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军270号命令有多么残酷?
斯大林在二战期间代表苏军最高统帅部发布过两道最著名的命令,其一是1941年8月16日签署的《国防委员会第270号命令》,针对的是苏军的各级指挥员和政工人员的战斗意志问题,算是“对官”;其二是1942年7月28日签署的《国防委员会第227号命令》,针对的是所有参战人员未经命令擅自撤
-
一场战争到底能剩多少老兵呢?
1937年8月中旬,王耀武第51师接到命令从汉中出发驰援淞沪战场时,是齐装满员的两旅四团(第151旅、第153旅)12000人。而从宜昌到达汉口整训再赶赴上海的俞济时第58师,则是已经完成部队和装备改制的“调整师”,也是下辖两旅四团(第172旅、第174旅)的规模,按调整师的编制
-
如果德国帝国师和日军第五师团在平原上相遇,谁的赢面大?
提问显然对二战日军的师团级编制理解有所偏差,在明知日本陆军武器装备水平不及德军的情况下,误以为所谓“甲级师团”拥兵25000到28000人,能够以人数优势依靠“白兵战术”(就是白刃格斗)跟德国人拼上一拼,其实大谬。如果真正了解日军师团和武装党卫军各王牌野战师的编制变化过程,就会明
-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很多将领都因为背锅而被处决,科涅夫为啥能幸免于难?
到1943年初,苏军在二战中几位名将的军衔已经纷纷加星,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第一批封帅,并且都是最高统帅部的成员,罗科索夫斯基和瓦杜丁也因为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优秀表现,双双晋大将军衔,而草原方面军司令员科涅夫仍然挂着上将军衔。要知道在战争爆发时,罗科索夫斯基少将还是科涅夫的直接
-
二战时期太平洋日军的望远镜上为啥有白布?
日本的军用光学技术师承于德国,中日甲午战争期间鬼子们购买了第一批共105支德制蔡司望远镜, 经过学习研究和购买专利,1918年正式成立“日本光学工业株式会社”开始自造军用望远镜。这家公司的大股东是三菱公司,同时也是现在日本知名品牌“尼康”公司的前身。(南云这个带子颜色不对)总体来
-
德军哪个集团军突破能力最强?
整个二战期间德军共使用过33个集团军的番号,当然也包括番号转隶和被歼重建的部队,其中属于国防军作战序列的集团军番号有22个,其他则是武装党卫军的野战集团军。考虑到武装党卫军的集团军级部队出现较晚,所以“突破能力最强”的荣誉还是应该在国防军部队中选择,最具资格的有两个候选单位:第1
-
二战:如果希特勒提前两个月攻打苏联,能在冬季前攻下莫斯科吗?
1941年1月8日,是小胡子同学第一次小范围暴露对苏动手的野心,这是他在“鹰巢”举行的绝密军事会议上宣布,地点在贝西特斯加登的山间别墅。此前德军彻底解决了法国问题、无限期搁置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无奈放弃了假道西班牙夺取直布罗陀要塞的作战计划,一句话,德军在西线暂时无事可干了。
-
德军上校和准将军衔怎么区别?
这问题涵盖的范围太大了,从军史上来说首先声明:二战期间德国国防军没有准将军衔!其将官只分为一级上将(大将)、兵种上将(共八个兵种)、中将和少将,当然了,上面还有陆军元帅和戈胖子的“帝国元帅”军衔,这是比较清楚的。(电影桥里面的霍夫曼上校)但是武装党卫军倒确实有“准将”军衔,它对应
-
各种“战”都是怎么区分的呀,比如遭遇战、阻击战、歼灭战等等?
粟裕将军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战役部署已经给出了答案,华野13个纵队火力全开,分别进行着对敌黄百韬第七兵团的“歼灭战”、对邱清泉第二兵团和李弥第十三兵团的“阻击战”、以及期间发生的潘塘“遭遇战”。战场情况堪称错踪复杂、战场形势确实瞬息万变,粟裕虽然指挥若定调度有方,血压也升到了18
-
二战中有哪些德国有哪些元帅大将能战胜朱可夫?
朱可夫最栽面的一次战役,其实是1944年3月的“卡梅涅茨-波杜尔斯基”包围战,坐拥近200万兵力的乌克兰第一、第二方面军没能吃掉包围圈里的德军第一装甲集团军,并且让其几乎全身而退,在战术灵活性方面还是有点差距。而这一战,正是曼施坦因元帅的二战谢幕之战,他的继任者莫德尔元帅也成功稳
-
韩国军队的战斗力如何?
1951年5月,鉴于韩国军队第三军团在开战三天即全面崩溃,进而造成美军不得不撤退,美军总司令李奇微和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联署下令,着该军团就地解散并取消番号。这俩伙计认为如此无能的部队根本没有存在的价值,可问题是,这么干真的合理吗?考虑过韩国军队的感受吗?(李奇微)一支本土军队
-
二战时苏美英有哪些将领能够与德军的隆美尔处于一个级别?
美国人在二战中依靠的就是强大的火力、漫天的空军和充足的补给,一批名将也包括巴顿在内,哪里来的什么真正的战争大师?而在苏军将领中,卫国战争中期间能够像隆美尔一样,在短短几年从少将擢升元帅的只有一位:被誉为“逆境英雄”的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罗科索夫斯基将军)我们习惯上都称古德里安、曼
-
二战美国一线兵力有多少?有何依据?
美国由于其独特的战略位置和地理环境,在和平时期养兵数量并不多,但战争动员能力极强。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美国正规军杂七杂八满打满算才13万多人。然而一旦宣布参战即迅速完成动员和扩编,以每个月25万部队的速度向欧洲大陆运兵,整整运过去1849756名士兵和80004名军官,加上
-
训练有素但未参加过实战的士兵与未参加过训练但参加过实战的士兵,哪个更厉害?
应该会有人疑惑,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时,侵华日军里的大部分鬼子兵,貌似之前并没有什么实战经历,何以战斗力如此强悍呢?其实这是种错觉,任何国家的军队首脑,都非常清楚实战经验对士兵的重要性,为此日本军部早有预谋。(日军下士官)具体来说,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前,关东军编制内的
-
法国投降,战绩卓著的隆美尔为何没有晋升为中将?
法国战役大获全胜后,希特勒论功行赏,于1940年7月19日给相当一批将军晋升了军衔,其中包括提升了13名陆军元帅,原第19装甲军军长、现集团军司令、兵种上将古德里安,就是同一天被擢升为一级上将的,同时升一级上将的还有德军装甲名将霍特、克莱斯特等。但是晋衔名单里却没有隆美尔的名字,
-
南方集团军群最高时兵力有多少?
二战德国“南方集团军群”早在1939年入侵波兰时就已经组建了,西欧战役期间改头换面为“A集团军群”,到苏德战争爆发前的1941年3月重新恢复了番号。但是在斯大林格勒会战前夕的1942年4月,“南方集团军群”番号曾经一度撤消。所以简单地认为这一时期兵力最强大,其实是个误区,因为此时
-
战争年代,行军中坐在汽车上的是什么兵?
如果是二战美军那样基本实现摩托化甚至机械化的部队,那干脆没有讨论的必要了,因为所有兵种都坐上了十个轮(卡车)、四个轮(吉普)或者三轮(摩托),真正可以区分的是以轻步兵为主的部队,比如三四十年代中国军队。我们以有名的新一军新编第38师为例,它在印度完成整训和换装之后,实有兵员125
-
战争中,可以用战友尸体当掩体吗?
那句著名台词都还记得吧?“告诉程子华,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东北野战军司令员这句平淡而又霸气的话,昭示着塔山阻击战对辽沈战役全局的重要性和战斗的残酷性。为了迅速突破塔山防线增援锦州,蒋军“东进兵团”连续数日发起了一次次疯狂的集团冲锋,不仅有“军官敢死队”的组建,战斗中甚至
-
二战后德国赔偿各国多少美元?你怎么看?
二战德国在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并没有与各战胜国签定正式的赔偿协议,所以它的战争赔偿基本就是“任人宰割”。苏联由于在战争中损失最大,因此早在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就率先提出了关于战后德国赔偿的问题,斯大林一张嘴就喊出来个天文数字:200亿美元。(柏林的女人电影剧照)按照苏联的
-
中途岛海战中,为什么日本飞机不直接用炸弹攻击对方航母?
整个中途岛战役的作战经过,说白了就是南云忠一导演严格按照山本编剧写的剧本拍戏,而美国人却是一帮无耻的剧透鬼,翘着二郎腿在那里根据剧情守株待兔,南云中将犹不自知。既然如此,他在海战中的一切作战指令,都是在按部就班有序执行,充分考虑了航母作战专业和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实际情况,并不需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