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里米亚半岛在历史上是如何成为沙俄领土的?为何在苏联时代又成为乌克兰领土?
克里米亚半岛又称为“克里木半岛”,位于黑海和亚速海之间,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两军在此进行了残酷的争夺战,也是纳粹名将曼施坦因的封帅之战,希特勒为第11集团军占领克里米亚半岛和塞瓦斯波托尔要塞专电祝贺,同时晋升曼施坦因大将为陆军元帅,足见克里米亚半岛的重要性。克
-
“满洲国”成立后的苏日关系是怎样的?
张学良在蒋介石怂恿下挑起的“中东路事件”,不仅暴露出东北军的外强中干,也极大破坏了东北地区的政治平衡,甚至于“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苏联高层一度误判为是又一次中东路事件,即东北军真的想收回“南满铁路”之主权而发动的挑衅行为,不但使日本“恶人先告状”的阴谋得逞,也使苏联对东北的局势出
-
蒋经国为何去苏联留学而不是美国?
蒋经国1937年得以回到祖国,还是我们敬爱的周公推动和运作的,在蒋介石1927年因为“清共”跟苏联撕破脸皮后,蒋经国一度被贬到西伯利亚当兵,能坚持活下来简直是造化。南京政权建立后,从内心讲,蒋介石当然希望这唯一的亲生儿子能回到身边,但是以他的性格断然不会主动向苏联示弱。1931年
-
哈勒欣河战役(诺门罕事变)为什么没有扩大为苏联和日本的全面战争?
首先要注意,诺门坎事件最初的交战双方,本来就不是苏联和日本军队,而是蒙古共和国的边防部队骑兵第六师,与“伪满洲国”的兴安北警备军因为越境纠纷先打起来的。这个“兴安军”也是伪军的一支,主要由内蒙地区的蒙古族组成,负责“伪满洲国”与蒙古国之间的边境线巡逻。(关东军司令植田谦吉)双方发
-
二战中,日军中为何有苏联人?
严格来说,提问不够精确,这是一段比较特殊的军事历史,日本关东军从未招收苏联人加入正规部队,部分流亡中国东北的白俄官兵,只是成为了日本特工组织招募的对象,以及“伪满洲国”警察队的一部分,至于穿着貌似日本军装的俄国人照片,其实是历史错觉,那是“伪满洲国”军队制服,与鬼子军装类似而已。
-
卫国战争期间,苏联为何大规模组建近卫军?苏联近卫军对战争的胜利起了哪些作用?
强调两个知识点,第一是苏军在二战时期的“近卫军”与德国的“党卫军”有着本质的不同,党卫军是独立于国防军而存在的“军种称谓”,而近卫军则是苏联红军给表现优异的部队所授予的“荣誉称号”;正因为如此,第二点就是党卫军部队扩编新部队时可以用“组建”这个动词,而近卫军番号授予只能用“改称”
-
如果二战的时候希特勒让隆美尔全权指挥,打苏联能赢吗?
希特勒是战争狂人不假,但是他绝不是智商和情商低下的疯子,纳粹德军在东线战场跟苏联红军厮杀的都是功勋卓著经验丰富的老将,后起之秀隆美尔去了算老几?将一手快速提拔起来的“网红元帅”派往苏德战场打仗这事,希特勒连想都没有想过,因为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隆美尔根本不可能胜任。隆美尔是194
-
二战中,明明苏联前期就已经损失了几百万军队,为何还能反攻?
这一切都是德军情报部门的无能造成的,希特勒和纳粹高层因此完全低估了苏联的战争潜力,并就此轻易的发动了苏德战争。陆军元帅龙德施泰特在战后受审时对美军调查人员承认:“在我的部队发动进攻后不久,我便发现以前所写的关于俄国的一切都是满纸胡话”,注意他是跟美国人坦白的,而并非为了故意取悦苏
-
前苏联二战电视剧《春天的十七个瞬间》的施季里茨历史上有原型人物吗?
俄罗斯总统普京据说就是因为看了《春天的十七个瞬间》,受到感染才报名参加克格勃的,并且最终如愿以偿,可见这部连续剧当年在前苏联的影响之大。它也是我们很多人年少时喜欢的影视之一,只不过那会能完全看懂历史大背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而苏联作家谢苗诺夫作品中的这个党卫军旗队长“施季利茨”,作
-
1945年,苏联为何要抢在美国之前,拿下德国首都柏林?
这个提问是错误的,从1945年2月开始计算,美国军队就没有想过抢先进入柏林,从马歇尔到艾森豪威尔都完全站在纯军事角度,命令突破齐格菲防线的美军转向东南扫荡。因为根据《雅尔塔协定》的条款,柏林地区就应该由苏军攻占,苏联红军真正担心的,是仍然有非分之想的丘吉尔和他的英国军队。(盟军最
-
苏德战争最激烈的1942年,美国为何中断了对苏联的援助?
这是由于英国人的愚蠢造成的,第一责任人是英国海军大臣庞德上将。苏德战争爆发后,根据1941年10月美英苏三国代表共同签署的协定,盟国将通过伊朗铁路、太平洋航线和北极航线三条线路运输物资援苏,前面两条运输线受政治、地理位置的影响所起的作用微不足道,因为路途遥远且运力有限,真正路程最
-
二战苏联资源那么丰富,为什么还要入侵其他国家?
这也是希特勒在没有彻底解决掉英国的情况下,急于发动对苏战争的主要原因,斯大林趁德军主力与英法联军在西欧大战无暇东顾之际,小动作频频一点也没有闲着,让希特勒大伤颜面和脑筋。1940年5月24日,当法国战役达到高潮时,德国最高统帅部作战局长约德尔却在日记中写道:“由于俄国集中部队对付
-
为何苏联损失整个方面军没事,德国损失一个集团军就断了东线脊梁?
至1942年冬季彻底来临的11月份,朱可夫已经在斯大林格勒附近地区秘密集结了三个方面军(内含10个合成集团军和1个坦克集团军),反攻总兵力达到143个师1106000人。研究兵力数字的重点在于,可以发现苏军每个集团军平均约10万人,而每个师平均下来只有7700人。(朱可夫)如果再
-
二战中苏联铁木辛哥是个什么样的指挥官?能力如何?
1942年斯大林格勒会战打响之前,苏军在南方战场上的兵力本来是占很大优势的,然而造成战略主动权丢失进而让德军得以长驱直入的两大败仗,正是克里木战役和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苏军在这两次战役中损失了大量兵力兵器,仅被俘官兵就多达42万余人,战局遂急转直下。(铁木辛哥元帅)克里木战役众所
-
二战:如果希特勒提前两个月攻打苏联,能在冬季前攻下莫斯科吗?
1941年1月8日,是小胡子同学第一次小范围暴露对苏动手的野心,这是他在“鹰巢”举行的绝密军事会议上宣布,地点在贝西特斯加登的山间别墅。此前德军彻底解决了法国问题、无限期搁置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无奈放弃了假道西班牙夺取直布罗陀要塞的作战计划,一句话,德军在西线暂时无事可干了。
-
二战时苏美英有哪些将领能够与德军的隆美尔处于一个级别?
美国人在二战中依靠的就是强大的火力、漫天的空军和充足的补给,一批名将也包括巴顿在内,哪里来的什么真正的战争大师?而在苏军将领中,卫国战争中期间能够像隆美尔一样,在短短几年从少将擢升元帅的只有一位:被誉为“逆境英雄”的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罗科索夫斯基将军)我们习惯上都称古德里安、曼
-
如果二战美英没有援助苏联,且苏联没有恶劣天气影响,那么苏联能否抵挡住德国进攻?
这两个条件在1941年的晚些时候有哪个存在吗?一个都没有,美英的第一批援助物资是1942年到达的,而1941年的冬天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寒冷,德国人怎么就没能突进莫斯科呢?“台风战役”打到11月底的时候,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已成强弩之末,苏军完全是依靠自己的力量顶住了攻势,说到底,不是
-
苏联1941年损失有多大?
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触目惊心!为了准确统计这个问题涉及的数字,笔者都快被逼成数学家了。1941年底是个战争节点,整个卫国战争期间德军共俘虏苏军官兵550万人,其中有240万人是在1941年12月6日之前俘虏的。这也就是莫斯科会战最后阶段苏军转入大规模反攻的日子,此后德军被迫诠线撤
-
二战中,德国横扫西欧,为什么有人说苏联功不可没?
1941年6月22日凌晨二点,就在几百万德军在布格河西岸枕戈待旦,准备按“巴巴罗萨计划”大举进攻苏联的前三个小时,一列长长的火车还从苏联隆隆驶入德占区,上面满载着苏联出产的粮食。当然,这也是斯大林运送给“盟友”的最后一列粮车,隐蔽待命的许多德国士兵对此大惑不解:咱哥们这么铁的关系
-
二战时候的苏联红军,最接近完全崩溃是哪个时候?
先看战争初期的一系列战役中,苏军重兵集团被合围歼灭后的俘虏数字:明斯克合围战32万余人、斯摩棱斯克合围战31万余人、乌曼合围战10万余人、基辅会战66.5万人,尽管这是德国军方的单方面统计数字,应该也比较靠谱。然而1941年10月23日结束的“维亚济马—布良斯克”合围战中,这一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