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战争时期,为什么说“击溃敌十个师不如歼灭敌一个师”?
1947年9月间,许世友领导的胶东保卫战打得很不理想,在敌范汉杰第一兵团(亦称胶东兵团,以六个整编师为主,加王耀武守点部队还真差不多是十个整编师的兵力)的疯狂进攻下,胶东地区几乎全部沦陷,用以保持和东北海路联系的烟台和威海两个港口也丧失掉了。仗打的不好的重要原因,就是从诸城战斗开
-
什么是预备役部队?
1938年在万家岭被薛岳打得满山跑的第106师团,虽然名义上称为“特设师团”,其实就是个预备役部队。该师团的大队长、联队长、旅团长以及松浦淳六郎师团长,确系现役军官,各级部队长身边的副官和参谋也多为现役,而中队长以下军官和所有士兵,通通是“预备队人员”。所以一定要把“预备役人员”
-
什么是甲类集团军和乙类集团军?
原则上其实并没有“甲类集团军”的称谓,它是对之前“甲种军”番号的沿袭和俗称,并非军方正式编制名词。而在军史上首次正式出现甲种军的编制,要追溯到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1945年,随着美援武器装备大批到来,重庆军事委员会决定编组“三十四年式甲种军”,用以作为对日反攻的主要突击力量。当时所
-
二战中,一只部队突然被袭击,是怎么出现战壕的,现挖有那么快吗?
胶东战役后的1947年11月,李弥的整编第8师被升格为“整编第八军”,下辖两个整编师,次年8月再升格为第十三兵团,所属整编师恢复为军级番号。在淮海战役打响之前,第十三兵团的驻地就是徐州以东地区,因为徐州城内放不下那么多的兵,同时也为了保障陇海线的畅通。李弥这家伙在山东战场与华野周
-
国民党为什么抗战结束后才有总统?之前最高领导是主席吗?
提问有点混乱,须知那个所谓的总统职务并非是某个政党的,而是“中华民国”政府的最高首脑。这个职务称谓第一次冒出来,是1948年5月国民政府假惺惺“行宪”的产物,经过乌七八糟的选举,蒋某人当选为总统,而桂系力挺的李宗仁当选为副总统。注意啊,在1948年成为总统之前,蒋某人已有党政两个
-
如何判断在一场战争中失去主动权?
1948年6月21日,华野“陈唐兵团”完全解放古都开封,全歼蒋军整编第66师及地方武装38000余人。开封是当时的河南省府所在地,是以消息传来,南京上海等地與论一片哗然,部分河南籍的“国大代表”又哭又闹,老蒋为挽回颜面,先后调动五支野战兵团反攻开封,并寻求与华野主力决战。先后抵达
-
为什么柏林战役前夕英美法故意将柏林城留给苏联红军攻打,而自己不去攻打?
1945年3月27日,艾森豪威尔接到马歇尔的急电:“防止敌人形成任何有组织的抵抗区,(德国)南方的崇山峻岭有可能成为这样的地区之一”!美国陆军总参谋长建议欧洲盟军最高统帅,渡过莱茵河的美军主力,应向东南方向突击。而同一天,艾森豪威尔又收到了第21集团军群总司令蒙哥马利的一封电文,
-
太平洋战争中日本走的最错的一步棋是什么?
1942年4月18日,杜立特中校率领的16架陆基轰炸机,从“大黄蜂号”航母上起飞,在东京上空扔了几颗杀伤力并不很大的蛋蛋,其中有两颗落到了皇宫外面,裕仁吓得钻了防空洞。消息传出,日本海军上下感觉特别栽面:不是吹嘘皇国海军节节胜利吗?咋家门口都挨炸了?日本海军军令部的参谋们开始一通
-
南京保卫战中,守军武器装备如何?
黄埔一期桂永清任总队长的“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在投入淞沪会战时,只是个下辖三个团的旅级编制。退到南京后奉军政部命令扩编为三旅九团的甲种师建制,不过南京保卫战打响时,教导总队每旅有一个团去江西和湖南接收新兵未归,所以实际参战的只有六个团不足20000人,而不是传说中的30000人。(
-
什么样的队伍适合打游击战?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重庆军事委员会在先后组建的十大战区之外,还在敌后建立了两个“游击战区”,试图仿效八路军遂行敌后游击作战。这俩战区的番号分别是“鲁苏游击战区”和“冀察游击战区”,我们不妨以后者为例,研讨一下国军根本无法坚持游击战争的原因。(卫立煌剧照)冀察战区正式组建于19
-
北伐战争时的涿州保卫战有什么特点?
张学良打仗就是个菜鸡,奉军战斗力之弱也在1927年就显露无遗,两个师三个旅50000多人,连重炮带飞机加坦克整整攻了两个多月,楞是打不进不足万人防守的涿州城,还能指望他们硬刚日本人?少帅无能,遂成宜生将军“守城名将”之名。(傅作义)涿州之战的背景时间起点,是狡猾的阎锡山突然改变立
-
为什么我军的穿插迂回战术如此备受推崇?
1950年10月的“第一次战役”,原四野王牌第38军奉命担负战役迂回任务,负责穿插敌后断其退路。初战中由于38军行动不够迅速坚决,只配合主力另外五个军兜歼了美韩军15500余人,虽然给了麦克阿瑟当头一棒,但是战果不够辉煌,彭老总战后是骂了娘的。第二次战役是从1950年11月6日打
-
苏德大战已经爆发,斯大林为何还要处决心腹爱将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大将表面上是因为兵败被杀,其实掺杂了斯大林悔不当初的恼羞成怒,正是因为巴甫洛夫在1937年的错误结论,让苏军在装甲兵建设中“开了倒车”,进而深邃影响了苏德战争爆发初期的战局,当德国坦克洪流滚滚而来之时,苏军机械化部队却硬是无力抵挡。(巴甫洛夫)巴甫洛夫出身于沙俄军队,改投
-
佛郎哥能利用德意却使西班牙在二战置身事外,他凭的什么?
西班牙能够免于陷进二战旋涡,既有战局的意外状况,也有佛朗哥在政治上左右逢源的能力因素,而其实最关键最有价值的筹码,其实是英属直布罗陀要塞的巨大作用。既然佛朗哥最终没有同意希特勒“借道”对直布罗陀动武,那么英国人就得对佛郎哥跟德意眉来眼去假装看不见。确实,佛朗哥曾经是西班牙内战中“
-
代表德国签字投降的元帅,进入会场高举权杖,最后结局如何?
1945年4月28日,还有两天就将自杀的希特勒委托一名空军上校,从地下避弹室带出来最后一封亲笔信,收信人正是最高统帅部参谋长、陆军元帅凯特尔。在这封信中,希特勒对国防军陆军进行了最后一次强烈谴责,言之凿凿“陆军辜负了他的期望”,因为鲍曼吹风说,凯特尔也已经有了“叛国”之嫌。(陆军
-
如果日本不投降苏联能全歼关东军吗?
不能,不是打不过,而是撵不上。战场数字是最说明问题的,在苏联对日宣战之前的1945年8月,日本关东军实际拥有兵力24个师团约75万人,最终被苏军粉碎的总共是677000余人(击毙8万余),这之间还有8万多人的差额呢,哪里去了?撒丫子跑路了呗。一方面是日本人自己的因素,即日军大本营
-
二战时,日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走下坡路的?
还有一个类似的问题,即东线德军丧失战略主动权开始“走下坡路”到底是哪场战役?选项当然只有斯大林格勒会战和库尔斯克会战两个,但是标准答案却是后者。千万不要被什么“二战转折点”的结语给蒙了,所谓的转折点只是法西斯轴心国军队失去了可能到手的胜利,但不代表他们开始走向失败。换句话说,斯大
-
二战时期的机枪到底有多厉害?
最牛叉最厉害也最假的机枪使用战术,是抗日剧《决战江桥》里面马占山用120挺捷克式装备了一个机枪连,然后埋伏起来狂扫日军,一家伙打残鬼子一个联队的片段,绝对让人目瞪口呆。这波操作还经常被节选于各大视频平台,成为中国军人抗日威武的代表作品,可问题是,机枪不带这么玩的。张学良确实在江桥
-
德军步兵营为870人,日军一个大队1100人,谁更厉害?
对于二战日军的“步兵大队”编制,要有准确的军史知识认知,其实日军的步兵大队分为若干类型,绝不是网络上给天天洗脑的“通通1100人”那么简单。纵观整个二战期间的日军编制,大体可以分为野战步兵大队、满编步兵大队(含独立步兵大队)和简编步兵大队三类,其兵力兵器配备数量也是不一致的。所谓
-
抗战中日本人用的掷弹筒是迫击炮的一种吗?
严格来说,掷弹筒绝不能归为“迫击炮”的一种,尽管它经常被称为轻型迫击炮或者美国大兵嘴里的“膝盖迫击炮”,但从迫击炮的名称由来和射击原理来考量,掷弹筒与迫击炮还是有着本质的不同。某种意义上,它其实是介乎于迫击炮和“枪榴弹”之间的一款杂交武器,是二战期间日本人一款有针对性的武器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