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浒传》中提到的与梁山同时存在的其它山寨等后来都怎样了?
这是个看似简单实则相当复杂的问题,不熟读《水浒传》原著,确实难以回答得准确全面。《水浒传》中与梁山同时存在的其它山寨共有十二座,首屈一指的是二龙山。一、二龙山之所以把二龙山排在首位,是因为二龙山的势力最强大,名声最响亮,其开展的武装斗争也最强烈,在所有其它山寨中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
-
文化领域创作的人,可以写哪些方面的题材呢?
俗话说:卖啥的要吆喝啥。作为头条文化领域写作者可以写哪方面的题材,这是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如果回答不清,岂不成了卖啥的不知吆喝啥么!然而,当我真正要回答这个问题时,还真有点缺少底气!我想,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外乎有两点:一是自身的学识浅薄和孤陋寡闻,二是确实没看到权威性的、专业性的
-
中国文学大家鲁迅、茅盾、老舍和巴金,这样排名正确吗?
鲁郭茅巴老曹(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这是建国后文学界对近代文学宿将的排名。这种排名并没有什么红头文件之类的东西作出明文规定,只是人们口口相传约定俗成的一种排位。不过,这个排名不论在文学界还是广大读者,基本上还是认同的。也就是说,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这个排名有一定
-
很多人都说武松梁山刀法第一,武松和林冲比武,谁更胜一筹?
武松在梁山刀法第一的说法,在《水浒传》原著中并没有体现。武松若是和林冲比武,要看是在什么条件和环境下,条件环境不同,胜败也就会各有不同。一、武松在梁山的刀法,并没有第一的证据。武松杀人确实经常用刀。从怒杀西门庆为兄报仇开始,到大闹飞云浦,杀掉要截杀他的四个杀手。接着是血溅鸳鸯楼,
-
武松疾恶如仇杀人如麻,对不住他的一律杀掉,那“人肉包子”孙二娘呢?
武松之所以没有杀掉孙二娘,主要有两点原因。第一、武松打人和杀人,都是与他有利害关系的,没利害关系他从来不打不杀。1、武松杀潘金莲和西门庆,是因为二人害死了他的亲哥哥。2、武松醉打蒋门神,是因为他身为罪犯,却受到施恩父子的优待,施恩有求于他。所以他才醉打蒋门神,为施恩夺回了快活林酒
-
通过对林冲的打击,施秀才是想对北宋官场说不吗?
岂止是林冲,所有水泊梁山的108条好汉,都是对北宋当时的官场说不的,不然怎么会“落草为寇”专门与朝庭分庭抗礼呢?林冲只不过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而已。当然,林冲受朝庭奸臣迫害的过程,确实与其它梁山好汉有所不同。相对看,也正是林冲坎坷磨难的一生,典型地说明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道
-
林冲是教头,武松是都头,武松明明权力更大,却为何不如林冲?
这个问题就有点开玩笑的味道了。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武松是阳谷县的都头。他们所在区域,地位,从事的职业根本不搭边儿,没有可比性。首先,林冲的工作是在京城,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区。武松所在山东的阳谷县就是个偏远的小县城。一个身居金字塔的塔尖,一个身处社会最底层的管理机构,若不
-
李逵、周通、王英算是好汉吗?你怎么看?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蕴含着许多道理。所谓好汉,是在替天行道大旗下的人们的一个统称。作为惩恶扬善,杀富济贫,除暴安良,与朝庭作对的一群草莽英雄,不叫好汉也确实叫不出别的来。但是在上梁山之前,他们的所作所为,就要另当别论了。那么,对这三个人,究竟应该怎么评价呢。本人以为,应该以上梁
-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为什么非要选宋江而不是卢俊义呢?
晁盖遗嘱:谁捉住射死他的人,谁就做梁山寨主。射死晁盖的箭上明明白白刻着史文恭三个字,而且是卢俊义捉住了这个人。那么,无论从法理还是情理上,卢俊义作梁山寨主都是没有疑问的。但是,为什么卢俊义没有当上寨主呢?这就要从多方来论证了。一、卢俊义的资历过浅,与宋江没有可比性。虽说前寨主已有
-
如果把宋江放在林冲的位置上,妻子被调戏,朋友陷害自己,他会怎么做?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如果把宋江放在林冲的位置上,他妻子被调戏,他会怎么做?答:宋江没有妻子,那个阎婆惜就是宋江资助的一个难民,和妻子根本沾不上边儿。而如果自己真正的妻子受人欺负,他如果是在林冲的位置上,依据宋江的性格和为人处事方法,估计他也得先看看是谁在调戏妻子。如果是高衙内那样的
-
《水浒传》中,林冲、李逵、扈三娘、燕青,鲁智深,选一人当你的保镖,你会选谁?
我如果到了能够用保镖的程度,肯定不是现在这个码字的,起码是个富贵之人,我先高兴一会儿......题主给这五个人选,都有一定特长,都具备当保镖的资格。但即然只许选一人,那就只能开启淘汰制,优中选优。第一个淘汰的,非李逵莫属。不用谈什么特别原因,仅他那副长相就不带个好人样。整天让他围
-
武松杀了潘金莲,有没有留下什么心理阴影,以至于一生不近女色?
武松是为兄报仇才杀了潘金莲,是主动行为,又没人逼着他,哪里来的心理阴影呢?至于他一生不近女色,与杀嫂也扯不到一起,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之所以说武松杀嫂后没有心理阴影,主要从以下几点可以说明:一、武松父母早逝,只有哥哥一个亲人。亲人被害,为兄报仇乃人之常情。武松杀嫂并不是一时冲动
-
为什么潘金莲出轨选择在武松与武大郎相认以后,这样写合理吗?
这样写相当合理。因为,如果把潘金莲出轨写在武松和武大相认之前,也就没有了武松后来被发配孟州,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一系列故事。其实,这个问题已经不仅是说明了事件过程,更重要的是已经进入文学作品艺术表现手法的范畴。一、《水浒传》是描写北宋末年官逼民反,风起云涌农民起义
-
人们为何喜欢把“林冲枪挑酒葫芦”形象,作《水浒传》人物画呢?
把“林冲枪挑酒葫芦”的形象作人物画,是有其深刻含意的。第一、酒葫芦的来历。林冲被高俅陷害发配沧州,由于有柴进柴大官人的书信,沧州管营不但没有难为林冲,反而给予了多方关照,后又辗转来看守草料场。草料场原本由一个老军看管,林冲与他交接工作后,老军把他的酒葫芦留给了林冲。因此,这个酒葫
-
晁盖不惜性命劫江州法场,救了江湖声望极高的宋江,这件事为什么对晁盖的江湖声望加成不大?
这个问题是不成立的。不知题主这种观点是据何而来。宋江作为戴罪之身,酒后在浔阳楼上题反诗,等于罪上加罪,事发被判死刑。晁盖为了救宋江,不惜性命带人下山劫法场救出了宋江。这惊天动地的豪情壮举,无论如何也不存在江湖声望加成不大的问题。一、晁盖冒死去救宋江,是怀着报恩之心。晁盖等七人劫取
-
有人说大文学家们的文笔并非惊艳,而是流畅且厚重,何谓流畅厚重?
何谓流畅厚重?本人以为,这四个字应该分开理解。1、所谓流畅,从字面上很好理解,就是文字通顺,浑然天成,读上去朗朗上口,有节奏感,把读者代入一种舒适的美感。但这只是字面上的表意,更深的含意是指行文朴实无华,通俗易懂却又蕴含深刻。文学前辈巴金曾说过:写作的最高技巧是无技巧。言外之意是
-
如果潘金莲没有毒死武大郎,武松还会不会杀死西门庆呢?
如果没有毒死武大郎,武松回来谁都不会杀。理由如下:1、潘金莲的人品,武松是了解的。因为他与哥哥武大相逢后,嫂嫂潘金莲就极力撺掇武松搬来家里住。当武松搬过来后,潘金莲便多次趁武大不在家时撩拨武松,但都被武松拒绝。为了避免生出事端,武松毅然又搬回了县衙。由此可以说明,武松对自己嫂子的
-
看小说的人最讨厌作家怎么写小说?
本人毫无悬念地相信,每一位喜欢看小说的读者,都会对所看的作品有这样那样的感悟,都会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指的无疑就是这些。本人最讨厌下面一些小说的写作方法:一、卖弄技巧,装腔作势,云山雾罩,不知所云。有话不好好说,非要弄出一些妖蛾子,这个主义那个主义,装神弄鬼搞
-
如果给茅盾文学奖作品排序,可排在前三、前五或前十都是哪些作品呢?你最爱哪几部呢?
茅盾文学奖已累计颁发十届,计48部作品获奖。一、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前三、前五、前十的排名。我没有通读这48部作品,所以也就不存在对所有作品进行排名。只能就已读过作品的印象,按照题主要求,以前三,前五,前十的顺序,进行一下排序。前三名:《白鹿原》,《平凡的世界》,《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
如果梁山108条好汉,让你选出来5个完美的,你会选谁?
一部宏篇巨著,108人,想挑出五个完美之人,确有难度。在选择之前,应该先明确两点:一,人无完人,所以完美只能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在这108人里,只能矮子里面拔大个,相比较来确定谁最完美。这样比较,像武松,鲁智深等名声显赫的英雄豪杰恐怕就会落选。因为他们尽管光鲜,却难称完美。比如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