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哪些“老当益壮”的经典武器依然在服役?
这样的武器相当多,略举一二。不过AK47之类就不说了。美军的勃朗宁M2大口径重机枪是一款典型的“老当益壮”武器。从1921年被装备至今,美军是用得不亦乐乎,比较大的结构修改几乎没有,大部分都是基于工艺和材料、减重的修饰。这款武器威力强大,配合现代新型弹药技术,拿来打装甲车都没问题
-
没有五代机的德国为何不愿意买F35战斗机?
战机购买从来都是政治挂帅,德国购买F35事件虽然摆在“公开公平”的原则上,但实际德国人的态度很明确——不买不买就不买!打死也不买!啥?空军参谋长说买?撤职让丫滚!所以,在德国人遵循的“比较严肃的投标竞标采购流程”中,F35很遗憾的不敌同台竞标的F/A-18以及欧洲战斗机“台风”而
-
航母基本没被导弹击沉过,这是美国不害怕反舰导弹的理由吗?
不是“基本”,完全就没有任何航母在战斗中被反舰导弹击沉过,这并不是美国不害怕反舰导弹的理由。现代唯一被使用导弹等等武器击沉的航母是美国2005年做实验的“小鹰级”常规动力航母“美国号”。在有意的试验中,这艘航母经历包括导弹在内的各种攻击,在25天的试验后才被炸沉(连沉没都是进水试
-
为何有人说韩海军驱逐舰”世宗大王“是”失踪大王“?
这个“失踪大王”没有什么别的意思,多半是早年一些网友用拼音打错了字,让世宗大王背了个“失踪”的锅。但这也侧面体现出人们普遍对韩国这艘大驱不以为然的心态。也确实,一艘“万国造”零件的大型驱逐舰,却整天打着个“亚洲第一”的纸招牌到处卖弄,谁都巴不得你“失踪”!真说不全“世宗大王”上有
-
无人机什么时候开始装载武器,最先哪个国家发明出来?
现代无人机使用武器是美国人最先开发出来的,但要说到“无人机”这种装备最先被发明出武器攻击能力,那得上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其实人们早就希望战争中能有无人驾驶的战机参战,而且早期的战斗机性能也并不算太出众,因此通过电波控制的早期无人机便应运而生了。而这些最早期的无人机,没有一个是用
-
常规潜艇充电的发动机是自然吸气还是涡轮增压?
目前一般常规潜艇使用的是涡轮增压技术,但早几十年前的老艇都是机械增压和常规自然吸气。但要说当前最先进的常规潜艇,它们既不是自然吸气,也不是涡轮增压。二战时期的潜艇就都是自然吸气式,后来很快变成了机械增压柴油机技术。这种技术采用的是机械传动式压气机为发动机提高效率。所以从机械增压模
-
星际争霸中鬼兵的狙击枪和现实中的巴特雷比哪把比较强?
我们都知道这样是不对的,拿现实的武器与一个不知道哪个时空的科幻游戏对比,只能是自取其辱罢了。连《辐射》里的铁管武器都能屌炸天,何况是《星际争霸》里的军用武器?俗话常说的巴雷特,大多指的是M82系列的反器材狙击步枪,甭管是A1、A2、A3还是海军陆战队的M107,因为使用的是同一种
-
珍珠港大战前美日海军已在战斗?为何美国海军巡洋舰没发出警报?
这个事情是这样的:日军在采用航母进攻珍珠港前,就已经派出了大量潜艇部队进行协同作战,其中有5艘“甲标的”袖珍潜艇潜入了进去。结果有艘不走运的潜艇被美军驱逐舰发现,引发了战斗。没多久美军又在日机攻击前一刻干掉了另一艘袖珍潜艇。日军在1938年学着英国和意大利开发出了袖珍潜艇,这些单
-
中等军事强国可否建造简配版中性常规动力航空母舰(类似于美国二战护航航母)?
建造当然没有问题,西班牙与意大利两国建造的航母就是活例子。不过这两国建造的航母都不不超过30000万吨排水量,只能算轻型航母。其中意大利建造于2001年的“凯沃尔”(Cavour C550)号航空母舰更具有代表性意义,它是意大利海军的旗舰,排水量27100吨。该型航母的建造主要缘
-
常规动力潜艇与海洋最大生物对撞,哪方会获胜?为什么,如果不能,核潜艇呢?
当然是潜艇获胜,常规潜艇撞鲸还存在一点风险,但是换上大型核潜艇,别说鲸鱼,这帮皮皮虾连山都撞过,等闲500吨的渔船都能随意扒翻,没事儿还能自己互撞,杀神一般的大黑鱼,哪里是海洋生物惹得起的?常规潜艇我们以日本最新锐的“苍龙级”为例。这艘潜艇拥有3300吨的标准排水量(潜航最高42
-
战列舰有厚重的装甲和超多的火炮,为什么还会被飞机克制乃至于在现代军队中被淘汰?
战列舰被飞机克制,这个说法有待商量。不同时期的战列舰,对应不同规模的空中打击,都有不同的表现。以二战后期的“大和”、“衣阿华”这类战列舰来说,他们的防空已经做到了那个时代的极致,并不是随便来几架飞机就能对其产生威胁。飞机来得少了,指不定谁灭谁呢。当然,现代海战中,舰载机已经成为一
-
滑跃式航母起飞时战斗机无法挂满油是硬伤,那为什么不用水面起降飞机呢?如蛟龙600?
这个可以算是滑跃式航母的缺陷,但是不能全部武断的定义为硬伤。必要的时候,F35都得滑跃。航母的滑跃式起飞的确会导致起飞重量过大,影响飞机的油弹挂载,但这并非无法解决。实际作战中,如果舰载机执行的并不是最大飞行半径的任务,那么完全没有必要满油满弹。以美国的F/A-18“大黄蜂”舰载
-
战斗机在未来有可能通过改进动力系统飞出大气层进入太空吗?
这其实就是“空天飞机”技术。这种概念并不是什么很稀奇的概念,早在冷战时期人们就已经这样构想了。然而令冷战时代人们始料不及的是,现代航空业的发展远没他们当年猜测的那么迅速,飞行器本质上并没有在冷战后的年代里得到非常长足的发展,多是在消化超前技术,将过去过度超前的技术实用化为主。偏偏
-
有核武器的大国之间开战几率很小,还有必要研发新型陆军装备吗?
当然有必要,军事现代化是大国的必由之路,并不是有了核武器就能高枕无忧。除了强大的核保护伞,常规军事力量海陆空一个都不能漏掉。而且“核大国之间开战几率很小”这句话就有问题。恰恰相反,这些拥核国家都是地球上的战争高危国家,核武器也侧面反映出他们对武装能力和战略对抗的需求。拥核国并不多
-
为什么轰炸机无法同时实现隐身和超音速?
隐身轰炸机当然能同时兼顾隐身和超音速性能,这两个指标放在一起进行设计没有丝毫问题。但是,这根本就没有必要性,徒然增加成本和设计难度而已。现代新技术的出现也让旧式的技术愈发的显得“昨日黄花”起来。轰炸机的黄金时间是冷战,这个时间里不断上演着两个阵营之间的防空对决,挂载着核武器的轰炸
-
战争中,对付坦克最有效的武器是什么?
坦克自诞生起,用以对付坦克的武器就开始不停的翻花样。说起“最有效”的武器,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表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坦克才刚刚发明,早期的坦克就是蒙了铁壳子的拖拉机,从设计概念到机械能力都十分欠缺,那时候的坦克是相当脆弱的东西。堑壕战中,皮薄大馅的坦克开始给机枪和大炮主宰的沉闷战场
-
开创了大量的世界第一,美军P-38闪电战斗机为何被日军憎恨?
速度快、火力强、皮糙肉厚难得打,结构脆弱的日机非常惧怕P38,而且这种飞机击落了日本人心目中威名赫赫的山本五十六大将,是日军中臭名远扬的“双身恶魔”,怎么不让日本人讨厌呢?1943年4月,山本五十六因为情报失误,错误的判断了对瓜岛和新几内亚美军机场的轰炸成果,他执意要去前线视察,
-
像如毒刺,针式便携式防空导弹能不能攻击地面装甲目标?
很遗憾,现实是骨感的,“毒刺”、“针式”这类单兵防空导弹没办法攻击地面装甲目标,这不是能不能破甲的问题,而是它们的攻击原理完全不一样。主要问题在于的制导方式上,它们采用的是被动式的红外紫外追踪导引头,通过传感器捕获目标的热源和紫外线轨迹,然后借此追踪攻击飞机。我们知道,天空与地
-
潜艇一旦被反潜飞机发现,就会上浮,如果不上浮会怎样?
不会的,潜艇除非活够了,才会在敌机锁定的情况下故意上浮。不上浮还有逃过一劫的机会,上浮不是纯粹找死么?而且大多数情况下潜艇不会知道反潜飞机发现了自己,除非被主动声呐锁定或者遭遇到反潜攻击。这个时候潜艇上浮只有两种可能:1.这是演习,上浮代表潜艇已经阵亡。说白了就与演习中的发烟指示
-
假如航母与舰载机的速度同步,舰载机可以起飞降落吗?
这个问题有点绕,我的回答是可以,又不可以,得视条件而论。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个题目给航母与飞机设计了一个相等的速度,却又没给这个速度定个标准。如果按照航母的速度,飞机则难以上天;如果按照飞机的速度,那么这艘航母估计得在海里开解体。不过答题也是好玩嘛,我们不妨捋一捋这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