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驾驶着战斗机开到和子弹一样的速度,可以顺手抓到子弹吗?
没毛病,据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有个飞行员在飞行中,用手抓住了一颗强弩之末的机枪子弹。不管这事儿是不是真的,其原理其实并不复杂,咱不要光瞧着子弹的威力,还得看“相对速度”。如果飞机的速度与子弹是一致的,那么他们就是同步静止状态,飞行员薅下子弹并不奇怪。另一个更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宇
-
假如使用核弹打击日本,需要多少核弹才能炸平它?
非要炸平才可以吗?日本不是个小地方。日本的行政划分叫“都道府县”,全日本有1都1道2府43县,分别是东京都、北海道、大阪府、京都府。43个县老王本着头条最厚道的原则列出来,分别是:(括号中为县厅所在的市)青森县(青森县)、岩手县(盛冈市)、宫城县(仙台市)、秋田县(秋田市)、山形
-
AIM54导弹为什么跟着F14战机一起淘汰了?
AIM-54“不死鸟”在2004年开始退役的时候,它们已经服役30年了,已经不算是先进的导弹型号,美军还留着这老古董干嘛?曾经的AIM-54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空空导弹”,它是美国海军最重要的舰队空军打击武器,唯一的长距离空空导弹。AIM-54通过雷达制导,能够在全天候和强干
-
除了核武器,还有什么武器可以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败?
除了核武器?很简单啊,导弹,各种导弹,包含制导武器。我看到有些人在说激光,但高能激光武器现在并不成熟,即便实用化,也无法做到能超越核武器的程度,充其量人类多了种高效的光束加农炮和近程拦截系统。还有人扯工业和经济,可这并非与装备能进行同台对比的东西吧?概念不一致。为什么说是导弹呢?
-
为什么狙击步枪不能打连发?
狙击枪能不能打连发,取决于狙击枪的种类。其实有不少狙击枪都能打连发,全手动的旋转后拉枪机式狙击枪只是其中一个常用于高精度狙击的类别而已。栓动式狙击枪当然得打一枪拉一下枪栓,这种狙击枪具有结构简单、部件可靠性高、机件影响小等特点,因此非常适合高精度的狙击战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各国
-
二战时美国向日本投原子弹是错误的吗?
我认为的确是个错误,这两颗原子弹太坑了。不知有人注意与否,今天的日本人把自己宣扬成了战争中最凄惨的受害国,似乎还有不少人颇为认同。这其实就是日本人的诡计,是有目的的歪曲,有计划地包装。真以为日本人很惨呢?他们搞了辣么大的侵略战争,然而其本土在二战时并未遭遇兵灾,没有外国军人踩在他
-
公路或高速公路起降战斗机到底可不可行?有没有先例?
先例?不用先例,这早就不是什么讨论可行性的问题了,战斗机起降公路的事儿已经上演了无数回。上图是2015年芬兰空军和瑞典空军搞的一次联合演习,芬兰的美制FA-18“大黄蜂”和瑞典自造的JAS-39“鹰狮”战机进行了公路起降。演习中瑞典飞行员需要驾驶鹰狮战机从国内起飞,在阴天环境下
-
潜艇为何那么害怕驱逐舰呢?为何不冲上去决战呢?
很多人可能还没意识到,潜艇其实是个瞎子,上去死路一条。这瞎子只能听声辨位,它又不是盲刀客座头市,哪有本事去找水面舰艇的晦气?二战驱逐舰身量很小,但机动灵活性很高,它们的护航职责主要就是反潜,时时刻刻都会盯住各种异常,严防潜艇钻空子。潜艇的视野只有两个:1.主被动声呐2.潜望镜潜望
-
黑鸟侦察机到底有多厉害?
不要过度神话黑鸟,这种飞机尽管性能极端,但毕竟是上个世纪的产物。SR-71的首次飞行是在1964年12月22日,它是基于20世纪50年代的发动机技术,由人用滑尺和铅笔设计的。更早的时候,原型机A-11于1964年2月29日被林登·约翰逊总统宣布存在。它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完成了急速
-
航母上为什么不携带核弹头?
航母上为什么不携带核弹头?其实,人们早就已经这样做了,美国如此,苏联亦如此。航母作为最重要的航空打击兵器,没道理不在船舱内准备点荤菜。冷战时代,美国海军的军舰和潜艇带着核武器四处航行,把大海变成了遍布核武器的危险区域,还经常违反其它无核国家关于其领土(海空)禁止核武器的法令。那
-
核弹为什么要用铀,而不是其他元素?
核弹当然可以用其它元素,而且已经用了。当然,也不能瞎用,需要“裂变同位素”才行。比如二战时期的“胖子”原子弹,它是枚钚239核弹,一炮就把长崎给糊了。后来氢弹被开发出来,它使用了氘化锂6。氘化锂6是锂6和氘反应生成的物质,人们通过原子弹当做裂变“扳机”,锂6会在剧烈的反应中产生氚
-
战斗机在空中飞行时,子弹打没了怎么办?
子弹打没了当然是返航,继续空战没有任何意义。使用子弹的战机只出现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二战后某些机型也继续使用了一段时间的机枪,但很快世界航空就进入了机炮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战机武器,最出名的是哈奇开斯机枪、刘易斯机枪、维克斯机枪,甚至还有将盒子炮列成阵送上天的情况。二战
-
航空母舰的甲板用什么材料制造的?
航母的甲板分为不同的时期,现代航母甲板为专用的特种合金钢,而过去则使用钢木混合结构。早期的美国航母采用了一定程度的柚木,但因为柚木大多生长在日本人控制区,因此1941年以后的美国航母大量使用了“道格拉斯冷杉”作为甲板材料,这是二战美国航母的首选。这种木材对飞机的着陆具有不错的防护
-
诸葛亮智商那么高,他为什么没有发明一颗导弹?
传帝颛顼有曳影剑,纳匣里而龙吟,御千里而破敌。又光武战昆阳,乃夜现流星,堕于莽营中,昼起察观,有云如坏山,不日而胜。此二者可谓导弹呼?村夫躬耕于田亩,只知稼穑,安能识神兵呼?诸葛村夫,枉活五十有三,平生惟喜鼓唇弄舌,又恋贪权术,事必躬亲,孑然裱糊危楼,终落个横死五丈。若其能造导弹
-
二战结束以后,在军事领域都出现了哪些新式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电气化革命最后一波浪潮,所以出现了许许多多非常经典的武器科技,很多东西放到今天,都能在二战中找到祖宗。比如突击步枪、雷达技术、喷气式战机,过这些东西多少程度上都在二战露过脸了,就连原子弹都是二战时期炸响的(氢弹、中子弹他们倒是没见过)。下面就说几个二战没有的或发育
-
为什么武装直升机需要两个人,而战斗机更复杂却都是一个飞行员的多?
战斗机并不见得比武直复杂,战斗机也并非只有单座。为什么武装直升机需要两个人?原因很简单——这活儿一个人干太累。好比某些老同志开车,一手夹着烟,一手把盘子,右边导航瞧着,左边手机吸着,一面要盯着那些讨厌的加塞狗和红绿灯,一面还得跟几个妹子发微信聊骚。你说,这样能不出事儿吗?武装直升
-
到底什么是超高音速导弹?
高超音速导弹,顾名思义,就是飞行速度极快的一种新型导弹。“高超音速”是一个专用名词,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能超过声音的5倍,它就可以被认定为高超音速。声音速度的5倍就是5马赫。提问者在附言中问“马赫是什么意思?”,这里简单解答一下。马赫与安培、牛顿、焦耳这些类似,是通过人名定义的
-
为什么二战末期日本海军的军舰那么脆,中几枚炸弹或者一两个鱼雷就会沉没?
脆吗?我反正觉得是不脆的。二战日本海军中最不脆的应该是长门号。别人挨鱼雷,它挨的是原子弹,还连着挨了两发。1946年的比基尼环礁,美军为了测试原子弹对舰队的威力,特意拉了一支双航母特混舰队出来,被缴获的长门号就赫然在列。美国人将这艘曾经的日本旗舰(后被大和顶替)放到距原子弹爆心9
-
为什么一些狙击步枪的枪身要用布缠着?
其实这么做的理由非常容易理解——获得更好的伪装效果。当狙击手都包裹上吉利服的时候,狙击枪当然也可以包裹上一些伪装色或者伪装衣,提供更好的隐蔽程度。实际上现代的一些专业狙击枪不需要搞伪装衣,它们出厂时就已经配备了比较利于隐蔽的颜色以及哑光的外层,某些枪管的悬浮设计也不适宜挂东西上去
-
基洛夫级巡洋舰明明是核动力为什么却有一个大大的烟囱?难道核动力军舰还烧油?
核动力军舰为什么不能烧油?基洛夫的确有一套重油锅炉,以便在需要的时候替换核反应堆的工作。基洛夫级有两个KH-3压水核反应堆,以及2个高压燃油锅炉,这些都是动力组件。有烧油的炉子在,基洛夫当然需要烟囱。基洛夫的推动部件是4台GT3A-688齿轮传动涡轮蒸汽,2个一组,分别负责核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