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战期间,日本军队中有元帅和大将,为何没有上将军衔?
研究二战史应特别注意,日军的“元帅”严格来说并非是一级军衔,而仅仅是授予少数陆海军大将的“荣誉称号”,可以理解为带有“勋位”的性质,所以某位大将衔军官获授元帅后,其正式称谓是“元帅陆军大将”或者“元帅海军大将”,说明其正式军衔仍然是大将,这个称谓虽然看出来很可笑,但事实的确如此。
-
美军二战太平洋战场两位名将,尼米兹和麦克阿瑟谁的能力更强?
从表面上看,老麦和老尼并没有什么可比性,毕竟一个是陆军将领一个是海军将领,军事思想和作战方式是完全不同的。然而就两个人在太平洋战场所任职务和战略思想上分析,这两位后来的美军五星上将还真得比一比,尤其是关于如何打到日本本土去的问题!至于孰高孰低,大家可以根据战争进程评判。太平洋战争
-
为什么二战后德国高级军官很少被国际法庭审判?
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上,居然连臭名昭著的“纳粹冲锋队”都没有被认定为犯罪组织,同时逃脱罪责的还有德国战时内阁和国防军最高统帅部,而只有党卫队、秘密警察和纳粹的“政治领袖集团”三个单位被确认有罪。其中最严重的错误,就是放弃了对德军“最高统帅部”的战争罪行追究,自然也就导致了大批德国
-
你们心目中的十大二战名将都有谁?
我个人觉着吧,既然题目设定为二战时期,那么再把我军若干名将算进名单里去,已经未必是赞美而是有意嘲讽了,因为在日本投降之前,八路军和新四军都不具备跟敌人进行大兵团作战的实力和能力,还不能产生世界闻名的战将。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和抗美援朝虽然打得非常出色,可那毕竟是1945年以后发生的
-
在战争期间,部队口令对不上,是不是可以直接开枪?
口令这个东西,远没有你想像的那么靠谱,它只是敌我识别的一种口头“暗号”而已,随便一个伙夫被抓了舌头都可能泄露出去,所以只是个辅助办法。《雪豹》里周卫国率小分队化装成为鬼子潜入涞阳军火库,虽然很轻易地搞到了什么“富士山下”的口令,虽然带队的周队长日语也还凑合,不还是最终露了馅?只能
-
战争中的“全歼”是什么意思,真的是将敌人全部杀死了吗?
整编第74师在孟良崮战役中究竟算不算被“全歼”?军史学者家和爱好者们始终存在争论,支持者认为该整编师两级军事主官非死即俘,也没有出现成建制战场突围成功的情况,那就应该是全歼!而反对者指出,整74师有三个建制团(第153、第169、第173)和师属榴炮营并没有参加战役,只能算“基本
-
陕西古今著名的军事将领有哪些?
大家不要只记着黄埔一期的关麟征、杜聿明以及四期的胡琏、张灵甫等人,1924年共有11个陕西青年赴广州投考,虽然没有赶上黄埔一期的报名时间,不过拜同盟会元老和大书法家于右任先生所赐,仍然顺利入学。在黄埔一期生中就有著名的“陕西三马”,也就是马励武、马志超和马师恭,并且都官拜陆军中将
-
为什么二战期间德国没有全面占领法国?
1942年11月8日,美英盟军发起“火炬行动”大举登陆法属北非的阿尔及利亚等地区,战斗中付出伤亡2225人,盟军登陆之初为何遭到法军的猛烈抵抗?就是因为以达尔朗上将为首的法国殖民当局,仍然效忠着所谓的“法国政府”,也就是我们所知道的维希政权。那么如果这个傀儡政府并不存在的话,从北
-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死了多少人?
关于抗战期间中国军民的牺牲数量问题,迄今没有特别准确和权威的数字,主要原因在于,人口和财产损失情况,是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单方面统计的,比如1945年10月曾经专门派员去河南调查“大饥荒”的死亡人数。然而由于各级官僚未能尽职尽责,同时在抗战之前国民政府的户籍制度也不够完善(太多军阀
-
二战中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方先觉将军对第10军“投降”的这个用词是坚决否认的,衡阳会战结束30多年后的70年代,他曾经对日本《产经新闻》的记者古屋回叙说,当时是日军第11军司令部派出的一名叫竹内实孝的情报参谋,以军使身份前来城内与守军第10军接洽“停战”,而方先觉第一时间表示“泰山军”绝无投降之意。(方先
-
“五星上将”是什么?美国都有哪些五星上将?
蒋校长从来就不是“五星上将”,那是非常外行的军衔称谓,尽管他的肩膀上确实扛过五颗星,他那叫“特级上将”,并且在美式军服没有到来之前,他始终挂着三颗星的“特级上将”专用领章,跟五星又有啥关系呢?同理,白崇禧、陈诚等人在1946年以后挂的四颗星肩袢,也不能称为“四星上将”,正确称谓必
-
你最崇拜的战斗英雄是谁?
1950年11月7日,作为第三野战军的战略预备队和机动力量,宋时轮第九兵团奉命跨过鸭绿江,番号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这个兵团保持齐装满员,是因为原定任务本来为“攻台”。结果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从温暖的江南直接开赴冰天雪地的东北,再深入当年遭遇极寒天气的朝鲜北部地区的东部
-
美国的特级上将和六星上将是怎么回事?
哪来的什么“六星上将”?马歇尔的老恩师潘兴将军一直到死,挂的都是四颗金星的特级上将专用肩章,要特别注意,这种金星跟美国陆军现代的将星是不一样的,二战期间美军的五星上将、四星上将等等,都是在橄榄绿军服(或者其他军便装)上缀的“银星”。由此可见,潘兴的特级上将和后来美军的“五星上将”
-
二战纳粹高官海德里希是真的被刺杀了吗?
海德里希死的确实有点蹊跷,这厮是1941年5月27日被当街炸断腰脊椎骨的,随后紧急送医,经过高规格的手术和治疗,本来伤情有所好转,甚至一度可以进食了。结果在七天以后的6月3日伤情突然恶化,不到24小时以后的6月4日就挂了,纳粹随之进行了疯狂的报复,关于这方面本文不再赘述。这七天里
-
二战中印度是个怎样的存在?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在日本人席卷马来亚和新加坡的战役中,日酋山下奉文指挥的40000日军一路追杀,最终迫使80000多英军走投无路而投降,而整个战役中英军损失兵力多达14万人。许多人不解,那好歹也是用现代化武器装备起来的老牌军事强国军队,咋就这么不抗打呢?其实除了士气
-
二战中日本的武器只能算三流,为什么战斗力这么强呢?
《亮剑》原著里面的李家坡之战,当张大彪率领独立团突击队一跃而起接近敌阵地时,日军士兵居然端着三八大盖跳出战壕反击,作者都梁用了四个字来描绘这些鬼子兵:悍不畏死。东北地区对于“打仗”有几句俗语:穷的怕横的,横的怕楞的,楞的怕不要命的,所以说,二战日军士兵把生死看淡的变态心理,是其战
-
二战时期,德国和英国在非洲打是为什么?
1942年6月23日,刚刚晋升陆军元帅24小时的隆美尔,率领德意联军越过埃及边境线,目标直指亚历山大港和尼罗河三角洲,也就是英国在中东的核心统治区。整个盟国军队高层一片哀嚎,参谋长们一遍又一遍地端详着地图,认为已经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沙漠之狐”征服埃及和席卷中东油田,进而与苏联
-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为什么都是英法两国联合打德国?
知道当年英国的两个绰号吗?一个是所谓的“日不落帝国”,说明其海外殖民地面积庞大。而另外一个唤作“欧洲搅屎棍”,这个绰号完美解释了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的立场问题。坦白说,英国人参与两次大战的小九九,其实与正义无关,也与法国的态度无关,唯考虑自身利益而。英伦三岛地理位置有特殊的优势,那
-
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哪个军团参战次数最多?哪个军团歼敌最多?
人民军队只是在红军时期才有过“军团”的建制,并且下面一般直辖数师,属于“虚张声势”迷惑敌人的番号,其实称为“军”更合理些。到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时期,已经组建了下辖数个军的“兵团”,所以提问在专业上欠点火候。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以“志愿军”名义整建制入朝参战的共有六个兵团
-
解放战争时期,贺龙元帅指挥过哪些经典战役?
1947年2月,傅作义在回顾大同集宁战役时曾经说:“集宁会战,最后能够获胜,我认为是一个侥幸”。这时候的傅作义还居于军事优势,也当然还没有举行北平和平起义,所以评价还是客观的,即我军前线司令部在战役指挥上,确有失误之处,而联合指挥这次战役的,正是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帅和晋绥军区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