕是什么?
骑兵连,进攻!被敌人的马刀砍去一只胳膊的孙得胜,率领骑兵连残存的几名战士再次向日军骑兵发起进攻,终至全部战死,用他们的生命掩护了独立团主力的突围行动,感人肺腑,虽死犹生。日军的骑兵联队不设大队编制,但是有足足四个骑兵中队和一个重机枪中队,兵力火力配置超过386立场独立团骑兵连六倍
-
《决战江桥》与《亮剑》由同一班人马打造,有哪些可比之处?
张学良如果有马占山若干分之一的血性,中国的抗日历史恐怕要改写,因为马占山在“江桥抗战” 中所能指挥的兵力实在有限,同时黑龙江省已经背靠苏联孤悬敌后,得不到东北军主力和关内各界的有效支援,面对日本关东军不断增加的兵力,注定是一场艰难而悲壮的战役。《决战江桥》除去马占山的出演者是李幼
-
一个日本军队的支队,总计拥有多少官兵,为何很难被全歼?
武汉会战期间,日寇第11军编成内有个“波田支队”,推进迅速,作风凶悍,由日军“台湾守备司令部”所辖之第1、第2联队、山炮兵联队和卫生队、汽车队和输送监视队(辎重兵)共14000余人组成(内含部分台湾籍士兵),以支队长波田重一少将命名,曾经攻克长江天险田家镇要塞,1938年10月2
-
电视剧《亮剑》中,你觉得赵刚的升迁跟李云龙有很大关系吗?
赵刚自杀前的最后军职是总参谋部的二级部长, 也是少将军衔,这个级别其实比李云龙、丁伟和孔捷的正军职要略高些,毕竟是统帅部机关的中层干部,大约可默认为副兵团级。作为军政两方面出色的大学生干部,抗日战争初期的团政委,这真算不上过分升迁,正常履职而已。赵刚吃亏在没有红军时期的资历,应该
-
在电视剧中,为什么有的审讯室中都安装个排气扇?
在那个年代的地下战线斗争中,保密是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在这方面军统和中统都没少吃亏,比如“龙潭三杰”之一的钱壮飞,居然成为中统特务头子徐恩曾的机要秘书,截获武汉中统特派员发来的绝密电报,及时赶赴上海报警,成功避免和减小了顾顺章叛变所带来的巨大危害。军统在抗战胜利后不就是缩编为“保密
-
如何评价《爱国者》?
热播剧?看到20集左右就果断放弃了,原本是兴高采烈当成谍战剧追的,结果追着追着演变成了抗联剧,随着几个主要人物的命运与历史原型一一对上号,不用继续看也能知道结果了,有真实历史来做剧透的“谍战剧”,基本就是侮辱我们的智商了,刻薄点说,是一部失败的电视连续剧,更像抗日神剧。剧中的男一
-
日军一个旅团有八千人,手握五千兵的楚云飞为什么会有自信吃掉它?
粟裕将军自1941年起,与苏北地区的日军独立混成第十二旅团周旋了三年多,这是个标准的独混旅团建制,辖五个步兵大队和直属队,满编5600人,旅团长南部镶吉少将。三年多打下来,该旅团伤亡5000余人,经过补充到投降时还有3700余人。到1944年以后,粟裕将军指挥的新四军部队已达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