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操手里有天子,刘备就说曹操篡汉,那曹操为什么要天子?
兵法云,上兵伐谋。曹操的事业里,最大的支柱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正是有了奉迎汉献帝的功劳,曹操才有了征讨四方不臣势力的大义名分。不管是谁,一顶叛逆的帽子扣下来,谁都承受不起。当年袁绍虽然人多势众,占据四州,可是没有听沮授的建议,奉迎汉献帝。结果当曹操以朝廷的名义下达的诏书到来的
-
“天子守国门”是谎言还是事实?为何很多人对这句话嗤之以鼻?
应该是事实,有些人不了解历史也就喷子
-
挟了天子真能“令诸侯”吗?
您好!我是鸡汤,我来答!挟天子能“令诸侯”吗?看情况!主要看三点:天子有没有号召力,诸侯不服天子令的成本高不高,挟持者懂不懂得利用天子令。1、天子有没有号召力:人心,是有惯性的。很多时候,即使没有了推力,但人心的惯性,会让你继续听从一个人。一般来说,在乱世刚刚来临时,由于惯性的原
-
袁绍原本可以先于曹操挟制天子以令诸侯,他为什么不这么干?
今天我们众口一词,似乎都看清楚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处,实际上,这玩意是把双刃剑,用不好也会伤着自己。在逢迎天子这件事上,不光毛玠、荀彧看出了门道,袁绍阵营中的沮授也看出了其战略意义,并且郑重地向袁绍作了阐述。袁绍之所以犹豫,就是看出了其中的两面性,犹疑之间,被曹操得了先手。奉
-
如何评价明朝特有现象——天子守国门?
其实缘于朱棣迁都北京一说,并非明朝所有皇帝都自守国门。自秦汉以来,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是中原政权的威胁,汉之于匈奴,晋时的五胡,唐时的突厥,宋时的辽金等,游牧民族都给这些帝国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和威胁。朱棣称帝前就藩北京,比较了解北方少数民族的习性,知道仅靠一些督抚总兵是无法保证北疆安全
-
明朝真的是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吗?
是的。明朝虽然在历史上饱受党争内乱之苦,也出过几十年不上朝的皇帝,在历史上也一直因为特务机构的存在而被诟病,但在对外事务上还是很强硬的。从朱元璋驱逐元朝鞑虏恢复正统王朝,到朱由检宁死亡国也不投降的壮举就不难看出,大明王朝是一个有骨气的王朝,割地赔款这种事宁亡国也不会发生。天子守国
-
为什么唐朝的天子被称为逐粮天子?
长安没粮食,还有洛阳帮。皇帝拖着家眷带着大臣,饥肠辘辘地离开长安跑去洛阳找饭吃,这种场面确实很搞笑。可是长安不是首都吗,怎么会没粮食吃呢?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在唐朝的时候,长安是首都,是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而洛阳则是陪都,是当时的经济和社会中心。两京人口在鼎盛时期都超
-
同是挟天子而令诸侯,为何董卓和曹操给人的观感不一样?
同样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董卓想做的事情,其实曹操也想做,而且做得比董卓好得多。可以说曹操继承了董卓的遗志,实现了董卓没有完成的梦想。可是给人的感觉这个两个人完全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董卓不仅挟天子,而且擅自废立天子。董卓是凉州军统帅,他被袁绍请来以后,不仅烧杀抢掠,而且将原来的汉朝
-
明朝所谓“天子守国门”究竟有何意义?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今天的人,不能理解天子守国门的含义。为啥?今天比如北方边境有敌人入侵了,边境军官一个电话几秒钟上海、广州都是知道了。但古代没有这种通讯设备,只能采用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快。比如安史之乱的时候,安禄山在河北骑兵反叛,而在西安的唐玄宗要6天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