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官渡之战前孙策不死,他是应该偷袭许昌还是应该攻打荆州?会改变三国格局吗?
孙策应该偷袭许昌,因为当时的他并不具备攻打荆州的实力。而曹操的许昌此刻是空虚的,孙策偷袭必然命中。 荆州刘表正值壮年,孙策未必就是对手。荆州在刘表的统治下,各项机构趋于完善,再也不是过去那个一盘散沙的荆州了。而且刘表训练出了当时最强大的荆州水军,这是孙策无法逾越的障碍。即使孙策陆
-
孙策被刺客所杀,刺客究竟是谁所派?
究竟是谁派来的刺客,这件事其实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争议比较大的就有三种。但是我认为最后一种说法的可靠性是最高的,甚至应该就是历史事实。郭嘉派来的刺客,杀了孙策曹操才能安心北伐。当时曹操正打算北伐乌桓,可是忌惮于南方的孙策还有刘表。结果郭嘉神预测似的告诉曹操,刘表这个人优柔寡断,只是
-
郭嘉为什么断言孙策必死于刺客之手?孙策之死和郭嘉有关吗?
导语:郭嘉没有见过孙策,他更加不可能知道孙策会不会死,更别谈是死于刺客之手了。唯一可能的原因,那就是陈寿夸大其词,仅此而已。如果把陈寿所讲的东西,都当成至理名言来看,那么千古以来,第一猛将肯定是关羽了,因为除了关羽没有谁能在万军从中取上将首级,再安然无恙的回来。赤兔马再快,那也赶
-
孙策是个什么样的人?
导语: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战斗力最强的,其实就是孙坚部。可惜的是,孙坚在回江东的路上,遭到刘表的截杀。孙坚死后,长子孙策跟随叔叔投靠了大军阀袁术,所以孙策其实是袁术手底下的一员悍将。我们现在当然可以说袁术是个小人,幻想篡夺汉室江山。可是在当年,袁术家族可是著名的四世三公,门生故吏
-
孙策托孤张昭也是君便自取之,那张昭孙策评价里为什么没有伊尹周公,君臣至公古今盛轨之类评价?
导语:孙策年纪轻轻就打下了江东的基业,当时江东地区的豪族一一臣服在了孙策的军事威胁之下。可是孙策明白,他们并不是真心屈服,毕竟每个豪族手里都有不少人马,这是孙氏政权最忌惮的地方。他被刺客伏击以后,选择托孤张昭。作为江东地区的顶尖人才,张昭的才华应该不在诸葛亮之下,所以孙策选择他是
-
孙策有4个子女,4个弟弟,为何偏偏选择孙权作为自己的继承人?
小霸王孙策去世的时候,只不过才26岁,他有一儿三女,当时他的儿子孙绍年纪实在是太小。为此孙策不得已将自己的大位传给了弟弟孙权。当时孙权年纪也不大,只有19岁,不过在老孙家排行第二,已经是最年长的了。当时孙策看不到多少孙权的才能,只不过因为他年纪最长,更适合担任主公之位罢了。后世说
-
孙策被弟弟孙权谥以“长沙桓王”,这样恰当吗?
三国之中,东吴的孙权,是最后一个称帝的。在他称帝以后,将自己的老爸孙坚追封为武烈皇帝,可是在追封他哥哥孙策是,孙权只给了一个长沙桓王。要知道江东的基业,并不是孙坚打下来的,更不是孙权打下来的,而是孙策靠着自己的努力,一点点打下来的。孙权不追封孙策为皇帝,这是不是太小气了呢?如果不
-
孙权当政,哥哥孙策子孙的结果都如何?
很多人对孙权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这件事耿耿于怀,为啥?因为东吴的江山是孙策打下来的,怎么也得追封个皇帝吧?那么我们来看看司马家类似的情况。我们都知道,司马师被侄儿司马炎追封为了景皇帝,主要原因就是司马师没有亲生儿子。唯一的儿子,还是弟弟司马昭过继给他的司马攸。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这
-
有多少人觉得孙策的死是郭嘉派死士干的,最终嫁祸给许贡的?
此事绝无可能!郭嘉“封神”的一个案例,无非就是他曾经预言了孙策的死亡: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三国志》那时候的文人,笔下都喜欢夸张。这一段预言中,至少就有三
-
孙策为什么不传位给儿子,反而传位给弟弟孙权?
想啊!可是光孙策想有什么用呢?当时只能传位给孙权,别无他法!孙策离开袁术的时候,只有几千人马,凭什么能打下江东的地盘?实际上这里面水分很大。因为孙策在攻城略地的时候,也做出了很大的妥协,那就是让各大豪族依旧拥有属于自己的部曲。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凭借孙策的实力,想要在短时间内,像曹
-
孙策临死力排众议让孙权继位,但是孙权称帝后如何对待孙策后人?
孙权这家伙不厚道,自己的哥哥孙策把天下打下来交给他,结果他却成了个“白眼狼”!为啥说孙权是白眼狼呢?看看他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哥哥的吧!孙权在公元229年称帝以后,追封自己的父亲孙坚为帝,但是孙策却只被追封为长沙桓王。这事儿够无语的,毕竟江东集团的地盘,可都是孙策打下来的啊!你孙权白
-
孙策以几副铠甲起家,数年间平定整个江东,为什么青梅煮酒时曹操还是不承认他是英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萨沙第 8525条回答。这是因为孙策的成绩,同父亲孙坚是分不开的。小说三国演义淡化了孙坚,其实孙坚的能力绝对不亚于儿子孙策。孙坚胆色国人,而且极为有计谋。少年时期,他和父亲乘船,遇到一伙海盗抢劫。当时孙坚只有一个人,对方有几十人。史书这么记载:孙坚提刀,大步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