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大决战》第一部特别受欢迎?
《大决战》三部曲是以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为原型拍摄的,按战役发起的时间顺序分别是辽沈战役(1948.9)、淮海战役(1948.11)和平津战役(1948.11)。实事求是的说,笔者确也认为第一部更为出彩,“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等名句脍炙人口流传甚广,而其它两部,各位可有
-
前苏联二战电视剧《春天的十七个瞬间》的施季里茨历史上有原型人物吗?
俄罗斯总统普京据说就是因为看了《春天的十七个瞬间》,受到感染才报名参加克格勃的,并且最终如愿以偿,可见这部连续剧当年在前苏联的影响之大。它也是我们很多人年少时喜欢的影视之一,只不过那会能完全看懂历史大背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而苏联作家谢苗诺夫作品中的这个党卫军旗队长“施季利茨”,作
-
特高课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为什么很多抗日题材影视剧里都出现了特高课这个组织?
二战时期在欧洲被占领国耀武扬威的“盖世太保”是德国军人吗?答案是否定的,他们只是属于“帝国中央保安总局”的秘密警察,但是跟刑事警察一起被划归了党卫队指挥。而日本的特高课与此类似,它全称“特别高等警察课”,原本是日本政府内务省所属警察机构的特别单位,而并非陆军的军事机关。特高课的性
-
《亮剑》里马关据点的鬼子为何要向张大彪投降?
《亮剑》这一情节是有深刻历史背景的,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后,八路军其实并不具备对日受降资格,因为蒋介石担心大量日军武器被八路军所得,重庆军事委员会为此特别下令:“第十八集团军所属部队应原地待命”,同时给日寇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下达指示,要求在华日军不得向八路军和新四军缴
-
《亮剑》里,李云龙送给楚云飞的佐官刀很贵吗,与楚云飞送给他的勃朗宁手枪相比如何,你怎么看他们之间的关系?
二野名将王近山是《亮剑》李云龙的重要人物原型,抗日战争时期他有两次著名的伏击战都与日本军刀相关,第一次是772团在七亘村的“叠伏”,刘伯承师长将战斗中缴获的一把鬼子佐官军刀连夜送给了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用事实堵住了国民党方面指责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臭嘴。七亘村两次伏击战共消
-
《亮剑》楚云飞终于逮到机会将独立团缴械,为何最后却归还了?
不能危言耸听误导《亮剑》爱好者大军,就凭晋绥军的战斗力哪有本事缴独立团的械,如果楚云飞搞摩擦敢直接针对八路军主力团队的话,1945年初李云龙就好“按第二号预案”大开杀戒了,拥有八个营7000多人马的独立团完全可以消灭358团,连骨头渣都不吐。其实楚云飞突然袭击的,是地方武装“石岗
-
《亮剑》中大刀队出身的张大彪,为何会对李云龙如此死心塌地?
土匪劫杀正规军,团长要灭黑云寨,李云龙暴怒之下命令把新一团团长孔捷下了枪关起来的时候,独立团其它干部战士没人敢轻易动手,因为这明显是个严重错误的命令,居然抓捕和扣押兄弟部队的团长。然而冲上来一左一右扭住孔二楞子胳膊的,恰恰是已成为团参谋长的张大彪和刚刚参军的段鹏两个楞头青,这绝不
-
《亮剑》中,李云龙的上司(所有的)是谁?
这个问题的覆盖面太大了,只好从头捋捋,顺便普及一下李云龙部队番号的变化和我军编制的演变过程,大体可分为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以及解放后南京军事学院的部分经历,指挥过李云龙的上级(不能叫上司,那不是我军名词)还真是不少。李云龙出身于鄂豫皖苏区黄麻起义的红军队伍,这也
-
《亮剑》李家坡之战中为何不让李云龙先上?
《亮剑》小细节可以看出大历史,任凭李云龙再怎么咋唬,他和孔捷率领的独立团都不是八路军386旅的一等主力,首长心目中的王牌仍然是老红军底子的英雄部队772团。所以消灭李家坡山头上鬼子山崎大队的主攻任务,部队首选必然落在“程瞎子”团长率领的772团身上,事实上,772团也确实参加了李
-
如何看待《亮剑》中李云龙叫嚣自己有8个营的场景片段?
少时读抗战史,曾经对此有过不解,因为1944年以后日军的兵力数字反而大幅提高,到1945年初已经达到600多万的峰值,怎么反而在华北就走了下坡路,让“李云龙们”壮大得一塌糊涂呢?读懂李云龙所部的兵力变化,不妨从宏观角度看微观事件,1942年华北方面军司令冈村宁次进行残酷的大扫荡之
-
《亮剑》中魏和尚去世,李云龙为何不提拔身手同样了得的段鹏?
第三野战军A军来了一批新兵,田参谋长询问李云龙准备让谁来负责训练新兵,老李脱口而出“去把三团参谋长段鹏給我叫来”!一个1944年以后参军的农民子弟,短短数年间升为副团职的团参谋长,按规矩1955年很可能再被授予中校军衔,这还不算重用吗?李云龙的不假思索已经证明了他的念旧,他喜欢重
-
电视剧《亮剑》中山崎大队被八路军包围,为何队长山崎治平显得有恃无恐?
话说当年的鬼子冈崎中佐可不是有恃无恐,当他发现八路军主力正在对其所部进行合围时,其实也是一路狂逃,直到发现关家垴这个天然的防御要点,才停下脚步构筑阵地。毕竟日军几百人的队伍身处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腹心地带,人生地不熟并且兵力单薄。《亮剑》里的山崎冶平大队最初也是这个心态,误打误撞进
-
《亮剑》中山本一木对李云龙突然攻城,为何表现的如此惊讶?
不光山本这个鬼子大佐惊讶,我们吃瓜看剧的也表示惊讶。全面抗战的八年里,日本鬼子主动放弃的城池除外,中国军队依靠攻坚主动克复的第一座县城,是1944年8月艰难拿下的滇西腾冲古城,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以阵亡9000余人的惨重代价,全歼日军腾越守备队约3000人,这还是在拥有绝对陆空
-
电影中用尸体挡子弹的做法可行吗?能不能挡住子弹?
电影《大决战辽沈战役》军事爱好者大多看过,“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东北野战军司令员这句平淡而又霸气的话,昭示着塔山阻击战对全局的重要性和战斗的残酷性。为了突破塔山防线增援锦州,国军“东进兵团”在数级督战下发起了一次次疯狂的集团冲锋,不仅有“军官敢死队”的组建,战斗中甚至真
-
《亮剑》中独立团骑兵连为什么后面没有再出现?
独立团如果不是重建骑兵连,魏大勇不用等到黑云寨土匪截杀,早就跟段鹏双双死在鬼子伪军手里了。不仅如此,当李云龙跟两个老战友吹嘘自己的部队实力时,曾经公开宣称手底下有八个步兵营,这还“不算团直属连、警卫连、骑兵连”。独立团最早拥有的骑兵连,当然是孔捷率部奔袭万家镇皇协军骑兵营之后,用
-
为什么说电视连续剧《雪豹》是国际级大戏?
作为军史爱好者,是必须给《雪豹》泼泼冷水的,如果说《亮剑》还能以军史为素材,只是有一定的加工和夸张的话,那么《雪豹》就是完全凭空杜撰的一部网络小说,拍出来的东西必然是“抗日神剧”,这个结论没有半点含糊。尽管新旧两部都曾经认真看过,不过,只是习惯性看个热闹。关于《亮剑》的问答至少写
-
《亮剑》中,89师官兵离奇阵亡,全身未见伤口,李云龙是怎么做到的?
淮海战役中的解放军早已经不是“小米加步枪”的装备水平了,华野司令员陈毅战后的总结中,将淮海战役的胜利保障首推为两条,第一是解放区500万支前民工的努力,第二就是来自大连的炮弹,那里是东北军区最大的大口径炮弹生产基地。《亮剑》李云龙与楚云飞对决的“赵庄之战”,战史原型就是华野阻援兵
-
《亮剑》中李云龙为什么不帮孙德胜报仇?
赵刚有句话可能误导了亮粉们,他在病床上对李云龙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句话,不适合独立团,而是有仇必报,马上就报”。但这句话是有特定含义的,它并不包括正规的作战行动,独立团突围时虽然牺牲重大却是正规作战范畴,去找谁报仇?第4旅团还是黑岛骑兵联队?所谓“冤有头债有主”,战争期间没有
-
李云龙有了勃朗宁手枪,为何还用毛瑟C-96驳壳枪?
谁说的?华野二师师长李云龙枪指常乃超时用的就是勃朗宁,这是要看军官级别的。在晋西北时期,八路军的团长跟国民党的团长可是有天壤之别,抗战期间国军的上校团长已经是高级军官,因为民国没有“准将”军衔,所以团长有副官、有勤务兵、有乘马,最关键的是,国军是正面战场作战,高级军官很少顶在前沿
-
南斯拉夫的一些二战电影很精彩,为何实战中130万军队不堪一击?
希特勒装甲部队正面打击的是南斯拉夫王国“皇家军队”,也就是当时这个国家的政府军,跟电影里的铁托游击队(南斯拉夫人民军)不是一码事。如果不是南斯拉夫政府军迅速崩溃,恐怕也没有铁托崛起的机会,世界就是这么奇妙。上个世纪30年代的南斯拉夫政府原本是亲德的,是纳粹德国的盟友,本来两国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