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战中哪个参战国叛变投敌的叛徒最多?哪个国家最少?为什么?
在这个问题上不要刻意回避和洗白,因为提问是“叛徒”而非成建制的“伪军”,在整个二战期间,叛变投敌人数最多的仍然是旧中国。抗联名将杨靖宇的第一路军就是被叛徒程斌搞垮,重庆方面“曲线救国”的情况则是降将如毛降兵如潮,甚至连坚持四行仓库的谢晋元中校,最后也是死于叛徒之手,期间公开投敌和
-
为什么抗日战争期间,我军又被称为“八路军”?
这么理解明显是错误的,因为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各部曾经使用过的番号绝不低于五个,包括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晋绥联防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比如东江纵队)等等。总体而言,就是在国共联合抗日的大局下,我党领导的军队不再统一使用“中国工农红军”的称谓,而是因时因地分散使用各种番号,但仍
-
二战时期,德国的军队的编制是怎样的?常说的集团军和集团军群又是怎样的存在?
二战德军的军衔体系和勋章制度确实让人懵圈,实在是过于复杂了,但是在军队编制上,德军却是非常的简洁直观,作为中欧国家,其编制体系还得算是“欧美风”。我们不妨以斯大林格勒战役参战主力第6集团军的作战序列,来说明一下德军当时的编制细节,在1942年5月“蓝色计划”发起时,保卢斯的第6集
-
邢副团长和李云龙是什么关系?
晋西北“铁三角”的历史原型,其实是红四方面军所属之红25军手枪团的“将军班”,这个手枪团是由鄂东北红军特务四大队改编的精锐部队(未必都用驳壳枪的)。在该团成立之初,所部第一分队一班的班长是开国中将陈先瑞,而另外两位战士却后来进步更大并且如雷贯耳:开国上将韩先楚和刘震。作者都梁以此
-
一个团的建制有几个营?
我们以1937年八路军刚刚完成改编时,林彪的第115师343旅685团为例,该团是由战功卓著的红一军团红2师改编而来,在首任军事主官当中,黄团长(副团长邓华)为开国上将,一营长刘德明后来在战斗中牺牲,而二营长是曾国华三营长是梁兴初,后面两位营长大家都熟悉吧?赫赫有名的开国中将。所
-
二战期间,日本军队中有元帅和大将,为何没有上将军衔?
研究二战史应特别注意,日军的“元帅”严格来说并非是一级军衔,而仅仅是授予少数陆海军大将的“荣誉称号”,可以理解为带有“勋位”的性质,所以某位大将衔军官获授元帅后,其正式称谓是“元帅陆军大将”或者“元帅海军大将”,说明其正式军衔仍然是大将,这个称谓虽然看出来很可笑,但事实的确如此。
-
陆军又可以详细的分为哪些兵种?
现代陆军的兵种已经发展到很复杂的程度,并且国与国之间的设置也不相同,我军在60年代甚至把“第二炮兵”都列为了兵种,所以这个问题号称准确的答案则一定是错误的。军迷只需要了解陆军的几大类传统兵种就好,我们不妨以二战时期的日本军队编制“师团”为例来说明,因为它已经是一个诸兵种合成的战役
-
长津湖战役打的有多惨烈?美陆战1师是怎样逃出志愿军包围圈的?
首先要知道,长津湖其实是个人工湖,也就是利用长津江的江水修建起来的一座水库,也是半岛北部最大的湖泊,面积约54余平方公里,位置在“咸境南道”所属地区。而长津湖两侧的碎石公路,是美军从南向北进攻江界市的必经之路,江界又是什么地方呢?当时已经是朝鲜的临时首都,那么当然是美韩军要“乘胜
-
美国最能打的将军是谁?
1951年1月8日,已经解放汉城并且向南冲过汉江的志愿军先头部队,在迫近三七线时奉命停止追击,战场双方暂时形成对峙,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宣告结束。此时整个美国从上到下一片懵圈慌乱状态,参谋长联席会议开始考虑将美军撤回日本,麦克阿瑟也给第八集团军下达命令,要求立即制定撤出朝鲜的计划,
-
历史上有哪些“痛击我的队友,保护我的敌人”的案例?
据说素以不苟言笑著称的林彪,在战争年代有据可查的大发雷霆只有三次,除了解放战争初期的四平保卫战失利后、大怒掀了李大烧锅的酒桌算第三次外,前面二次都发生在长征期间。既然是急火攻心的大怒,则必然是军情如火的危急时刻,第一次是湘江血战,眼见着红一军团的巨大牺牲而中央纵队的缓缓而行;第二
-
抗日期间步枪有中正式、汉阳造步枪、老套筒、湖北条子,它们有什么不同?
抗日铁军第74军可不是从一开始就“装备精良”,需要说明的是,俞济时第58师因为关系特殊确实是调整师的装备,但是王耀武第51师可没有这个待遇。1938年11月,王耀武赴衡山参加“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期间跟宋希濂谈及了自己部队的装备,有据可查的配置是“中正式”只占三分之一,而“汉阳
-
美军二战太平洋战场两位名将,尼米兹和麦克阿瑟谁的能力更强?
从表面上看,老麦和老尼并没有什么可比性,毕竟一个是陆军将领一个是海军将领,军事思想和作战方式是完全不同的。然而就两个人在太平洋战场所任职务和战略思想上分析,这两位后来的美军五星上将还真得比一比,尤其是关于如何打到日本本土去的问题!至于孰高孰低,大家可以根据战争进程评判。太平洋战争
-
部队中的士官有机会升为军官吗?
我们家老爷子是个大学三年级辍学参军的老兵,因为那个年代家庭条件太困难了,然后从普通战士干起,逐渐成为班长、连队文书、军事法院书记员和军区情报部的参谋,这就是从士兵到士官再到军官的一个过程,当年那叫“提干”。但是大家要注意,那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也就是我军取消军衔制的那个年代,所
-
抗战时期中国军队使用过最先进的武器是什么?
就中国军队拿到手的武器装备来说,其实最先进的应该是火箭筒,因为其他枪械火炮甚至包括火焰喷射器,日本鬼子该有的也都有,而唯独火箭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还是个稀罕玩意,军界公认投入实战的只有德国人的“铁拳”(更贴进无座力炮)和美国人的“巴祖卡”。当中国远征军之“驻印军”在缅北反攻中初
-
同一个村的人一起去当兵,会被分配到一起的概率有多大?
抗战时期的1941年春节期间,冀东地区的潘家峪村遭到日军血洗,全村1700余人被屠杀了1230人,惨案发生后,该村幸存的20多个青壮年自发组成了三个抗日复仇小分队,配合八路军打击日寇。不久以后这几个小分队整合为“潘家峪抗日复仇团”,虽然是团的称号,其实只有不到100人的规模,19
-
现在美军一个整编师是什么配置?能有多少人?
一定要明白“整编师”这个词的含义,它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内涵,狭义特指的是1946年蒋军为应付《双十协定》而弄出来的师级编制,其实就是将原来的步兵军压缩和调整,可以理解为“加强师”甚至军级部队。但是整编师还有广义的名词解释,比如《亮剑》李云龙跟丁伟孔捷所说的:我们三个团往这里一摆,那
-
每个团第一连是不是最好连队?
新四军某军区第六分区司令员陈大雷向“大司令”汇报:我分区现有一个团的编制,已经有了个三营,其它两个营“待建”;这个第三营呢目前有个三连,其它两个连也“待建”。总而言之这个团反正现在就一个连的兵力,番号为三营三连,大司令连说他狡猾。那这个桥段是不是否定了如题所问呢?还真不是。(可爱
-
为何德军推进莫斯科只需4个月,而苏军反攻到柏林则需要近4年的时间?
这么埋汰苏军有些过分了,一直到1943年夏天之前,德国军队都还有能力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而苏军仍然处在恢复元气、补充装备和提高战术水平的状态下,以库尔斯克会战为标志,德军才彻底丧失战略主动权,而此时距离柏林被攻破乃至于希特勒自杀,仅仅还有不到两年的时间了。当然,通往柏林的这20个月
-
战斗结束释放俘虏,俘虏重新被敌人队伍收容不是又增大敌方力量,这些老兵又为敌所用?
1947年6月初,华东野战军政治部俘虏管理处接到野司命令:“整编第74师俘虏一个不放,严加管制不使逃跑”!在孟良崮战役中,华野共俘虏敌两个整编师的官兵19676人,为什么特别规定整74师的俘虏一个不放呢?因为该师老兵成分较多,作战经验和战斗素养普遍较好,正是我军特别需要的“解放战
-
实战中短枪真的能像电视中轻松对抗长枪吗?
老电影《铁道游击队》有个桥段,大队长刘洪眼见鬼子对村子和百姓的残暴烧杀,大怒之下命令把“长枪队”拉上来,决定在微山湖畔跟日军决一死战,结果是战斗中政委李正负伤差点全军覆没。这也就说明了铁道游击队组建短枪队和长枪队的不同意义,因为在野战中短枪队是非常吃亏的,要不然干嘛特别把长枪队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