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军团伤亡多少人就失去了战斗能力?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于都出发开始长征时,作战序列内编有第1、第3、第5、第8、第9共五个军团80000余人,其中的红1军团长林彪、红3军团长彭德怀、红5军团长董振堂、红9军团长罗炳辉,大家也都比较熟知,于是问题来了,红8军团哪里去了,为什么长征路上的存在感不强呢?(红
-
希特勒为什么不给古德里安封帅?
天地良心,古德里安军衔的晋升已经够快的了,捋捋他的年表就知道:1936年8月晋升少将,时任第2装甲师师长;1938年2月晋中将,并擢升第16军军长;1938年11月晋装甲兵上将,出任装甲兵总监和第19装甲军军长;1940年7月再晋大将,不久调升第2装甲集群司令,几乎就是两年一个台
-
海防师为什么是陆军而不是海军?
西安有一所军校叫“陆军边海防学院”,这个名字就基本回答了问题,意即军改之后,我国所有的现役边防部队都归属陆军总部领导,也是按陆军编制配备的人员和武器。我们的祖国有22000公里以上的边界线,驻守陆地边疆的是守备师,驻守海疆的当然就是“海防师”,但是海防师只负责在陆地作战,属于海岸
-
隆美尔,曼施坦因,古德里安三人,谁更受到希特勒的重视?
回顾一下这所谓的“二战德国三大名将”失去军权的时间,最先被解职的是古德里安,莫斯科城下的1941年12月,其后是曼施坦因,南方战场的1944年3月,而最后失去军权的其实是隆美尔,时间已经在1944年6月盟军诺曼底登陆之后,我感觉或多或少说明了一些问题。(曼施坦因)这三人当中恩宠一
-
哪些战役看似不可能取得胜利,但是,经过一些人的布局,却赢得了胜利?
1932年底,随着新军阀混战“中原大战”的彻底结束,老蒋终于能够腾出手来再次围剿江西苏区了。与前三次都是以杂牌军为主的进攻不同,这一回老蒋可谓是下了血本,在动用的近50万大军中,光嫡系部队就有12个师16万人之多。此番蒋军的阵容堪称“豪华”,黄埔二号人物何应钦出任总指挥,所有的嫡
-
二战时期,日本的大和号战列舰主炮一发炮弹打到陆地上的伤害范围是多少?
1948年辽沈战役的塔山阻击战期间,蒋军吨位最大的“重庆号”轻巡洋舰曾经在葫芦岛海面上,以152毫米舰炮助战,这个口径在陆地上绝对属于重炮行列了。根据东野老人的回忆,如果炮弹落点准确,会造成我军一个排的战士非死即伤,可见重炮的杀伤力之大。而日本海军的大和号装备的,是变态的460毫
-
二战中,德国横扫西欧,为什么有人说苏联功不可没?
1941年6月22日凌晨二点,就在几百万德军在布格河西岸枕戈待旦,准备按“巴巴罗萨计划”大举进攻苏联的前三个小时,一列长长的火车还从苏联隆隆驶入德占区,上面满载着苏联出产的粮食。当然,这也是斯大林运送给“盟友”的最后一列粮车,隐蔽待命的许多德国士兵对此大惑不解:咱哥们这么铁的关系
-
二战期间,日军真实的战斗力到底是怎样的?
1938年台儿庄战役,第五战区李宗仁手下可以动用的中央军(老汤的第20军团)、杂牌军不下20万之众,而在战场上狼奔豕突的鬼子,只是第五和第十师团的各一个加强支队(坂本和濑谷),满打满算顶上一个常设师团的兵力,最终被歼灭的大约10000来人,对我方来说这已经确实是“大捷”了。接下来
-
大军团作战中,是兵力优势重要还是一个优秀的指挥官重要?
《大决战》第二部应该有印象吧,老蒋主持召开“徐蚌会战军事会议”,前面说了一堆什么北伐时期率军战徐州如何拉风的废话,最后的总结很说明问题:“无论怎么样,60万对80万,优势在我”!尽管这两个数字的准确性都有待商榷,但事实基本如此,在淮海战役真正打响(注意时间点)的1948年11月初
-
如何评价头条号“知兵堂深度军事”及其作者“李三万的三万里”?
军史类的文章,一般是喜欢看,今天刷到三个月前该作者的一篇《战争时期粮食怎么解决的》长文,读了两段以后,发现越读文风越熟悉,尤其是河南抗战时期的数字和评论,明显是我在悟空问答里的文章。再朝下看,1000多字完全就是照搬,我这人文笔不咋的,文风还是有点特点的,自己写过的东西,一眼便知
-
日本军人单兵作战能力可以跟德军相比吗?为何?
美国国家档案馆保存着德国第6集团军的作战日志,根据这份文件的记录,被包围在斯大林格勒城内外的该集团军总人数为23万余人。其中有13000名罗马尼亚官兵和19000名辅助人员(苏军俘虏和哥萨克骑兵等),因此纯粹的德军官兵的准确数量是20万人左右。在这20万人当中,有42000名伤员
-
战争结束后是赢的一方打扫战场吗,双方战死的人是怎么处理的?
塔山阻击战爆发之初,蒋军东进兵团司令侯镜如还没有到达岗位,战场各部由第54军军长阙汉骞统一指挥,这是位曾经在滇西强渡怒江的远征军悍将,他冒着炮火登上塔山村对面的鸡笼山亲自观测督战。战地督察组长罗奇,则召集独立95师排以上军官开会,以每人500万金圆券的价码组织“奋勇队”,其攻击的
-
世界战史上打的最漂亮的一场歼灭战是哪一场?
1941年9月14日的下午,莫德尔中将第3装甲师先头部队涂着“G”符号的坦克,与胡贝中将第16装甲师涂着“K”符号的装甲侦察营战车,直线距离还有96公里。而一旦这德国两个装甲师完成会师,则苏军西南方面军的百万大军就将被德军彻底合围从而在劫难逃。(胡贝将军)这两个装甲师长日后都成为
-
龙云滇军战斗力如何?
滇军的战斗力,始终是个迷,辽沈战役中东北野战军对滇军的评价其实较高,根据东野三纵战史记录,在攻克锦州的战斗中“大楼上火力像梳子,楼里敌人不断出来反击,都是93军的云南兵,个不高,挺凶,能打”。三纵一个主力营攻击这个辽西省政府大楼,十多挺机枪压制,掩护爆破组轮番上去,整整耗时两个小
-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付坦克最厉害的武器是什么?
1943年7月8日,库尔斯克会战最激烈的时刻,瓦图京大将秘密调动近卫坦克第2军的一个坦克旅,以60辆T34坦克搭载着两个步兵营,从隐蔽处的一片密林出发,直扑别尔格罗德--奥博杨公路后方,试图一举摧毁党卫第2装甲军的后方辎重基地和补给线。德国人未能发现这支突击部队的存在,豪塞尔装甲
-
如果军队伤亡超过三分之一,会怎么办?
整编第74师与华东我军第一次正式交手,其实是1946年9月的“淮阴保卫战”,为了攻占我华中根据地的首府淮阴城,整74师与桂系第7军共六个整编旅(师)联合作战,避开在北线阻击的山东野战军主力,突然南下直扑淮阴。我华中野战军猝不及防,临时组织山野9纵、华中5旅、皮旅和淮南各分区部队迎
-
二战基辅战役失利后,斯大林为何没有追究前线将领的责任?
苏军西南方面军在基辅被围歼时,正在负责指挥的西南方向总司令是谁呢?元帅铁木辛哥,那么你知道铁木辛哥曾经的另外一个身份吗?1941年6月23日,苏德战争爆发的第二天,他就任“苏联武装力量统帅部主席”,组员有斯大林、莫洛托夫、朱可夫、布琼尼、伏罗希洛夫和库兹涅佐夫。(布琼尼元帅)换句
-
库尔斯克会战,莫德尔为什么进攻4天只推进12公里?
陆军大将莫德尔比较倒霉,他碰上的对手是水平不输于朱可夫的中央方面军司令员:“逆境英雄”罗科索夫斯基大将,在苏军的二战名将中,此公虽然成名较晚,能力却是出类拔萃。更倒霉的是,莫德尔的德国第9集团军还出现了逃兵和叛徒,让对手尽握先机。(莫德尔)在库尔斯克会战德军的南北两翼突击中,将莫
-
二战后,曾协助轴心国作战的芬兰为什么没有受到严惩?
前不久前看了部二战片子《无名战士》,该片站在芬兰的角度描绘了1941年6月以后的苏芬战争,剧情总之就是芬军士兵勇敢善战很无敌,苏军部队一触即溃节节败退,苏联妇女居然还跟占领城市的芬军士兵鬼混。而打着打着到影片最后,芬兰莫名其妙地突然就宣布停战了:广播里大声呼喊,停火条件任凭苏联人
-
日军掷弹筒一发炮弹报销一个机枪阵地,为何到了太平洋就没用了?
问题只对了一半,实际上“八九式”掷弹筒在太平洋战争初期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尤其让美菲军印象深刻,在日军横扫菲律宾和马来半岛的战役中,掷弹筒曾经让盟军大吃苦头,毫无作战经验的盟军机枪手,由于不善于转移阵地,被掷弹筒攻击的首发命中率依然高达85%,在武器装备上一向比较“壕”的美军对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