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为什么要用双离合?
实际上奔驰、宝马旗下的车型也有用双离合变速箱的,只不过用于那些超跑、性能车上,对于常见的走量车型奔驰、宝马还是本能的对双离合采取了回避的态度,因为双离合对于奔驰、宝马来说并不是一个最优方案,但对于大众来说则是一个不得不的选择,不让大众用双离合,那么大众用什么?能生产AT变速箱的就那么几家企业,所以注定了不是想用就能用的。。。
1.爱信可以生产AT变速箱,但东家毕竟是大众的老对头丰田。。。
2.奔驰可以自产AT变速箱,但产量不大,也就勉强满足自用。。。
3.采埃孚可以生产AT变速箱,但采埃孚和宝马同属匡特家族控股,宝马与奥迪又属于竞争关系。。。4.本田可以自产AT变速箱,但连自给自足目前都做不到,还在用采埃孚的机器解渴。。。
5.捷特可可以生产AT变速箱,但它的7AT变速箱JR710E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产品了,所以在今天毫无优势,日产自己都不用了,而最近这十几年捷特可早已经把重心放到了CVT变速箱之上,AT基本停滞;况且日产和奔驰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大众造车的关键部件掌握在竞争对手的控制下,大众的处境是尴尬的。。。上文列举了大部分有能力制造AT变速箱的制造商及车企,多少都与大众存在瓜葛。。。奔驰的AT变速箱不可能提供给竞争对手奥迪;而采埃孚始终对宝马负责,供应少量的变速箱给大众可以,但想大量供应做不到,那就不是价格的问题了,产能恐怕跟不上,大众➕奥迪的年销量太恐怖,所以需求量少没事、但需求量大则必然受制;爱信服务于丰田,所以不会给竞争对手大众一个好的价格,同样是量小可以接受、量大就得好好谈谈价码了;至于日产、本田就更不用说了,它俩帮不上大众的忙,况且大众作为欧系车也不可能再回到CVT的路线上去。。。所以大众的局面是很尴尬的,这么多年来大众用过自家的手动变速箱、用过爱信的6AT、采埃孚的8AT,大众旗下车型用6AT、而奥迪旗下车型用采埃孚的8AT,大众就是这么来区分高、低端车型的,实际上可以相安无事,但没办法大众与丰田处于激烈的竞争关系、奥迪又被列为德系三豪与奔驰、宝马同样处于竞争的关系,所以无论是大众、奥迪若想发展的更迅猛、更自由,就必须有自己的自动变速箱,所以借鉴了旗下保时捷的双离合,率先实现了民用买菜车的双离合化,大众只是无可奈何,谁都知道双离合还需不断完善,但没办法。。。大众没开发AT变速箱与其在欧洲本土的实际定位有关,大众的定位本身就是较低端的亲民车型、而欧洲的自动挡受欢迎程度太低,所以大众若想搞AT变速箱无异于自寻死路,奔驰、宝马的AT版本在欧洲都卖不动,所以大众这样的定位偏低的品牌就更没有必要研发AT了,所以在世界上很多车企都在研发AT的时候,大众果断的选择放弃,因为欧洲本土用不上,而对于咱们国内的市场大众出现了误判,它没有想到如今在咱们的汽车市场中,自动变速箱如此的受欢迎,所以大众为了不受制于竞争对手、又要拿出一款自动变速箱,所以就只能弄双离合了,因为在双离合领域它积累了很多经验、也拥有可借鉴的PDK。。。就这样大众无奈的玩起了双离合。。。
实际上奥迪并非全用双离合,而奔驰、宝马也并非都用AT。。。大众不断的完善双离合变速箱,逐渐的实现从大众到奥迪的过渡,在大众的普及是为了摆脱爱信的制约、在奥迪至下而上(级别)的逐渐普及双离合是为了摆脱采埃孚的制约;所以现如今大众、奥迪那些招牌、走量的车型如大众迈腾(及其它)、奥迪A4、A6等等都开始使用双离合,但大众、奥迪旗下的那些顶级车型还在用AT变速箱,因为销量低、一个月也不见得能卖出几辆,所以采购点高价AT变速箱还在可控范围内,况且高端车型的溢价率高,利润也更加丰厚,所以也就不在意那块八毛钱的成本了。。。奔驰、宝马则恰恰相反,因为能自给自足AT变速箱,所以对于自家招牌、走量车型都用的是AT变速箱(因为人家有),而对于旗下的性能车则大多数用的双离合,老百姓的买菜车使用寿命是核心,其余的无所谓;但超跑、性能车则不同,核心意义是速度、性能,所以变速箱耐不耐用无所谓,反正买的起这类车的人或许面对性能不佳而暴怒,但对于提前损坏的变速箱或许只是微微一笑,他们给双离合顿挫的问题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换挡冲击。。。总而言之为了获得更优秀的性能,双离合是最重要的一环。。。写到这您就明白为什么奥迪要用双离合变速箱了吧?不用双离合又能用什么?花高价采购采埃孚、爱信的AT变速箱,然后再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这样做无疑是不明智的,这样一来大众、奥迪的产品将彻底失去竞争力,所以大众断然不会这么做,所以大众就硬着头皮走上了这条看似很有前途的不归路,而且一走就是十几年;现如今的奥迪旗下的产品并非全部使用双离合,但用双离合的至少也占了一半左右,而在未来奥迪旗下的产品会彻底标配双离合变速箱,包括那些高端车;不过在奥迪上双离合的表现要比大众上的好上一些;至于奔驰宝马旗下的那些跑车、超跑用双离合就更不稀奇了,因为追求性能。。。
奥迪为什么要用双离合?
全球知名的四家变速箱供应商:
1、采埃孚 — 德国
宝马第一大股东匡特家族是ZF股东之一。
2、爱信 — 日本
丰田是其第一大股东,所生产变速箱优先供应丰田。
3、捷特科 — 日本
日产是其第一大超级股东,成立于1943年,最初是日产的AT/CVT(自动变速器/无级变速器)分部,后来在1999年从日产独立出来,先后又合并了三菱AT/CVT分部,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自动变速箱设计生产商。
4、格特拉克 — 德国
现在格特拉克为包括奥迪,福特,通用,宝马,铃木在内的几十家汽车厂商提供变速箱产品。以中低端为主。
变速箱不是你想买就能买,不是你想造就能造,专利壁垒在那放着,你会造也不让你造就这么简单。
奥迪是大众旗下子品牌,用双离合很正常,而且宝马和奔驰也有使用!双离合有诸多问题,但好歹是自己的,有备无患不用受制于人。
奥迪为什么要用双离合?
作为国内的一线豪华品牌之一,宝马和奔驰都只在性能车上用双离合,一般车型都是用AT变速箱,那为什么奥迪一定要坚持使用双离合呢?
变速箱这种东西,不是我要用什么就用什么,而是得看我能用什么?大众一开始是想用AT的,但是实力不允许啊,只能用双离合变速箱了。
能造AT变速箱就这几家,如果你是奥迪,你拿着订货单想要采购AT变速箱,于是在微信聊天群里求助的时候,会出现这种情况:
奥迪的变速箱AT求购,就这样被无情地打击到了,知耻而后勇的奥迪准备自己研发变速箱。但是AT变速箱是所有变速箱之中技术难度最高、研发难度最大的,奥迪在这方面又缺乏技术积累,AT变速箱的专利也都握在ZF、爱信等厂商的手中,已经形成专利壁垒。但是CVT变速箱可以承受的扭矩又有限,奥迪可是要在高端车型上用的。因此奥迪只有一条路——研发双离合变速箱。所以别以为奥迪是真的有先见之明,觉得双离合变速箱才是未来,那都是厂商放的烟雾弹,事实上是,奥迪别无选择。
除了供应商和技术难度的原因以外,奥迪用双离合还有以下原因。
1、双离合变速箱成本更低
奥迪旗下的高端车型,是不可能采购价格较为低廉的6AT的,但是如果采购ZF的8AT,成本非常高。而且刚才已经说过了,奥迪不可能全系采购供应商的变速箱,容易被供应商卡脖子,传祺GS8就曾遭遇这种问题。而且还是如果自研变速箱,双离合变速箱无论是制造成本还是研发成本相比AT变速箱都要低的多。在只能自研变速箱的情况下,奥迪选择了成本最小的一种方向。
2、排放政策压力
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国内,政府对于车企的排放和燃油消耗的标准都不低,比如国内要求车企要于2020年百公里实现旗下所有车型平均油耗降低至5升。但是奥迪及其背后的大众集团是一个新能源领域技术积累不多,新能源车型较少的企业。而双离合变速箱传动效率在自动变速箱中最高,能够更容易的满足排放政策的需要。
3、奥迪的双离合逐渐成熟
曾经的大众双离合因为死亡闪烁问题登上了315晚会,但是近几年,大众和奥迪的双离合的技术已经逐渐成熟,无论是寿命、故障率还是平顺性,都已经是市面上最好的双离合变速箱了。特别是奥迪的湿式双离合,除了低速的还有一些闯动以外,日常驾驶基本察觉不到这是一款双离合变速箱。
不论奥迪为什么非要用双离合变速箱,奥迪的双离合实际表现都已经不错了,我们也不必谈双离合色变。如果你行驶的路段较为通畅,我认为双离合是比AT变速箱更好的选择。
奥迪为什么要用双离合?
首先这个命题就是伪命题,宝马和奔驰不用双离合?他们非但在用,而且更是用在宝马M系、奔驰AMG系列这种高性能车上------即如此,奥迪为什么不能用?大众为什么不能用呢?
当然,奥迪(或者是大众)在双离合的使用率上确实是远超过宝马奔驰,其中也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的--------不过在说之前,我得纠正一下大家对双离合,尤其是奥迪用的湿式双离合的错误认知。
双离合确实有一定的天生缺憾,但其结构并不脆弱
双离合通过两个模拟手动变速的离合齿轮完成换挡逻辑,为什么我们说双离合换挡能达到0.2秒?就因为它是“预设”档位。
而这就是双离合在城市路况中略逊于AT、CVT的原因----复杂的路况带来的是复杂的加减速,当双离合默认你从1~2档的动作是加速之后,他就准备挂入三档、并且1、2档开始脱离,但你换到之后并非加速,而是又刹车减速,就会加重离合片的负担,故而双离合的故障率(城市路况下)略高于CVT和AT了。
但问题来了,双离合发展至今多少年了?在这么明显的天生缺陷之下,厂家难道不会提高材料的稳定性吗?
因此,双离合大部分的原因是来自于厂家对材料的使用问题------保时捷的PDK不可靠?或者通用6T45E和日产RE0F10A的故障率也不见得就低了。再说了,奥迪的湿式双离合故障很高吗?
再往下,我们再来谈谈奥迪为什么如此看重双离合,原因如下:
摆脱钳制
为了不再受制于人,大众只能自行开发变速箱,或者收购变速箱制造商------但目前一线的变速箱厂商哪个不是“名花有主”?故而大众只能自行研发。
开发成本和开发周期的限制
大众要自己闯,无非就是三条路:CVT、AT、双离合。但CVT绕不开的是博世的技术垄断,AT又绕不开行星齿轮组的技术难题--------不谈超越,起码要持平才能保持不落后的状态把?但要让CVT、AT不落后爱信和博世,大家想想就知道有多难了。
因此,大众只能一头撞向结构稍简单的双离合了(模拟手动变速箱+双离合+换挡逻辑+控制单元)
总而言之,在湿式双离合结构已经稳定、大众/奥迪又因为自身原因的双重诱导下,大面积使用湿式双离合便是既定路线了。
以上,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奥迪为什么要用双离合?
汽车品牌采用何种类型的变速箱与厂家的供应商伙伴关系、自身研发方向、车型定位需求有关系,奥迪也有采用8速变速箱的产品,奔驰和宝马也有搭载双离合变速箱的车型。
我能查阅到的资料显示,奥迪目前的核心变速箱是代号DL382的7速双离合变速箱,这台变速箱是由奥迪研发制造。
2016年8月,奥迪DL382双离合变速箱投产仪式在大众汽车自动变速器(天津)有限公司举行,适用于奥迪品牌第二代纵置引擎标准化平台(MLB)生产的前置驱动新车,新A4L、Q5L均搭载的这台变速箱。
DL382应用于发动机扭矩400Nm级别的车型,并且新增离心摆双质量飞轮,支持低转速发动机运转工况。两个离合器是独立冷却的,并且优化了齿轮速比和换挡逻辑。DL382适配新的适时四驱系统,因此其输出轴前端颗直接通过正齿轮传动组将动力输送至前轮。输出轴尾端通过电控多片离合器控制输送到后轮的动力比例。
据信,奥迪DL382 7速双离合变速箱的成本远超此前使用的8AT变速箱。
宝马旗下多款车型使用的8速自动变速箱(不包含前驱平台车型),是由ZF(采埃孚)供货。我想很多人都知道宝马和采埃孚的关系,宝马大股东匡特家族是ZF股东之一,宝马和采埃孚的这层关系,推动宝马成为搭载ZF变速箱最多的汽车品牌。
此前宝马M Power旗下车型都使用的是双离合变速箱,因为双离合变速箱两组离合器的设计,可以提高换挡速率,改善动力响应表现。
不过,BMW M全球市场和营销副总裁Peter Quintus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现在看到市面上浮现出了9AT甚至10AT,所以在现代自动变速箱的开发上技术储备是很到位的。双离合曾经有两个优势:轻,快。但是现在很多更好更聪明的自动变速箱让双离合换挡快这个优势要化为乌有了。“
奔驰拥有完整的G-Tonic变速箱研发和生产能力,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启用了5G-Tronic变速箱,目前使用的9G-Tronic是全新一代变速箱产品。
新的变速箱抗高扭矩能力更好,更密的齿比,换挡更平顺;同时,换挡前后转速落差小,发动机转速变化小,发动机保持在高效的区间工作;以及宽泛的齿比可以让发动机在高速巡航时有更低的油耗。
这台9G-Tronic纵置变速箱适用于奔驰旗下纵置发动机平台新车,横置平台车型并不能使用这套变速箱,所以奔驰前驱平台的车型都使用的是双离合变速箱,全新的AMG A35使用新的7速双离合,AMG A45则是全新的8速双离合变速箱。
这两款车目前没有试驾体验,但是早前GLA紧凑级曾被美国《消费者报告》评为最失望车型,就是因为它的双离合变速箱表现过于糟糕。
奥迪为什么要用双离合?
因为双离合性能强大。
1、双离合来源于手动挡,在档位跨度换档速度上超越了手动,而且是电脑计算,比眼睛人脑加手脚并用先进多了。
2、可实现低输出发动机在需要动力时全力发力,比高输出发动机打折后的轮上马力还要大,低端车在动力上逆袭高端车,车主不自卑。当然,大马力发动机加双离合就完美了。
3、日常驾驶时因为是硬连接,动力损耗小,高速松开油门时离合同时断开,实现更长距离的带档滑行,省油。
4、缺点不明显,低速顿挫其实不见得比AT大。双离合升降档时可自动补油,齿轮同步,没有齿轮打齿现象。质量也不见得有问题,之前的大众干式集中爆发问题已经是8年前的事,召回之后至今没多少投诉,就算投诉也是顿挫这些凡自动变速箱都有的现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