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战场里,少将石原莞尔为何敢和大将杉山元叫板?
石原菀尔注定要为自己的狂妄付出代价,但也是中国抗战之幸,这厮是昭和军阀中鲜见的战略思路清晰者。他敢跟杉山元大将争辨,其一是对华侵略的指导思想存在严重分歧,其二是两个人分属日本军部的两个系统,没有直接的上下级关系,并且石原在当时的陆军参谋本部还具有特殊地位。先说第二点,通常所说的“
-
为什么说攻占苏联,是德国的最后目标?
这就属于对二战历史的认知错误了,通过一场快速的战争打垮苏联,只是希特勒入侵英伦三岛的“忙里偷闲”,要知道《海狮计划》只是被无限期搁置而不是取消。既然还有英国没有征服,苏联怎么可能是德国的最后目标?它甚至都不是德国人称霸欧洲的最后一个目标,尤其要理解德国侵苏背后的动机。(德军王牌飞
-
骑兵的作战能力是不是被夸大了?你怎么看?
抗日名将方先觉当然也有走麦城的时候,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他率领的预备第10师在金井地区遭到日军第6师团骑兵部队的夜袭,猝不及防的预10师伤亡300余人,许多官兵是在睡梦中被日骑直接砍杀的,方先觉痛不欲生。而陈沛第37军之140师,也是在瓮江边宿营时遭日军骑兵偷袭,损失更加惨重。在
-
有上将,有中将,少将为什么不称下将?
现代军衔制度公认起源于欧洲,虽然逐渐基本成形了“将、校、尉”三级军官的结构(元帅那是衍生出来的),但其实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具体称谓是不尽相同的,这里有翻译的问题,也有语言特点的问题。比如二战日军就把校官特别称为“佐官”,而又把所有少尉以上军官统称为“将校”,你有什么办法?所以各国普
-
独立团是怎样的一个建制?
还是专业点,从军事术语上解释,独立团的定义应该是:“至少由上两级作战单位直接指挥的团级建制”。之所以写的这么咬嘴,是因为在民国时期有一个存在过而又被取消的常规编制:旅,绕开了这个特定编制,你就不能正确理解独立团的具体含义。说的再直白详细些,当“旅”级单位存在时,独立团一定是师以上
-
张召忠为什么被叫局座?
2003年的春天,笔者还是个年轻后生,那一段每天都在关注伊拉克战争,美英联军以私藏菜刀、板砖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大战萨达姆,电视里面那是24小时的滚动直播,而央视请来的头号嘉宾就是军事专家张召忠。当时记得特别清楚,面对联军在沙漠地带的快速推进,张召忠先生断言:萨达姆肯定有后
-
巴普洛夫大楼里的苏联士兵仅仅23人,为何德军迟迟攻不下?
1942年9月14日,保卢斯将军被授权指挥所有在斯大林格勒附近的德军部队,也就意味着他不仅可以调动第6集团军的兵力,也有权使用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的第48装甲军。统一指挥权的目的只有一个,利用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外围的崩溃,一鼓作气夺取城区,于是德国装甲兵、步兵和战斗工兵最苦逼的巷战开
-
军用地图和民用地图有什么区别?
1938年3月初,陈赓将军决心集中八路军第386旅主力,以围点打援的战法在神头岭一带伏击日军增援部队。陈赓之所以选择神头岭这个地方,一方面是此处为邯(郸)长(治)公路的必经之处,另一方面就是根据军用地图显示,公路是在两面山坡的沟底中通过,是打伏击的理想地形。但是129师刘师长不太
-
二战时日本东京是不是有什么令美国忌惮,因此才不敢投原子弹?
因为东京有座皇宫,皇宫里住着一个戴眼镜的家伙,他的名字叫裕仁。美国人在是否应该炸死裕仁这个问题上犹豫了很长时间,然而战争形势的发展成为了权衡利弊的关键。换句话说,如果1942年美国人能够研究出来大杀器,那就会毫不犹豫地扔到东京市中心,但1945年不行。原子弹可以投入实战的1945
-
《亮剑》中独立团的武器装备在当时中国军队中属于什么水平?
八路军第129师东渡黄河开赴抗日战场时,并非全师13000人全部出动,而是师部率第386旅全部(771团、772团)、第385旅之第769团到达山西前线,第385旅旅部及所属第770团留守陕甘宁。也就是说,第129师实际是以三个主力团和一个师属教导团共四个团约计9367人为基干兵
-
整整30万人,柏林战役中占据优势的苏军为什么会伤亡惨重?
德军在斯大林格勒遭遇的抵抗有多么顽强,苏军在柏林撞见的敌人就有多么疯狂,因为城市保卫战和巷战是最为“绞肉”的战争形式。不过要注意,柏林战役中苏军的巨大伤亡不是仅仅出现在城区里,因为“柏林会战”实际上分为三个阶段:奥德河西岸战役、分割围城战役和最后的巷战,如此宏大规模的一场会战,苏
-
为什么棉花和白糖玻璃也是战略物资?
日本人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在预计掳取的战略物资中,就有每年60000吨糖浆的计划,注意啊不是白糖,“白糖”那是我们对成品糖的通俗称谓,虽然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产品,但是称为“战略物资”有点勉强了,喝咖啡不是战争必须。而糖浆不仅是各种成品糖的原料,更重要的是能够提练乙醇,乙醇是啥呢
-
二战时为何美国打日本比较困难,而苏联红军打日本关东军却“摧枯拉朽”?
在迫使美国人最终决定动用大杀器的冲绳战役中,守岛的日军最高指挥官是第32军司令官牛岛满中将,这厮的名字熟悉抗日战争史的应该有印象,没错,正是号称“日军第一精锐”的第六师团出身,南京战役期间时任第六师团步兵第36旅团少将旅团长,后任公主岭战车学校校长和陆士校长,在冲绳战役自杀之前才
-
特战旅与特种部队有区别吗?
这么说吧,就算把全军所有真正的“特种兵”集结在一起,都未必够一个满编旅的规模,否则还叫什么“特种部队”呢?这里所谓的特种部队含义,是我们普遍认为的遂行特种作战的精悍分队,主要任务是对敌袭扰破坏、敌后侦察、特种警卫、反特工、反劫持等等,那么用最笨的脑袋想想,也知道后建的“特战旅”跟
-
解放军、八路军和新四军怎么区分?
其实这事挺复杂的,因为“新四军”的番号直到1947年初才撤消,而“解放军”的称谓最早在1945年8月15日就已经出现,时任八路军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提出了将部队番号改称“人民解放军”,山东军区机关改称山东解放军总部,并且在8月末的延安文件中得到了确认。先说明一个根本区别:
-
哨兵可以轻易开枪么?
军迷圈里广泛流传的一则故事其实有两个错误,那就是“林彪穿着平型关战役中缴获的日本军大衣,骑着大洋马被晋绥军士兵误伤”。错误之一,是林彪当时没有穿日本黄呢大衣,但是随行人员确实有穿;错误之二,军大衣和战马是在广阳伏击战中缴获的,而不是平型关。我们不妨梳理下整个这次事件,来解读一下哨
-
中国军队第四大军种第二炮兵为何改成了火箭军?
现在的五大军种分别是陆海空三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而在2015年军改之前,火箭军的前身“第二炮兵”,其实只是一个兵种而非军种,关于这两个名词之间的区别之前有过专文介绍。所不同的是,第二炮兵作为地面部队的兵种却是独立的,直接受军委领导而不隶属于陆军总部,所以其级别又高于其他普通
-
为什么军人见到比自己军衔高的都要称为首长?
早几年从哈尔滨坐卧铺回来,对面一名军官给上级打电话,一口一个“首长”,当时听起来很不舒服,因为看起来那就是个上尉,听语气上级也不过是营职干部,真心没必要如此。可是转头一想,对于职务繁杂的那么多军队上级领导而言,他又能称为什么呢?直呼教导员、副团长、团参谋长?存在即是合理吧,也就释
-
真实战场上迫击炮兵的生存率如何?
第10军在衡阳保卫战开打之前,拢共还有82毫米以上迫击炮62门,主要装备在各步兵团的迫击炮连,比如预备第10师第28团迫击炮连,就装备八门迫击炮,战役打响之初炮弹还是比较充足的,所以给日军造成了严重杀伤。该连最大的战绩,就是将日寇第68师团长佐久间为人中将轰成了重伤,差点把这个老
-
美国的军队真的很能打仗吗,战斗力真的很强吗?
1950年6月30日,麦克阿瑟根据总统“可以动用两个师”的授权,给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下达指示,着其命令驻扎在日本的第24步兵师立即开入半岛战场,增援韩军并在大田附近建立防线。这个第24师是参加过太平洋战争的老牌部队,1945年成为驻日占领军后,全师进驻日本山口县等地区,期间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