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世隔绝了5万年,全球仅剩38条的沙漠鱼,如今怎么样了?
“沙漠鱼”就是魔鳉(jiāng),全称魔鬼洞鳉,是一种2.5厘米左右的小鱼,雄性在繁殖季节身体呈蓝色,雌性为淡褐色。如今魔鳉的数量保守估计在200条以上,基本摆脱了灭绝的威胁。魔鳉生活在美国内华达州死亡谷国家公园一个叫魔鬼洞的地下水潭里,约在这里生活了5-6万年,1930年才被发
-
蚯蚓不生活在水中,鱼为什么喜欢吃它?
这么想来确实很奇怪,鱼都没见过蚯蚓,它怎么就知道蚯蚓能吃呢?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点最重要,那就是形状。蚯蚓是长条形的蠕虫,而很多鱼类都对长条形的虫子特别喜爱,它们在水里也能接触到这种形状的虫子,比如蜻蜓幼虫、水蛭和各种蠕虫,因此即使鱼类没有见过蚯蚓,它们也会被蚯蚓的形状所吸引,忍
-
鱼到底有没有记忆啊?
当然有,而且大多数鱼类的记忆都不止7秒。鱼是一个统称,目前已知的鱼类超过3万种,占脊椎动物种类的一半以上。鱼种类如此之多,各种鱼之间身体构造也存在显著差别,记忆能力也有差别。“鱼的记忆只有7秒”的说法不知道从哪来的,虽然经常出现在影视剧和文学作品中,但是没有根据的,在上世纪下半叶
-
鱼离开水,是缺水被干死的?还是缺氧憋死的?
两个因素都有,主要是在陆地上鱼的鳃丝失去水的浮力支撑,无法张开,呼吸效率降低,等到鳃丝完全干涸板结之后,鱼就会缺氧死亡。而有些鱼类拥有辅助呼吸器官,比如攀鲈、鲶鱼的鳃上器官,肺鱼由鱼鳔演化而来的类似肺部的结构,其他的比如肠道、皮肤、口腔黏膜等也可以成为鱼类的辅助呼吸器官。拥有辅助
-
放生大海的鱼,为什么要在鱼肚子上捅一个洞?
心理安慰大于实际作用。这是很多海钓客在放生深水鱼时常用的做法,目的据说是为了平衡鱼体内的压强,让它更顺利的潜下去,可以说初衷是好的,但实际上效果并不好,一来操作不当很大可能会损伤鱼的内脏,使鱼活不长,二来成功率并不高,但还是有很多海钓客坚持这样做,或许是为了寻求心理安慰吧。当一条
-
在自然河水中有青鱼吗?
当然有,青鱼虽然是中国“四大家鱼”之一,但只能说明中国先民饲养青鱼的历史悠久,并不能说青鱼只存在于人工水域里,野生环境中也有很多青鱼。青鱼绰号很多,比如黑鲩、螺蛳青、乌鲩、黑鲭、乌鲭、铜青、青棒等,属肉食性鱼类,以螺蛳、贝类、蜗牛、小鱼小虾为食。青鱼成长后全身黝黑,体型呈圆筒状,
-
鲫鱼要长多久才能达到一斤?
纯野生鲫鱼生长速度很慢,大多数一辈子都长不到1斤,海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至少需要5年才能长到1斤。人工选育出来的鲫鱼和杂交鲫鱼生长速度很快,有的不到一年就能长到1斤。鲫鱼属于鲤形目-鲤科-鲫属,是一类很常见的淡水鱼。鲫鱼在我国除了西部高原之外,所有地区均有分布,它们的适应力很强,能
-
海水不能够直接食用,那么深海之中的鱼口渴了喝什么?
大多数海水鱼需要不停的喝海水,然后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少部分海水鱼不需要喝水,但它们需要特殊的器官。而淡水鱼反而不需要喝水。这么一想是不是觉得有些奇怪,为什么海水鱼要喝水,淡水鱼却不喝水呢?实际上这不是简单的海水和淡水谁更好喝的问题,而是和渗透压有关。渗透压,简单来说就是水从低
-
今天在农村一个野塘钓到一条15斤重的鳝鱼,请问大家这么大的黄鳝能吃吗?
15斤的黄鳝,开玩笑吧,中国本土的黄鳝撑死了不过7斤,如果没吹牛,那15斤的黄鳝要么是养殖场里逃出去的东南亚品种,要么是把鳗鲡当成了黄鳝,或者干脆就是秤坏了。黄鳝是中国很常见的一种淡水鱼,尽管它长得像蛇,但它确实是鱼类,黄鳝为辐鳍鱼纲-合鳃目-合鳃鱼科的淡水肉食性鱼类,广泛分布于
-
海里真的有不游水的鱼吗?
有,躄(bì)鱼就是。躄鱼是对躄鱼科的统称,水族馆称为“五脚虎”,是辐鳍鱼纲𩽾𩾌目躄鱼亚目的一科,有13属近50个物种,分布于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热带及亚热带海域,是浅海底栖鱼类。躄鱼身体短粗,嘴巴大,体色绚丽,有些种带有棘刺,善于伪装和伏击,可以和珊瑚礁融为一体。“躄”在中
-
东北的老头鱼是一种什么鱼?怎么做好吃?
东北的老头鱼就是葛氏鲈塘鳢,为塘鳢科鲈塘鳢属的鱼类,俗名山胖头、老石头鱼、沙姑鲈子、还阳鱼、不死鱼等。分布于黑龙江、辽河、图们江和朝鲜北部等,一般生活于水草从生的湖泊里,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乌苏里江。还有些地方将海里的鮟鱇鱼称为老头鱼,南方还有和老头鱼外貌很相似的沙塘鳢。葛氏鲈塘鳢
-
雅鲁藏布江有鱼吗?
有,但是不多,不到40种。雅鲁藏布江是一条国际河流,在我国境内的河段称为雅鲁藏布江,流到南亚之后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全长2070公里,流域面积24.1万平方公里,是西藏地区第一大河,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根据李红
-
罗非鱼被中国列为入侵物种,为什么有些吃货们却不吃罗非鱼?
中国吃货下不了口的入侵物种可太多了,今年吃掉我们粮食的入侵物种草地贪夜蛾有哪个吃货能下得去口啊?宣扬“吃货解决物种入侵”的人还是歇歇吧。正如福寿螺和非洲大蜗牛一样,罗非鱼引入我国之后也被吃货给嫌弃了,原因是罗非鱼土腥味太重,而且它生命力强,就给它打上了“垃圾鱼”的标签,导致国内罗
-
如果人类不杀鱼的话,鱼会不会老死?
在自然界里,任何动物想要老死都是一种奢望,就算能避免被人类捕杀,也逃不过残酷的生存竞赛。在人类制造的安全环境下,鱼类可以寿终正寝。排除掉人为因素,大部分鱼类也无法老死。绝大多数鱼类还在鱼卵时期就会死掉,比如翻车鱼一次能产3亿颗鱼卵,但是只有不到50条能够活到成年,大多数没有成功孵
-
鱼类是哑巴还是没有痛神经,为什么在被杀时没有撕心裂肺的惨叫?
并非所有动物被伤害时都能惨叫,鱼被杀时的挣扎扭动就是它感受到外部刺激所作出的反应。鱼类和哺乳动物之间的差距太大了,你指望鱼被杀时像哺乳动物一样大声惨叫是不可能的,那只能是动画片里的场景。鱼,这简单的一个字,是对3.2万多个物种的统称,鱼的物种数量占脊椎动物的一半以上。但这3.2万
-
为什么一个土坑不接触海也不接触池,在一阵大雨后积的水能生出鱼类?
如果一个坑积水后很快就有了鱼,那多半是泥土里有鱼卵或是鸟类的羽毛带来了鱼卵,在水坑里孵化了。但只有极少数鱼类的卵拥有在泥土里休眠的能力,大多数没有,“千年草籽万年鱼籽”是夸张的说法,所以鸟类带来鱼卵的可能性最大。小时候在广州待过一段时间,有个退休的老大爷没事做,就带着我去废弃的工
-
为什么有人说一百年之前,鱼是取之不尽的?
这段话应该出自400多年前的雨果·格劳秀斯和100多年前的赫胥黎。这两人在他们所处的时代都是翘楚,但他俩都没有预料到人类的生产力会发展得如此之快。荷兰人雨果·格劳秀斯(Hugo Grotius,也译为胡果·格劳秀斯、胡霍·格劳秀斯、虎哥),他是国际法及海洋法的鼻祖,1608年他在
-
黑鱼的天敌是什么鱼?
在长江流域,黑鱼的天敌主要是南方大口鲶。
-
人类技术这么发达,为何征服不了38条沙漠鱼?只能任其灭绝吗?
网上盛传的沙漠鱼,学名叫魔鳉(Cyprinodon diabolis),2019年统计时数量增加到136条。魔鳉(jiāng),属于辐鳍鱼纲-鳉形目-鲤齿鳉科-鳉属,栖息在美国西部内华达州死亡谷国家公园一个叫“魔鬼洞”的地下水潭里。1930年Wales在这个小水潭里发现这些2.5
-
邻居到我家鱼塘偷鱼,吃的时候被鱼刺卡死,起诉我,我要担责吗?
要哇,鱼塘为什么不加盖,上锁呢?