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战时期,德军的机械化步兵师、装甲掷弹兵师和装甲师战斗力如何,各有什么区别?
严格来说,二战德军并没有“机械化师”的正式称谓,只能算是有类似性质的师级编制。早期德国陆军快速部队只有三类师级建制:摩托化师、轻型装甲师(轻型快速师)、装甲师,其中的第二种按现代的部队性质分类,勉强可以称为“机械化师”(轮式车辆太多,达3000多辆)。例如1939年的波兰战役中,
-
为啥二战德国坦克兵不戴头盔?
德国人当然不傻。工业技术也足够,生产个坦克头盔还不是事。你注意观察下波兰战役、法国战役期间的德军装甲部队,在那些早期的一号、二号坦克炮塔里冒出来的德国兵,都戴着一定硕大的黑色贝雷帽,好好回忆有木有?那就是有橡胶内衬的的坦克头盔,正是因为里面塞了东西鼓囊囊的,所以这型坦克头盔看起来
-
二战时,德军装甲部队先后出现“战斗群”和“装甲旅”两种编制,二者有何联系和区别?
军事术语不准确,装甲旅是有番号的正规“编制”,而战斗群只是没有番号的临时“建制”,这两个词的区别你得品,你细品。对德军来说,第一个装甲旅的番号始自1940年初,是为各装甲师专属编制,因为1935年组建第一批三个装甲师的时候,还没有装甲旅的编制,各师部直辖两个装甲团(坦克560多辆
-
二战从什么时候起,德军的战斗力开始下滑?
自然是1943年“堡垒行动”发起之前,这里有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德军各步兵师所属步兵连的人数变化。在战争初期的德军步兵连中,官兵满编人数为201人,其中包括2名军官、21名军士和178名士兵,而到了1943年5月,满编连队的额定编制却为142人,几乎减少了四分之一还多。(德军士官)
-
二战日本的九九式机枪是不是仿照捷克式造的?为什么感觉那么像?
在二战日军所使用的“九九式轻机枪”历史反映上,国产抗日影视剧普遍胡来,甭管什么时间点鬼子兵都架着一水的“歪把子”。而在美国的太平洋战争影片中,倒是比较注重了这个史实:战争后期,日军精锐部队普遍列装的其实是九九式轻机枪,《血战钢锯岭》、《风语者》里面那些插着竖弹匣的就是。如题所问也
-
日本到了二战后期资源极度匮乏,那战争中的钢铁怎么来的?
到1945年初,在美军严密的海孔封锁下,日本海军80%运送物资的运输船均被击毁,海上交通线基本瘫痪,其本土储存的钢铁只余26万吨,所以军备生产极度萎缩。其实就算美国人不扔什么蛋蛋,日本也支撑不了多久了,因为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1940年,它还能够实现686万吨的年产量,这个反差是
-
二战时,德国最接近胜利是什么时候,有多近?
大约300公里,如果德军装甲部队全速推进的话,即便算上粉碎沿途苏军的抵抗的时间,也只需要大约一周左右,这个地点在斯摩棱斯克棱线上,时间点则是1941年8月20日,攻击目标当然就是莫斯科。就在这一天,德国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包克元帅命令正在扫荡苏军残余抵抗力量的古德里安,不再与残敌纠
-
为什么战争时,农村兵牺牲的比例比城市高呢?
1949年3月,四野大军奉命自平津南下武汉时,有一个主力师并未出动,而是被高层点名留下来担任卫戍北平的任务,它就是第47军160师,奉命改番号为第207师进驻北平城内,同时调来了在延安时期就做保卫工作的吴烈担任师长,这也就是后来的公安军中央纵队第1师。为什么选择该师呢?因为这支部
-
二战中,德国横扫西欧,为什么有人说苏联功不可没?
1941年6月22日凌晨二点,就在几百万德军在布格河西岸枕戈待旦,准备按“巴巴罗萨计划”大举进攻苏联的前三个小时,一列长长的火车还从苏联隆隆驶入德占区,上面满载着苏联出产的粮食。当然,这也是斯大林运送给“盟友”的最后一列粮车,隐蔽待命的许多德国士兵对此大惑不解:咱哥们这么铁的关系
-
二战期间,日军真实的战斗力到底是怎样的?
1938年台儿庄战役,第五战区李宗仁手下可以动用的中央军(老汤的第20军团)、杂牌军不下20万之众,而在战场上狼奔豕突的鬼子,只是第五和第十师团的各一个加强支队(坂本和濑谷),满打满算顶上一个常设师团的兵力,最终被歼灭的大约10000来人,对我方来说这已经确实是“大捷”了。接下来
-
二战时候的苏联红军,最接近完全崩溃是哪个时候?
先看战争初期的一系列战役中,苏军重兵集团被合围歼灭后的俘虏数字:明斯克合围战32万余人、斯摩棱斯克合围战31万余人、乌曼合围战10万余人、基辅会战66.5万人,尽管这是德国军方的单方面统计数字,应该也比较靠谱。然而1941年10月23日结束的“维亚济马—布良斯克”合围战中,这一数
-
战争结束后是赢的一方打扫战场吗,双方战死的人是怎么处理的?
塔山阻击战爆发之初,蒋军东进兵团司令侯镜如还没有到达岗位,战场各部由第54军军长阙汉骞统一指挥,这是位曾经在滇西强渡怒江的远征军悍将,他冒着炮火登上塔山村对面的鸡笼山亲自观测督战。战地督察组长罗奇,则召集独立95师排以上军官开会,以每人500万金圆券的价码组织“奋勇队”,其攻击的
-
战争中如果你弹药全部用完,投降犯法吗?
黄埔一期的俞济时为啥在民国军界那么“豪横”啊?除了是所谓天子门生和老蒋的奉化同乡外,其族叔俞飞鹏的重要地位才是关键。此公不显山不露水,然而从光复军时代开始就不离老蒋左右,不打仗不参谋不争权就干一件事:专办军需。(葛先才)抗战时期俞飞鹏已任军事委员会后方勤务部部长兼交通部长,194
-
二战基辅战役失利后,斯大林为何没有追究前线将领的责任?
苏军西南方面军在基辅被围歼时,正在负责指挥的西南方向总司令是谁呢?元帅铁木辛哥,那么你知道铁木辛哥曾经的另外一个身份吗?1941年6月23日,苏德战争爆发的第二天,他就任“苏联武装力量统帅部主席”,组员有斯大林、莫洛托夫、朱可夫、布琼尼、伏罗希洛夫和库兹涅佐夫。(布琼尼元帅)换句
-
库尔斯克会战,莫德尔为什么进攻4天只推进12公里?
陆军大将莫德尔比较倒霉,他碰上的对手是水平不输于朱可夫的中央方面军司令员:“逆境英雄”罗科索夫斯基大将,在苏军的二战名将中,此公虽然成名较晚,能力却是出类拔萃。更倒霉的是,莫德尔的德国第9集团军还出现了逃兵和叛徒,让对手尽握先机。(莫德尔)在库尔斯克会战德军的南北两翼突击中,将莫
-
二战后,曾协助轴心国作战的芬兰为什么没有受到严惩?
前不久前看了部二战片子《无名战士》,该片站在芬兰的角度描绘了1941年6月以后的苏芬战争,剧情总之就是芬军士兵勇敢善战很无敌,苏军部队一触即溃节节败退,苏联妇女居然还跟占领城市的芬军士兵鬼混。而打着打着到影片最后,芬兰莫名其妙地突然就宣布停战了:广播里大声呼喊,停火条件任凭苏联人
-
二战德军自己对库尔斯克会战中投入的“费迪南德”式重型坦克歼击车有怎样的评价?
在希特勒一厢情愿的幻想中,对“斐迪南德”超重型坦克歼击车的期望值非常之高,他希望这是一种成功的突击坦克,同时也是一款可移动的重炮炮台,通过其88毫米口径的威力火炮,使德军装甲部队的进攻锐不可当,进而使战场局势得到根本性的扭转。为了等候“斐迪南德”的到来,德军最高统帅部甚至不惜一再
-
二战苏军和美军哪个更强?
这个问题最直接最准确的判断方式,就是苏美两军分别对垒的二战德军数量和质量,以及向德国腹地的推进速度。毕竟在二战时期,这两个国家还属于反法西斯同盟国,总不能为了回答头条上的问题故意打将起来看看,好在他们有个共同的敌人:希特勒德国。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实施登陆,标志着
-
二战时日军一个集团军有多厉害?
题目正确率50%,因为二战时期日本陆军就没有“集团军”的编制,在战役基本单位师团之上也没有设“军团”编制,而是别出新裁设置为“军”,特别容易与中国军队的编制混淆。不过呢,西方军事文献按其编制级别和兵力规模,又将其译为英文的“集团军”,所以才有开篇的结论。日本陆军的“军”级建制伸缩
-
战略预备队一旦投入到战斗,是不是意味着战争即将结束?
1949年4月22日,我第二和第三野战军共百万大军发起渡江战役,汤恩伯集团45万兵力的长江下游防线立马崩溃。可是如果你足够了解这段军史的话,会发现之后解放上海、浙江和福建的战役都是由三野实施的。那么问题来了,拥有三个兵团28万多人马的第二野战军,为什么还要停留在浙赣线一段时间且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